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世達賴倉央嘉措

六世達賴倉央嘉措

佛教人物
第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藏文:ཚངས་དབྱངས་རྒྱ་མཚོ།;Tshangs-dbyangs-rgya-mtsho;1683.03.01-1706.11.15),門巴族,藏傳佛教格魯派大活佛,法名羅桑仁欽倉央嘉措,中國曆史上著名的詩人、政治人物。”
    本名:倉央嘉措 别名: 字: 号: 所處時代: 民族族群: 出生地:藏南門隅地區宇松地方 主要作品: 主要成就: 坐床時間:1697年10月25日

六世達賴倉央嘉措

六世達賴倉央嘉錯(一六八三-一七零六),是西藏曆史上著名的人物。出生在門隅拉沃宇松地方,從小資質靈敏,曾拜五世班禅為師,落發受戒,取法名為羅桑仁青倉央嘉錯。

後被迎至布達拉宮,倉央嘉措,公元1683年生于藏南門隅地區宇松地方的一戶世代信奉甯瑪派佛教的農民家庭。1697年,倉央嘉措被選定為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

是年9月,自藏南迎到拉薩,途經朗卡子縣時,以五世班禅羅桑益喜(1663~1737)為師,剃發受戒,取法名羅桑仁欽倉央嘉措。同年10月25日,于拉薩布達拉宮舉行坐床典禮,成為六世達賴喇嘛

在著名學者桑傑嘉錯的直接培養下,學習天文曆算、醫學及文學等,對詩的造詣很深。二十五歲時,作為上層統治階級争權奪利犧牲品的倉央嘉錯,開始了自己的流浪生活。

先後周遊了青海、甘肅、蒙古、四川、衛藏、印度、尼泊爾等地。曾當過乞丐,送過屍體,生活極為艱苦。

倉央嘉措雖然家中世代信奉甯瑪派(紅教)佛教,但這派教規并不禁止僧徒娶妻生子。而達賴所屬的格魯派(黃教)佛教則嚴禁僧侶結婚成家、接近婦女。對于這種清規戒律,倉央嘉措難以接受。

他不僅沒有以教規來約束自己的思想言行,反而以宗教領袖的顯赫身份,根據自己獨立的思想意志,寫下了許多意纏綿的“情歌”。

一說倉央嘉措被解往北京途中遭害,所寫作品為二十五歲以前的東西。

如今倉央嘉措的身世遭際已經廣為人知,他的情詩被譯成20多種文字傳遍了全世界,至今仍不乏新的譯作出現。僅僅是近百年間的漢語翻譯,我所見到的就不下七八個版本:有民歌體的,有五言、七言體的,有現代新詩的。

由派生而影響,這些詩作同樣給當代畫家、音樂家提供着不竭的靈感和創作資源。特别是經由當代優秀作曲家和歌手傾情打造的倉氏情歌格外的具有魅力,經由倉央嘉措鼓勵和加持的人間情愛平添了神性光彩。

情緣

五世達賴喇嘛六十六歲時在布達拉宮圓寂,他手下的總管第悉桑結嘉措自作主張隐瞞了達賴喇嘛的死訊,他向外公布說達賴老了,又有病,需要每天在密室裡閉關靜坐,研習佛法,不願公開露面,同時,他秘密派人四處尋訪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

在山南的措那地方,他們找到了一個聰明可愛的兒童,認定他是五世達賴的轉世,把他接到措那城堡悄悄供養起來,到了15歲時,在布達拉宮大殿坐床,他就是六世達賴倉央嘉措。

倉央嘉措不喜歡被人當神佛一樣供養在布達拉宮裡,每天從早到晚沒完沒了的誦經禮佛使他非常厭煩,他就穿上俗人的衣服戴上長長的假發,化名唐桑旺布,溜到拉薩八角街或布達拉宮下的雪村,找男朋女友玩耍,享受世俗生活的歡樂。

他寫的一些詩歌,反映了他過着活佛和俗人的雙重生活,其中有兩首是這樣寫的:

在那東方山頂/升起皎潔月亮/年輕姑娘面容/漸漸浮現心上

黃昏去會情人/黎明大雪飛揚/莫說瞞與不瞞/腳印已留雪上

守門的狗兒/你比人還機靈/别說我黃昏出去/别說我拂曉才歸

人家說我的閑話/自以說得不差/少年我輕盈步履/曾走過女店主家

常想活佛面孔/從不展現眼前/沒想情人容顔/時時映在心中

住在布達拉宮/我是持明倉央嘉措/住在山下拉薩/我是浪子宕桑旺波

倉央嘉措在布達拉宮後面林園的湖中小島上,修建了一座名叫龍王潭的精美樓閣,在這裡邀集拉薩城裡的男女青年,在一起唱歌跳舞,飲酒狂歡,倉央嘉措編寫了很多的情歌,讓大家演唱,這些情歌很快在西藏傳唱開來,很受人們的喜愛。

在龍王潭,倉央嘉措結識了一個來自瓊結地方的姑娘,名叫達娃卓瑪,達娃卓瑪容貌美麗,性情溫柔,嗓音甜美,一雙又黑又亮的大眼睛像剛剛釀就的葡萄酒,看一眼就能把人醉倒。

倉央嘉措和她特别相知相愛,好像一個人是另一個人的影子,白天他們在一起歌舞遊玩,夜裡常常幽會。倉央嘉措非常喜歡達娃卓瑪,認為是神靈的賜于,前世的緣份,他寫了這樣一首歌來表達自己的心情:

拉薩人煙稠密,瓊結人兒美麗,我心心相印的人兒,是瓊結地方來的

俗話說,甜青稞往往釀成苦酒,快樂往往變成悲哀。後來倉央嘉措發現達娃卓瑪好些天沒有到龍王潭來了,給她捎信約會,也像撒在水裡的糌粑一樣沒有回音,親自到她住處拜訪,隻見門上挂着一把大鎖。

跟鄰居們打聽,才知道達娃卓瑪被她父母帶回了瓊結好多天了。倉央嘉措像丢了心愛的珍寶,心裡特别難過。他失魂落魄,煩悶的時候,編寫了前面那首“不要再說瓊結瓊結”的歌。從此,倉洋嘉措再沒見過達娃卓瑪,達娃卓瑪成了他夢中的情人。

阿拉善南寺

在内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境内,在賀蘭山主峰巴音森布爾的西北側,有一個群山環抱的寬闊地帶。這裡,綠樹成蔭、溪水潺潺、鳥語花香,距離甯夏回族自治區首府銀川市110公裡。南寺,就坐落在這裡。

南寺的正式名稱為“廣宗寺”,藏文稱作“噶丹吉林”,是藏傳佛教文化的一塊勝地。

寺廟始建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依山而建,山門的兩側岩壁上雕滿了彩繪佛像,是内蒙古自治區最大的石雕佛像群。寺内因供奉六世達賴喇嘛的靈塔而聞名宗教界。

六世達賴倉央嘉措生于康熙二十二年,十四歲時剃度入布達拉宮為黃教領袖,十年後(1706年)為西藏政教鬥争殃及,被清廷廢黜,解送北上,道經青海今納木措湖時中夜遁去,不知所終。

倉央嘉措曾留下很多優美的詩歌,是藏族文學寶庫中的瑰寶。實際上,相傳,隻身遁去的倉央嘉措化名為阿旺曲紮嘉措,遊曆印度、西藏、四川等地十年後,于1716年來到阿拉善,被當地人信奉為上師。

1746年,在南寺尚未建成時,圓寂于此。南寺占地曾達40萬平方米、擁有廟宇數十座,倉房僧舍2859間,僧侶人數最多達1500多名,可謂氣勢磅礴。

悲劇

倉央嘉措為什麼這麼叛逆,一個是因為信仰紅教的原因,還有一個是當時的第巴桑結嘉措為了能繼續執掌政權,在五世達賴圓寂後密不發喪長達15年,緻使尋訪靈童的工作不能開展。

當倉央嘉措被迎進布達拉宮的時候倉央嘉措已經是一個16歲的情窦初開的少年了,一下子讓他生活在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自然是難以接受的了。

六世達賴六世達賴經名為“倉央嘉措”,藏語意思為“音律之海”,其本身就是對他的一生的預言!藏傳佛教高僧對其評價為“六世達賴以世間法讓俗人看到了出世法中廣大的精神世界,他的詩歌和歌曲淨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

他用最真誠的慈悲讓俗人感受到了佛法并不是高不可及,他的獨立特行讓我們領受到了真正的教益!”從六世達賴的一生來看,他無愧于一個大乘行者的德行,當然政治鬥争非他所長,說他是犧牲品到是蠻中肯的。

所謂,婦人之仁就是最終的大慈悲,一切人如果都有婦人之仁的話,極樂也就不遠了。

也正因為如此,倉央嘉措在藏傳佛教中一直被奉為六世,而把乾隆皇帝後來指定的六世達賴稱為七世。系藏南門隅之邬堅嶺地方人,藏曆第十一繞迥之水豬年(1683年,清康熙二十二年)生于一個農民家庭,父名紮喜丹增,母名才旺拉莫。

五世達賴圓寂後,當時擔任第巴的是他培養的親信弟子桑結嘉措。桑結嘉措為了繼續利用達賴的權威掌管格魯派事務,并和固始汗的繼任王達賴汗固始汗之孫)争奪獨掌西藏的政治權力,乃“僞言達賴入定,居高閣不見人,凡事傳達賴之命以行”。

密不發喪達15年之久。公元1696年(清康熙三十五年),康熙帝在蒙古親征準噶爾叛亂時,從俘虜的口中才得知五世達賴早已去世,即降旨向桑結嘉措問罪;桑結嘉措惶恐萬狀,此時才将五世達賴去世的實情禀告朝廷。

因此,于火兔年(1697年),第巴桑傑嘉措才選定倉央嘉措為六世達賴的“靈童”,是年九月。拜五世班禅羅桑益西為師,剃發受戒,取法名為羅桑仁欽·倉央嘉措。是年十月二十五日,倉央嘉措被迎至布達拉宮,舉行了坐床典禮。

倉央嘉措成為五世達賴的繼承人,是第巴桑結嘉措一手制造的政治鬥争的産物。倉央嘉措被迎至布達拉宮坐床時,年已15歲,他隻是格魯派的一個忠實平民信徒,驟然端坐黃教領袖的高位之上,他是不适應的。

因此,關于這位六世達賴的短暫一生,民間有許多極有人情味的迷人傳說。

相傳倉央嘉措在入選達賴前,在家鄉有一位美貌聰明的意中人,他們終日相伴,耕作放牧,青梅馬,恩愛至深。倉央嘉措進入布達故宮後,他厭倦深宮内單調而刻闆的黃教領袖生活,時時懷念着民間多彩的習俗,思戀着美麗的情人。

他便經常微服夜出,與情人相會,追求浪漫的愛情生活。有一天下大雪,清早起來,鐵棒喇嘛發現雪地上有人外出的腳印,便順着腳印尋覓,最後腳印進入了倉央嘉措的寝宮。

随後鐵棒喇嘛用嚴刑處置了倉央嘉措的貼身喇嘛,還派人把他的情人處死,采取嚴厲措施,把倉央嘉措關閉起來。關于類似的浪漫傳說還很多,但都以悲劇而告終。

同時,倉央嘉措還是一位才華出衆的民歌詩人,寫了很多熱情奔放的情歌,他的《情歌》詩集,詞句優美,樸實生動,在民間廣為流傳歌誦。此時,西藏的政局發生變動。

金蛇年(1701年),固始汗的曾孫拉藏汗繼承汗位,與第巴桑結嘉措的矛盾日益尖銳。木雞年(1705年),第巴桑結嘉措買通汗府内侍,向拉藏汗飲食中下毒,被拉藏汗發覺,雙方爆發了戰争,藏軍敗,第巴桑結嘉措被處死。

事變發生後,拉藏汗向康熙帝報告桑傑嘉措“謀反”事件,并奏稱由桑傑嘉措所擁立的六世達賴倉央嘉措不守清規,是假達賴,請予“廢立”。康熙帝準奏,決定将倉央嘉措解送北京予以廢黜。

但于火狗年(1706年),倉央嘉措被“解送”北京途中,據說行至青海湖濱時去世,時年24歲。有的記載中說他是舍棄名位、決然遁去,周遊蒙藏印等地,後來在阿拉善去世。

倉央嘉措被解走以後,拉藏汗與新任第巴隆索商議,于火豬年(1707年)另立白噶曾巴·伊喜嘉措為六世達賴,但西藏人民認為伊喜嘉措是假達賴,始終未予承認。

六世達賴倉央嘉措在達賴喇嘛的世系裡,同四世達賴一樣,是另一位具有不同情況的特殊人物,關于他的經曆和去世的情況,還有種種傳說,但均待進一步考證。

名句

1、我是佛前一朵蓮花,我到人世來,被世人所悟,我不是普度衆生的佛,我來尋我今生的情。

2、那一夜,我聽了一宿梵唱,不為參悟,隻為尋你的一絲氣息。

3、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别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4、不觀生滅與無常,但逐輪回向死亡。絕頂聰明矜世智,歎他于此總茫茫。

5、那一天,我閉目在經殿香霧中,蓦然聽見你頌經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的轉經筒,不為超度,隻為觸摸你的指尖。

一年,我磕長頭匍匐在山路,不為觐見,隻為貼着你的溫暖。

那一世,我轉山轉水轉佛塔啊,不為修來生,隻為途中與你相見。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