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安特衛普奧運會

1920年安特衛普奧運會

第7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1920年安特衛普奧運會(1920年安特衛普奧運會)是曆史上第7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由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主辦同時是世界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運動會,本屆奧運會于1920年4月20日~9月12日在比利時的安特衛普舉行。[1]本屆奧運會的參加國達到了29個,運動員2591人,其中包括女選手77人。本屆奧運會的最終比賽結果為:美國第一,瑞典第二,英國第三,;芬蘭第四,東道主比利時列第五。
  • 中文名:1920年安特衛普奧運會
  • 外文名:The 1920 Antwerp Olympic Games
  • 舉辦期間:1920年4月20日-9月12日
  • 舉辦地點:比利時安特衛普
  • 賽事類型: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 主辦機構: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
  • 賽事等級:世界級
  • 參賽國家:29個
  • 參賽人數:2591人
  • 比賽項目:22個大項
  • 主會場:安特衛普奧林匹克體育場

賽事籌備

比利時的安特衛普和匈牙利的布達佩斯,早在1914年的國際奧委會年會上就被确定為承辦第7屆奧運會的候選城市。但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直到1918年的年會上,才決定繼續舉辦1920年的第7屆奧運會,并将舉辦權交給了安特衛普市。

安特衛普有“比利時的大門”和“鑽石之城”的美稱,它地理優越,有天然良港;曆史悠久,有許多中世紀的文物古迹;工業發達,特别是有高質量的鑽石加工業。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德軍的入侵,給這個城市帶來了災難性的破壞:港口吞吐量銳減、工廠開工不足、失業率增高、物質生活匮乏。在這種困境中承辦奧運會,困難可想而知,何況那時距開幕時間隻有18個月,因而更顯得緊迫而艱巨。本來,國際奧委會也十分體諒他們的處境,并未期待他們根據1914年巴黎年會新制定的比賽項目範圍舉辦奧運會。但出乎意料的是,他們在短促的時間内,建造了一個能容納三萬多人的運動場,其中包括上述各種運動項目所需的比賽場地和設施,如遊泳池、射擊場等,可以說是創造了奧運會籌辦史上的一個奇迹。

從1913年斯德哥爾摩奧運會後,到1920年安特衛普奧運會召開時,國際奧林匹克運動發生了許多重大的事情。首先應提到的是1914年巴黎奧林匹克代表大會,會議通過了幾項生要決議一、确定了國際奧委會五環旗、會徽;二、規定了法、英、德文為國際奧委會法定語言;三、第一次讨論了國際奧委會與各國家奧委會和各國際單項體育組織的相互關系和協作問題這對以後奧林匹克運動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曆史意義。随後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戰争,不僅破壞了正常的和平生活,毀來了無數鄉村城鎮,使成千上萬的人死于戰火,是時,也沖擊了原定在1916年舉行第六屆奧運會,中斷了國際奧林匹克運動的發展。燃燒的戰火,使巴黎日益受到威脅。1915年國際奧委會将總部從巴黎遷到了瑞士洛桑。這一切使顧拜旦心情沮喪,甚至一度想辭去國際奧委會主席的職務。

關于本屆奧運會的經費,比利時奧委會提出的預算是370萬比利時法朗,比利時政府隻能出資150萬,所缺部分原計劃向民衆募捐,但因戰火的洗劫,隻籌得0.5萬,後來隻好向各盟軍求助。其中,美國提供了一批軍用物資,荷蘭開來了一艘大船以緩解住宿問題,法、意、英及瑞典也向籌委會提供了一些物資援助。但還是不能解決大的問題,組委會隻得租用部分學校宿舍作為選手客房。由于安排8人一間,其他條件又簡陋,曾引起美國選手的不滿。但大多數國家的選手還是體諒了承辦者的困難,特别是英國選手,顯得非常興奮,他們帶來了管樂隊,常常吹奏舞曲等,像是慶祝重獲世界和平。

賽事陣容

本屆參賽的國家共有29個。首次參加的有阿根廷、摩納哥、巴西、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愛沙尼亞、芬蘭也以獨立的身份參加了比賽。運動員共2591人,其中女選手77人,人數最多的前三名國家是:比利時332人、法國292人、美國282人。

賽事進程

8月14日上午,由比利時大主教在安特衛普市中心的教堂舉行彌撒,以悼念大戰中喪生的奧運名将。下午才移到安特衛普運動場内,舉行開幕儀式。比利時國王阿爾伯特陛下宣布開幕後,大會第一次升起了由顧拜旦1913年設計的奧林匹克會旗;随後,一群象征和平的鴿子騰空而起,在場地上空盤旋飛翔,這也是奧運史上第一批和平鴿。此外,為了悼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陣亡的協約國将士,在運動場上第一次點燃了象征勝利和光明的火焰,與後來的奧林匹克聖火不同的是,火種不是取自奧林匹亞,也未進行火炬傳遞。

n

開幕式上,還首次舉行了運動員的宣誓儀式。這個儀式是顧拜旦1913年提出,國際奧委會贊同并拟于1916年第6屆奧運會開始施行的。起因是前兩屆奧運會出現了某些運動員為獲取金牌而弄虛作假的現象,這才促使顧拜旦選擇采用了古代奧運會的選手宣誓儀式。首次代表運動員宣誓的是比利時選手布安(Victor Boin)。宣誓後由1200名比利時歌唱演員進行了精彩的文藝表演。

本屆奧運會在田徑比賽中,第一次使用了沿襲至今的周長400米的跑道。雖然大雨使田徑賽場狀況惡劣,但仍刷新了8項奧運會紀錄和4項世界紀錄。田徑戰幕揭開後,上屆奧運會英雄、芬蘭長跑名将科載赫邁甯又出現在觀衆面前,雖已年滿31歲,但雄風猶在。在這次馬拉松賽中,獲得了他的第四枚,也是最後1枚奧運會金牌。4年後,他在巴黎奧運會的馬拉松賽中因腳傷不得不中途退出比賽,并從此挂鞋引退。本次比賽中,芬蘭選手表現突出,打破了由美國運動員獨霸天下的局面,與美國一樣,也獲得9枚金牌。其中,努爾米獲得了5000米亞軍和8000米個人、8000米團體、10000米3項冠軍,是本屆田徑賽上獲得金牌最多的選手;在鉛球、鐵餅、标槍3個項目中,他們壓倒了包括美國在内的所有對手,囊括了前4名。美國20歲的短跑新秀帕多克,在100米決賽中以10.8秒的成績獲金牌,成為當時“人類跑得最快者”。

舉重比賽中斷幾屆之後,本屆再度成為比賽項目,并且首次按照體重分級比賽,共分成60公斤、67.5公斤、75公斤、82.5公斤、82.5公斤以上5個量級。比賽的項目是單手抓舉、單手挺舉和雙手挺舉,成績則是以3個項目的總和排列名次。舉得最重的不是體重最重的一個量級,而是82.5公斤級的法國選手Ernest Cadine舉起295公斤重量,這一量級前3名的成績都比82.5公斤以上級金牌選手舉得重。67.5公斤金牌愛沙尼亞選手Alfred Neuland成績257.5公斤,也比75公斤級金牌的245公斤高出一大截。

足球比賽共有15個隊參加,觀衆踴躍。預賽時挪威以3:1戰勝英國隊,爆出了一大冷門。決賽在比利時和捷克兩隊之間進行,因捷克隊抗議裁判而中途罷賽,最終冠軍稱号歸于比利時隊。

拔河比賽自1900年始已是第五次也是最後一次列入。英國隊獲得了冠軍。有趣的是,英國隊中的詹·謝潑德、弗·漢弗萊斯、埃·米爾斯3名隊員1908年就是英國拔河隊的成員,12年後,他們居然又重獲冠軍的榮譽。

古典式摔跤比賽有19個國家的155名運動員參加,獎牌全由歐洲人包下。芬蘭仍象上屆一樣,保持了優勢,在總共15枚獎牌中,奪得了9枚,芬蘭的埃·韋爾和瑞典的克·約翰松都是第二次奪冠。自由式摔跤也是歐洲人占優勢,5個級别的獎牌僅被美國拿去1枚金牌,美國的愛德華·伊根這次奪得了79.38公斤級拳擊賽冠軍。1932年他又在冬季奧運會四人雪橇賽中奪冠。他是奧運會史上在冬、夏季奧運會比賽中均獲金牌的唯一選手。馬術、帆船賽基本是瑞典人、挪威人包攬天下。瑞典人奪得 了馬術賽7枚金牌中的4枚,挪威人則在帆船賽中拿下了全部14枚金牌的半數。

角力比賽自由式和希羅式各5面金牌中,全部都是歐洲人的天下,隻有一面自由式金牌由美國選手Charles Ackerly奪得。n

拳擊比賽恢複舉辦,美國選手Edward Eagan奪得175磅級金牌。他在12年之後,也就是1932年的甯靜湖冬季奧運會中,參加四人雪橇比賽,又奪得一面奧運會金牌,成為唯一一位曾經在夏季奧運會和冬季奧運會奪得金牌的選手,至今還沒有人可以達到這項成就。n

擊劍比賽意大利兄弟檔出盡風頭,其中Nedo Nadi個人奪得男子擊劍6個項目中的5面金牌,這個紀錄至今無人能破。他的兄弟Aldo Nadi在本屆奧運會中,也獲得3金1銀。兄弟兩人幾乎包辦了擊劍比賽的所有金牌。匈牙利從1908年到1964年在鈍劍個人賽連霸的局面,隻有在本屆中斷,因為匈牙利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元兇之一,本屆奧運會未被邀請。

21歲的法國女子網球選手朗格倫是本屆奧運會上的明星人物,單打比賽中她5戰全勝,10盤比賽僅丢4局,除了單打金牌,她還獲得混合雙打金牌和女子雙打銅牌。在8年前斯德哥爾摩奧運會上獲得3金1銀的芬蘭長跑名将科勒赫邁甯複出,這名31歲的老将在馬拉松比賽中獲得了個人第四枚奧運金牌。

賽事數據

國家或地區

金牌

總計

美國

41

96

瑞典

19

64

英國

15

43

芬蘭

15

34

比利時

13

35

挪威

13

31

意大利

13

23

法國

9

41

荷蘭

4

11

丹麥

3

13

南非

3

10

加拿大

3

9

瑞士

2

11

愛沙尼亞

1

3

巴西

1

3

澳大利亞

-

3

西班牙

-

2

日本

-

2

希臘

-

1

盧森堡

-

1

捷克斯洛伐克

-

2

新西蘭

-

1

賽事文化

獎牌

正面

獎牌正面為一名高個兒裸體運動員。他左手拿着象征勝利的棕榈葉和月桂花冠。在他的身後是吹着喇叭的信息女神像。背景是一檐壁,其橫梁下方用希臘語刻着“第七屆奧運會”字樣。

背面

獎牌背面是為紀念名叫巴拉沃的勇士而設立的安特衛普紀念碑,背景是安特衛普大教堂和港口;頂部刻有“ANVERS MCMXX”字樣,意為安特衛普1920。安特衛普的意思是“丢棄的手”。傳說斯凱爾特河上有一個兇殘的巨人,威脅一切過往船隻交納過路費;如果船長拒絕,他就砍下船長的手。就這樣,巨人在這條河上稱霸多年,直到有一天出現了一名叫巴拉沃的勇士。這位古羅馬士兵和巨人展開搏鬥,殺死了巨人,将其手砍下,扔入河中,以祭奠那些死在屠刀下的冤魂。

郵票

1920奧運會主辦國3V一枚貼兩枚全品-比利時。

賽事場地

安特衛普是比利時一個省城,跨斯海爾德河兩岸,為歐洲北部貿易中心,世界大港之一。當第七屆奧運會決定在這裡召開的消息傳來後,人們滿懷熱情地以實際行動給予了支持。安特衛普市民忘我地勞動,很快醫治了戰争留下來的創傷,興建了一個能容3萬來人的體育場和其他體育設施,使運動會得以如期召開。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