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雜志

科學雜志

中國自然科學總論類期刊
中國《科學》雜志是我國自然科學總論類核心期刊。由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1]
  • 類别:科學
  • 主辦單位: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 出版周期:雙月刊
  • 國内刊号:CN31-1385/N
  • 定價::6.50元
  • 中文名稱:科學雜志
  • 語言:中文
  • 地址:上海欽州南路71号
  • 問世時間:1915年1月

辦刊曆史

1915年1月,在上海問世,“以傳播世界最新科學知識為職志”。《科學》是由後來成為中國第一代科學家和科學活動家的一群留學青年創辦的。在“《科學》月刊緣起”上簽名的發起人共有九位,依次為任鴻隽、胡達(明複)、趙元任、周仁、秉志、章元善、過探先、金邦正、楊铨(杏佛)。

從1915年到1950年,《科學》均為月刊,共出版32卷,總發行量逾76萬冊。在抗日戰争的艱難歲月裡,仍在大後方堅持用毛邊紙印行,幾未間斷。1951年,《科學》因與全國科聯新辦的《自然科學》(後亦停刊)合并,出了一期32卷增刊号後停刊,1957年又複刊。1957至1960年為季刊,共出版 4卷,由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約發行 3.2萬冊。1961年第二次停刊。

1985年,在中國科協、中國科學院和國家科委的指導幫助下,在全國科學界許多知名人士的關心支持下,組成了以周光召(時任中科院副院長)為主編,科學家為主體(含近50位中科院學部委員)的幾十人的《科學》雜志編委會;同時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也組成了《科學》雜志編輯部,在編委會指導下工作。1985年10月,作為複刊号的《科學》37卷1期出版,實現了《科學》的第二次複刊。

複刊後,頭七年( 1985 -1991年)為季刊,1992年起改為雙月刊。

面對新時期的形勢和任務,周光召主編在《複刊詞》中指出:《科學》複刊後所承擔的任務是向我國已經受過普通教育的人(包括正在或已經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綜合地介紹現代科學的各個方面,幫助他們提高現代科學的素養。複刊的《科學》将在改善知識結構、增進對現代科學的了解方面做廣大讀者的益友。

複刊後,《科學》雜志編委會和編輯部密切合作,發揚“從整個根本入手”“求真緻用并重”的辦刊傳統,注意“理工結合”、“文理結合”和“科(學)藝(術)結合”,努力以“隔行能看懂,本行受啟發”的高級科普風格,吸引讀者關注科學家探索前沿的求真之心,理解求真的科學有促進人和社會進步巨大功能的緻用之理,逐步在刊物周圍形成了一個人數穩定上升的新一代讀者群。據讀者調查統計,《科學》新一代讀者中具有各種專業技術職務的人員占66.07%,在校的大專生、本科生、研究生占15.43%,合計占81.5%。随着互聯網和多媒體等傳播手段的普及,在紀念創刊85周年的時候,《科學》開辦了以“科學社”命名的刊物網站,不久又開辦了以刊物“知識講堂”欄命名的講座,形成“刊物-網站-講座”三位一體的辦刊形式。《科學》還借助于通信、通話,座談、講座,拜訪、研讨等途徑,實現編者-讀者和編者-作者間的“雙向互動”,努力發揚 “以刊會友”的以人為本辦刊傳統。

辦刊理念

《科學》的新一代讀者學科學、用科學的願望比較強烈:普遍感到閱讀《科學》有利于開闊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提高科學素養、優化工作狀态。有不少讀者,甘當傳播科學的“二傳手”,利用《科學》上的資料,進行科學知識的再傳播。随着中國各級學校越來越重視科學素質教育,一些大中學校的教師或将《科學》列入推薦閱讀的好書,或将《科學》的文章列入有關課程的内容或參考閱讀資料,或以《科學》的前沿綜述文章為藍本,改寫為中學生科普讀物。甚至,還有人從《科學》那些跨越學科界限、溝通科學人文、溯源暢遊的綜述文章中,尋找高考綜合能力考試的題源。《科學》以人為本,“激揚求是之心,引發緻用之理”的努力,在新一代讀者身上有了新的結果。

辦刊宗旨

該刊屬科學常識普及類刊物,倡導科學,推進科學化運動,努力成為“純正的大衆化的介紹科學知識和使用技藝的通俗雜志”。

欄目方向

該刊封面為彩色印刷,設計新穎,印有反映人類先進科技成果和著名科學家的圖畫。正文部分欄目明晰。主要分類兩類内容,一為一般科學常識的普及,如“科學新聞”介紹最新的科技發明。“無線電”,專門介紹無線電知識。二為操作應用類科學知識的介紹。首先是科學實驗操作的介紹,刊中設有“實驗室”欄目,刊載各類實驗操作的詳細步驟,在其介紹的實驗中,以貼近日常生活且較具實用性的實驗為主,如制作銀器皿去污劑,增高火油燈的亮度,擦亮銅币及銅器具等。還有“應用科學”欄目,同樣刊載應用類科學知識,多是是介紹“怎樣在電燈線上穿結”“怎樣保藏罐頭食品”“家庭小工廠的布置”之類知識的文章。

刊中載有還載有詳細的《投稿簡章》《本雜志發行價目表》《廣告價目表》《廣告簡章》《分類服務廣告刊例》等章則,對來稿的格式、文體、稿酬,雜志發行的價目,廣告的刊例做了詳細規定,反映出刊物精細化的管理方式。

《科學雜志》是一份發行于抗戰時期的一份頗具特色科普刊物,刊物注重應用科學和實驗科學知識的介紹,受到讀者的歡迎。該刊是近代報刊傳播科學知識的具體實例,對了解近代以來科學知識傳播的具體過程具有重要的參考。

文化傳統

《創刊獻辭》

科學是推究真理,求有系統和精确智識的學術,科學是由于人類好求真理的本性而産生,所以究極的目的和真正的使命,在于探得真理;科學可以說是為知識的,求真理的;科學是聖潔的,忠實的,超然的,創立的,不為一切功利觀念的。

科學的可以制禦自然,促進文化,利用厚生,緻邦國于富強,增人群福利和促成近代物質文明的發達,顯然隻是科學進步之結果。

今日自力更生中的中國,和未來我們國家的形成無疑向現代化國家建設的大道前進。在這烽火綿漫的世界,我們每一時代國民,及社會和國家無疑需要學科,更切需要科學化。

為求國難的解除,和複興的民族,中國應該利用科學,更應該科學化。我們必須和科學親密的聯系起來,提高一般科學文化的水準後,才能希望整個國家的進步和有大量技術專門人材的産生,來奠定我和建設起我們科學化的新中國。

《科學雜志》更應順着這客觀條件而毅然創刊,在這中華民國三十年的元旦,謹獻于國人之前,負起倡導科學的責任和為推進科學化運動盡最大的努力。

本雜志不僅介紹一般的科學智識,同時并貢獻實驗及應用方面的實用稿文,以喚起讀者研究和實習的興趣。至于怎樣使本雜志每期供獻合乎衆望的科學食糧,就有待于我們讀者諸君和本雜志的共同努力。我們熱望愛護本雜志的讀者和我們打成一片,共同來實踐推進我們的科學文化。

《科學雜志》誕生在這繼續開來的大時代中,愈顯得使命的重大和願望的殷切,我們決抱“行遠自彌,登高自卑”的為推進科學化運動盡最大努力。

我們謹以科學的智識,充實中國未來的生命!

以科學的精神,光大中國未來的生命!

欣逢中華民國三十年元旦,我們謹在獻辭之末敬祝。

中華民國萬歲!

《科學雜志》萬歲!!

為求真理而努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