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懷特·艾森豪威爾

德懷特·艾森豪威爾

美國第34任總統
德懷特·艾森豪威爾(Dwightd Eisenhower,1890年10月14日—1969年3月28日)美國第34任總統,陸軍五星上将。在美軍曆史上,艾森豪威爾是一個充滿戲劇性的傳奇人物。他曾獲得很多個第一。在美軍曆史上,共授予10名五星上将,艾森豪威爾是晉升得“第一快”;他出身“第一窮”;他是美軍統率最大戰役行動的第一人;他是第一個擔任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盟軍最高統帥;他是美軍退役高級将領擔任哥倫比亞大學校長的第一人;他是美國惟一的一個當上總統的五星上将。[1]
  • 中文名:德懷特·艾森豪威爾
  • 外文名:
  • 别名:
  • 民族:
  • 籍貫:美國德克薩斯州丹尼森市
  • 畢業院校:美國陸軍軍官學校(西點軍校)
  • 職務:
  • 政治面貌:
  • 代表作品::《遠征歐洲》、《受命變革》、《締造和平》、《悠閑的話》
  • 英文名:Dwight David Eisenhower
  • 性别:男
  • 出生年月:1890年10月14日
  • 去世年月:1969年3月28日
  • 職業:美國第34任總統,美國陸軍五星上将
  • 政黨:共和黨
  • 民 族:日耳曼人
  • 信 仰:基督教
  • 軍 銜:陸軍五星上将
  • 配 偶:瑪麗·吉瓦尼·艾森豪威爾
  • 血 型:O

早年經曆

1890年10月14日出生于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丹尼森。1911年,艾森豪威爾考取美國海軍學院,卻因超齡而未被錄取,後經該州參議員推薦,考入美國西點軍校。西點軍校這一屆畢業生将星閃耀,168名畢業生中有56人晉升為将軍,因此被稱為“将星雲集之班”。艾森豪威爾1915年從西點軍校畢業并獲得少尉軍銜,赴得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任職。1916年晉升為少校。

1920年7日,艾森豪威爾的永久軍銜為少校。1921年從陸軍坦克學校畢業,1922年調任駐巴拿馬的第20步兵旅參謀。旅長福克斯·康納将軍認為他很有發展前途,遂不惜時間和精力加以培養,1923年,經康納幫助而進入陸軍指揮與參謀學校學習。1926年,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後又經康納介紹而赴法國進行戰場考察。1927—1928年,艾森豪威爾在陸軍軍事學院深造。

1929年,艾森豪威爾赴陸軍部助理部長辦公室任職。1933年,改任陸軍參謀長麥克阿瑟的助理。1935-1940年。擔任菲律賓軍事顧問麥克阿瑟的高級助理。1936年,艾森蒙威爾晉升為中校。1940年2月調到駐加利福尼亞的第15步兵團任職,11月升任第3師參謀長。1941年3月,升任第9軍參謀長。1941年6月出任第3集團軍參謀長,就在25年前開始任少尉的地方晉升為準将。在集團軍參謀長任内,艾森豪威爾成功地組織實施大規模軍事演習,受到陸軍參謀長馬歇爾的重視。

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發生之後,艾森豪威爾調任陸軍參謀部作戰計劃部副部長。1942年2月,升任作戰計劃部部長。就在2月,馬歇爾将作戰計劃部改組為美國陸軍的最高指揮機構--作戰部,并于3月任命艾森豪威爾為作戰部部長。此後不久,艾森豪威爾即晉升為少将。

自1942年3月起,艾森豪威爾奉馬歇爾之命拟制歐洲盟軍聯合作戰計劃。艾森豪威爾認為,美軍應以歐洲與大西洋戰場為主要戰略方向,先将美軍的主要兵力兵器向英國集中,再橫渡海峽突向歐陸。5月,奉命赴倫敦考察軍事形勢和未來駐歐美軍的編制問題。6月,在呈交考察報告《給歐洲戰區司令的指令》後被任命為歐洲戰區美軍司令,重返倫敦。7月,艾森豪威爾晉升為中将。

戰争時期

1942年7月,鑒于北非英軍及遠東美軍接連受挫和邱吉爾的極力支持,美英決定發動北非戰役。8月,艾森豪威爾被任命為實施北非登陸的盟軍最高司令。

1942年11月8日,艾森豪威爾率領美英聯軍10萬人分三路在法屬北非殖民地登陸。在強大的空軍掩護之下,分别占領了阿爾及爾、奧蘭和摩洛哥的卡薩布蘭卡。接着向西挺進,對退入突尼斯的德意聯軍形成東西夾擊之勢。1943年1月,美國總統羅斯福來到北非,檢閱了登陸美軍,并于14日至26日與英國首相丘吉爾舉行了卡薩布蘭卡會議。2月,艾森豪威爾獲得了當時的最高軍銜上将軍銜。

1943年3月下旬,美英聯軍在艾森豪威爾的指揮下,對突尼斯南部發動總攻。經過20餘日的激戰,将德意軍隊驅趕至突尼斯北部。4月20日決戰開始,5月6日和7日兩天,美英聯軍就突破敵人的防禦,登上海岸,占領了突尼斯市。于此同時,在北部進攻的美軍占領了比塞大。德意軍隊處于進退維谷的境地,他們無法撤退,于5月13日25萬人全部投降。至此,在非洲的法西斯軍隊全部被肅清。

艾森豪威爾準備進攻西西裡島,并立即着手制定意大利戰役的計劃。他不顧參謀部成員的意見,認為首先必須讓橫在西西裡和北非之間的班泰雷利亞島上的駐軍投降。為了可以靠近作戰地點,艾森豪威爾于7月7日抵達馬耳他。登陸戰役的一切都已準備就緒,但天氣突變,風大浪急,對海軍、空軍作戰極為不利,許多參謀人員要求更改登陸日期。艾森豪威爾不為所動,堅持盟軍按原計劃行動。7月9日夜,蒙哥馬利指揮的英國第8集團軍和巴頓指揮的美國第7集團軍開始登陸和空降。8月17日盟軍攻克墨西拿.占領全島,西西裡島戰役至此結束。盟軍傷亡失蹤約2.3萬人;德意軍隊傷亡3.2萬人,13.5萬人被俘,另有10萬人撤退至意大利本土。

在1943年11月開始的德黑蘭會議上,美國和英國再次明确表示1944年開辟歐洲第二戰場的決心、蘇聯則希望盡快 确定此次作戰的盟軍最高司令人選。艾森豪威爾在會後被任命為指揮“霸王”行動的盟軍最高司令。

1944年1月中旬.艾森豪威爾抵達倫敦,組建盟國遠征軍最高司令部。經美英聯合參謀長會議同意,艾森豪威爾任命特德為副司令,史密斯為參謀長,布萊德雷為美國地面部隊司令,蒙哥馬利為英國地面部隊司令,拉姆齊為海軍司令,利馬洛裡為空軍司令。按照艾森豪威爾設計的體制,上述軍種司令擔負着雙重角色:一方面,軍種司令是最高司令部成員,參與最高司令部制訂計劃的工作;另方面,軍種司令是整個軍事行動中指揮具體作戰的司令,擁有各自的司令部。為了獲得諾曼底地區的制空權,艾森豪威爾将在英國的戰術與戰略空軍完全置于其控制之下。1943年6月4日,在盟軍作戰會議上,艾森豪威爾根據氣候形勢的變化,果斷地決定将攻擊發起日改為6月6日。

總統時期

從1953年到1961年,艾森豪威爾連任兩屆美國總統。為了使白宮辦公廳成為有效的總統行政機構,艾森豪威爾仿參謀長制度而設辦公廳主任。艾森豪威爾在任内簽訂朝鮮停戰協定,但繼續奉行冷戰政策,并先後提出艾森豪威爾主義、大規模報複戰略和戰争邊緣政策。他在任期間,與蘇聯部長會議主席赫魯曉夫在美國戴維營舉行了美蘇高級會談。“戴維營會談”開創了冷戰年代及以後的日子裡美蘇首腦會晤的先例。

艾森豪威爾于1961年離任。1969年3月28日,艾森豪威爾因心髒病發作在華盛頓病逝,終年79歲,後安葬在堪薩斯州阿比林城。其主要著作有《遠征歐陸》、《白宮歲月》和《艾森豪威爾的戰争經曆》。

家庭生活

艾森豪威爾幼承家訓,學習仰望神。他們的家庭生活乃是與教會生活融為一體的,他們的家庭即是敬拜的聖所。自小,父母便引導他依靠上帝,而艾森豪威爾也一直持守着對神的信心。艾森豪威爾的夫人是瑪麗·吉瓦尼·杜德。

艾森豪威爾的十字時間計劃:畫一個十字,分成四個象限,分别是重要緊急的,重要不緊急的,不重要緊急的,不重要不緊急的,把自己要做的事都放進去,然後先做緊急重要那一象限中的事,這樣以來,艾森豪威爾的工作生活效率大大提高。此事成為美國成功學家們所津津樂道的美談。

評價

自1980年代迄今(2009年),艾森豪威爾的曆史評價逐漸升高,他經常被評選為美國最好的總統前十名。

曆史學家評論:艾森豪威爾的一個善念躲過了暗殺,否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曆史将改寫。艾森豪威爾在指揮盟軍進行北非、西西裡島和意大利作戰中,在實現與盟國的合作中,都表現了卓越的軍事、政治、外交才能,被譽為“軍人政治家外交家”。他堅定、果斷、寬宏大量、對部屬充分信任。艾森豪威爾曾不顧可能産生的政治批評,決定承認正在北非的法國維希政府海軍上将達爾朗為該地區的法國最高統帥,從而避免了阻力,加速了盟軍在北非的進展。

艾森豪威爾是個戎馬半生,戰功卓著的美國總統。現代戰争需要各方面的知識和人才。要使各方面的作用充分發揮,而不互相摩擦、自我消耗,就要有人從中協調。艾森豪威爾在具體戰役指揮上可能不如巴頓、蒙哥馬利,但在協調各方面關系上極具才能。他以堅定、鎮靜而又平等待人的态度赢得了廣泛的信賴和支持。他還善于發現人才,所以蒙哥馬利、巴頓、範佛裡特等一大批名将,都能為他所用。

個人履曆

艾森豪威爾

1911年考取美國海軍學院,卻因超齡而未被錄取,後經該州參議員推薦,考入美國西點軍校。

1915年從西點軍校畢業并獲得少尉軍銜,赴得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任職。

1916年晉升為少校。

1921年從陸軍坦克學校畢業,創辦美國陸軍的第一所戰車訓練營。

1922年調任駐巴拿馬的第20步兵旅參謀。保送進入陸軍指揮參謀學院受訓。

1926年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從陸軍指揮參謀學院畢業。

1927-1928年,艾森豪威爾在陸軍軍事學院深造。

1929年,艾森豪威爾赴陸軍部助理部長辦公室任職。

1933年,任陸軍參謀長麥克阿瑟的助理。

1935-1939年,擔任菲律賓軍事顧問麥克阿瑟的高級助理。

1936年,艾森豪威爾晉升為中校。

1939年年底回國,任美國西部軍區司令部的後勤計劃官。

1940年2月調到駐加利福尼亞的第15步兵團任職,11月升任第3師參謀長。

1941年3月,升任第9軍參謀長。6月出任第3集團軍參謀長,晉升為準将。12月,艾森豪威爾被召回華盛頓,任戰争計劃處副處長,不久計劃處升格為作戰廳,又被任命為作戰廳長,幾星期後升為少将。

1942年5月,馬歇爾命令艾森豪威爾前往英國作實地考察,在英國設立了一個美軍指揮所,為日後實施計劃提出建議。6月,他返回華盛頓提出考察報告《給歐洲戰區司令的指令》之後,羅斯福總統接受馬歇爾的意見,任命艾森豪威爾為駐倫敦的美軍歐洲戰區總司令。7月,艾森豪威爾晉升為中将。

1942年7月,鑒于北非英軍及遠東美軍接連受挫和丘吉爾的極力支持,美英決定發動北非戰役。8月,艾森豪威爾被任命為實施北非登陸的盟軍最高司令。11月8日,艾森豪威爾率領美英聯軍10萬人分三路在法屬北非殖民地登陸。

1943年1月,美國總統羅斯福來到北非,檢閱了登陸美軍,并于14日至26日與英國首相丘吉爾舉行了卡薩布蘭卡會議。2月,艾森豪威爾獲得了當時的最高軍銜上将軍銜,出任北非和地中海盟軍總司令。

1943年6月至8月,指揮西西裡戰役。

1943年11月德黑蘭會議決定1944年開辟歐洲第二戰場,艾森豪威爾在會後被任命為指揮“霸王”行動的盟軍最高司令。

1944年1月中旬,艾森豪威爾抵達倫敦,組建盟國遠征軍最高司令部。

1944年6月至8月,組織“霸王”作戰行動,指揮諾曼底戰役。

1944年9月1日,艾森豪威爾将司令部移駐法國并從蒙哥馬利手中正式接管地面部隊的指揮權,組織指揮盟軍攻占德國行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艾森豪威爾曾任美國駐德占領軍司令。

1945年回國,任美國陸軍參謀長。

1948年退役,任哥倫比亞大學校長。

1950年,在法國任北約武裝部隊最高司令。

1952年退出軍界,參加總統競選。

1953年任美國第34屆總統。

1953年就職後,簽定了《朝鮮停戰協定》。

1956年獲得連任。

1957年提出“艾森豪威爾主義”,企圖控制中東地區。

1957年1月,艾森豪威爾在緻國會的《對中東政策特别咨文》中提出:由國會授權總統在中東實行“軍事援助和合作計劃”,并可借口對付“共産主義侵略”,在中東地區使用美國武裝部隊;兩年内額外撥款四億美元向中東國家提供經濟“援助”。這個決議案于3月7日被美國國會通過。3月9日,艾森豪威爾簽署了這個後來被稱為“艾森豪威爾主義”的決議案。

朱宣鹹關于艾森豪威爾的漫畫(3張)

1959年,随着國務卿杜勒斯的逝世,艾森豪威爾主義也黯然失色了。

1969年3月28日,艾森豪威爾在華盛頓病逝,終年79歲。(附:20世紀50年代,針對“艾森豪威爾主義”,中國美術家朱宣鹹創作的時政漫畫作品《艾森豪威爾主義》,《危險的貨郎擔》和《殖民主義者的新著-艾森豪威爾主義》等作品,反映了當時中國對“艾森豪威爾主義”的态度與剖析。)

成就榮譽

艾森豪威爾是二次世界大戰中北非和歐洲戰區的重要指揮者,對掃除法西斯非洲軍團,開辟歐洲第二戰場,戰勝納粹德國貢獻了巨大力量。他一生獲得的軍事榮譽有:

陸軍服役優異勳章(Army Distinguished Service Medal with four oak leaf clusters)

軍團優異勳章(Legion of Merit)

巴西南十字勳章(Order of the Southern Cross)

最高榮譽巴斯勳位(Order of the Bath)

功績勳章(英聯邦)(Order of Merit)

法國榮譽軍團勳章(National Order of the Legion of Honour)

蘇聯勝利勳章(俄語:Орден Победы)

主要著作

《遠征歐陸》(1948)

《白宮歲月》回憶錄【(第一卷《授權變革》(1963)第二卷《争取和平》(1965)】

《在悠閑時刻講給朋友們的故事》(1967)

生平逸事

十字時間計劃

畫一個十字,分成四個象限,分别是重要緊急的,重要不緊急

艾森豪威爾的十字時間計劃

的,不重要緊急的,不重要不緊急的,把自己要做的事都放進去,然後先做重要而緊急那一象限中的事,這樣以來,艾森豪威爾的工作生活效率大大提高。此事成為美國成功學家們所津津樂道的美談。

對華政策

戰後美國第二任總統艾森豪威爾繼續推行敵視和遏制新中國的政策,支持和控制退守台灣的以蔣介石為首的中華民國政權,阻止新中國解放台灣,由此引發了兩次台海危機,它加劇了遠東的緊張局勢,進一步惡化了中美關系,并在朝鮮戰争中威脅對中國試用核武器,而這一舉動之前麥克阿瑟也曾提出過,但遭到杜魯門總統的堅決反對,并撤銷了麥克阿瑟的司令職位,使中美關系長期處于敵對狀态,同時也正是由于美國的幹涉,使台灣問題變得更加複雜化,台灣問題至今仍是中美關系的症結所在。

德懷特的事例

每當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即将執行一個計劃時,他總會把那個計劃拿給他的最善于吹毛求疵的批評家去審查。他的批評家們常常會将他的計劃指責得一無是處,并且告訴他該計劃為什麼不可行。有人問他為什麼要浪費時間将計劃給一群批評家們看,而不把計劃拿給那些贊同他的觀點的謀士看。艾森豪威爾則回答說:因為我的批評家們會幫助我找到計劃中的緻命弱點,這樣,我就可以把他們糾正過來。

哥倫比亞大學校長

1952年,二戰期間的盟軍司令,時任哥倫比亞大學校長的艾森豪威爾,在一次會議上請拉比教授(194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演講,說:“在衆多雇員裡,您能夠獲得如此重大的獎項,學校深以為榮。”拉比教授當即回敬:“尊敬的校長,我是這個學校的教授,您才是學校的雇員。我們就是哥倫比亞大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