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桂醇硫酸酯鈉

月桂醇硫酸酯鈉

化學有機物
月桂醇硫酸酯鈉一般指十二烷基硫酸鈉,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化學式為C12H25SO4Na,為白色或淡黃色粉末,易溶于水,對堿和硬水不敏感。具有去污、乳化和優異的發泡力,是一種對人體微毒的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其生物降解度>90%。
    中文名:月桂醇硫酸酯鈉 外文名: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 别名:椰油醇硫酸鈉、十二烷基硫酸鈉 化學式:C12H25SO4Na 分子量:288.38 水溶性:易溶 密度:1.03 閃點:100 應用:用作乳化劑、去垢劑、滅火劑、發泡劑及紡織助劑 安全性描述:S26;S36/37 危險性符号:Xi 危險性描述:R36/37/38 包裝:20KG/編織袋,20kg/牛皮紙袋;25kg/塑料桶(液狀産品) 含量:98%以上 分子式:C12H25SO4Na 性狀:粉狀、針狀,白至微黃色粉末,微有特殊氣味。

基本信息

化學式:C12H25SO4Na

分子量:288.38

CAS号:151-21-3

EINECS号:205-788-1

理化性質

密度:1.03g/cm3

熔點:206-207℃

外觀:白色或淡黃色粉狀

溶解性: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幾乎不溶于氯仿、乙醚和輕石油

計算化學數據

疏水參數計算參考值(XlogP):無

氫鍵供體數量:0

氫鍵受體數量:4

可旋轉化學鍵數量:12

互變異構體數量:0

拓撲分子極性表面積:74.8

重原子數量:18

表面電荷:0

複雜度:249

同位素原子數量:0

确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0

不确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0

确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0

不确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0

共價鍵單元數量:2

毒理學

1、急性毒性:大鼠經口LD50:1288mg/kg;大鼠腹腔LD50:210mg/kg;大鼠靜脈LD50:118mg/kg;小鼠腹腔LC50:250mg/kg;兔子經皮LD50:10mg/kg;小鼠靜脈LC50:118mg/kg。

2、吸入毒性:大鼠LD50:>3900mg/m3/1H。

主要用途

十二烷基硫酸鈉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起泡性、水溶性、可生物降解、耐堿、耐硬水,并且在較寬pH值的水溶液中的穩定性和易于合成、價格低廉等特點,一直被廣泛地應用于化妝品、洗滌劑、紡織、造紙、潤滑以及制藥、建材、化工、采油等工業,還可應用于正負離子表面活性劑複配體系的性質、膠團催化、分子有序組合體等基礎研究方面。

制備方法

1、在通風櫥中将9.5mL冰醋酸放入幹燥的反應瓶裡,在冰浴中充分冷卻,加入3.5mL(0.053mol)氯磺酸,混合均勻。在5min中慢慢地将8g(0.043mol)以液體形式或極細固體粉末形式的十二烷醇加入到冷的醋酸及氯磺酸中,攪拌30min直至全部的醇都溶解并參與反應。若醇未全部溶解,則将反應瓶從冰浴上取出,在室溫下攪拌10min。把反應物料倒在盛有30g碎冰的燒杯中,将30mL正丁醇加至上述混合物中,攪拌3min。攪拌下慢慢加入3mL飽和碳酸鈉水溶液,溶液對石蕊試紙呈堿性。當反應呈堿性後,加入10g固體無水碳酸鈉,靜置。将上層正丁醇溶液從水層表面傾倒至燒杯中。再向水層中加入20mL正丁醇,充分攪拌,把正丁醇層分離開。合并兩次得到的正丁醇,并傾倒至分液漏鬥中分層,分出其中的水層。把正丁醇溶液倒入燒杯中,蒸發掉正丁醇,得到白色殘餘物即為十二烷基硫酸鈉。

2、三氧化硫法:反應裝置為立式反應器。在32℃下将氮氣通過氣體噴口進入反應器。氮氣流量為85.9L/min。在82.7kPa下通入月桂醇,流量58g/min。将液體三氧化硫在124.1kPa下通入閃蒸器,閃蒸溫度維持在100℃,三氧化硫流量控制在0.9072kg/h。然後将硫酸化産物迅速驟冷至50℃,打入老化器,放置10~20min。最後打入中和釜用堿中和。中和溫度控制在50℃,當pH值至7~8.5時出料,即得液體成品。噴霧幹燥得固體成品。

3、在裝有氯化氫吸收裝置、溫度計和電動攪拌器和滴液漏鬥的250mL四口燒瓶中加入62g月桂醇,控溫25℃,在充分攪拌下用滴液漏鬥于30min内緩慢滴加24mL氯磺酸,滴加時溫度不要超過30℃,注意起泡沫,勿使物料溢出。加完氯磺酸後,于30℃反應2h,反應中産生的氯化氫氣體用質量分數5%氫氧化鈉溶液吸收。硫酸化結束後,将硫酸化物緩慢地倒入盛有100g冰和水的混合物中(冰∶水=2:1),同時充分攪拌,外面用冰水浴冷卻。最後用少量水把四口燒瓶中的反應物全部洗出。稀釋均勻後,在攪拌下滴加質量分數30%氫氧化鈉溶液進行中和至pH為7-8.5。再用正丁醇進行萃取,蒸發掉正丁醇。

危害防護

危害

健康危害:對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對眼和皮膚有刺激作用。可引起呼吸系統過敏性反應。

燃爆危險:該品可燃,具刺激性,具緻敏性。遇明火、高熱可燃。受高熱分解放出有毒的氣體。

有害燃燒産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物、氧化鈉。

去脂能力很強的表面活性劑,因此常被應用在洗面奶中,因過強的清潔能力和高刺激性長期使用會嚴重降低皮膚防禦能力,導緻表皮細胞發育不成熟,結構松散,令表皮層變薄易受外界刺激且角質異化,引發脆弱敏感、毛孔粗大、膚色暗沉、痘痘滋生、衰老等一系列問題!

接觸處理

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

眼睛接觸:提起眼睑,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

吸入: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就醫。

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

滅火方法:消防人員須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風向滅火。

滅火劑:霧狀水、泡沫、幹粉、二氧化碳、砂土。

洩漏應急處理

應急處理:隔離洩漏污染區,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防塵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避免揚塵,小心掃起,置于袋中轉移至安全場所。若大量洩漏,用塑料布、帆布覆蓋。收集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操作注意事項

密閉操作,加強通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塵口罩,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穿防毒物滲透工作服,戴橡膠手套。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和設備。避免産生粉塵。避免與氧化劑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洩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

接觸控制和個體防護

工程控制:生産過程密閉,加強通風。

呼吸系統防護:空氣中粉塵濃度超标時,必須佩戴自吸過濾式防塵口罩。緊急事态搶救或撤離時,應該佩戴空氣呼吸器

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身體防護:穿防毒物滲透工作服。

手防護:戴橡膠手套。

其他防護:及時換洗工作服。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廢棄處置

廢棄處置方法:處置前應參閱國家和地方有關法規。建議用焚燒法處置。焚燒爐排出的硫氧化物通過洗滌器除去。

安全信息

安全術語

S26:In case of contact with eyes, rinse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water and seek medical advice.

不慎與眼睛接觸後,請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并征求醫生意見。

S36/37: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and gloves.

穿戴适當的防護服和手套。

風險術語

R36/37/38:Irritating to eyes,respiratory system and skin.

刺激眼睛、呼吸系統和皮膚。

相關法規

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1987年2月17日國務院發布),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化勞發[1992]677号),工作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規定([1996]勞部發423号)等法規,針對化學危險品的安全使用、生産、儲存、運輸、裝卸等方面均作了相應規定。

執行标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标準GB/T15963-1995。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