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姐妹

四姐妹

海子所作現代詩歌
《四姐妹》是海子自殺之前創作力最後爆發階段的一首代表作,是一首完美而純粹、飽含着絕望呼喊的抒情詩。
  • 作品名稱:
  • 外文名:
  • 作品别名:
  • 作者:海子
  • 創作年代:現代
  • 作品出處:
  • 文學體裁:
  • 中文名:四姐妹
  • 創作時間:1989年2月
  • 作品體裁:詩歌

作品原文

荒涼的山岡上站着四姐妹

所有的風隻向她們吹

所有的日子都為她們破碎

空氣中的一棵麥子

高舉到我的頭頂

我身在這荒涼的山岡

懷念我空空的房間,落滿灰塵

我愛過的這糊塗的四姐妹啊

光芒四射的四姐妹

夜裡我頭枕卷冊和神州

想起藍色遠方的四姐妹

我愛過的這糊塗的四姐妹啊

像愛着我親手寫下的四首詩

我的美麗的結伴而行的四姐妹

比命運女神還要多出一個

趕着美麗蒼白的奶牛走向月亮形的山峰

到了二月,你是從哪裡來的

天上滾過春天的雷,你是從哪裡來的

不和陌生人一起來

不和運貨馬車一起來

不和鳥群一起來

四姐妹抱着這一棵

一棵空氣中的麥子

抱着昨天的大雪,今天的雨水

明日的糧食與灰燼

這是絕望的麥子

請告訴四姐妹:這是絕望的麥子

永遠是這樣

風後面是風

天空上面是天空

道路前面還是道路

作品賞析

據他的朋友講,這裡的“四姐妹”指代海子愛過而又失去的四個女子,因此詩中的絕望情緒有着詩人真實生活史的意義,這也從一個側面表明,海子把他的全部人生自覺地轉化為詩歌。由于海子敏感、内向的性格和對自身生存處境的自卑,愛的情感隻有在詩中才得到充分表達。

詩的第一段奠定了空間和情感的基調:荒涼的山岡成為天與地的邊緣,在“所有的風”中冷峻、空曠,愛情在詩人瀕臨生死邊緣的時刻幻象式地“結伴而行”,使“所有的日子”破碎。呼應着這種空無和破碎,詩人自身在第二節出場,身在荒蕪的山岡,卻“懷念我空空的房間,落滿灰塵”。

房間的空對應着山岡的荒蕪,一個封閉一個開放,其間的差異就是代表自然冷酷生命的風(空氣)。正是這風将破碎的日子吹離山岡,吹到了詩人的房間,從而落下成為灰塵。

“灰塵”也呼應着海子詩歌中的“土地”,它是土地自身的破碎和死亡,是土地在孕育糧食之後被風所剝離的碎片,這層關系又在最後一節的“糧食與灰燼”的并置中回響,構成了一個無法再生的絕望意象。

在最後的死亡中,海子實現了遠方與家園、土地與天空強力合一的“一次性寫作”,正是在這個時間的盡頭、生命的盡頭,才真正敞開了“隻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的遠方,一個衆神死而複生、真理作為美而降臨的空場。

作者簡介

海子(1964—1989),原名査海生,1964年5月生于安徽省安慶市懷甯縣高河鎮查灣村,在農村長大。1979年15歲時考入北京大學法律系,大學期間開始詩歌創作。1983年自北大畢業後分配至中國政法大學哲學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關與龍家營之間的火車慢行道上卧軌自殺。

在詩人短暫的生命裡,他保持了一顆聖潔的心。他曾長期不被世人理解,但他是中國20世紀80年代新文學史中一位全力沖擊文學與生命極限的詩人。他憑着輝煌的才華、奇迹般的創造力、敏銳的直覺和廣博的知識,在極端貧困、單調的生活環境裡創作了将近200萬字的詩歌、小說、戲劇、論文,是中國新詩史上最優秀的詩人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