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層色譜

薄層色譜

實驗技術
薄層色譜又叫薄闆層析,是色譜法中的一種,是快速分離和定性分析少量物質的一種很重要的實驗技術,屬固—液吸附色譜,它兼備了柱色譜和紙色譜的優點,一方面适用于少量樣品(幾到幾微克,甚至0.01微克)的分離;另一方面在制作薄層闆時,把吸附層加厚加大,因此,又可用來精制樣品,此法特别适用于揮發性較小或較高溫度易發生變化而不能用氣相色譜分析的質。[1]
    中文名:薄層色譜 外文名:(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别名:薄闆層析 類型:實驗技術

原理

色譜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組分在某一物質中的吸附或溶解性能的不同,或和其它親和作用性能的差異,使混合物的溶液流經該種物質,進行反複的吸附或分配等作用,從而将各組份分開。

薄層色譜是一種微量、快速和簡便的色譜方法。由于各種化合物的極性不同,吸附能力不相同,在展開劑上移動,進行不同程度的解析,根據原點至主斑點中心及展開劑前沿的距離,計算比移值:化合物的吸附能力與它們的極性成正比,具有較大極性的化合物吸附較強,因此Rf值較小。在給定的條件下,化合物移動的距離和展開劑移動的距離之比是一定的,即Rf值是化合物的物理常數,其大小隻與化合物本身的結構有關,因此可以根據Rf值鑒别化合物。

薄層色譜可适用小量樣品的分離:也可用于多達500mg樣品的分離,是近代有機化學中用于定性,定量的一種重要手段。特别适用于那些揮發性小的化合物,以及在高溫下易發生化學變化而不能用氣相色譜分析的物質。

趨勢

現代薄層色譜基本都是由各種儀器來代替,以消除在實驗過程中的諸多影響因素。這也是國内科技發展的大趨勢,逐漸取代人為因素在實驗過程中的影響,從而達到重現性的效果。

在應用方面也是多種多樣,在制藥、食品、保健品、化妝品、法檢、飼料、工業等方面均有較廣泛的應用。

相關

手工鋪制層析闆耗費時間較長,為方便使用,可以直接從市場上獲取标準的層析闆。

商用層析闆一般會标注G、H、GF、HF;其中G表示凝固劑,H則不含凝固劑,G的價格通常低于H;F則代表熒光

目前國内的商用層析闆質量與國外仍有較大差距,不推薦使用國産商用層析闆(膠粒徑較大,均勻度不夠高)。

矽膠G:含有13%—15%的煅石膏

矽膠H:純矽膠

矽膠GF:254熒光和粘合劑

粘合劑CMC:羧甲基纖維素鈉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