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論法

讨論法

教學方法
讨論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為解決某個問題而進行探讨、辨明是非真僞以獲取知識的方法,是教學方法中一種重要的方法。
    中文名:讨論法 應用學科:心理學 作用:提高學生學習的獨立性 屬性:教學方法

簡介

讨論法是學生根據教師提出的問題,在獨立鑽研的基礎上,各抒己見,相互啟發、補充或争論,由教師小結,從而使學生獲得知識,提高認識的教學方法。是在教師指導下,在集體場合,學生圍繞中心問題相互交流個人看法,相互自發,相互學習的一種教育方法。讨論的形式可分為小組讨論和全班讨論,其中小組讨論可以以同桌為一組,也可以相鄰的幾個學生為一組或專門組織讨論小組;可以是整節課的讨論,也可以是幾分鐘的讨論。

優點

此法的優點在于,由于全體學生都參與活動,可以培養合作精神,集思廣益,相互啟發、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加深對學習内容的理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情緒,培養學生鑽研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的獨立性。

缺點

缺點在于學生獲得的知識是零碎的,缺乏系統性,讨論中學生發言比較粗糙,不夠精确甚至出現錯誤,有些學生缺乏鑒别能力,容易是非不分。

改進方法

老師參與學生讨論,總結學生讨論結果,糾正其中錯誤。此法需配合其他教學方法進行,如講授法等。

基本要求

1、做好讨論的準備。讨論前,教師根據教學目的确定論題,論題要有吸引力,并且是重要的有讨論價值的;教師要提出具體要求,指導學生收集有關的資料、準備讨論的意見和發言提綱

2、保證讨論有序進行。在讨論時教師根據論題的内容,啟發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學生逐步深入到問題的實質,并就分歧進行辯論,培養實事求是的精神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要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防止讨論流于形式。

3、及時歸納讨論結果。讨論結束時,教師要及時對讨論進行歸納,并留出學生進一步思考和研究的問題。

注意事項

運用讨論法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基礎知識、一定的理解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因此讨論法在高年級運用得比較多。在人文和社會科學的教學中,讨論能使學生彼此啟迪,深化認識。但讨論不适宜于低年級的或心理發展水平尚低以及缺乏有關知識背景的學生,也不适宜于某些學科(如數學、語言等)的基礎内容的教學。

應用

新課改指出初中物理教學的任務是不僅要引導學生掌握基礎的物理知識,還要讓學生學會對知識的應用。課堂讨論法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主地發現問題,讨論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獲取知識的教學方法。

而物理是最貼近生活的一門學科,需要學生勇于發現,勇于探索。在物理教學中,課堂讨論法能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精神,促進學生将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中,實現三維教學目标。因此,課堂讨論法在物理教學中很重要。本課題研究是從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要求出發,對現行的初中物理教學方法進行改革。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