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迪蒙托·德·亞米契斯

埃迪蒙托·德·亞米契斯

意大利兒童文學作家
埃迪蒙托·德·亞米契斯(1846年10月31日—1908年3月12日),意大利因佩裡亞人,兒童文學作家[1]。亞米契斯少年時于都靈就學,1862年十五歲進入摩德納軍事學院學習,畢業後,亞米契斯參加了統一意大利的戰争,起初隻是一名普通戰士,後升為軍官。1866年,他參加了庫斯托查反對奧地利統治的民族解放戰争,也就是意大利第三次獨立戰争(即本書《少年鼓手》、《隆巴爾第的小偵探》、《溫培爾托國王》等篇中描述的那些戰鬥)。亞米契斯的代表作品是一部日記體小說《愛的教育》,情感豐富并且文筆優美[2]。全書共有一百篇文章,主要由三部分構成:意大利四年級小學生安利柯的十個月日記;他的父母在他日記本上寫的勸誡、啟發性的文章;以及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十則小故事(即每月例話),其中《少年筆耕》(《少年筆耕》)、《尋母三千裡》等篇目尤為知名。《少年筆耕》被選入北京師範大學版、人教版六年級語文教材中;《卡羅納》(原題為《卡羅納的母親》)被選入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S版五年級上冊教材中;《争吵》被選入人教版三年級語文教材中。1908年3月11日,亞米契斯因心髒病逝于博爾迪凱拉。
  • 中文名:埃迪蒙托·德·亞米契斯
  • 外文名:Edmondo De Amicis
  • 别名:
  • 民族:
  • 出生地:意大利
  • 畢業院校:
  • 職業:兒童文學作家
  • 代表作品:《愛的教育》
  • 主要成就:愛的教育

人物生平

埃迪蒙托·德·亞米契斯1846年10月31日出生于意大利利古裡亞的奧内利亞。他的童年在庫尼奧和都靈度過,1862年進入摩德納軍事學院學習,畢業後,亞米契斯參加了統一意大利的戰争,起初隻是一名普通戰士,後升為軍官。1866年,他參加了庫斯托查反對奧地利統治的民族解放戰争,也就是意大利第三次獨立戰争(即本書《少年鼓手》、《隆巴爾第的小偵探》、《溫培爾托國王》等篇中描述的那些戰鬥)。在行軍過程中,他寫了不少以意大利戰争為背景的小說。1868年,亞米契斯發表了他的處女作《軍營生活》,并因此在文學界一舉成名,這一成功極大地激勵了他的創作熱情。1870年,普法戰争爆發,9月20日意軍進軍羅馬,教皇軍敗退梵蒂岡,意大利統一。亞米契斯從此退役,定居都靈,成為一名記者。此後他周遊世界,創作了一批别具一格的遊記,如《西班牙》、《荷蘭》、《倫敦記事》、《摩洛哥》、《君士坦丁堡》、《美國遊記》、《西西裡的回憶》等。1879年以後,亞米契斯創作了許多反映社會問題和教育問題的作品,如《朋友們》、《學校與家庭之間》、《一個教師的故事》、《工人的教師》、《公共電車》等,其中1886年創作的《愛的教育》使他的創作生涯達到了頂峰。1908年3月11日,亞米契斯因心髒病逝于博爾迪凱拉

主要作品

《愛的教育》

卡爾美拉》

《軍隊的故事》

《荷蘭》

《倫敦的回憶》

《摩洛哥》

《工人們的女丈教師》

《大家的車子》

《家庭與學校》

《少年筆耕》

《争吵》

人物影響

《愛的教育》,原名《Cuore》(音"考萊",意大利文‘心’的意思)。它采用日記的形式,以一個小男孩安利柯的眼光,從10月份4年級開學第一天開始寫起;一直寫到第二年7月份,全書共100篇文章,包括發生在安利柯身邊各式各樣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弟弟妹妹愛人在他日記本上寫的勸誡啟發性的文章,以及10則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每章每節,都把“愛”表現得精髓深入、淋漓盡緻,大至國家、社會、民族的大我之愛,小至父母、師長、朋友間的小我之愛,處處扣人心弦、感人肺腑。100多年來此書一直暢銷不衰,并且曾多次被改編為動畫片、電影、連環畫,讀者遍布全世界。

《愛的教育》是一八八六年在意大利公開出版的,深受意大利教育界的歡迎,幾乎是在校學生人手一冊,達到了家喻戶曉的普及程度。現在幾乎是每人手裡都有一本。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