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命深淵

奪命深淵

美國2011年阿裡斯特·格裡爾森執導電影
《奪命深淵》是由阿裡斯特·格裡爾森執導的驚悚片。根據安德魯·韋特在澳大利亞探洞時的真實經曆改編,理查德·勞斯伯格、瑞斯·維克菲爾德和愛麗絲·帕金遜等聯袂主演。故事講述一對父子和隊員們深入地下洞穴探險,卻被暴風雨引起的大洪水封閉出路,隻能潛入洞底的水下迷宮尋找出路的驚險故事。影片于2011年9月9日在中國内地上映。
    中文名:奪命深淵 外文名:Sanctum 其他譯名: 類型:驚悚,動作,冒險 出品公司:Rogue Pictures 制片地區:美國 拍攝日期: 拍攝地點: 發行公司: 導演:阿裡斯特·格裡爾森 編劇:約翰·加文 制片人:詹姆斯·卡梅隆 主演:理查德·勞斯伯格 片長: 上映時間: 票房: 對白語言: 色彩: 電影分級: imdb編碼: 主要獎項: 在線播放平台:

劇情簡介

在巴布亞新幾内亞某地一個人迹罕見的原始叢林腹地,有一個号稱洞穴之母的巨洞——伊薩·阿拉。腰纏萬貫的探險家卡爾(Ioan Gruffudd飾)一擲千金,雇用擁有豐富洞穴探險經驗的弗蘭克(Richard Roxburgh飾)及其團隊對這裡進行勘查。轉眼之間幾個月過去,伊薩·阿拉的勘探雖然頗見成效,但進度仍顯緩慢。與此同時,強烈的熱帶風暴即将到來,洞穴探險迫在眉睫。卡爾為此和弗蘭克發生争吵,而後者孤注一擲,和早已身心疲憊的搭檔茱德(Allison Cratchley飾)潛入水中,挑戰有着“魔鬼之限”之稱的兇險通道。另一方面,卡爾的女友維多莉亞和弗蘭克的兒子喬希也到洞中探險。殊不知滅頂之災正在逼近……

影片花絮

影片改編自編劇/制片人安德魯·韋特的一次洞穴探險的親身經曆。他曾經和14名夥伴一起進行洞穴探險,但是卻被困在地下長達2天。進來的路被堵上了,他們隻有另尋出口逃生。

從2001年開始,安德魯·韋特成為了詹姆斯·卡梅隆的Earthship Productions的制作人。在同卡梅隆合作前,安德魯·韋特就是澳大利亞知名的探險家、潛水教練和紀錄片導演。從1988年開始,他制作了40餘部紀錄片。

本片是安德魯·韋特的編劇處女作,同時也是另一位編劇約翰·加文的處女作。

本片使用了卡梅隆在《阿凡達》中使用的同一款3D攝影機拍攝。卡梅隆同時還是影片的制片人。巧合的是,卡梅隆本人也是一個潛水愛好者。

由于影片中有一些較為極端的鏡頭和暴力,MPAA給了這部電影R級。

影片投資3800萬美元,在位于澳大利亞昆士蘭州黃金海岸東邊的華納攝影棚内拍攝。

影片上映前,華納公司改裝了數量卡車成為流動影院放映影片的片段和預告,這樣的宣傳會在美國的主要城市持續一個月。

故事撰寫

“不管技術有多先進,我們都不會忘記一部好電影最重要的除了是高科技之外,還要有好的故事、意念、想象力和影像等。我十分相信《奪命深淵》這個故事會感動你。”卡梅隆說。故事的主人公叫弗蘭克,他是一名潛水專家,在一次率領探險隊深入巴布亞新幾内亞的地下洞穴時,他們遭到一場風暴的吹襲,沙石滾滾落下,封死唯一的出口。要逃出生天,他們必須潛入水底迷宮,找出連接大海的通道。在這個過程中,探險隊的成員一個接一個死去,最後隻剩下弗蘭克和他的兒子喬士,但餘下的氧氣隻夠一個人使用……

“這個片子令人無法轉移注意力的原因在于它拍得太真實了,看着人類被殘酷的大自然‘殺害’,那種感覺很恐怖。”一位媒體記者觀影後表示。但親自擔綱監制和編劇的安德魯·威特說,他不希望電影變成紀錄片:“我想探索不同的人在面對生死一線的壓力下如何自處和求生,這是一個關于逆境求生和自我發現的故事。”事實上,你會在電影裡發現深海的洞穴美得難以想象,周圍是一片黑暗和甯靜,是一個自省的好地方。

尋找導演

這樣一部從來沒有人挑戰過的全新類型電影,該找誰來執導?經過長時間的精挑細選,卡梅隆和安德魯·威特找來亞利斯達·格維臣。這是一名年輕的澳洲導演,曾經執導過澳大利亞年度最佳票房電影《苦戰科科達》。卡梅隆說:“我想找一位已經拍過片、犯過新手都會犯的錯誤的年輕人。他要有視野,有遠見,同時具備執行拍攝的能力,亞利斯達的處女作《苦戰科科達》顯示他就是這樣一個人。”

面試很有趣,安德魯·威特帶亞利斯達去深海潛水,差點把後者吓得半死,此後格維臣對洞穴探索有了新的理解、看法與尊重。卡梅隆覺得:“從那一刻起,他已經百分百準備好拍這部片了,剩下的事情就是學習使用3D技術。”格維臣的機會是很多導演都夢寐以求的———拿着《阿凡達》的技術和設備,他等于是站在了卡梅隆的肩膀上。

物色演員

想當《奪命深淵》的演員,必須具備一個條件:勇敢無畏,體格出衆。威特說:“如果劇本都吓不走他們的話,我和導演便會告訴他們,他們必須學習潛水,适應黑暗的水箱,濕着身子做很多瘋狂的事……我很慶幸一班演員都肯接受挑戰,而且全都表現出色。”第一位被選中的演員是曾拍攝《職業特工隊2》和《紅磨坊》的澳洲演員李察·諾斯博,他飾演弗蘭克這個父親和團隊領袖。

他接受了深潛的艱苦訓練:“包括如何使用純氧循環呼吸器,将我們呼出的二氧化碳循環轉化成氧氣,使我們可以停留在深海一段長時間。”但再多的訓練也無法克服人類在水中所産生的那種天然恐懼,李察回憶:“如果我不能夠成功使用儀器呼吸的話,我肯定會溺斃。雖然工作人員其實就在四五米開外,但我真心感到害怕和辛苦。”

場景打造

拍攝《奪命深淵》最大的挑戰是重構一個觀衆從未見過的水底世界。威特回憶:“我去過的地方,那兒有長長的流域、瀑布、美麗的石洞和鐘乳石……簡直是不能想象的美,要重現這些美景是一項艱巨任務。”

劇組在三個拍攝區移形換影,完成了16項主要布景。技術人員介紹:“迷宮用混凝土做成,這樣演員在大動作移動時不會損毀布景,這場戲拍完後,我們就把混凝土循環再用,放在720萬升的水箱内作布景布置。”大部分的水底場面都在澳洲昆士蘭的片廠拍攝,威特說:“水箱40米長,寬30米,深7米深,是全世界建造過的最大水底布景,而布景内更設有很多有趣的洞穴環境。”

但拍攝這個水世界有個最大的困難,那就是如何為洞穴打燈。攝影師朱利·勞弗林說:“水底的環境很陌生,這裡沒有自然光,光線必須來自角色的配備。”最後他的做法是每當角色進入畫面,就加強光線,相反就減弱,因此拍攝時至少要用上六七位技術人員拿着光源和反光闆,對應角色的行為和步伐去照射。朱利·勞弗林說:“這就像是光和動作之舞。”

3D拍攝

“五年前,我的長期合作夥伴安德魯·威特告訴我《奪命深淵》的意念,我十分喜歡。我們兩人曾經一同冒險,潛入海底深處探索從未曝光的海底世界和海洋生物,為紀錄片《深海異類》做資料搜集,也一起潛入泰坦尼克号為深海紀錄片《泰坦尼克号之深淵探秘》作準備。”

卡梅隆介紹,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發明了一套全新的攝影技術,這套全名為“Cameron/Pace Fusion 3D Camera System”的技術後來被用于“神作”《阿凡達》中。卡梅隆解釋:“這套技術運用立體的HD攝影系統,讓我們可以用3D和IMAX來展現完美無瑕的影像,它可以深入極端險境以3D技術捕捉超自然的震撼畫面,令觀衆身臨其境。”再後來,這套技術經過發展和改造,又被運用于《奪命深淵》。

卡梅隆很清楚,如果要讓觀衆真正投入水底世界,就必須用3D拍攝。他得意地說:“這是世界上現有的最好的攝影機,3D拍攝在非常幽閉的環境尤其适合。”很少有人知道,卡梅隆從1969年便已是潛水發燒友,他曾深入水底超過3000小時。甚至可以說,拍攝《阿凡達》隻是詹姆斯·卡梅隆為《奪命深淵》所作的準備和試驗。

影片制作

幕後制作

來自現實的驚險故事探險的故事不少,洞穴探險的影片也有,但那些大多是一些虛構出來的故事發生在一些虛構的洞穴中。雖然有的影片很精彩,但卻缺少了一些真實性,以及人類的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感。《洞穴》這部電影雖然主打的是探險故事和驚悚情節,但故事主題卻來自于編劇安德魯·韋特的一次洞穴探險之旅。

數年前,安德魯·韋特聯合了另外15個探險家一起下到諾拉波平原的一個洞穴深處探險,但是卻不幸遭遇到了暴風雨,他們被困在地下很久。随後,韋特帶領這群人摸索出了一條路,回到地面。安德魯·韋特說:“我們那次所探險的洞穴和影片中的洞穴非常相似,都是一個巨大而複雜的洞穴。我們遇險的時候是探險的最後一天,當時我們都在準備把所有的裝備送到地面,因為那個時候地面上的氣象條件已經不算好了。就在我們準備把氧氣瓶送出去的時候,風暴來了,一瞬間洞穴裡發了洪水。

我們能聽到洪水沖來的轟隆隆的聲音,然後能感覺到腳下的地面在顫抖,随後一塊一塊的碎石頭開始從岩壁上剝落。最後,掉下來了一塊足足有一輛SUV那麼大的石頭徹底堵上了出口。眼看事情發生了突變,我們隻有在洞穴内自救。當時我們面臨的問題有很多,比如說食物短缺、氧氣不足等等。不過好在我們這15個人比較團結一緻,最終終于在地下水系中找到了通往大海的出口。靠着僅存的一點氧氣,我們攙攙扶扶地回到了地面。”

由于安德魯·韋特本身就是一個紀錄片導演,再加上他的這次傳奇經曆有具有相當的戲劇性,所以他便想将其改編成一部電影。為此,安德魯·韋特聯系到了自己的老搭檔詹姆斯·卡梅隆,卡梅隆聽到這個計劃後,欣然表示同意,因為卡梅隆本人首先是一個冒險家,其次他又是一個潛水愛好者,最後,他對這種要在“水池”中拍攝的影片充滿了興趣。卡梅隆說:“韋特的經曆實在是太讓人着迷了,我有時候也非常渴望自己也有這種非同尋常的經曆。

現在,他提供了故事的藍本,我們為什麼不把它搬上銀幕呢?”卡梅隆的支援有了卡梅隆的支援,這一切似乎開始變得簡單而明朗起來了,而且在他的幫助下,劇組搞到了兩樣“秘密武器”:3D和實時電腦合成技術--這兩樣東西的實力,我們已經在《阿凡達》中有所領略。卡梅隆說:“《阿凡達》是一部發生在純粹的電腦技術搭建的場景中的影片,可以說這是仙境,也可以說這是技術。

而且,我個人的感覺是,每一幀畫面的成本越高,它距離真實生活也就越遠。所以,對于《阿凡達》來說,2D還是3D的差别沒有那麼大,但是在《洞穴》中,因為一切的場景都來自于自然而不是想象和設計,所以3D将成為一種表現力,而并非像以往的3D那樣,隻是作為技術而存在的。和《阿凡達》相比,《洞穴》的3D更逼真、更有感染力。”

為了能讓影片的導演擺平這兩個技術,卡梅隆專程前往惠靈頓,和導演阿裡斯特·格裡爾森(《大戰科科達》)會面,教會他如何使用自己的3D攝影機以及實時電腦合成技術。格裡爾森說:“卡梅隆在惠靈頓呆了一個星期,主要就是教會我去用那些高科技的設備。看到那些設備的時候,我驚訝的不得了,雖然對它們早有耳聞,但是見到實物還是吓了一跳。因為我們在監視器上看到的東西都是實時合成後的圖像,它們幾乎颠複了以往拍電影的習慣。

由于和拍攝《阿凡達》使用的是一樣的系統,所以我們也遭遇到了很多卡梅隆碰到的問題。不過,卡梅隆是一個技術狂型的工程師,隻要我們在設備的使用上有什麼疑問,他都能給予100%的解答。”在惠靈頓期間,卡梅隆給格裡爾森放映了一小段他和安德魯·韋特拍攝的水下片段,這個小片段是3D的。

看多之後,格裡爾森說:“觀賞水下的3D影片是一種奇妙的感覺,那種感覺讓人恨不得馬上拿起手中的機器到水下去拍電影。與他拍的那些3D水下紀錄片不同,我們在影片中使用了兩台攝影機同時拍攝,一台叫做步幅融合攝影機,它能讓我們在後期對3D效果進行校對和更為精确的控制。”遊泳池和40秒通常情況下,演員們的試鏡是在導演的辦公室或者是攝影棚裡完成的。

上映時間

中國China2011年9月9日

烏克蘭Ukraine2011年2月3日

科威特Kuwait2011年2月3日

俄羅斯Russia2011年2月3日

哈薩克斯坦Kazakhstan2011年2月3日

澳大利亞Australia2011年2月3日

新西蘭New Zealand2011年2月3日

土耳其Turkey2011年2月4日

波蘭Poland2011年2月4日

愛沙尼亞Estonia2011年2月4日

英國UK2011年2月4日

加拿大Canada2011年2月4日

美國USA2011年2月4日

冰島Iceland2011年2月4日

愛爾蘭Ireland2011年2月4日

巴西Brazil2011年2月4日

菲律賓Philippines2011年2月9日

以色列Israel2011年2月10日

希臘Greece2011年2月10日

阿富汗Afghanistan2011年2月11日

西班牙Spain2011年2月11日

意大利Italy2011年2月11日

葡萄牙Portugal2011年2月17日

中國香港Hong Kong2011年2月17日

馬來西亞Malaysia2011年2月17日

亞美尼亞Armenia2011年2月17日

瑞典Sweden2011年2月18日

法國France2011年2月23日

丹麥Denmark2011年2月24日

秘魯Peru2011年2月24日

拉脫維亞Latvia2011年2月25日

保加利亞Bulgaria2011年2月25日

墨西哥Mexico2011年2月25日

立陶宛Lithuania2011年3月4日

阿根廷Argentina2011年3月17日

匈牙利Hungary2011年3月17日

荷蘭Netherlands2011年3月17日

芬蘭Finland2011年3月25日

比利時Belgium2011年3月30日

新加坡Singapore2011年3月31日

克羅地亞Croatia2011年4月14日

德國Germany2011年4月21日

挪威Norway2011年5月6日

日本Japan2011年9月16日

幕後故事

本片使用了卡梅隆在《阿凡達》中使用的同一款3D攝影機及實時電腦合成技術。卡梅隆同時也是影片的制片人。衆所周知卡梅隆是一位潛水愛好者,所以在拍攝本片過程中,卡梅隆給予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卡梅隆曾說:“對于《阿凡達》來說,2D還是3D的差别沒有那麼大,但是在《奪命深淵》中,因為一切的場景都來自于自然而不是想象和設計,所以3D将成為一種表現力,而并非像以往的3D那樣,隻是作為技術而存在的。”3D展現的水下世界,将成為吸引那些喜歡探秘的影迷的最大力量。

影片評價

影片中衆多鏡頭就是為3D拍攝而設計的,近距離的人物和場景,更貼近觀衆,讓3D效果更有感覺。而且,影片取景自然景觀,更有真實感。除了為《奪命深淵》真實的3D效果所震撼,還有部分觀衆還深深地感觸于影片中展現的絕境中的親情、愛情和友情,在影片的最後還留下了感動的淚水。(搜狐網評)

《奪命深淵》的故事有着不少悲情色彩,那些可怕又痛心的場面讓觀衆揪心不已。這部影片劇情前松後緊,在水裡以及深淵裡面的立體感都很不錯。除了3D效果突出以外,部分場景簡直讓在場的所有觀衆都屏住呼吸。無論是潛浮出水時,都能讓人有身臨其境的震撼感受。看着生命在眼前流逝,一秒前還互相救助的同伴的生命轉眼即逝,這種沖擊絕不亞于出色的特效鏡頭。(騰訊娛樂評)

3D《奪命深淵》的畫面質量與詹姆斯·卡梅隆以往作品一樣,質量過硬。像《阿凡達》就是劃時代的驚世作品,而《奪命深淵》就是中觀全球電影史上首次出現的海底3D特效。幽閉的環境中,壓抑感是天然的,剩下的便是如何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在小環境裡開拓大視野。“恐怖”、“懸疑”自然是首選的類型。枚舉的兩部作品,不但營造的氣氛夠有味道,還着重将人性與道德相沖突的命題提取了出來。這就使得這部電影尤為飽滿,内涵得到了極大的升華,觀衆更容易意猶未盡。(南方網評)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