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二分法

古典二分法

古典經濟學的重要理論
古典二分法是古典經濟學家把經濟分為兩個互不相關部分的研究方法。[1]當時經濟學家認為經濟分為實際經濟與貨币,相應地經濟學分為經濟理論和貨币理論。經濟理論研究實際經濟中産量的決定,即産量是由制度,資源,技術等實際因素決定的,與貨币無關。貨币理論說明物價水平的決定,即我們所公認的貨币數量論。宏觀經濟學中認為是名義變量和真實變量的理論區分。
    中文名:古典二分法 外文名:classical dichotomy 别名: 概述:古典二分法是古典經濟學的重要理論 大危機:20世紀30年代 貨币有多重要:對曆史的争論總是為現實服務的。

貨币引發了大危機

20世紀30年代的大危機在許多人心目中已經是一個遠逝的噩夢,但經濟學家圍繞這次大危機原因的争論一直沒有停止過。

大危機的直接原因當然是總需求的大幅度持續減少,但又是什麼引起總需求的這種變動呢?美國經濟學家米爾頓·弗裡德曼(MiltonFriedman)和安娜·施瓦茨(AmaJ·Schwartz)在1963年出版的《美國貨币史:1867——1960》中提出,引起這種總需求減少的最主要原因是貨币量的減少。

盡管美聯儲并沒有減少發行量,包括流通中現金和銀行準備金在内的貨币基礎也沒有減少,但由于許多債務人無法償還貨款,銀行不良資産劇增,以及儲戶擠兌,許多銀行破産。銀行破産減少了貨币量中的另一個重要部分——存款,正常的貨币供給量減少了20%。這是總需求減少和大危機如此嚴重的最根本原因。換言之,貨币是引起大危機的關鍵因素。

針對這種觀點,美國經濟學家彼得·特明(PeterTemin)在1976年出版了《是貨币因素引起大危機嗎?》,他認為大危機産生于自發支出的減少,這種減少與貨币供給量無關,主要是由于人們日益增長的悲觀情緒和不确性的持續。

主要内容

古典二分法就是把經濟分為兩個互不相關的部分———實物經濟與貨币。相應地,經濟學也分兩個相不相關的部分———經濟理論與貨币理論。經濟理論研究實物經濟中産量的決定,決定産量的是資源、人口、技術這些因素。貨币理論研究貨币如何決定物價水平。根據貨币量同比例變動,貨币的價值(即購買力)也取決于流動中的貨币量,與貨币量反比例變動。

換言之,貨币量變動引起物價水平同比例變動和貨币價值反比例變動。這就是著名的貨币數量論。由這種古典二分法又得出了一個重要的推論:貨币中性論。這就是說,在經濟中,貨币量的變動隻影響物價、名義利率、名義彙率、名義GDP這些用貨币單位表示的名義變量,并不影響真實利率、真實彙率、真實GDP這些用實物單位表示的真實變量。這種理論的基本觀點是貨币對經濟沒有實質性影響。

現況

在今天看來,古典二分法太簡單了,也許它反映了金本位資币制和經濟尚不像現在如此複雜的經濟中的規律,但已經不适用于今天。即使繼承了貨币數量論或貨币中性論觀點的經濟學家,理論也大大改變了。今天的經濟學家用不同的理論解釋貨币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對國内和國際經濟的複雜影響。這些理論是20世紀30年代以後經濟學的重要發展,也是各國不同貨币政策的理論基礎。我們以後的話題正是以這些理論與政策為中心展開。

●作者系清華大學EMBA項目教授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