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世

那一世

朱子岩原唱單曲
影視演員朱子岩進軍歌壇的朱子岩首支單曲《那一世》這首歌的聽者帶來情感的升華,心靈的洗滌。影視演員朱子岩進軍歌壇的首支單曲《那一世》歌詞源自活佛倉央嘉措的一首絕美情詩《信徒》,自誕生之日便充滿着與衆不同的浪漫與神秘[1]。
  • 中文名:
  • 外文名:
  • 所屬專輯:
  • 歌曲時長:3:41
  • 歌曲原唱:朱子岩
  • 填詞:
  • 譜曲:
  • 編曲:何訓田
  • 音樂風格:
  • 歌曲語言:普通話
  • 中文名稱:那一世
  • 發行時間:2014年4月
  • 專輯:《央金瑪》

介紹

古老的音韻,清新的節奏,搭配濃郁的中國風,是《那一世歌詞源前一段出自1997年朱哲琴專輯《央金瑪》中的歌曲《信徒》的歌詞,詞曲作者是何訓田。或許因為《央金瑪》中另有一首歌名為《六世達賴喇嘛情歌》,因而這首歌詞被人缪傳成“倉央嘉措情歌”之一。後面的詞句,估計為網友的仿作。在影視界取得傲人成績的朱子岩此番推出《那一世》,是首次進軍歌壇發表單曲。朱子岩的聲音極富個性,運用漂亮的真假音轉換,将歌曲中空靈氣質完美演繹。朱子岩的演唱受到各方的贊賞與肯定,甚至被形容"完全達到專業歌手水平"。對于種種贊揚,朱子岩在《那一世》中作出了解答:"隻為途中與你相見"。

歌詞真僞之說

《那一世》歌詞出自1997年朱哲琴專輯《央金瑪》。《央金瑪》包含《彼岸之問》、《喜馬拉雅山》、《拉薩謠》、《央金瑪》、《七隻鼓》、《信徒》、《六世達賴喇嘛情歌》七支歌。上面被各種媒體(尤其網絡)傳為倉央嘉措最美的一首詩即是《信徒》的歌詞,詞作者系著名音樂家何訓田。顯然,所謂“仿作”,并非作者有意為之,而是聽者以訛傳訛的結果。《讀者》2007年20期轉載此歌詞時未經核實,署名倉央嘉措。

究其源由有三:1、《央金瑪》專輯中另有一首由七首倉央嘉措詩歌拼合而成的《六世達賴倉央嘉措情歌》,粗心的聽者難免混淆二者;2、在漢語語境裡,倉央嘉措即是神王詩人,又是風流情種。《信徒》表達的對宗教與愛情的雙重執着和内在的矛盾沖突,暗合了這種心理期待;3、因原作本是漢語,作者亦是高手,歌詞蘊涵的詩意與境界反倒似乎超越了倉氏情歌的漢譯。

據苗欣宇馬輝的《倉央嘉措詩傳》說,這是現代漢族人的寫的,與倉央嘉措無關!

作者目前不可考,目前十幾個版本的情歌,沒有這首廣為流傳的詩歌。此外,情歌絕大部分是押韻的詩體,形式上比較嚴格,一般來說是六言四句式,每句六個音節,分三頓,每兩個音節一頓,這樣才便于傳唱,目前所見的情歌各譯本中,四句是情歌的基本格式,絕少逾矩,像《那一天》這樣的四句一組的十六行組詩更是不可能。按翻譯最為嚴格的于道泉先生譯本對照(于本未錄的參考莊晶所錄最全的124首本),也沒有那首能意譯得如此之長。

信史記載,倉央嘉措十五歲到拉薩正式“坐床”,成為達賴剌嘛履行宗教領袖尊位,二十四歲時死在“執獻京師”途中的青海境内。在他年輕短暫的生命中,寫下六七十首詩歌尚屬可信,寫下幾百首、上千首,“幾萬言”,就難以置信了。由此我們可以确定,那些後來越收集越多的“倉央嘉措情歌”,不過是後人的托附。既然存在這樣的托付現象,最初于道泉先生所翻譯的六十三首,也未必就都是倉央嘉措的作品。這種托附在今天依然在延續着,例如現今在互聯網和手機短信中流行的一首名為“那一天、那一月、那一年、那一世”的“倉央嘉措情歌”(全詩見後詳述),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這首所謂的“倉央嘉措情歌”,在過去七十年來各種公開出版的版本中都未收錄,表現形式也讓人詫異:藏文所記載的“倉央嘉措情歌”,絕大多數為“諧體”,即六音三頓為一句,四句構成一首,僅有極少數的例外為六句一首。而這首流行版的“倉央嘉措情歌”,形式上和“諧體”大不相同:每節三句、一共四節構成完整的一首。每句長短不一,但每節開頭的“那一天、那一月、那一年、那一世”等又彼此呼應,其中的内涵節節遞進,四節間彼此勻稱均齊,盡顯漢語白話詩“新格律體”的風貌,在意趣上也深深地打上了當下人文心态的烙印,可以确定是今人的托附無疑。

歌詞

詞:倉央嘉措(未定,尚有争議)

曲:郭梵丁

演唱:朱子岩

那一瞬,我飛升成仙,

不為長生,隻為佑你平安喜樂。

那一刻,我升起了風馬,

不為祈福,隻為守候你到來。

那一日,壘起瑪尼堆,

不為修得,隻為投下心湖石子。

那一夜,我聽了一宿梵唱,

不為參悟,隻為尋你的氣息。

那一天,閉目在經殿香霧中,

蓦然聽見,你頌經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經筒,

不為超度,隻為觸摸你指尖。

那一年,磕長頭匍匐在山路,

不為觐見,隻為貼着你的溫暖。

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

不為修來世,隻為途中相見。

[1-3]

填詞作品

一夢敦煌

詞:雪禅

曲:那一世

唱:甯月曦語

【靈曦閣出品】

多年以來,我總是做着同一個夢。

大漠深處,千秋寂寞的壁畫中,一個女子向我隐隐走來。

悠然起舞,如花綻放,盛開在寂靜的沙漠,

帶我漸漸穿越時間的沙粒,靠近那悠遠的舞夢。——《敦煌》

佛窟塔,千秋的壁畫

殁骨黃沙,噬殘卷線條被風化

枯藤下,亂世裡品清茶

佛鈴喑啞,寂寞中笑拈佛法

飛天畫,反(和諧分隔符)彈着琵琶

秀骨菩薩,普渡世人歸入善涯

菩提花,飄搖了幾個冬夏

多少佳話,盡情在連壁揮灑

~music~

古域外,恍惚時交錯的一刹

明暗之間,參不透四偈梵話

百年辱,遮淨土凝目殘霞

臨摹觸踏,默數敦煌舊傷疤

明月挂,照萬佛座前的蓮花

輪回人家,尋訪先聖者的步伐

思念的臉頰,輪廓遊走紙劄

一生去記挂,蹒跚身影嗟呀

三危山,再不見佛光傾無暇

枯立月牙,淚婆娑劫碩誰能答

涅槃處,印染戈壁萬斛流砂

一夢幻境中,憑吊莫高窟下

一夢如是——記鸠摩羅什

作詞:擇荇

原曲:朱子岩《那一世》

演唱:HITA

後期:英雄

岩層下,細膩的壁畫,

千夜風砂,愈粗粝線條愈溫雅,

高城外,枯坐着舍利塔,

所有牽挂,封入一切有為法。

迷惘的,破譯了心經,

幡然入定,還默負着相的罪名;

頓悟的,亂世中一意孤行,

謬贊诟病,洞悉如夢幻泡影。

最無常,是筆下須彌都應驗,

蘇幕遮燈,隻絢爛昙花一現;

最如一,是清軟研成濃酽,

重逢再見,本來如露亦如電。

這一程,從龜茲輾轉到長安,

空寂伽藍,曾追随徒衆幾千萬;

這一場涅槃,劫灰從未腐爛,

支離的圓滿,方應作如是觀。

盛年時,曾踏過遍野駱駝刺,

涼州觀日,晨昏莫辨望朱成紫;

殘年時,讀懂所有深邃文字,

歲月修飾的,不外一夢如是。

【注釋】

着相:着就是執着的意思。相就是某一事物在我們腦海中形成的認識也叫概念.它分為有形的(可以看到的)和無形的(也就是意識)。着相是佛教中的的一個術語,是指執着于個體意識。

伽藍:為僧伽藍摩的簡稱,華譯為衆園,即僧衆所居住的園庭,亦即寺院的通稱。

看過小春的《不負如來不負卿》的都知道鸠摩羅什其人,東晉時後秦高僧,著名的佛經翻譯家。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一段金剛經,是他譯出的經文中最廣為後人所知的一段,金庸在《天龍八部》裡将其概括為“一夢如是”,得到的和抛棄的,一夢如是!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