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出血熱

埃博拉出血熱

急性傳染病
埃博拉出血熱是感染埃博拉病毒後引起的急性出血性傳染病,是一種人畜共患病,具有較高的傳染性和緻死率,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和非人靈長類是本病傳染源,本病的主要病理改變是皮膚、黏膜、髒器的出血,在很多器官可以見到竈性壞死,但以肝髒、淋巴組織最為嚴重。目前尚無特效治療方式,隻能通過對症支持治療改善,預後較差。[1]
    中醫病名: 外文名: 别名: 就診科室: 多發群體: 常見發病部位: 常見病因: 常見症狀: 傳染性: 傳播途徑: 中文名:埃博拉出血熱 英文名:Ebola virus disease 病原學:埃博拉病毒 季節分布:四季 潛伏期:2-21天 就診科室:傳染科 傳染病:是 傳播途徑:接觸傳播及醫源性傳播。 重大傳播事件: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 預防措施:及時隔離、避免接觸病人、病畜及其分泌物和排洩物、不去疫區 臨床表現:初期類似感冒,後出現腹痛、嘔吐、腹瀉、皮下及内髒出血

簡介

埃博拉出血熱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出血性傳染病。主要通過接觸病人或感染動物的血液、體液、分泌物和排洩物等而感染,臨床表現主要為突起發熱、出血和多髒器損害。埃博拉出血熱病死率高,可達50%-90%。本病于1976年在非洲首次發現,主要在烏幹達、剛果、加蓬、蘇丹、科特迪瓦、南非、幾内亞、利比裡亞、塞拉利昂、尼日利亞等非洲國家流行。n

病原體

結構

埃博拉出血熱的病原體為埃博拉病毒。埃博拉病毒屬絲狀病毒科(Filiviridae),為不分節段的單股負鍊RNA病毒。病毒呈長絲狀體,可呈杆狀、絲狀、“L”形等多種形态。毒粒長度平均1000nm,直徑約100nm。病毒有脂質包膜,包膜上有呈刷狀排列的突起,主要由病毒糖蛋白組成。埃博拉病毒基因組是不分節段的負鍊RNA,大小為18.9kb,編碼7個結構蛋白和1個非結構蛋白。

亞型

埃博拉病毒可分為四種不同亞型:紮伊爾埃博拉、蘇丹埃博拉、科特迪瓦埃博拉和瑞斯頓埃博拉。

前3種亞型可使人和靈長類動物發病,其中紮伊爾埃博拉的緻死率為88.8%;蘇丹埃博拉則為53.2%。

瑞斯頓埃博拉隻會使靈長類動物發病,但人類也可能感染這種病毒亞型從而成為無症狀的病毒攜帶者,在西太平洋就有這種病例出現。

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似乎居于非洲大陸的雨林以及西太平洋地區。

症狀

病原學

埃博拉病毒屬絲狀病毒科,為不分節段的單股負鍊RNA病毒。病毒呈長絲狀體,可呈杆狀、絲狀、“L”形等多種形态。毒粒長度平均1000nm,直徑約100nm。病毒有脂質包膜,包膜上有呈刷狀排列的突起,主要由病毒糖蛋白組成。埃博拉病毒基因組是不分節段的負鍊RNA,大小為18.9kb,編碼7個結構蛋白和1個非結構蛋白。n

埃博拉病毒可在人、猴、豚鼠等哺乳類動物細胞中增殖,對Vero和Hela等細胞敏感。n

埃博拉病毒可分為紮伊爾型、蘇丹型、塔伊森林型、萊斯頓型和本迪布焦型。除萊斯頓型對人不緻病外,其餘四種亞型感染後均可導緻人發病。不同亞型病毒基因組核苷酸構成差異較大,但同一亞型的病毒基因組相對穩定。n

埃博拉病毒對熱有中度抵抗力,在室溫及4℃存放1個月後,感染性無明顯變化,60℃滅活病毒需要1小時,100℃5分鐘即可滅活。該病毒對紫外線、γ射線、甲醛、次氯酸、酚類等消毒劑和脂溶劑敏感。n

流行病學特征

1、傳染源和宿主動物

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病人和靈長類動物為本病傳染源。n

目前認為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為狐蝠科的果蝠,尤其是錘頭果蝠、富氏前肩頭果蝠和小領果蝠,但其在自然界的循環方式尚不清楚。n

2、傳播途徑n

接觸傳播是本病最主要的傳播途徑。可以通過接觸病人和被感染動物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洩物及其污染物感染。n

病例感染場所主要為醫療機構和家庭,在一般商務活動、旅行、社會交往和普通工作場所感染風險低。病人感染後血液中可維持很高的病毒含量。醫護人員、病人家屬或其他密切接觸者在治療、護理病人或處理病人屍體過程中,如果沒有嚴格的防護措施,容易受到感染。n

據文獻報道,埃博拉出血熱患者的精液中可分離到病毒,故存在性傳播的可能性。有動物實驗表明,埃博拉病毒可通過氣溶膠傳播。雖然尚未證實有通過性傳播和空氣傳播的病例發生,但應予以警惕,做好防護。n

3、人群易感性n

人類對埃博拉病毒普遍易感。發病主要集中在成年人,這和暴露或接觸機會多有關。尚無資料表明不同性别間存在發病差異。n

臨床表現

本病潛伏期為2-21天,一般為8-10天。尚未發現潛伏期有傳染性。n

患者急性起病,發熱并快速進展至高熱,伴乏力、頭痛、肌痛、咽痛等;并可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皮疹等。病程第3-4天後可進入極期,出現持續高熱,感染中毒症狀及消化道症狀加重,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包括皮膚粘膜出血、嘔血、咯血、便血、血尿等;嚴重者可出現意識障礙、休克及多髒器受累,多在發病後2周内死于出血、多髒器功能障礙等。n

病理特點

主要病理改變是皮膚、粘膜、髒器的出血,多器官可以見到竈性壞死。肝細胞點、竈樣壞死是本病的典型特點,可見小包含體和凋亡小體。

潛伏期

埃博拉出血熱的潛伏期為2~21天。

實驗室檢測

病原學檢測

1.病毒抗原檢測:由于埃博拉出血熱有高滴度病毒血症,可采用ELISA等方法檢測血标本中病毒抗原。一般發病後2-3周内,可在患者血标本中檢測到病毒特異性抗原。可以采用免疫熒光法和免疫組化法檢測動物和疑似病例屍檢标本中的病毒抗原。

2.核酸檢測:采用RT-PCR等核酸擴增方法檢測。一般發病後2周内可從病人血标本中檢測到病毒核酸,發病後1周内的标本檢出率高。

3.病毒分離:采集急性發熱期患者血标本,用Vero、Hela等細胞進行病毒分離培養,一般發病1周内血标本病毒分離率高。

血清學檢測

據文獻報道,最早可從發病後2天的患者血清中檢出特異性IgM抗體,IgM抗體可維持數月。發病後7-10天可檢出IgG抗體,IgG抗體可維持數年。多數患者抗體出現于起病後10-14天,也有重症病人始終未能檢出抗體。間隔1周及以上的兩份血标本IgM抗體陽轉或IgG抗體滴度4倍及以上升高具有診斷意義。

血清特異性IgM抗體多采用IgM捕捉ELISA法檢測;血清特異性IgG抗體多采用ELISA、免疫熒光等方法檢測。

診斷與鑒别診斷

診斷

商業上仍沒有特異的實驗室方法能從血樣中檢測到特異的抗原或病毒的基因、細胞培養分離到病毒或者檢測到IgM和IgG抗體。這些實驗都有嚴重的生物危害必須在最大限度的保證生物安全的條件下進行。

确診主要依靠實驗室檢測。目前對埃博拉出血熱尚缺乏特效治療方法,主要是對症和支持治療,具體參見《埃博拉出血熱診療方案》。

各級醫療機構發現符合病例定義的埃博拉出血熱疑似或确診病例時,應在2小時之内通過國家疾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系統進行網絡直報,報告疾病類别選擇“其他傳染病”中的“埃博拉出血熱”。按照《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管理工作規範(試行)》的要求進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或相關信息的報告。

鑒别診斷

博拉出血熱的早期臨床症狀沒有特殊性,所以應特别注意與其他病毒性出血熱進行區别,如拉沙熱、黃熱病、馬爾堡出血熱、克裡米亞—剛果出血熱、腎綜合征出血熱等。目前,對于埃博拉病毒的确診主要依靠實驗室檢測,中國已具備這種檢測能力。如果發現有可疑病例,以及三周内有疫區居留史,應馬上進行隔離、排查。

2014年8月20日,軍事醫學科學院放射與輻射醫學研究所根據埃博拉病毒基因序列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埃博拉病毒核酸檢測試劑”通過總後勤部衛生部專家評審,并獲得正式生産批文,将在深圳市普瑞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産。該試劑盒采用的“複合探針”技術。

治療

抗病毒藥物對其無效,包括利巴韋林和幹擾素。盡管實驗顯示,凝固幹擾素似乎可以起一些作用,在本來感染埃博拉病毒100%必死的猴群中存活下約33%,但凝固幹擾素在人體的效果如何尚未确定。

沒有埃博拉出血熱的疫苗,埃博拉出血熱的康複者的血清也沒有太大的作用,甚至有可能帶來更壞的影響。

治療以支持治療為主。如使病毒的侵入最小化,及時補充損失的血小闆,平衡電解質,保持血液中氧元素含量,以及對并發症的治療。

預防與控制

1、疑似病例應該與其它病人隔離開來并且執行嚴格的隔離看護,疑似病例的監測應持續到最後一次接觸後3周。

2、和病人有密切接觸的人(包括沒有穿隔離衣與病人或着被病人污染的器械接觸的醫務工作者)應該被嚴格監測,如一天測兩次體溫,一旦體溫超過38.3℃應立即住院,嚴格隔離。偶爾的接觸應該處于警惕中,一有發熱應立刻報告。

3、靜脈輸液以及處理、分泌物、導尿管以及吸痰管等高危險的操作應該在嚴格隔離保護條件下進行。醫院工作人員應該有自己的隔離衣、手套和口罩。口罩和手套不能重複使用除非已消毒。

4、及時清理病人的分泌物、嘔吐物和排洩物,防止被人接觸。因為這些物質中有大量的埃博拉病毒,具有極高的生物危險性。

5、死于埃博拉出血熱的人應立即火化。

流行情況

1976年7月至11月,蘇丹有284人感染埃博拉病毒,151人死亡。在剛果民主共和國,9月和10月有318人發病,280人死亡。

1977年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發生了一起病例,1979年在蘇丹,埃博拉再度暴發(33個病例,包括22人死亡)。

1989年,在美國弗吉尼亞州的萊斯頓,檢疫實驗室在猕猴身上分離出了埃博拉病毒的萊斯頓亞型。

1989年至1996年,美國(弗吉尼亞州的萊斯頓,德克薩斯州的阿麗斯和賓夕法尼亞州)和意大利從菲律賓進口的猴子,發生了若幹次埃博拉萊斯頓亞型暴發。調查追蹤到所有埃博拉萊斯頓亞型的暴發都源于菲律賓馬尼拉附近的一個出口設施,但未能确定這一設施的污染方式。一些猴子死亡,至少有四人受到感染,雖然他們都沒有出現臨床疾病。

1994年11月,在科特迪瓦确診了1例科特迪瓦亞型埃博拉出血熱,以及若幹黑猩猩病例。

1995年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的Kikwit發生大流行,315人發病,其中250人死亡。在加蓬,1994年首次記載埃博拉出血熱(19個病例,包括9人死亡)。此後疫情暴發于1996年2月(37個病例,21人死亡)和7月(60個病例,45人死亡)

2000年10月,在烏幹達北部的Gulu區報告了埃博拉疫情。2000年9月至2001年1月,蘇丹亞型的埃博拉病毒感染了425人,224人死亡,這是迄今為止埃博拉最大規模的一次流行。也是1979年以來,蘇丹亞型埃博拉病毒第一次有報告的出現。

2001年10月至2003年12月,在加蓬和剛果共和國報告了若幹次紮伊爾亞型的埃博拉出血熱暴發,總計有302個病例,254人死亡。

自從發現埃博拉病毒到2008年,總共記載了大約1850個病例,1200多人死亡。

2012年8月21日,世界衛生組織确認,剛果民主共和國(剛果金)東部地區近來爆發埃博拉出血熱疫情。截至8月19日,已導緻包括3名醫護人員在内的至少9人死亡

2014年2月在幾内亞出現的埃博拉疫情,在西非地區持續蔓延,波及幾内亞、利比裡亞、塞拉利昂、尼日利亞四個國家,并且首次超出邊遠的叢林村莊,蔓延至人口密集的大城市。世界衛生組織通報,截至8月6日,幾内亞、利比裡亞、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亞共計報告埃博拉病毒造成的累計病例數達1779例,其中961例死亡。

疫區新聞

把醫生當巫師

2014年,埃博拉在塞拉利昂大範圍蔓延,主要是因為這裡人很迷信,醫療衛生條件落後。塞拉利昂偏遠地區的很多民衆把穿白大褂的醫生當成巫師,因為醫生帶走的埃博拉患者都去世了。一名埃博拉患者被家屬從醫院中搶了出來,去找他們的自然療法醫師救治。塞拉利昂衛生防疫部門動用力量全國搜尋,患者最終死亡,在這個過程有多人被他傳染。

強迫外籍醫生治療

四名印度醫生強德拉、庫馬爾、金加爾和喬汗,受雇于尼日利亞首都的普裡莫斯醫院。他們擔心自己遭感染,性命不保,通過電話和電子郵件向印度媒體求助。喬汗表示,疫情暴發後,當地尼日利亞籍醫生便開始罷工,結果外國籍醫生被迫去工作。院方沒提供任何防護裝備,就讓醫生去醫治埃博拉感染者。此外,醫院還扣押外籍醫生護照以防離開。

從2014年7月開始,尼日利亞公立醫院的醫生舉行全國罷工。8月9日,由于埃博拉疫情蔓延,尼日利亞醫生集體罷工,政府懇求他們結束罷工來共同對抗埃博拉。為鼓勵更多醫療人員志願參與應對埃博拉疫情,政府會為他們提供人壽保險等額外待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