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産

中産

社會中間資産水平的家庭
中産是指中等财産,和社會階級無關。[1]中産人家大多從事腦力勞動,主要靠工資及薪金謀生,一般受過良好教育,具有專業知識和較強的職業能力及相應的家庭消費能力;有一定的閑暇,追求生活質量,對其勞動、工作對象一般也擁有一定的管理權和支配權。同時,他們大多具有良好的公民、公德意識及相應修養。換言之,從經濟地位、政治地位和社會文化地位上看,他們均居于現階段社會的中間水平。
    中文名:中産 外文名: 定義:中産,或中等财富 讀音:zhōnɡ chǎn 釋義:中等财産中等财産的人家

基本簡介

【詞語】:中産

【釋義】:1、中等财産。2、中等财産的人家。

中産,大多從事腦力勞動,主要靠工資及薪金謀生,一般受過良好教育,具有專業知識和較強的職業能力及相應的家庭消費能力;有一定的閑暇,追求生活質量,對其勞動、工作對象一般也擁有一定的管理權和支配權。同時,他們大多具有良好的公民、公德意識及相應修養。換言之,從經濟地位、政治地位和社會文化地位上看,他們均居于現階段社會的中間水平。

中産階層(或中産階級),是社會穩定的基石;能否形成以中産階層為主體的“橄榄型”社會結構,是一個國家或地區能否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實現高品質民主的前提條件。中二代,是世界各發達國家高科技人才的主要來源(中一代,大多為自身的發展而錯過了創新年齡;富二代,大多隻圖享受而缺乏進取心)。

中産階層的主要來源:主要是教育和能力發展正常的中産子女(二代或多代),部分接受了良好教育并有較強職業能力的“貧二代”,以及少數“返貧”的“富二代”。

中産階層發展的主要障礙:部分國家的社會制度,阻礙了貧困階層子女的上升通道,使社會階層固化。在中國,城市一胎化的人口政策,嚴重地阻礙了中産家庭的正常發展,已經成為中産階層的最大風險,并使現有的中産階層快速減少(流失)。“非均衡生育”是中國人口問題的根源,采用“均衡生育”是中國最為可行也最為公平的選擇;在發達國家實現代際均衡的生育率為2.17胎,在發展中國家實現代際均衡的生育率為2.3胎,中國是發展中國家,理想的生育率是2.3胎;因此,實行“鼓勵二胎、充許一胎、征稅多胎和無胎”的生育政策是最理想的選擇(俄羅斯已經對無胎征稅),這有利于實現人口調控的“費改稅”,并從根本上減少中國政府的非稅收入,改善政府形象。同時,還有利于形成“普通二胎、中産三胎、少數多胎和少胎”的理想人口結構,有利于增加中産階層的比重,盡快使中國形成橄榄型社會結構。

各層次需要的基本含義如下:

生理上的需要

這是人類維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饑、渴、衣、住、性的方面的要求。如果這些需要得不到滿足,人類的生存就成了問題。在這個意義上說,生理需要是推動人們行動的最強大的動力。馬斯洛認為,隻有這些最基本的需要滿足到維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後,其他的需要才能成為新的激勵因素,而到了此時,這些已相對滿足的需要也就不再成為激勵因素了。

安全上的需要

這是人類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擺脫事業和喪失财産威脅、避免職業病的侵襲、接觸嚴酷的監督等方面的需要。馬斯洛認為,整個有機體是一個追求安全的機制,人的感受器官、效應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尋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學和人生觀都看成是滿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當然,當這種需要一旦相對滿足後,也就不再成為激勵因素了。

感情上的需要

這一層次的需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内容。一是友愛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夥伴之間、同事之間的關系融洽或保持友誼和忠誠;人人都希望得到愛情,希望愛别人,也渴望接受别人的愛。二是歸屬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種歸屬于一個群體的感情,希望成為群體中的一員,并相互關心和照顧。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來的細緻,它和一個人的生理特性、經曆、教育、宗教信仰都有關系。

尊重的需要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穩定的社會地位,要求個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會的承認。尊重的需要又可分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一個人希望在各種不同情境中有實力、能勝任、充滿信心、能獨立自主。總之,内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個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賴和高度評價。馬斯洛認為,尊重需要得到滿足,能使人對自己充滿信心,對社會滿腔熱情,體驗到自己活着的用處和價值。

自我實現的需要

這是最高層次的需要,它是指實現個人理想、抱負,發揮個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完成與自己的能力相稱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就是說,人必須幹稱職的工作,這樣才會使他們感到最大的快樂。馬斯洛提出,為滿足自我實現需要所采取的途徑是因人而異的。自我實現的需要是在努力實現自己的潛力,使自己越來越成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六大标志

1.收入:家庭年收入20萬至50萬;(以下數據均以2010年物價為标準);

2.資産:家庭淨資産500萬以上且流動資産50萬以上,擁有一定的理财知識;

3.消費:家庭年消費8萬至20萬,其中飲食消費占總消費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4.生活:擁有寬敞的居住空間以及中高檔的交通工具,注重生活品質;

5.心理:與别人比較時,有時候感覺自己很富有,有時候又發現自己不是很富有;

6.福利:沒有資産階級的巨大财富,也沒有較低收入階層的社會福利。

劃分标準

這幾年中産吵得很熱鬧,但究竟什麼是中産?哪些人屬于中産階級?至今沒有幾個人能夠清楚定論。社科院專家陸學藝和他領導的研究小組在農曆馬年底發表《當代中國社會各階層研究報告》,“以職業分類為基礎,以組織資源、經濟資源和文化資源的占有狀況為标準”,将當代中國劃分為10大社會階層。在這份聽名字極容易令人聯想起毛澤東寫于1926年的《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陸學藝及其研究小組基本沒有提到“中産階級”這個詞,似乎有些諱言。

一是職業,二是人均或家庭收入。以職業區分中産階級,存在較多争議,如同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局長、處長與一般科員、辦事員顯然就難以相提并論,“重要”機關工作人員如工商局、稅務局工作人員,與“一般”機關工作人員如地震局、檔案局、老幹部局工作人員,在收入與社會地位上的差距,恐怕亦不可同日而語。同為IT技術人員,一些人可能住别墅開洋車,一些人則隻能天天吃泡面擠公共汽車。更多的人,包括經濟學家在内,傾向以收入作為中産階級劃分的惟一标準或主要标準。但即使大家都以經濟收入為标準區分誰是中産階級,誰不是中産階級,也仍舊存在着衆多的不确定性和定量上的混淆。比如在美國,有人認為凡年均收入在2.5萬美元至10萬美元的人群都屬于中産階級,以此标準衡量,美國95%以上的人都應該屬于中産階級。另一些人則認為,美國中産階級的人年均收入标準應該在3萬美元至10萬美元,凡人年均收入在此區間的,都可以算是中産階級。以此标準而論,美國中産階級大約占總人口的80%。

标準混淆

在号稱中産階級大本營的美國,區分中産階級的标準尚如此混淆,世界其他地區就更不用提了。拿印度來說,按印度“政策研究中心”的說法,印度現有中産階級約3億人。印度“國家應用經濟研究理事會”是印度中産階級标準的制訂和發布者,其發布的印度中産階級标準是:凡年均稅後收入在3.375萬盧比到15萬盧比(約合700-3000美元,目前美元對盧比的比價為1∶48.5左右)的家庭均可算是中産階級家庭。按此計算,2001年,印度有6000萬個家庭已經躍升為中産階級家庭。以一家5口計算,印度目前有中産階級3億人。

以此看來,一個國家的中産階級,是你說有多少就可以有多少的,因為缺乏統一标準,随意性非常大。以印度中産階級的标準而論,倘若戶年均收入700美元就可算為中産階級家庭,700美元按現在我國的外彙比價,也就相當于6000元人民币左右,分攤到一家5口,年人均大約隻有1200元人民币左右,平均每人每月100元人民币。這樣的收入水平,在中國的許多地方恐怕連吃口飽飯都成問題,就别提什麼“中産”不“中産”了。美國商業部在宣布印度是目前世界上十大新崛起市場之一的時候說,印度目前的中産階級已經達到了1.75億人左右(比印度有關機構的估計幾乎少了一半),在未來,這些印度中産階級每人至少還要購買一台電視機、一台錄音機、一個壓力鍋、一個吊扇、一輛自行車、一塊手表;他們中2/3的人還要購買一輛輕便摩托車、一台彩電、一個電熨鬥、一個食品攪拌器和一台縫紉機;一半以下的人要買一台冰箱……“這将是多麼大的一個消費市場!”在旁人看來,這更像是美國式的黑色幽默。

數字顯示

另外,有數字說,新加坡300萬人口中約90%以上屬于中産階級,新加坡家庭年均收入普遍在2萬美元以上;韓國人均年收入約1萬美元,都可算是中産階級,但在韓國,很多人沒有房子,且韓國工人人均負債1萬美元以上;馬來西亞自己估計,馬來西亞的中産階級大約占總人口的60%,約1800萬人左右,這部分人人均年收入約在1萬美元左右。可見标準都不一樣。

可資比較的是,2001年美國研究顧問公司曾進行過一項中産階級生活費調查,以住房費、交通費及娛樂費等作為基準,依據一個年薪10萬美元的3人美國家庭在美國底特律的生活開支,比較了全球22個城市的生活指數。

一個3人的美國底特律家庭,年收入10萬美元,人均3.3萬多美元,這樣的收入水平,在美國隻是一個中産階級的起步水平,也就是說頂多隻能算是一個美國的下中産,但要在北京達到美國底特律下中産家庭的生活水平,則一年需要78萬港币,也就是約80萬人民币。這是許多中國家庭一輩子也不敢夢想的一個數字。可見彼也中産,此也中産,彼中産與此中産不可相提并論。

所以,包括中共中央黨校教授青連斌在内,有很多學者認為中國現階段根本就不存在所謂的中産階級。中國目前的狀況是,有中産,而無“階級”。

另外一些學者則對中國中産階級的标準莫衷一是。有學者主張,在中國年均收入達到1萬至4萬人民币的,就可歸入中産階級。年均收入1萬元人民币,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城市大概隻夠勉強糊口,想買房買車絕無可能,而擁有私人的住房、汽車是中産階級的兩項硬指标。以北京現有的房價水平,年收入1萬元,在北京四環旁邊買套建築面積在80平米左右的房子,不吃不喝大概需要150年。

發展水平

确認一個國家的中産階級标準不能脫離這個國家的實際發展水平,但也不能随心所欲,為獲得一個較好的外部形象,或為了讨領導歡心,随意将标準拔高或降低。中國近20年來,在經濟上和社會文化上确實獲得了長足的發展,但在世界上總體還處于一個較為落後的水平。根據國外有關機構的研究,一直到2000年,中國人均國民生産總值尚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3/5,隻有世界高收入水平國家的14%強。

依中國實際的經濟和社會文化發展水平,一些專家認為,比較合理的有關國内中産階級的界定,應該是人均年收入在1萬至5萬美元左右,也就是8萬至40萬人民币左右。隻有具備這樣的收入水平,中國的中産階級或許才能夠具有“相應的家庭消費能力”,才能夠去追求一定的“生活質量”,才能夠符合有關中産階級的一條條硬性或軟性的定義,否則的話,中産就隻能是“脫貧”或“溫飽”的另一個代名詞。

确切的說,中産就是中産階級的代名詞。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