佘

姓氏
佘[shé]姓氏。[1]中國姓氏之一,一說由餘變化而來,一說以地名為姓氏。曆史名人有唐代太學博士佘欽、佘太君、佘熙璋、佘國觀。
    中文名:佘 得姓始祖:餘諷,吳萬邦 家譜文獻:族譜 排名:在百家姓中排名第546位

簡介

佘[佘、畲,讀音作shé(ㄕㄜˊ),亦可讀做é,和“舌”一個讀音。

得姓始祖

姬泰伯(吳太伯)、由餘、餘諷(佘頑)、吳萬邦、佘顯(吳顯)、佘興(吳興)。

姓氏來源

佘(shé)姓源出有:

源流一

源于人皇氏,出自遠古三皇之一人皇氏的後裔,屬于以先祖名号為氏。據1995年《邵東佘氏五修族譜》所記載的“佘氏得姓源流考”中說:“據舊譜殘卷相與考訂,佘姓出自人皇氏之支裔,因以人為氏(稱人氏)。後為黃帝作合宮接萬靈,黃帝使主祀天神地祇人鬼之事,古以示為氏,因以示為氏(稱示氏)。及夏後時失官,遂與不窟同于戒翟之間,聚族而謀曰:‘吾欲仍以人為氏,則以遠而忘君,仍以示為氏,又恐以遠而意親,不如合人與示而一之,庶君親兩無背乎。’于是遂合‘人’與‘示’為佘姓,此佘氏得氏命姓之始。”由此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二

源于姬姓,出自商末周族周太王古公亶父長子姬泰伯,屬于以居邑名稱為氏。“佘”字,本意為山陽之貌,是始于夏商之世居于今江浙之地的一個氏族,社會生活為刀耕火種,華夏稱之為“化外之民”,故又曰“畲”。商杼中興之時,該氏族族人積極義助,苛钺涉江,故又稱之為越。姬泰伯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長子。古公?亶父共有三個兒子:長子姬泰伯,次子姬虞仲,三子姬季曆。姬泰伯後來一直到了江海的邊際,吟詠優遊,仰覽俯觀,尋求肥沃的地方。後來又到了虞越之地,故又曰“虞”,至戰國後期始改稱“吳”。

姬泰伯在當地以仁義為表率,用道德作政令,在佘地(今江蘇江陰)建立起佘城,為後世吳國最早的城池,以作教化荊越民衆、移風易俗、成就韶夏之樂、模仿中國氣派之所,當地民衆遂有以佘城之名為姓氏者,稱佘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三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時期秦國大夫由餘之後,屬于姓氏音變轉化為氏。據史籍《姓氏尋源》中的記載:“古有餘無佘,餘轉韻為遮切,音蛇。”漢朝以前,在姓氏群體中并沒有佘氏這一姓氏,在西周、春秋、戰國時期也都沒有佘氏一族的記載。後來的“佘”字是從“餘”字音變後轉化而來,亦或筆訛随賒音而來。實際上,佘氏大多就是一些餘氏的後人因其上述兩種緣故,逐漸形成佘氏。而這些餘氏族人多是春秋時期秦國大夫由餘的後裔子孫。

由餘,公元前?~前623年,亦稱繇餘,妫姓,春秋時期著名的秦國的大夫、政治家、軍事家。由餘的祖先原為晉國人,父親叫姬郄,後因避亂逃亡入西戎(氐羌)。由餘起初在西戎任職,後奉命出使秦國,觐見秦穆公嬴任好(公元前659~前621年在位)賢德大度,欽佩景仰之下,便留在秦國為相,很得秦穆公的信任。當時,秦國作為諸侯國之一,社會地位并不顯要。但自從由餘成為秦國上卿之後,果不出秦穆公所望,他助秦穆公謀劃了攻伐西戎之策,滅國十二,拓地千裡,從而稱霸西戎,最後使秦穆公成為春秋五霸之一。由餘在曆史上最早提出了“仁義治國”之說,早于孔子一個世紀。

周襄王二十九年(秦穆公三十七年,公元前623年),由餘病殁,秦穆公為此悲痛萬分,辍朝一日以示哀悼,又為他分别建造墳墓四座:在陝西雍州、武功郡丁山、西安建三座,又在江南淮安府武功山建一座。由餘因曾為秦國富強、統一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後人皆引以為榮,遂以其字為氏,稱餘氏、由氏,并尊其為餘氏的得姓始祖。

按史籍《姓氏尋源》的說法,佘氏的得姓始祖當同餘氏一樣,既為後來統一天下的秦國奠定基礎的秦相由餘。

源流四

源于地名,出自古代東海荼山,屬于以居邑名稱為氏。漢朝時期,東海濱岸地區有個地名叫荼山(今上海青浦),居住在荼山周圍的住民,原本為淮夷民族,西周時期與周王室相争失敗後,東遷至荼山地區,後來就以山名為姓氏,稱荼氏。到了漢朝時期以後,一部份人随餘字演變為“佘”,遂稱佘氏,荼山也就變成了“佘山”。據古書記載,後來該支佘氏族人大多遷居于豫章地區(今江西南昌)生息繁衍,世代相傳至今。

著名的清朝史學家、漢學家錢大昕對此的解釋為:“佘氏音蛇,即漢書荼恬之荼,省文。”錢大昕所提到的“荼恬”,是漢朝時期一個人的名字,其“荼”字原本讀音作yán(ㄧㄢˊ),是古越國人的讀音,後随周王室之官吏“掌荼”的讀音轉為周人之官音,即xú(ㄒㄩˊ),再後北方轉音為yǘ(ㄩˊ)、江浙轉音為tú(ㄊㄨˊ)。掌荼,是西周時期的一種内宮官吏之稱,就是專職為君王貴胄們制茶之官,當時主要是炮制茶湯,以使君王精力充沛,身心舒暢,其時藥用價值比文化、飲料價值更高。掌荼隸屬于地官府司管轄。

該支佘氏族人的來源實際上屬于以居邑名稱變音形成的,有明顯的“順官”痕迹。

源流五

源于妫姓,出自東晉時期遠古三皇之一人皇氏的後裔,屬于避難改姓為氏。該支佘氏出自夏禹王之後,一說是三子少康,一說八子罕,皆名罕,被封于餘地(餘杭,今浙江杭州),為餘侯,賜餘為姓。據該支佘氏宗譜記載,自國邑中失之後,曆秦漢,世居江蘇之下邳。到了漢順帝劉保時期,傳有嫡孫餘襢舉孝廉,拜郎中。上溯餘侯,世次缺略,牒譜自餘襢始。餘襢生餘無頗,餘無頗生餘德浦,餘德浦待制,鴻都門學,尋自免歸。

漢獻帝劉協初期的初平元年庚午歲(公元190年),餘德浦避兵挈家南渡,徒于丹陽,後又遷歙州之南境。餘德浦生餘純,餘純生餘美,餘美生餘法,餘法生餘肇,餘肇生餘諷。餘諷,字荩臣,乃改封佘姓之始祖。餘諷在東漢末期為避兵亂,舉族遷至南昌。東晉明帝司馬紹太甯初乙酉歲(公元325年,實際上是晉成帝司馬衍元年,未改司馬紹年号),餘諷曆官都尉,兼經筵講官,聞望日隆。後他以奏事見上,晉成帝曰:“餘者,我也;諷者,譏也,卿欲為朕之敵人乎?”因賜改姓為“佘”,蓋即餘而少異之。餘諷深喻上意,當即自請改名為頑,稱“佘頑”。南昌佘氏自此開始。

佘頑生佘昭元,字君章,由進士官至鎮海大将軍節度使,征讨有功,敕封雁門之地,此後,該支佘氏族人因以為郡号,稱“雁門衍派”,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六

源于改姓,出自明朝時期吳氏後裔吳萬邦,屬于避難改姓為氏。據民國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編纂的《石門佘姓氏族源流》中記載:該支佘氏基祖叫吳萬邦,他于明季由湖廣武昌府通城縣因苦于長吏苛求無厭遷徙石門縣花薮鄉阜邱山東麓,其裔孫散衍花薮鄉的太平崗、岩子崗、上五通,桑植縣及湖北鶴峰縣沙道溝等處。至民國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遞傳十八代,男女丁口四百餘人。在《石門佘姓氏族源流》中記載: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編纂的《吳佘族譜源流總序》中稱:吳屬渤海,系出于姬周章胙土,其後以國為氏。遠溯者亦荒遠莫可考。始祖吳萬邦自湖廣武昌府通城縣遷居石門縣之花薮鄉,是為始遷祖。

吳萬邦生有二子:長子吳顯為長、二、三房分支之祖;次子吳興為老二房分支之祖。自吳顯、吳興始,自改為佘氏,意為韬迹晦聲,自此該支佘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七

佘氏的起源,古今姓氏專家研究,說法很多,但大部分認為:佘姓由皇帝敕賜而來。

西晉(公元266年)初年,武帝司馬炎手下有一員骁勇善戰的大将叫餘昭元,他東征西伐,南征北戰,屢建奇功。餘昭元随武帝率軍攻下雁門關(今山西省雁門關)後,司馬炎大喜,對餘昭元說:汝功勳蓋世,不在人下,封鎮海大将軍,敕賜姓佘。從這個時候開始,中華姓氏中才有了佘姓,至今已經1700年。

佘氏得姓元祖佘昭元,字君章,生于東漢三國時的中後期,魏國人;卒年不清,大約在西晉惠帝時。其先祖在東漢為官。昭元公為司馬氏奪取曹魏江山,統一全國,建立西晉王朝,立下過汗馬功勞,因此,得受賜姓,封鎮海大将軍之榮。

佘姓是從餘姓由晉武帝敕賜而來,佘姓和餘姓就是同出一源,佘姓的始祖就是餘姓的始祖由餘。由餘是春秋時秦國的大夫,擔任宰相後,助秦穆公滅掉十二國,拓地千裡,使秦穆公成為春秋五霸之一,為秦國的富強以及後來統一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後人引以為榮,以其字“餘“為姓氏,并尊他為得姓始祖。我佘氏始祖也應就是這位為秦國統一天下作出了巨大貢獻的由餘。

佘氏在雁門得姓後繁衍成名門望族。西晉以後,佘氏播遷到陝西、河北、甘肅等地,望居新蔡(今河南省境内)、新鄭(今河南鄭州),興盛銅陵、歙州、新安(今安徽銅陵市大通、歙縣)、南昌,其後分别又衍傳到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湖南、湖北、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并逐至全國以到世界各地。

當佘氏族脈傳至四十二始祖天奇、天富兩公時,于元末明初天奇由休甯遷至原東流縣張溪鎮,天富遷至東流黃石矶,擇水而居。故譜雲“江左之佘姓有兩族,一居銅陵之大通鎮,一居東流與張溪黃石矶。”“鼻祖天奇、天富二公居休之陽源,棄鄉井,别桑梓,一遷東流邑之張溪,一遷東流邑之黃石誠。”

家譜文獻

湖南石門吳佘族譜,著者待考,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安徽歙縣雁門佘氏宗譜六卷,(清)佘逸、佘炎纂修,民國九年(公元1920年)木刻活字印本。始祖為[東晉]佘諷,始遷祖為[宋]佘承。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湖南石門佘姓氏族源流,(民國),民國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油印本。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湖南邵東佘氏五修族譜,(現代)阖族編修,1995年計算機排印本。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湖南邵陽佘氏光宗懷遠錄,(現代)佘炳南主編,1999年計算機排印本。始遷祖為[唐]佘湖山,本支祖為佘玉。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