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裡

一裡

漢語詞語
一裡,習慣指一市裡,即500米。常用于計量路程、地理距離。如:裡程碑(設于路邊計算裡數的标志)。裡作為計量單位,源于中國古代的井田制,井田制被廢除之後,由面積單位演化為長度單位。《春秋·谷梁傳》宣公十五年(前594年)載“古者,三百步一裡,名曰井田。
  • 中文名:一裡
  • 習慣指:一市裡
  • 相等于:500米
  • 源于:中國古代的井田制
  • 拼音:yī lǐ

釋義

一裡,習慣指一市裡,即500米。

詞語分解

數名,最小的正整數(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壹”代)。

純;專:專~。~心~意。

全;滿:~生。~地水。

相同:~樣。顔色不~。

裡(裏)

ㄌㄧˇ

居住的地方:故裡。返裡(回老家)。

街坊(古代五家為鄰,五鄰為裡):裡弄(lòng)。

中國市制長度單位:一裡(等于五百米)。裡程牌。

衣物的内層:被裡。

古文記載

《春秋·谷梁傳》宣公十五年(前594年):“古者,三百步一裡,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畝,公田居一。”

《漢書·食貨志上》:“理民之道,地着為本。故必建步立畝,正其經界。六尺為步,步百為畝,畝百為夫,夫三為屋,屋三為井,井方一裡,是為九夫。”

《漢書·西域傳上》:鄯善國,本名樓蘭,王治扜泥城,去陽關千六百裡,去長安六千一百裡。

古文注釋:

《說文解字段注》引《谷梁傳》曰:“古者,三百步為裡。”

明《續文獻通考》卷108《樂8》載:“周以八尺為步”,“秦以六尺為步”,同時又引《律學新說》指出,二者是相等的。

《小爾雅·廣度》篇中載:“跬,一舉足也;倍跬謂之步。”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