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子黛

螺子黛

古代畫眉顔料
螺子黛亦省作“螺黛”。是隋唐時代婦女的畫眉材料,制作精緻。出産于波斯國,它是一種經過加工制造,已經成為各種規定形狀的黛塊。使用時隻用蘸水即可,無需像回回青需要研磨,因此螺子黛受到當時女性的喜愛,到了宋代,畫眉墨的使用更加廣泛[1]。舊題唐顔師古所著的《隋遺錄》卷上道:“(吳)绛仙善畫長蛾眉,由是殿腳女争效為長蛾眉,司官吏日給螺子黛五斛,号為蛾綠螺子黛,出波斯國,每顆值十金。”說的就是隋朝大業年間,隋炀帝的妃子吳绛仙本是吳越民間女子,隋炀帝遊江南時,強征十五六歲的“殿腳女”為他拉彩色纜繩,吳绛仙是其中之一。隋炀帝被她長長的蛾眉吸引,立刻将吳绛仙納入宮中,封為崆峒夫人,極為寵愛,并為之供應從波斯人帶來的“螺子黛”畫眉。
    中文名:螺子黛 外文名: 定義: 拼音:luó,zǐ,dài 作用:古代婦女畫眉所用的黑綠色顔料 産地:波斯國

引證

宋·歐陽修《阮郎歸》詞之五:“淺螺黛,淡燕脂,閑妝取次宜。”

明·瞿佑《歸田詩話·送還俗入道》:“孫花翁《送女冠還俗》雲:……重調螺黛為眉淺,再試弓鞋舉步遲。”

《血海花》第一出:“懶描螺黛眉痕蹙,起拭龍泉膽氣粗。”

郭沫若《今津紀遊》五:“俯瞰海灣,青如螺黛。”

制作方法

先把适量的青黛裝到包煎袋放到碗裏浸水,稍微揉搓下,這時會有部分青黛溢出,靜置。

把袋子打開,将浸透水的藥粉倒到另外的碗裏。等青黛沉底後,撇掉浮頭的石灰。倒掉水。兩個碗都一樣重新注水,再澄清,再撇石灰,倒水,每天重複4到5次,泡7到8天。

将泡好的藥糊裹入生絹内,放到裝有清水的碗中揉搓,直到不能濾出藥粉為止。剩下的放入研磨器内研磨後重新過濾,直到無法濾出為止。棄掉絹袋内的殘渣。

澄清濾出的青黛粉,撇掉水,放到碟子裏攤開晾曬,曬幹後重新放入研磨器内,加入一點橄榄油,根據粉裡量确定,一般10g成品隻需要一到兩滴。通過研磨将油揉入藥粉内,可以放一點冰片改善味道,也可以做完後放到密閉的香料盒裏熏香,還可以直接用精油替代橄榄油(加一點,大約1%的油脂是個小經驗,可以增加粉末的粘合性和附著力,但不能加多了,加多了就悲慘了。不過手抖倒多了也沒關系,找點臘對進去我們改成眼線膏也不錯)。

最後找個空盒子,将粉倒進去,用餐巾紙墊著将粉壓實。倒一點酒精進去增加濕度會更容易壓實,然後等酒精自然揮發乾淨了就大功告成了。

或者學習顔料的制作方法,将澄清的粉加入明膠,骨膠之類的研磨,等半幹後切成小塊備用。

成品的顔色是花青膏的顔色,凃在眉毛上試驗了一下,是略微帶一點藍色的黑色,很自然。拿來畫眼線也是呈現黑色,總的來說比較成功。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