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分落戶政策

積分落戶政策

制度領域術語
積分落戶政策,指以具有合法穩定就業等為主要指标、合理設置積分分值、達到一定分值的可以申請落戶的一種政策。2022年7月12日,發改委網站消息,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十四五”新型城鎮化實施方案提出,完善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的超大特大城市積分落戶政策,精簡積分項目,确保社會保險繳納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數占主要比例,鼓勵取消年度落戶名額限制。[1]
  • 中文名:積分落戶政策
  • 外文名:Integral settled policy
  • 定義:
  • 試點地區:北京通州等62個城市(鎮)
  • 下發單位:國家發改委等11部門
  • 要求:具有合法穩定就業等為主要指标,合理設置積分分值,達到一定分值

發展情況

2015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1部門通知印發《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方案》,北京通州等62個城市(鎮)列為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根據方案,通州将推進積分落戶政策,合理設置積分分值,達到一定分值的可以申請落戶。

2022年7月12日,發改委網站消息,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十四五”新型城鎮化實施方案提出,完善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的超大特大城市積分落戶政策,精簡積分項目,确保社會保險繳納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數占主要比例,鼓勵取消年度落戶名額限制。

涉及内容

通知稱,試點主要包括五個方面的内容,包括建立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擔機制、建立多元化可持續的城鎮化投融資機制、改革完善農村宅基地制度、探索建立行政管理創新和行政成本降低的新型管理模式以及綜合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創新。

按照通知,各試點單位将于2014年底前開始試點,将在2017年取得階段性成果,形成可複制、可推廣的經驗,2018—2020年,逐步在全國範圍内推廣試點地區的成功經驗。

長期租房也納入積分

根據日前下發的《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方案》,通州将從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和城鎮化發展的需求出發,重點推進外來常住人口和本區農民市民化,并根據不同人群分别建立成本分擔機制。

方案明确了通州開展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的主要任務。其中之一,便是建立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擔機制。按照方案要求,通州将推進積分落戶政策,制定通州區積分落戶試行管理辦法。

方案要求,積分落戶試點應面向通州副中心建設,統籌考慮城市運營管理保障及産業發展方向,以具有合法穩定就業和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參加城鎮社會保險年限、連續居住年限等為主要指标,合理設置積分分值,達到一定分值的可以申請落戶,為北京及國内其他特大城市戶籍制度改革提供經驗。

同時,強化居住證積分與公共服務待遇挂鈎。

北京市

申請人取得國民教育系列及教育部認可的國内外學曆(學位),可獲得相應的積分。具體積分标準為:大學專科(含高職)9分,大學本科15分,碩士27分,博士39分。學曆的認定以申請人獲得的全日制最高學曆為準,不累加。獲得多個全日制碩士或博士學位的,在其最高學曆得分基礎上,每多獲得1個碩士學位,加3分;每多獲得1個博士學位,加6分。

2019年10月15日,北京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發布消息稱2020年積分落戶将繼續實施,政策修訂研究工作正在進行中,将适時向社會征求意見。

上海市

上海是全國最早嘗試積分落戶制度的城市之一。隻不過,最先接受評分篩選的不是普通入滬者,而是高校應屆畢業生。2004年,上海開始對非本市生源高校畢業生進滬就業辦理上海戶籍實行積分政策,申請者的積分值必須高于上海公布的“标準分”才能落戶,否則隻能辦理上海市居住證。而随着上海市逐漸從嚴控制人口,“标準分”從2005年的64分、2006年的68分一路漲到72分。若非碩士、博士,又沒有三好學生、優秀畢業生等榮譽,應屆生在上海落戶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