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桂葉

月桂葉

香料
月桂葉(bay leaf 亦作laurel leaf)樟科(Lauraceae)常綠樹甜月桂(Laurus nobilis)的葉。受歡迎的香料,用於腌漬或浸漬食品,又用於炖菜、填餡及魚等。味芬芳,但略有苦味。精油含量約2%,主要成分是桉葉腦(C10H18O)。乾月桂葉平滑而有光澤,通常整片使用,烹調後再從菜肴中除去。或制成月桂粉出售。甜月桂原産地中海沿岸,自古就有栽培。古希臘用月桂葉做成花環戴在獲勝運動員的頭上。在中世紀月桂葉供藥用。月桂葉别名香葉、香桂葉、桂葉、天竺桂等。月桂為樟科月屬常綠小喬木,烹調中取其葉片作調味品。月桂葉雖也稱桂葉,但與肉桂樹的桂葉、桂花樹的桂葉均不同,它屬于西餐調料,罐頭配料,身價遠高于肉桂樹葉與桂花樹葉。月桂葉原産于南歐地中海沿岸的綠灌木或小喬木,兩種月桂葉都是綠色,呈長橢圓披針形,約長三英寸,葉面光滑,帶有辛辣及強烈苦味。月桂葉是歐洲人常用的調味料和餐點裝飾,如用在湯、肉、蔬菜、炖食等,可說是一種健胃劑。[1]
  • 中文名:月桂葉
  • 别名:bay leaf、laurel leaf
  • 來源:常綠樹甜月桂
  • 拼音:Yuè Guì Yè

藥物作用

藥材基源:為樟科植物月桂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aurus nobilis L.

采收和儲藏:秋季采收,曬幹。

【原形态】常綠喬木,高可達9-12m,樹皮黑褐色。葉互生,革質,長橢圓形或披針形,長約6-11cm,寬2-4cm,先端銳尖,基部楔形,全緣或稍波狀,反卷,深綠色,破碎後有清香;葉脈羽狀,兩面隆起;葉柄長約1cm,紫色。傘形花序腋生,雌雄異株;花小,直徑3-4mm,黃色,總花梗長約1cm,梗基有總苞;雄花花被片4,倒卵形,先端鈍圓;雄蕊12,每輪3數排列,花藥内向瓣裂;雌花花被4,雌蕊1,子房1室,柱頭短,稍成頭狀。漿果橢圓形,暗紫色。花期4月。

【生境分布】

生态環境:原産于地中海一帶。

資源分布:我國江蘇、浙江、福建、台灣、四川、雲南等地有引種栽培。

【性狀】性狀鑒别 葉長橢圓形或披針形,長6-11cm,寬1.5-4cm,先端銳尖,基部楔形,全緣或微波狀,反卷,上表面灰綠色,下表面色淡,兩面側脈和網脈顯着突起,無毛;葉柄長5-8mm,無毛。革質,不易折斷。氣芳香,味辛涼。

【化學成份】

葉含芳香油,主要成分是芳樟醇(linalool),丁香油酚(eugenol),牻牛兒醇(geraniol),1,8-桉葉素(1,8-cineole),松油醇(terpineol),乙酰丁香油酚(aceiyleugenol),甲基丁香油酚(methyleugenol),α-蒎烯(α-pinene),水芹烯(phellandrene)等;還含倍半萜内酯:大牻牛兒内酯(germacranolide),月桂烯内酯(laurenobiolide),木香烯内酯(costunolide),南艾蒿烯内酯(artemorin),過氧南艾蒿烯内酯(verlotorin),巴爾喀蒿烯内酯(santamarin,balchanin),瑞諾木烯内酯(reynosin)。又含黃酮類成分:山柰酚(kaempferol)的和槲皮素(quercetin)的3-芸香糖甙,3-葡萄糖甙,3-半乳糖甙,3-鼠李糖甙,3-阿拉伯糖甙及芸香甙(rutoside)。另含(D-葡配甘油型)-3-辛酮糖(D-glucoglycercr-3-octulose)。尚含生物堿:網葉番荔枝堿(reticuline),波爾定堿(boldine),黃肉楠堿(actinodaphnine),N-甲基黃肉楠堿(N-methylactinodaphnine),異南天種堿(isodomesticine),去甲異南天竹種堿(noriedomesticine),新木姜子堿(neolitsine),無根藤次堿(launobine),蓮葉桐堿(nandigerine,hernangerine),芳香厚殼桂堿(cryptodorine)。

樹皮和木材中含揮發油,主要成分為乙酸-α-松油酯(α-terpinyl acetate)和1,8-桉葉素。樹皮含網葉番荔枝堿、黃肉楠堿和無根藤次堿。

根含黃肉楠堿、無根藤次堿和心形蓮葉酮堿。

【藥理作用】抗病毒作用n n平皿内試驗表明,用月桂葉油浸塗2cm直徑圓濾紙片,在平皿内任其揮發,皿蓋上加入鼻病毒17型稀釋液0.02ml(含病毒100TCID50),33℃接觸60分鐘即有殺滅作用。與紗布條上鼻病毒17型、流感病毒A3-昆軍75-五株、腺病毒7型接觸30分鐘、60分鐘及120分鐘,以接觸60分鐘以上的作用明顯,将人胚氣管塊加入0.2ml鼻病毒17型100~1000TCID50,吸附30分鐘,與月桂葉油(浸塗于2cm直徑圓濾紙)發揮之氣體接觸90分鐘,能殺滅病毒。如将吸附延長3h以上,揮發油則不能完全殺死病毒。由此提示,有部分病毒侵入氣管塊之細胞内,而揮發油則不能進入細胞内。給人用月桂葉油揉酸制劑滴鼻,并以鞣酸作為對照,表明該揮發油有短期的預防感冒的功效,無副反應。

【性味】辛;微溫

【功能主治】健胃理氣。主脘脹腹痛;跌撲損傷;疥癬

【用法用量】内服:煎湯,3-6g,外用:适量,煎湯洗浴。

制作物品

月桂冠

【詞語】:月桂冠

【注音】:yuè guì guān

【釋義】:1.月桂葉編制的花冠。古希臘人視月桂為聖物,凡競技獲勝或詩文優美者,授之,以示榮譽。後世歐洲大學中亦以此贈予學者。郭沫若《蘇聯紀行·七月二日》:“有 拿破侖的大理石等身像一尊,頭上帶着月桂冠,是一八一二年進攻 莫斯科 時他親自帶來的。”

月桂精油

【品名】月桂 Bay

【産地】摩洛哥

【氣味】甜甜的香料味,有點像肉桂。

【應用曆史與相關神話】

埃及人用月桂用得極多,它也倍受羅馬人的青睐,羅馬人視之為智能、護衛與和平的象征。人們也常将月桂樹與醫療之神阿波羅聯想在一起。月桂的拉丁字源Laudis意為『贊美』,所以在奧林匹克競賽中獲勝的人,都會受贈一頂月桂編成的頭環,而『桂冠詩人』的意象,也正是由這個典故衍生出來的。

有個故事相傳,若将一片月桂葉置于枕下,你就能夢到好預兆。比較實際一點的用法,是把它加在湯或醬汁裡,長久以來人們都這麼做的原因,在于月桂能增加唾液分泌以幫助消化。在希臘,人們仍在教堂的樓層上遍灑月桂葉,這大概是要借重它的抗菌特質。月桂樹的木材很耐用,所以人們拿它來做手杖。它的英名俗名除了叫Bav以外,有時也被稱為Laureln 。

【功 效】

止痛、抗神經痛、抗菌、抗痙攣、開胃、收斂、促進膽汁分泌、利尿、通經、退燒、利肝、殺蟲、助産、激勵、利胃、促進發汗、補身。

【心靈療效】有輕微的麻醉效果,使心靈溫暖平靜。

【身體療效】

對消化系統有顯着的助益,可以幫助你打開胃口、祛退脹氣、安撫胃痛,而且養肝補腎,促進尿液流動。

不管是風濕痛、一般性疼痛或是扭傷,月桂均有減輕症狀的效果,尤其是與玫瑰、杜松調和使用的時候。在感覺寒冷的情況下,特别适合以月桂為處方。同時,藉由它發汗的作用,月桂也能降低體溫。用在傳染性疾病上的功效卓着,可能還有助于治療支氣管炎。

能調理生殖系統,調節流量過少的月經,并可在生産時加速産程。也能幫助耳朶感染的病情好轉,進而減輕暈眩的感覺,恢複平衡。

【皮膚療效】

頭發及頭皮的良好補品,可刺激毛發生長并清除頭皮屑。據說也能打散淤血,安撫發炎,以及縮小結疤的範圍。

【适合與之調和的精油】

雪松、芫荽、尤加利、、杜松、薰衣草、檸檬、馬郁蘭、甜橙、玫瑰、迷叠香、百裡香、依蘭。

【注意事項】

泡個灑滿月桂葉的澡是羅馬人的最愛,但是月桂精油卻會刺激皮膚,甚至可能波及黏膜組織,因此它适不适合用在按摩中仍存有争議。

食物營養成分

食物名稱

月桂葉

含量參考

約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

313 千卡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