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桂

月桂

毛茛目樟科植物
月桂是毛茛目樟科植物。常綠小喬木或灌木,樹冠卵圓形,分枝較低,小枝綠色,全體有香氣。葉互生,革質,廣披針形,邊緣波狀,有醇香。單性花,雌雄異株,傘形花序簇生葉腋間,小花淡黃色。核果橢圓狀球形,熟時呈紫褐色。花期3-5月,果熟期6-9月。月桂喜光,稍耐陰。喜溫暖濕潤氣候,也耐短期低溫。原産地中海一帶,中國浙江、江蘇、福建、台灣、四川及雲南等省有引種栽培。羅馬人視之為智能、護衛與和平的象征。所以在奧林匹克競賽中獲勝的人,都會受贈一頂月桂編成的頭環,而桂冠詩人的意象,也正是由這個典故衍生出來的。人們也常将月桂樹與醫療之神阿波羅聯想在一起。
    中文名:月桂 拉丁學名:Laurus nobilis 别名: 界:植物界 亞界: 總門: 門:被子植物門 亞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超目: 目:毛茛目 亞目: 科:樟科 亞科:樟亞科 族:月桂亞族 亞族: 屬:月桂屬 亞屬: 組: 亞組: 種:月桂 亞種: 變種: 品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形态特性

常綠小喬木或灌木狀,高可達12米,樹皮黑褐色。小枝圓柱形,具縱向細條紋,幼嫩部分略被微柔毛或近無毛。

葉互生,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5.5-12厘米,寬1.8-3.2厘米,先端銳尖或漸尖,基部楔形,邊緣細波狀,革質,上面暗綠色,下面稍淡,兩面無毛,羽狀脈,中脈及側脈兩面凸起,側脈每邊10-12條,末端近葉緣處弧形連結,細脈網結,兩面多少明顯,呈蜂窠狀;葉柄長0.7-1厘米,鮮時紫紅色,略被微柔毛或近無毛,腹面具槽。花為雌雄異株。

傘形花序腋生,1-3個成簇狀或短總狀排列,開花前由4枚交互對生的總苞片所包裹,呈球形;總苞片近圓形,外面無毛,内面被絹毛,總梗長達7毫米,略被微柔毛或近無毛。雄花:每一傘形花序有花5朵;花小,黃綠色,花梗長約2毫米,被疏柔毛,花被筒短,外面密被疏柔毛,花被裂片4,寬倒卵圓形或近圓形,兩面被貼生柔毛。

能育雄蕊通常12,排成三輪,第一輪花絲無腺體,一第二、三輪花絲中部有一對無柄的腎形腺體,花藥橢圓形,2室,室内向;子房不育。雌花:通常有退化雄蕊4,與花被片互生,花絲頂端有成對無柄的腺體,其間延伸有一披針形舌狀體;子房1室,花柱短,柱頭稍增大,鈍三棱形。果卵珠形,熟時暗紫色。花期3-5月,果期6-9月。

生長環境

喜光,稍耐陰。喜溫暖濕潤氣候,也耐短期低溫(-8℃)。宜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不耐鹽堿。怕澇。

分布情況

原産地中海一帶,我國浙江、江蘇、福建、台灣、四川及雲南等省有引種栽培。

相關品種

桂花經過長期栽植、自然雜交和人工選育,産生了許多栽培品種。

通過進一步調查清理,已初步确定各桂花品種32個。

以花色而言,有金桂、銀桂、丹桂之分;以葉型而言,有柳葉桂、金扇桂、滴水黃、葵花葉、柴柄黃之分。

以花期而言,有八月桂、四季桂、月月佳之分等。

繁殖方式

月桂的繁殖方法主要以扡插繁殖為主,也可播種、分株。

1、扡插繁殖

硬枝插在春季3月份進行。選取前一年秋梢作插穗,7-8厘米長,帶踵,插壤用沙或蛙石,插後搭塑料拱棚封閉,并遮蔭,經常保濕,成活率約60%左右。嫩枝帶葉插,用自動噴霧全光插床,在生長季節亦可進行。6-7月露地畦插時,插深4-6厘米,澆足水後,遮蔭保濕,隻早晚稍見陽光,40天左右可生根,成活率90%以上,冬季用塑料拱棚防寒,第二年分栽。

2、播種繁殖

9月采種,帶果皮陰幹後砂藏,’播前用50℃溫水浸種2分種,再冷水浸24小時‘取出晾千,可促使種子提早發芽。春季播種,條播行距15厘米。複土厚2厘米,上蓋草,5月份發芽出土,及時搭棚遮蔭,陰雨天進行間苗,留強去弱,株距不可過大,利于相互蔽蔭,當年苗高可達10厘米左右。春季3-4月可帶土球移栽。

3、分株繁殖

在春秋兩季進行,春季分株後要遮蔭保濕,秋季分株要防寒保溫。

4、整形修剪

①剝芽:發芽時将主幹下部無用的芽剝掉;

②疏枝:保持一定的枝下高,剪去無用枝條,一般成材後的桂花枝下高在1.5米左右。

③短截:剪去徒長的頂部枝條,使桂花高度保持在3.5米左右,冠幅2.5至3米。

主要價值

1、觀賞價值

月桂四季常青,樹姿優美,有濃郁香氣,适于在庭院、建築物前栽植,其斑葉者,尤為美觀。住宅前院用作綠牆分隔空間,隐蔽遮擋,效果也好。

2、醫藥價值

桂樹自古就被确認有藥用價值,《說文解字》解釋桂是“百藥之長”。《本草綱目》中引用《本經》的說法,認為桂的藥用價值為:“治百病,養精神,和顔色,為諸藥先聘通使,久服輕身不老,面生光華,媚好常如童子”。桂樹其花具有“生津、辟臭、化痰、治風蟲牙痛、潤發”等功效。中醫仍然認為桂枝(即桂樹的新幹細嫩)有發汗、解除肌表及四肢風寒和溫通經絡的作用,是治療風寒濕痹、關節酸疼的良藥。

功能主治:花:散寒破結,化痰止咳。用于牙痛,咳喘痰多,經閉腹痛。果:暖胃,平肝,散寒。用于虛寒胃痛。根:祛風濕,散寒。用于風濕筋骨疼痛,腰痛,腎虛牙痛。

3、經濟價值

葉和果含芳香油,葉含油0.3-0.5%,但亦有高達1-3%,果含油約1%,主要成分是芳樟醇、丁香酚、香葉醇及按葉油素,用于食品及皂用香精;葉片可作調味香料或作罐頭矯味劑;種子含植物油約30%,油供工業用。

4、烹饪價值

月桂葉香氣濃郁,可以很好地去除肉腥味,法式、地中海和印度風味中少不了它的點綴。作為法式料理的基本香料之一,煮高湯時會加入月桂葉,如羅宋湯、洋蔥湯裡都用月桂葉來提香。在印度菜式中,月桂葉則通常出現在比爾亞尼菜飯裡。泰國咖喱那百轉千回的多層滋味,不歸功于月桂葉、香茅等香料。

另外,由于月桂葉對鹹、甜的料理都适合,所以它也會被用來制作牛奶布丁或者甜蛋黃奶油。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