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裡大造林

萬裡大造林

非法吸納公共資金
随着西部大開發的大力推進,牧民不得不面臨各種新的挑戰。面對各種新的機遇時牧民如何采取行動,對于牧區經濟發展和生态環境的改善至關重要。關注萬裡大造林案發前後的相關報道會發現,媒體和客戶對萬裡大造林公司從大誇其詞轉變為種種否定的過程。在案發當初人們讨論地沸沸揚揚,但是很少有人關注案發後至今牽連到該案的牧民土地及生活狀況如何。筆者認為關注牧民視野中的萬裡大公司的影響不容忽視。[1]
    中文名:萬裡大造林 外文名: 别名: 注冊資本金:1000萬元 總部:遼甯省 注冊地點:内蒙古通遼市

萬裡大造林案件的警示

一是不被社會名人和影視明星的“光環”暈了眼;

二要樹立正确的理财觀,即任何投資都有風險;

三要謹記“隔行不取利”的古訓,不熟悉的領域絕不盲目投資。

由于萬裡大造林公司的行為脫離了植樹造林的範疇,内蒙古自治區處置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指控“其涉嫌非法集資”;内蒙古工商局認定“其經營行為按不同層級業務人員點位複式計酬屬于團隊計酬的傳銷行為”;内蒙古農牧業廳指控“其與嘎查、蘇木(鄉)鎮及農牧民直接簽訂土地(草原)承包(租賃)合同的方式取得土地(草原)使用權、并将草原變更為林業用地觸犯了《草原法》和《内蒙古自治區草原管理條例》”;内蒙古工商局還指控萬裡大造林公司涉嫌廣告欺詐……2007年8月22日,公安機關依法對萬裡大造林公司董事長陳相貴、總經理劉豔英等多名高管采取了強制措施。

“高回報”誘惑

萬裡大造林公司以“今天投入2.66萬元,8年後回報18萬元”等廣告宣傳,誘使大量投資人陷入集資陷阱。

57歲的梁先生說:“投進錢就長出錢了,我真的很動心。”梁先生是長春人,一天傍晚,他在家門口被萬裡大造林公司的業務員“忽悠”:花2.6萬元買下10畝林地,8年後扣除買林地的費用淨賺16萬元。梁先生為之心動,被“忽悠”到一個會議室聽“項目說明會”。

“現在看來那是個‘洗腦’會。”梁先生說,業務員在會上反複宣傳:客戶買下林地後,公司有專人管護,确保成活率100%;确保8年後林木蓄積量達到12立方米……這麼大的“金娃娃”誰不抱,梁先生掏出2.6萬元買了10畝。

田先生與梁先生不同,買了10畝林地,又在業務員“忽悠”下去了通遼市,見到了“長勢喜人”的林木。在萬裡莊園董事長與客戶定期見面會上,陳相貴口若懸河地演講自己的發家史,吹噓百萬公頃大造林工程項目怎樣賺錢……在陳相貴的蠱惑下,田先生毫不猶豫地買了30畝,總共掏了10.4萬元。

他們沒想到,陳相貴與營銷隊伍是一個“金字塔”形的利益共同體。陳相貴坐在塔尖上獲大利,往下每個層級都有不同的利益。記者從通遼市科爾沁區人民法院的一份刑事判決書上看到,萬裡大造林撫順分公司營銷部長李延昭2004年7月的銷售業績提成款是4.9萬多元,8月份是4.1萬多元,9月份是4.2萬多元;營銷部長呂光輝2004年7月份的銷售業績提成款是7.2萬元,8月份是3.3萬多元,9月份是3.7萬多元……林地買賣火的時候,公司在12個省區市設了99個分公司,賣林人與買林人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司法審計顯示,萬裡大造林公司向業務員發放業績提成款達2億元。一個往沙地裡撒錢的企業,巨額提成款從哪裡來?就得掏買林人的錢!

“名人”效應

陳相貴們憑什麼把這麼多人哄得樂呵呵地把錢掏給他們?罩在陳相貴頭上的“光環”是人們上當的原因之一。陳相貴們利用了公衆對社會“名人”“明星”的信賴心理。陳相貴深知企業公衆形象的重要,萬裡大造林孕育之初,他就扯上了小品作者何慶魁和笑星高秀敏,利用何慶魁在公衆心中的老實相和笑星高秀敏的直爽個性,博得東北三省父老鄉親的好感。他還“收買”個别知名的電視節目主持人為其搖旗呐喊……2006年至2007年7月31日,萬裡大造林向全國405家媒體投入了5000萬元,做有償新聞或廣告宣傳。

利用“名人”與“明星”得花錢,畢竟是間接效應,如果把自己包裝成“名人”或“明星”呢?從未演過戲的陳相貴鑽進電視劇《劉老根2》扮演了一個絕對正面的角色——鄉黨委書記馬明。之後,初嘗“明星”甜頭的陳相貴,幹脆與利益夥伴們投資搞起了電視劇《聖水湖畔》,并在劇中演了“陳書記”。作為正面人物,“馬書記”“陳書記”成了他的一張“名片”,走到哪裡人們都對他高看一眼。

當然,僅憑“明星”臉是不夠的,陳相貴還要給自己罩上“榮譽”光環。司法審計發現:2004年12月12日,萬裡大造林電彙中國改革人物評選活動組委會人民币25萬元,同年,陳相貴被評為“中國改革十大新聞人物”;2005年10月,萬裡大造林電彙北京禮儀之邦文化傳播中心人民币15萬元,同年,陳相貴被評為“中國最具影響力企業家”;2006年5月17日,萬裡大造林電彙中國企業文化促進會營銷策劃專家委員會人民币10萬元,同年,陳相貴獲得“感動中國十大策劃創新人物”獎;2006年9月28日,陳相貴按照中國農村十大緻富帶頭人活動組委會指定的賬号電彙人民币16萬元,同年,陳相貴獲得“中國農村十大緻富帶頭人”稱号……

有這麼多“名人”和“明星”捧着,有這麼多“光環”罩着,投資人哪能不被迷惑?司法審計初步結果顯示,在3年多時間裡,有29987人投資萬裡大造林公司的林地。

“光環”背後

然而,不論陳相貴怎樣“包裝”,愛錢的本性難移。誰妨礙他斂财、誰侵占其财物,陳相貴下起手來又狠又辣。為了對付上述兩種人,陳相貴在公司設了個法務部,網羅了一批有劣迹的人做打手。

萬裡大造林有個董事長助理叫王德印,摸清陳相貴的斂财術以後,辭職在媒體上披露了一些公司内幕。陳相貴與王德印談判:給你80萬元,你别再披露了。他們拟訂了一個“私了”協議,王德印在協議上簽了字,轉身即被陳相貴指控“敲詐勒索”,2005年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6年。

72歲的老中醫焦振生,以25萬多元買了100畝林地,并加入了萬裡大造林的銷售隊伍,還當上了秦皇島分公司南戴河銷售部長。鑽進去方知上當,便鬧騰着退地。不給退就通過媒體揭露公司的坑人黑幕。一番鬧騰,陳相貴不僅答應退錢,還要多補20萬元。2006年5月9日,焦振生剛接過20萬元補償款就被公司法務部以“敲詐勒索”移送報案,至今仍在羁押中。

陳相貴生性多疑,隻要哪位主管被他懷疑掏其錢袋子,公司法務部便私設公堂、審訊辦案,審訊筆錄上還按着手印。公司辦公室唐主任被懷疑了,公司法務部便在工作人員任寶柱身上突破。2006年7月25日,任寶柱被帶到萬裡莊園湖西的樓裡,5名打手讓其交代問題,不承認就拳打腳踢,跪拖布把……

據初步了解,陳相貴通過公司法務部在3年多時間裡,已經将多個斷他“财路”和掏他錢袋的人送進了監獄。

内蒙古英南律師事務所主任張若冰認為,萬裡大造林公司涉嫌經濟犯罪案件,廣大參與投資者至少應該吸取三大教訓:一是不被社會名人和影視明星的“光環”暈了眼;二要樹立正确的理财觀,即任何投資都有風險;三要謹記“隔行不取利”的古訓,不熟悉的領域絕不盲目投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