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縣

綦江縣

重慶市下轄區
綦江區是重慶市下轄區,位于四川盆地與雲貴高原東南結合部,東連萬盛區,南接貴州的桐梓和習水,西臨江津區,北靠巴南區,為“西南出海大通道”上的重要節點,素有“重慶南大門”、“西部齒輪城”、“中國農民版畫之鄉”之稱。2011年10月,經國務院批準,重慶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撤銷萬盛區和綦江縣,設立綦江區。全區幅員面積2747.8平方公裡。至2010年,區境常住人口為105.68萬人;至2013年,轄5個街道25個鎮,共365個行政村、90個社區。綦江屬喀斯特地貌,地勢南高北低,以山地、丘陵為主,平均海拔920米,最高海拔1814米,最低海拔188米,屬中亞熱帶濕潤氣候區,立體氣候明顯。
    中文名:綦江區 外文名:Qijiang District 别名: 行政區劃代碼: 行政區類别: 所屬地區:中國,重慶 地理位置:北緯28°27′-29°11′,東經106°23′-106°55′-106°55′ 面積:2747 km² 下轄地區:三江街道,關壩鎮,黑山鎮等 政府駐地: 電話區号: 郵政區碼: 氣候條件: 人口數量: 著名景點:白雲觀;石門寺;丁山湖 機場: 火車站:綦江站,綦江北站 車牌代碼:渝C 地區生産總值: 别稱:重慶南大門;西部齒輪城;中國農民版畫之鄉 建立時間:712年 人口:105.68萬人(2010年) GDP:125億元(2008年) 友好城市:南川區,江津區 主要街道:明清一條街 市花、市樹:梨花 地方特産:平灘溝紅梅,橫山大米,油桐,木瓜 知名産業:機械,能源,冶金,建材,食品 知名企業:重慶市德舉紅辣椒食品公司 電話區碼:023 郵編區碼:401420 市長:陳金山

基本情況

綦江道路交通便捷距重慶市主城區僅半小時車程,兩條鐵路(渝黔、三南)、兩條國(省)道(210線、303線)、兩條高速路(渝湛、綦萬)縱橫交錯,有火車站點6個、高速公路出入口6個,是通往貴州、雲南、湖南、廣東、上海的重要陸上通道,也是渝南及黔北地區重要的物資集散地。

綦江工業基礎雄厚

工業強縣紮實推進,縣域工業有松藻煤電有限公司、重慶四鋼鋼業有限公司、綦江齒輪傳動有限公司、重慶科華建材集團有限公司等10家大中型企業。基本形成機械、能源、冶金、建材、食品等支柱産業,綦江齒輪、“老四川”牛肉幹、川江毛線、綦江豬鬃等名優産品暢銷國内外市場。

綦江資源儲量豐富

煤炭已探明儲量10億噸,年産近500萬噸,可開采200多年。鐵礦儲量近1億噸,石灰岩儲量4460億立方米,水能可開發量10.5萬千瓦,天然氣、石英砂等儲量也很大。林地112.5萬畝,占幅員面積的34.5%,其中森林面積87萬畝,森林覆蓋率25.9%。有古劍山、丁山湖、白雲觀、古樹化石群等自然景點20餘處,有全國罕見的傣族生殖圖騰、紅軍烈士墓、韓國臨時政府遺址和全國農民版畫之鄉等人文景觀10餘處,旅遊資源極具開發價值。

曆史沿革

“綦江”之名來源“古綦市”,江以綦名“綦江”,區以江名為“綦江區”。n綦江曆史悠久。永城鎮發現的石斧證明,早在新石器時代(約1萬年至4000年前),綦江境内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夏、商、周,綦江境地屬巴子國。秦、漢、晉至南朝為巴郡江州縣地。西魏、北周時,屬七門郡江陽縣地。隋朝,為渝州江津縣地。唐武德二年(619年),分江津縣地置南州,并置隆陽縣,州治、縣治均在今古南街道内,是綦江建置之始。唐先天元年(712年),改隆陽縣為南川縣。北宋初,南州、溱州皆屬縻州,南川、三溪兩縣皆不存在。宋皇佑五年(1053年),廢南州為南川縣,歸渝州管轄。宋熙甯七年(1074年),熊本平木鬥之亂,于銅佛壩(今趕水火車站北岸)置南平軍,南川縣劃歸其管轄。宋元豐元年(1078年),複置南川縣。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撤銷南平軍,在趕水銅佛壩置南平綦江長官司,隸播州安撫司。南川縣仍置,隸重慶路總管府。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農民起義軍首領明玉珍據蜀稱帝,在重慶建立大夏國。夏天統元年(1363年),改南平綦江長官司為綦江區,綦江縣之名自此始。明洪武四年(1371年),滅大夏國,綦江縣改隸四川行省重慶府。明、清朝,綦江縣仍置,均屬重慶府。n民國初年,綦江縣先後隸屬重慶蜀軍政府、重慶鎮撫府和川東道(後改為東川道)。民國8年(1919年),防區制形成,綦江縣先後為川軍、黔軍、川東邊防軍、川黔邊防軍統轄。民國16年(1927年),綦江縣為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一軍的防地。民國24年(1935年),川政統一後,綦江縣屬四川省第三行政督察區。n1949年11月2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綦江縣,綦江縣屬川東行政區璧山專區。1951年,璧山專區改為江津專區,綦江縣屬江津專區。1952年9月,綦江縣劃歸重慶市管轄。1953年,撤銷行政區,恢複四川省建置後,綦江縣仍屬江津專區。1955年1月21日,國務院(55)國政常字第6号文件批準,将貴州省桐梓縣第十區的17個鄉,四川省南川縣第十區的1個鎮6個鄉,綦江縣的青年鄉、建設鄉、金靈鄉(包括南桐、東林等煤炭區),建立重慶市南桐礦區,屬重慶市管轄,區人民政府駐地在萬盛。1958年11月,綦江縣劃歸重慶市管轄。1993年2月16日,經國務院批準,重慶市南桐礦區改名為重慶市萬盛區。1997年3月,設立重慶直轄市,綦江縣、萬盛區歸其管轄。n2011年10月22日,經國務院批準撤銷萬盛區、綦江縣,成立重慶市綦江區。12月26日,重慶市綦江區正式挂牌成立,區人民政府駐地駐地古南街道中山路1号。

旅遊資源

綦江境内山川秀麗,景色宜人。衆多的風景名勝中,有地勢險峻、雄奇壯觀的“白雲觀”;有幽雅别緻、氣候宜人的重慶十二小景之一的“古劍名山”;有蒼翠氣爽的避暑勝地“丁山湖”、“天山台”;有重慶市僅見、全國少有的反映巴渝古文化的生殖圖騰;有巧奪天工,佛佗衆多的“石門寺”石刻;有浪漫刺激的“西南第一漂”,有享譽遠近、古色古香的東溪“明清一條街”。衆多的風景名勝與江津四面山、萬盛石林等風景點構成一個完整的旅遊帶,吸引四方遊客。

區域旅遊資源分布特點為:以210國道(綦江河岸)為軸,橫跨東西,縱貫南北,相對分散,局部集中,距離不遠,耗時不少,對外、對内道路交通現狀級别較低,南端區域、北端區域的景觀組合分别配置相對較好,各具組合優勢。

綦江縣旅遊資源在縣域内總體分布較分散,以210國道或即将貫通的渝黔高速公路為軸線,南北兩端卻又相對集中。北端以縣城為中心,東為天台山、瀛山白雲觀組團,西為古劍山、長田林海、中峰生殖文化、清溪河組團。南端以東溪為主節點,東為趕水牛舌口組團,南為石壕溶洞、花壩組團,西為丁山湖組團。

行政區劃

截至2013年,綦江區轄5個街道、25個鎮,為古南街道、文龍街道、三江街道、萬盛街道、東林街道、石角鎮、東溪鎮、趕水鎮、打通鎮、石壕鎮、永新鎮、三角鎮、隆盛鎮、郭扶鎮、篆塘鎮、丁山鎮、安穩鎮、扶歡鎮、永城鎮、新盛鎮、中峰鎮、橫山鎮、萬東鎮、南桐鎮、青年鎮、關壩鎮、叢林鎮、石林鎮、金橋鎮、黑山鎮。

地理環境

【區域】綦江縣位于重慶市南部,介于北緯28°27′-29°11′、東經106°23′-106°55′-106°55′之間,東鄰萬盛區,南接貴州省習水、桐梓兩縣,西連江津市,北靠巴南區,東北與南川市接壤。縣境東西寬48公裡,南北長82公裡,幅員面積2178.5平方公裡。

【地貌】綦江縣地處四川盆地東南邊緣,介于華蓥山帚狀山脈向南傾沒、大婁山脈向北延伸之間,地勢西南高,東北低,以山地、丘陵為主,山地占67.6%,丘陵占32.4%。境内最高海拔1814米,為石壕鎮萬隆花壩;最低海拔188米,為永新鎮升平木瓜溪口。全縣平均海拔920米。縣城古南鎮海拔254.8米。

【水文】境内溪河縱橫,水系發達。綦江河系境内第一大河流,為長江一級支流,全長231.3公裡,發源于貴州省桐梓縣花壩火盆洞,自南向北于江津市江口注入長江。綦江縣趕水鎮以上上遊流域面積2943.4平方公裡,趕水以下至綦江縣城中遊流域面積1737.4平方公裡。中遊河段長59.9公裡,寬6O-100米,落差71米,坡降0.3‰,多年平均流量83.9立方米/秒。大小支流30多條,依次注入綦江流域面積100平方公裡以上的有洋渡河(322.5平方公裡)。藻渡河(1207平方公裡)、扶歡河(134.2平方公裡)、郭扶河(116.9平方公裡)、蒲河(834.7平方公裡)、三角河(194.1平方公裡)、清溪河(489.6平方公裡)。

【氣候】區域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具有副熱帶東亞季風特點。氣候表現為冬暖、春早、夏熱、秋陰,雲多日照少,雨量充沛,溫、光、水地域差異大。年平均氣溫18.8℃,平均降水量1070毫米,年均無霜期344天。

【交通】綦江縣鐵路、公路、水上運輸兼備。川黔鐵路、渝黔210國道縱貫南北,與三(江)南(川)鐵路、渝湘303省道縱橫交錯,形成四通八達的交通運輸網絡。全縣汽車通車裡程3046公裡,已基本實現村村通公路。境内鐵路總裡程135公裡,設16個火車站。水上通航河道210公裡,綦江河水上運輸直通長江口岸。綦江河開發已列為交通部重點開發項目。在建的渝黔高速公路縱貫全境,境内長72.5公裡,設五個出入口。一期工程重慶童家院至三江鎮雷神店段,2001年初通;二期工程雷神店至渝黔邊界崇溪河段,将于2001年底開工。綦江至萬盛高速公路,全長33.8公裡,在縣城與渝黔高速公路相接,境内長26.2公裡。

【區位】綦江北倚重慶,南接貴州,是重慶聯系貴州、雲南、湖南、廣東、廣西、上海的重要通道,也是渝南及黔北毗鄰地區重要的物資集散地,素有“重慶南大門”之稱。渝黔高速公路建成後,綦江縣城至重慶市區隻需40分鐘,區位優勢更加明顯。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綦江區地處四川盆地東南邊緣,地勢南高北低,屬喀斯特地貌,有中山、低山、深丘、淺丘和槽谷五大類型,以低山丘陵為主,山地占全區總面積約67.6%,丘陵約占32.4%。全區土地總面積為218566.7公頃,其中耕地面積91253.3公頃,林地面積80388.11公頃,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4067.64公頃,園地面積3470.75公頃,草地面積5291.93公頃,城鎮村及工礦用地13986.18公頃,交通運輸用地3100.9公頃,其他土地17007.88公頃。【水資源】 綦江區地域内水資源分為地表水和地下水兩大類。全區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34.72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4.02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總量為1.3965億立方米、多年平均過境水資源總量為19.3億立方米。可利用水資源總量為12.32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0.89億立方米、地下水0.69億立方米、過境水0.74億立方米。【礦産資源 】 綦江區地域内礦種多,分布廣,資源存量豐富。境内礦産資源,已發現的礦種均為沉積型礦産,已探明地下藏有煤、煤層氣、鐵、銅、天然氣、頁岩氣、硫鐵礦、螢石、石英砂岩、灰炭、泥岩、粘土、大理石、方解石、石膏、石灰石、頁岩、含鉀綠豆岩和地熱水等19種礦産。優質礦産為煤、煤層氣和水泥用灰岩等,已勘查評價礦床39處、其中大型礦床6處、中型礦床7處、小型礦床26處。查明資源儲量,煤炭16.75億噸,鐵礦9037.5萬噸,石灰岩6.48億噸,煤層氣242.3億立方米。【植物資源】 綦江區有2000多種植物資源,其中栽培植物近1000種。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玉米、薯類為主,其次是豆類等小雜糧;經濟作物有桑、果、茶、椐子、木瓜、紅梅、銀花、吳英、杜仲、黃柏等110多個長經品種,有油菜、煙葉、海椒、花生西瓜、甘蔗等450多個短經品種。綦江是全國商品糧基地區、重慶市煙葉生産和蠶桑生産基地。特色農産品有綦江木瓜、東溪辣椒、趕水草蔸蘿蔔、橫山大米、石壕糯玉米、東溪花生、石角花椒、永新梨子等。

特色産品

“金角”牌老四川牛肉幹

重慶金星食品廠生産的“金角”牌老四川牛肉幹,配料獨到,精工細作,風味獨特,品質優良,回味綿長,乃居家、旅遊、饋贈之佳品。“金角牌老四川牛肉幹,含蛋白質高,營養豐富;而且選料精,無盤頭、無脂肪,并用桂皮等多種名貴中藥材,輔以白糖等五香原料,經過名師十餘道工序精工制作而成。食後有祛風、開胃健脾、除濕禦寒的功效,長期食用,益于延年益壽。

“金角牌老四川牛肉幹年産量532噸,遠銷全國30多個省市。1996年中國質量協會評定為國際名牌食品,1998年重慶市工商局評定為著名産品,1996年獲第二屆中國國際展品博覽會國際名牌食品。1998年公司開發4個牛肉幹系列新品種:508克極品禮盒牛肉幹、400克裝禮盒燈影牛肉幹、188克精品糧果型牛幹和香辣條牛肉幹,在重慶市首屆旅遊商品新産品設計開發大賽中獲優勝獎。

“飯遭殃”焐椒醬

“飯遭殃”系選海拔800米以上高山種植的優質“子彈頭”辣椒,配以植物油及多種調料,采用傳統的生産工藝加工而成。具有鮮香、辣等特點,拌飯、拌菜、拌面條、炒菜均可,使人開胃健脾,食量大增。

2000年“飯遭殃”品牌創業人任德興同重慶犀牛賓館合作,成立了重慶市德舉紅辣椒食品公司,申請注冊了“飯遭殃”商标,并在篆塘、郭扶、高青、高廟等地發展優質“子彈頭”辣椒基地2000畝,進一步擴大生産,年銷售量将突破300萬瓶。

趕水蘿蔔線

趕水蘿蔔線采用優質趕水蘿蔔為主料,運用傳統加工工藝,将蘿蔔切絲,自然風幹,拌鹽,加入香料,裝入瓦壇腌制而成。其風味獨特,色、香、味、形俱備,具有辣而不燥,麻辣并重,香脆可口,口感回甜之特色。

鳳凰山梨子

主産于永新鳳凰山,面積8000餘畝,年産量1500萬公斤。主要品種為黃花金水二号。果實中大,形如蘋果;果皮黃褐色,色澤鮮豔;果肉白色,肉質細嫩,香甜汁多,脆嫩化潭。産品遠銷重慶、貴州等地,供不應求。

平灘溝紅梅

産地為綦江縣永新鎮清溪河平灘溝一帶,早在明、清時期就遠銷重慶、武漢、上海、廣州、香港及東南亞地區。

平灘溝紅梅,素有梅王之稱,因耳大、個大、核小、肉厚、酸味濃、品質極優,又被人們譽稱為“大耳朵紅梅”,所含檸檬酸和糖成份高,質量優于其它産地的紅梅,深受消費者喜愛。平灘溝紅梅分青梅、白梅兩大類,有米梅、杏梅、半面紅、二号梅等品種。2000年永新地區有紅梅5萬株,其中投産紅梅1萬餘株,産量5萬多公斤。

橫山大米

橫山大米主産于綦江縣橫山鎮,此地海拔650-800米,氣候較同海拔一般地區溫暖,而比丘陵、平壩涼爽,晝夜溫差較小,延長了水稻的灌漿、成熟期,使其糊精和枝鍊澱汾含量增加,又無高溫溫熱現象,加之土溫日較差大,白天有利于養分的積累,夜間減少呼吸消耗。

橫山大米曆史悠久,遠近聞名。據清道光六年(1862年)《綦江縣志》載:“橫山治東三十華裡,山勢綿亘,基土多平田,甚産嘉谷”。橫山大米粒實飽滿,色澤油潤,其米飯晶瑩,飽滿滋潤、清香溢碗,味美可口,早在清朝時期就是綦江地方官吏緒皇宮的貢米。

油桐

綦江縣境内溝壑縱橫,峰巒起伏,氣候冬暖夏涼,雨量充沛,是油桐生長的良好自然環境。全縣年産油桐2500萬公斤,主要運往重慶等地銷售。

油桐系大戟科木本油料植物。桐油具有幹燥快、光澤好、附着力強、耐酸堿、能防腐、防鏽以及絕緣等優良特性,用途廣泛,是航空、航海、化工建築、機械、輕紡等工業的優質塗料。

瀛峰茶

綦江老瀛山,氣候溫涼濕潤,土地微酸肥沃,宜于茶樹生長,所産茶葉葉質厚,色澤好。

1996年,重慶市瀛峰茶業有限公司與西南農業大學聯合開發的“瀛峰春螺”、“瀛峰玉蕊”兩個品牌,其茶外形緊航,墨綠顯亮,沖泡後茶葉如繁花朵朵直立水中,湯色碧綠,細細品嘗,滋味淳和,清香撲鼻,回味無窮,多次獲重慶及全國優質名茶獎。

木瓜

綦江縣石壕、大羅等地盛産木瓜,年産量50噸,遠銷貴州、廣西、四川等地。

木瓜系多年生落葉灌木植物,果實含皂甙、維生素D、蘋果酸、檸檬酸、過氧化氫酶果;種粒含脂肪油、氫氰酸,用途極廣。每年大暑前後成熟,糖漬、泡酒或曬幹儲藏。藥用有祛濕解暑,舒筋活絡的作用。

豬鬃

綦江縣豬鬃工業有綦江縣豬鬃廠(集體)和古華畜産公司(民營)兩廠。豬鬃出口外銷,年銷售産值均在100萬元以上。“九五”後期,綦江古華畜産公司得到長足發展,年創外彙600萬美元左右,2000年,工業總産值5405萬元,工業增加值227萬元,銷售收入達5417.8萬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