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常兒童

超常兒童

智力發展突出優異的兒童
超常兒童,英文名supernormal children,是指智力發展明顯超過同齡一般發展水平或具有某種特殊才能的兒童。亦稱天才兒童。超常兒童在表現上不是一種模式,有的愛好文學,有的對數學特别敏感,有的在音樂方面表現出才能等。20世紀前,在西方學者中,天才遺傳決定論占優勢,這類兒童被稱為天才。
    中文名:超常兒童 外文名: 别名: 民族: 籍貫: 畢業院校: 職業: 主要成就: 英文名:Supernormal children 亦稱:天才兒童 應用學科:心理學 應用範圍:發展心理學 才能:文學、數學或音樂方面

名詞解釋

能力發展顯著超過同年齡兒童平均水平的兒童。包括智力超常和特殊才能超常兩類。前者指智力發展顯著地超過同年齡兒童的兒童,其智商(IQ)在130~140之上。他們的心理和行為一般具有觀察細緻、記憶準确、思維敏捷、想象豐富、意志堅強、興趣廣泛、好奇好問等特征。後者指在特殊才能(如音樂才能、繪畫才能、體育才能等)上有非凡發展的兒童。

研究史

最早對天才人物進行研究的是英國的人類學家F·高爾頓,他對977位著名人物的家族血緣關系進行了調查分析,得出能力遺傳的結論。20世紀2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L·M·特曼用斯坦福一比奈智力量表鑒别出1528名天才兒童,平均智商為150。此後,西方國家普遍采用标準化的智力測驗來鑒别天才兒童,将智力測驗中得分在130以上的确定為天才兒童。

20世紀50年代後,心理研究者發現,智商的預見性随兒童年齡的增長而降低,兒童的許多能力不能通過智商表現出來,一些研究者開始注重兒童其他方面的能力,如創造力、行為表現等,并通過教學實驗等方法來發現天才兒童。現在普遍認為,超常兒童是較好的自然素質與适當的教育和環境影響相結合的結果。超常兒童不僅具有觀察力強、知覺敏銳、注意集中、想象豐富等優良的智力素質,而且具有興趣廣泛、求知欲強、堅韌不拔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超常兒童的特點及其發展是世界各國心理學家和教育者共同關心的一個熱點問題。我國研究者對超常兒童進行系統科學的研究和教育始于20世紀70年代,迄今已從認知能力(智力)、非智力個性特征以及創造力等方面對超常兒童進行了較為全面的研究。在認知方面,研究結果一緻表明,超常兒童不僅在智力上明顯高于常态兒童,而且在感知、記憶、思維等方面都明顯優于常态兒童。超常兒童被一些人稱為神童,其實并不神秘。優越的自然素質是超常兒童發展的物質基礎。前已述及,遺傳素質對智力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因素。兒童的智力發展速度是不均衡的。

分類

從智力、才能上分可把超常兒童分為:

一類是智力發展比較全面的超常兒童。這類兒童在普通智力測驗上成績高于常人,在學習上一般能力較強,成績優異,有的能一年完成2-4年的學習任務。

二類是具有特殊才能的兒童。這類兒童有的既有較高的智力水平,同時又具有某一方面的特殊才能。

特點

1、比較獨立、自律,有時會反抗權威。n2、常捉弄别人,表現出小醜般的幽默,惹人開心。n3、适應環境的能力比較強。n4、喜歡冒險、挑戰性的遊戲。n5、對例行公事及令人厭煩的事物,非常沒有耐心。n6、擴散思考能力強,記憶力廣且會注意細節。n7、喜歡閱讀,有廣泛的知識背景。n8、常常需要較多時間思考。n9、對有興趣的事非常專注。n10、敏感,好奇,有豐富的想像力,感覺特别靈敏,如聽到某種聲音就想到某種顔色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