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愛

恩愛

情感表現
恩愛,猶仁愛、情愛。是指一種情感,也常表現為諸般情緒、感覺,但就其顯現的大量行動而言,是舒徐的。夫妻欲保持長久的恩愛也需要一些技巧,如學習取悅愛人、注意自身形象,還要懂得欣賞對方等等……此外還有同名的小說作品。[1]
    中文名:恩愛 外文名: 别名:一種情感 類型:情感 拼音:ēn ài

相關詞語或詩句

舉案齊眉

和如琴瑟

琴瑟調和

琴瑟之好

鳳凰于飛

夫唱婦随

共挽鹿車

比翼連枝

比翼雙飛

白頭相守

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古詩四首》之三,見《文選》卷二十九

兄弟情深悲歡共,夫妻恩愛生死同。----七古

有情飲水飽,知足菜根香。以膠投漆中,誰能别離此。--------南朝·梁·蕭統《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

對月問嬌娥,東風夜逐歌。相逢若有日,恩愛不嫌多。《恩愛·胡秉言》

夫妻恩愛法則

夫妻恩愛的十五黃金法則

有人說,結婚是愛情的墳墓。此話雖然有點言過其實,但也并非全無道理。然而,更有許多夫婦,婚後感情與日俱增,兩情愉悅,恩愛有加,愛情之花常開不敗。

究其原委,全在于夫妻感情鞏固、發展得法。

1、經常回憶熱戀:

熱戀是婚姻的前導,熱戀中的男女,那種兩情依依、片刻難離的情景,實在是非常美妙的。結婚以後,經常回憶婚前的熱戀情景,就能喚起夫妻的感情共鳴,并在回憶中增加浪漫情感,更加向往未來,從而增進夫妻感情。

2、安排再度“蜜月”:

結婚時的蜜月,是夫妻倆感情最濃的時期。那時,兩人抛開一切紛擾,完全進入賽過蜜糖的愛情天地,享受“伊甸園”之樂。婚後,如果能利用節假日,每年安排時間不等的“蜜月”,如來個異地旅遊,再造兩人的愛情小天地,重溫昔日的美夢,定能不斷掀起愛河波瀾,使夫妻感情越來越濃。

3、慶祝紀念節日:

結婚紀念日、對方生日、定情紀念日等等,是夫妻雙方愛情史上的重要日子。屆時,采取适當形式,予以紀念,使雙方都感到對方對自己懷有很深的愛意,這對于鞏固夫妻感情作用甚大。

4、補償往昔情債:

不少夫婦結婚時由于條件所限,未能采取理想的形式來回報對方的愛意,如未能度蜜月,未能給愛人買一件象樣的禮品等等。若幹年後,當條件具備時,記着完成這些當初未盡事宜,以償還過去欠下的情債,就會使對方覺得你是個很重情、、多情的人,愛你之情便會倍增,如不少男同志婚後給愛人買金首飾,許多已過而立之年的夫婦補拍結婚彩照等等。

5、學會取悅愛人:

有些男女,婚前與對方約會時,總要想方設法取悅對方,但結婚以後便不再在意對方對自己的感受。這種做法是會損傷夫妻感情的。所以,婚後,女同志還要一如既往地溫柔娴淑,對丈夫呵護關心;而男同志則應細心體味妻子的内心感受,不但要處處體貼愛護妻子,而且還要學習一些取悅妻子的技藝,如作她購買服裝的高參,幫她制定美容計劃,不時來點幽默等等。

6、創點意外驚喜:

出乎意料地使對方驚喜,常會起到感情“興奮劑”的作用。因此,創造一點意外驚喜,對于增進夫妻雙方感情很有好處。如瞞着對方,将他(她)在遠方的親人接來會晤,為對方買一樣很想得到的物品,為夫妻倆創造一個對方沒有準備但卻非常喜歡的活動等等,都可使意外驚喜油然而生,從而在驚喜中迸發出強烈的感情之花,掀起歡騰的愛情熱浪。

7、适當來點小别:

“小别勝新婚”。在過了一段平靜的夫妻生活後,有意識地離開對方一段時間,故意培養雙方對愛人的思念,再歡快地相聚。這時,就能使夫妻倆思念的感情熱浪交織成愉悅的重逢狂歡,把平靜的夫妻感情推向一個新的高峰。

8、注意自身形象:有些人,婚後衣着、容顔等不再講究,不修邊幅。特别是男同志,這方面的問題更為嚴重。其實,無論夫妻哪一方,都不希望對方在别人的心目中留下不好的形象。因此,注意自身形象,不但可以取悅對方,而且也是在公衆場合下為對方争面子的需要。否則,就有可能影響雙方的感情。

9、防止子女奪愛:

不少夫婦,在有了子女後,往往把情感全用到了子女身上,每每忽視了愛人的感情需要,尤以女同志為甚。這種做法有失偏頗。對子女施愛是必要的,但這并不意味着就應放棄對愛人的感情持續投入。那樣,不但會冷落愛人而影響夫妻關系,而且也會給家庭罩上一層陰影。

10、留足浴愛時間:

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競争中,每個人的工作都是十分繁忙的,有不少人因忙于公務而顧不上夫妻倆的感情生活,以緻夫妻經常不能一起進餐、共眠,影響了兩人感情的鞏固和發展。所以工作再忙,也要巧于安排,擠出時間,留給兩人共同生活,共浴愛河。

11、保持性生活新鮮:

性生活是聯絡夫妻感情的重要途徑,良好的性生活是鞏固和發展夫妻感情的必要保障。不少夫婦婚後性生活老一套,缺乏創新,并導緻感情鈍化。所以,要創造新鮮的性生活方式,通過改變性生活的時間、地點、體位等辦法,使夫妻雙方都從永遠新鮮的性生活中獲得新鮮的感受,并使夫妻的感情之花永葆新鮮。

12、留些個人隐私:

肚量再大的人,對于愛人的绯聞也會生出醋意來,至于得知對方“紅杏出牆”的豔事,則更難容忍,由此導緻家庭危機四伏的事并不鮮見。所以,将過去個人婚戀史上的隐私,對現在的愛人“但白交待”并非良策,那樣,非但對增進感情無補,反而會帶來本可避免的感情危機。因此,留些個人隐私,是鞏固和發展夫妻感情的明智選擇。

13、慎交異性朋友:

夫妻婚後有自己的社交活動,這是很正常的。但是,要注意慎交異性朋友,交往時要留有分寸,讓彼此關系隻控制在同志式的關系之内。明顯對自己有好感甚或對自己不懷好心的異性朋友,要主動疏遠,以理智來處理感情糾葛。最好的辦法是盡量少參加一些隻有自己一個人出席的社交活動,即使無法拒絕,也提出攜愛人一起出席的要求。特别在遇有“第三者”插足危險時,更應這樣做,以杜絕其非份之想。支持愛人事業每個人在走上工作崗位後,都有他自己的事業。因此,無論男方還是女方,都不能隻顧自己的事業而忽視對方的事業,更不能強求對方犧牲自己鐘愛的事業來服從自己。那樣,隻會損傷彼此的感情。夫妻雙方既有追求自己事業的權力,也有承擔家庭義務的責任。正确的做法應該是,想辦法多挑一些家庭擔子,熱情地支持愛人的事業。雙方都能這樣做,就能消釋矛盾,增進感情。

14、尊重對方:

人都是愛面子的,當着别人的面批評愛人,最容易挫傷對方的自尊心,影響夫妻感情。所以,要學會尊重對方,越是人多的時候,越要奉承愛人,以博得對方的歡心。隻有夫妻倆在一起時,你再向他(她)提些意見,甚至可以進行嚴肅的批評,對方就會在愉快接受之餘,感受到你煞費苦心中體現出的濃濃愛意,從而以加倍的愛來回報你。

15、警惕财務危機:

結婚以後,如果不能搞好收支平衡,就會出現家庭财務危機,影響夫妻感情。有些家庭,錢歸一方總管,如果不能财務公開,當一方經濟要求得不到滿足時,也會産生家庭矛盾。這些,都是值得警惕的。因此,要夫妻共同理财,堅持量入為出的持家原則,勤儉節約,精打細算。手中要始終留有一些機動經費,以防不測之用。這樣,就能防财務危機于未然,拒感情危機于千裡。

夫妻恩愛妙在欣賞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哪個九十七歲死,奈何橋上等三年。這些脍炙人口的千古絕唱,道出了家庭生活的真谛:夫妻需要恩愛,夫妻應該恩愛。然而,夫妻怎樣才能做到恩愛呢?傳說,宋代大文豪蘇東坡的妹妹蘇小妹,生得清雅秀麗,全無俗韻,聰明絕世,并嫁給當時同樣是宋代大文人的秦觀為妻。新婚之夜,秦觀正要喜人洞房,卻被小妹擋之門外。小妹隔門連出了幾道難題,要秦觀應答,何時答對了,才準進入洞房。秦觀雖才思敏捷,也直到谯樓3鼓,才把小妹的難題全部答出,獲準進入香房。婚後秦觀兩口子詩來詞去,夫唱婦和,相互欣賞,情深意長。最後小妹先秦觀而卒,秦觀思念不已,終身不再複娶。這段佳話,被後人寫成醒世之言,就是有名的蘇小妹三難新郎。可見,古人早已深谙夫妻恩愛之道。為夫為妻,或貧或富,都要相互欣賞。隻有欣賞得深才會恩愛得深,而恩愛越深,相互欣賞的東西也就會越來越多。欣賞對方,不一定就是對方的才貌,因為才能有高有低,美貌也總會消逝。欣賞應是多方面的,或禀性溫柔,或相知相悅,或勤勞樸實,或幽默風趣……,隻要善于挖掘出對方的優點,夫妻之間就能相互欣賞。當然,無論是夫或妻,都需要注意自身的修養,使自己有料吸引對方。欣賞還需要相互包容,愛一個人,不能隻愛他(她)的優點,卻容不得對方半點瑕疵。我們欣賞維納斯女神的高貴典雅,又包容了她的斷臂,藝術品尚且如此,何況活生生的人!有些細微的缺點反而能襯托出優點的真實。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夫妻的欣賞又是相互的,隻有一方欣賞一方,另一方卻無動于衷,夫妻恩愛又從何談起呢?即使沒有發生婚變,那也不過是一種動物本能的維系。

性愛與恩愛

由于文化的引導,一般所說愛情(或愛,限制于涉性的愛)常常是以婚姻為目的的或婚姻狀态的愛情,是欲望與感情在社會制度及其意識形态規範下所形成的一個龐大複雜的生理--心理系統結構。世界是多元的,在某種意義上,愛情就是從愛情角度看人甚至看世界。因此定義愛情有如定義人一樣的困難,本文也隻能進行一些結構分析。

愛情作為系統或結構大緻有四個要素:性愛、恩愛、親情、友情。性愛是為滿足性欲望和進行性活動而産生的親密之情。因性産生的愛是性愛。性愛也可稱為情欲,主要是肉體之愛、肌膚之親。在語言形式上“性”與“愛”組合而成“性愛”,它本身也是一個系統結構。性是(自然)生理機制,主要指性欲望、性活動。性欲望積聚而要求釋放與滿足是自然規律,因此最後導向性交合。欲望滿足的最高快樂感體現于性高潮。

性的本質是人的生命意識和生命意志,涵蓋着傳宗接代的無意識本能。愛或愛情側重指謂心理或感情機制。性愛是源于性欲望的心理—生理系統機制。(性與愛的關系、性與性愛的區别與聯系,非本文主旨,不細讨論)性愛活動過程既是本能性的,也是文化性的、社會性的、審美的。性愛的個人指向是性欲望的實現,性愛一語的意義多半指此,故西方人把性交說成做愛;其社會結果是結婚組織家庭、延續種族。在傳統婚姻的框架裡,愛或愛情常指恩愛,恩愛是性愛的轉化和延伸,主要指身心的相互關懷、生活親近、物質互惠之情等方面的親密之情。

恩愛有兩種,一是自然的,即性愛自然的延長,是性愛達到目的的有意或無意的手段,與婚姻制度制度化運作無關;二從一來,與一同中有異,是為了婚姻,為了多方面的情感協調和忠誠相待,相濡以沫的患難經曆,包括在日常生活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繁瑣與折磨中形成的情誼,本文所論主要是這種制度化運作産生的恩愛。友情或友愛指因事業、愛好、興趣、氣質、性格等産生的類似朋友般的親密之情。親情指上下代親子間和家庭成員及親戚網絡間感情互動交流對兩性親密關系所造成的感情強化。恩愛具有廣被性,其範圍(過程與時間)大大超過性愛。(這樣說不等于認可恩愛比性愛重要。)作為同一系統結構中的要素,性愛與恩愛(含恩情、親情、友情)的關系極為複雜,這裡把愛情一分為二,是為了分析的方便,實際上,在愛情的結構中,被析出的性愛,帶有恩愛的特點;被析出的恩愛,也不等同于沒有性關系的友情親情等,這裡表現出理性的悖論,理性既是有效的,也是有缺憾的,我們利用理性有效的一面,也不能忘記它的短處。

四個要素中隻有性愛的非理性多于理性,其他三個都是理性多于非理性。為了方便,可把除性愛以外的三個要素統稱為恩愛。四個要素之分來源于婚姻,即作為制度的婚姻對人的塑造的結果,婚姻之愛(即社會制度訓育成的社會刻闆印象中的愛或愛情)的内容不同于性愛。誠然,婚姻的性愛應是和諧的,這一點對婚姻也很重要。但婚姻之愛比性愛要複雜得多,其中恩愛占的比重相當大。生活是複雜的、豐富的,即多元的,在正常情況下,恩愛雖來自性愛,但恩愛無處不在,與作為欲望和激情的性愛不同,不但在古代可以彌補性愛的匮乏,即現當代也常常包容、醫療性愛的缺憾,甚至替代它;雖然這是導緻維持型婚姻的主要原因之一。至少在中國,大多數婚姻的牢固與長久主要靠偏于理性的恩愛。柏林斯基說:“愛情之需要理性内容,猶如燃燒之需要油脂”,即可理解為恩愛對愛情的維護。以非理性或本能性為主要特征的性愛為了實現自己,需要一定條件與場合,在日常,羞恥心使性愛藏隐起來,促使恩愛走向前台或言語纏綿或投桃報李,千方百計表達大緻可以公開的親近親熱親密之情。

恩愛是非理性的性愛的理性表達和理性手段。上文提到的以恩愛為總稱的恩愛、親情、友情,雖均為情感,也常表現為諸般情緒、感覺,但就其顯現的大量行動而言,是舒徐的,是清醒的、是偏于理智的。它不象性愛,性愛由于其本能性,偏于非理性,其行為最終目的和最終實現則在很大程度上是理智拘限不了的。性愛象個任性的孩子,恩愛是厚道的母親。

性愛多私人性、隐私性,甚至反社會性,恩愛具有公開性、社會性。誰也不公開訴說性愛狀況,離婚理由中的感情不和、性格不和常常是性愛不和的代用語,但如何恩愛則可以宣揚,譬如為了維護社會秩序穩定評選模範夫妻、五好家庭等。性愛主要是自然的、本能的,恩愛在很大程度上是婚姻釀制造出來的。

現行人類婚姻制度産生于對性愛的管制的需要,對恩愛的重視、培養、宣傳主要是制度或權力的成果。恩愛尤其是友情要素,越綿長就越牢固,沒有特殊矛盾,感情濃度與年月積累成正比;性愛則在一定時間後産生審美厭倦與審美疲勞,并影響恩愛,此後難以收拾。因性愛而離婚的痛苦常常因此而生。性愛(内在的審美厭倦或外在的新歡)使人不得不離,因恩愛又常常難舍難分。不少人屈服于性愛,隻好犧牲恩愛。現實中反例當然更多。

張愛玲在《紅玫瑰與白玫瑰》裡說每個男人生命裡至少有兩個女人,一個是他的白玫瑰,聖潔的妻;一個是他的紅玫瑰,熱烈的情婦。(大意)她所說紅玫瑰就是性愛,白玫瑰就是恩愛。聰明的張愛玲對人性體察頗深,所以有此意味隽永的妙喻。她采用的雖然是男性視角,然而具有囊括力。

羅素在約半個世紀前就曾覺察到愛情的複雜性與豐富性,他想把所論述的“愛”的含義固定于“性愛”(愛情的核心内容)上:“愛如果這個字眼能夠得到正确應用的話,并不是指兩性間的一切關系,而僅僅是指那種包含着充分的情感關系和那種既是心理又是生理的關系。愛可以強烈到任何程度。”這裡,他是在排除恩愛而對性愛做準确的描繪。由于婚姻制度,“兩性間的一切關系”有恩愛也有性愛,愛好自由的羅素強調的是尚不得自由的性愛。藹理士說:“戀愛是欲和友誼的一個綜合”,因此從愛情研究的角度說,愛(愛情)是性愛與恩愛的綜合。

作家王安憶說:“…我覺得夫妻之間有一種力量特強大,那就是一種叫同情的力量。我們們說同情不是愛情。我說不好愛情是什麼,但我覺得同情是一種非常有效果的感情。我覺得夫妻之間、親人之間,同情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很明顯,這裡“同情”說的是恩愛。王安憶的長篇《長恨歌》裡,主人公王绮瑤與嚴師母聊天,嚴師母說到若不是解放,嚴先生差一點就娶了小老婆的事。王勸慰說:“其實,再怎麼樣,也是結發夫妻最恩深義長。”嚴師母贊同地解釋:“恩和義就是受苦受罪,情和愛才是快活;恩和義是共患難的,情和愛是同享福的,”還特地對王绮瑤強調:“還是情和愛好啊,隻要嘗過味道沒有肯放手的,……”顯然,作家進一步分辨開了:“恩和義”即恩愛,“情和愛”即性愛。芬蘭婚姻史學家韋特斯馬克說:“……男人在愛情上的專注性,雖可使他在一段時間内不另求新歡,卻不能使他長久地專愛一個人。

性愛是飄忽不定的,常受見異思遷心理的影響。不過,如果性愛中包含有發自内心的共鳴和鐘情,夫妻之間就會産生一種紐帶,即使青春漸逝,美貌消失,愛情仍能曆久不衰。正是這種紐帶,導緻了持久的一夫一妻關系。”這裡可以發現韋特斯馬克正努力辨析“愛情”與“性愛”的區别。他對性愛的認識是準确的。所謂“性愛中包含有發自内心的共鳴和鐘情”,這裡“性愛”指“愛情”,即籠統指異性間的總體感情,因為除了性欲望相互滿足外,兩性間還有更廣闊的生活天地使他們相互可能“發自内心的共鳴和鐘情”,友誼、共同事業或生活目的等,即恩愛,生活中這種事例不少,薩特、波伏娃二人也是著名的例子之一。

性愛和恩愛何者何時成為婚姻生活的主導因素,也因人因時因地而異,但一般說來,經濟條件好的人,偏重性愛;條件相反的人,偏重恩愛。在雙方物質生活條件較為優渥時,性愛地位重要;相反的條件下,恩愛重要。一個國族,隻有在經濟順利發展時,才會有婚戀方面的改革或革命;經濟蕭條時,人們隻是默默地忍受。古雲“飽暖思淫心”,如果去掉傳統話語權力給“淫”疊加上的巨大貶義,理解為自然需求,大緻可以概括上述性愛與恩愛的整體性,即相輔相成又相反相成的結構關系。

一般來說,自由主義、個人主義的價值觀重視性愛,群體主義、專制主義或集權主義的價值觀重視恩愛。傳統的泛道德主義價值觀以德為本,有反人道主義的積澱,它把作為本體和目的的人置于道德大山之下,以道德價值取代生命價值,把活生生的人淨化為空洞的道德符号。“萬惡淫為首”的古訓在相當程度上實際是政治壓迫、經濟剝削的文化的曲折表達。悠久的傳統曆來輕視感性,更鄙視性欲性愛,不是禁欲就是節欲,把正常的愛欲與過度的淫(“淫”概念還有性壓迫和性侵犯的含義)等同起來,造成數千年的普遍的性壓抑,至今未能消除,其影響不能不連通到政治經濟建設。

越吵越愛

在感情中,當兩人發生沖突,對另一半心存不滿,甚至火冒三丈之時,若想巧妙地将吵架轉化為彼此親密溝通的方式,那就需要放下“硬批評”的铠甲,練就一身“軟抱怨”的神功。

第一,不作攻擊,說明自己的需要。

第二,不以偏概全,聚焦具體行為。

第三,情緒可以“光說不練”。

隻要抛棄“硬批評”,而學會“軟抱怨”,愛情溝通就能讓幸福如願!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