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會議

黎平會議

1934年12月中共中央在黎平召開的會議
通道會議以後,經過毛澤東的努力說服,許多領導者轉變了觀點,支持毛澤東的正确意見。1934年12月15日,中央紅軍占領黎平。18日,黨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開會議。參加者有:周恩來、博古、毛澤東、陳雲、劉少奇、李德等。會議讨論紅軍的進軍路線問題。會上展開了激烈的争論。主持會議的周恩來采納了毛澤東的意見。與會大多數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确主張,通過了《中央政治局關于戰略方針之決定》,決定放棄與紅二、六軍團會合的原定計劃。
    中文名:黎平會議 外文名: 發生地點: 主要人員: 機構:中央政治局 時間:1934年12月15日 主要人物:周恩來、博古、毛澤東、陳雲等

概況

通道會議以後,經過毛澤東的努力說服,許多領導者轉變了觀點,支持毛澤東的正确意見。1934年12月15日,中央紅軍占領黎平。

18日,黨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開會議。參加者有:周恩來、博古、毛澤東、陳雲、劉少奇、李德等。

會議讨論紅軍的進軍路線問題。會上展開了激烈的争論。主持會議的周恩來采納了毛澤東的意見。與會大多數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确主張,通過了《中央政治局關于戰略方針之決定》,決定放棄與紅二、六軍團會合的原定計劃。

決議指出:“鑒于目前所形成之情況,政治局認為過去在湘西創立新的蘇維埃根據地的決定在目前已經是不可能的,并且是不适宜的”。“政治局認為新的根據地區,應該是川黔邊地區,在最初應以遵義為中心之地區,在不利的條件下應該轉移至遵義西北地區,但政治局認為深入黔西、黔西南及雲南地區,對我們是不利的。我們必須用全力争取實現自己的戰略決定。”決議還指出:“在向遵義方向前進時,野戰軍之動作應堅決消滅阻攔我之黔敵部隊。對蔣、湘、桂諸敵,應力争避免大的戰鬥,但在前進路線上與上述諸敵部隊遭遇時,則應打擊之,以保證我向指定地區前進。”

決議最後說:“為着保證這個戰略決定之執行,必須反對對于自己力量估計不足之悲觀失望的失敗情緒,及增長着的遊擊主義的危險。”

會議還決定在适當的時候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以便審查黎平會議的決定和總結第五次反“圍剿”以及長征以來軍事指揮上的經驗教訓。

黎平會議最後确定了向貴州轉兵的戰略決策,毛澤東的正确意見終于被黨中央采納,避免了陷入重圍的危險,使紅軍争取了主動。黎平會議是長征以來具有決定意義戰略轉變的關鍵,為遵義會議的召開作了重要的準備。

會後,中央軍委立即轉發了中央政治局的這一新的決定,并要求各軍團首長将中央的決定傳達到師及梯隊首長。為執行新的戰略方針,決定對部隊進行整編,撤銷八軍團并入五軍團,軍委一、二縱隊合并為軍委縱隊。由劉伯承任司令員、陳雲任政治委員、葉劍英任副司令員。12月19日,中央軍委根據黎平會議的決議作出了《關于執行中央政治局十二月十八日決定的決定》,即将中央紅軍分為左、右兩個縱隊向以遵義為中心的黔北地區前進。12月31日,軍委縱隊到達猴場。為确定紅軍進入黔北地區以後的行動方針,中央政治局于1935年1月1日又在猴場(草塘)召開會議。猴場會議重申了黎平會議的決定,提出了紅軍渡過烏江後新行動方針,這就是徹底粉碎五次“圍剿”,建立川黔邊新蘇區根據地。

曆史地位

黎平會議是以遵義會議為偉大标志的系列會議中的第一次重要會議。具體表現在:

第一,黎平會議是中共中央從江西中央蘇區突圍出來之後召開的一次政治局會議,在中央全會閉幕後,這是黨内最高級别的會議,決定了當時紅軍長征戰略轉折的大政方針。因此會議作出的決議、決定等至關重要,決定着中共中央和紅軍的命運和未來。

第二,第一次否定了博古、李德頑固堅持的使紅軍遭受巨大損失錯誤戰略方針。長征開始時,中央錯誤路線有兩個“念念不忘”:一是不肯扔掉“壇壇罐罐”,突破國民黨軍第四道封鎖線時才解決;二是不肯改變北上湘西與紅二、六軍團會合的原定的不切實際的戰略方針。一路争吵沒休沒了,通道會議沒解決,是在黎平會議上才第一次明确解決,并以中央政治局名義,以決定的形式否定了博古、李德頑固堅持的已經過時的錯誤軍事路線。

第三,第一次結束了從1931年11月贛南會議以來的三年多時間裡,毛澤東在中央領導層受排斥的地位,開始形成了中央絕大多數領導人(包括過去反對他的人),贊同、支持、擁護他的正确主張的局面,從而為遵義會議重新确立毛澤東同志在黨中央的核心領導地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對于中國革命重新走上正确道路,對于中國革命在毛澤東的正确領導下迅速發展壯大,避免中國革命再走彎路,減少中國人民在黑暗中的摸索時間具有重要意義。

第四,會議作出了關于在川黔邊建立新根據地的決定,雖然因後來的情況變化不能實現,但它提出的前進方向、任務、目的,對于團結全黨全軍力量,鼓舞鬥志,消除失敗主義和遊擊主義的危險傾向,堅定紅軍革命信念,樹立勝利信心具有重要作用。

第五,這次會議成為中國共産黨獨立自主地解決自己重大問題的嘗試,開創了我黨曆史上否定共産國際及其代表對中國革命錯誤指導的先例,是我黨對共産國際從盲從到獨立思考,從逆來順受到自作主張的轉折點。

黎平會議是通道會議争論的繼續,是長征以來具有決定意義戰略轉變的關鍵,體現了以博古等人為主的“左”傾教條主義路線到以毛澤東同志為主的馬克思主義正确路線的轉變,為遵義會議的召開奠定了堅實基礎。因此,黎平會議也被稱作是“偉大轉折的起點”。

前後行動

1934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在黎平縣城關召開紅軍長征中的第一次政治局會議,史稱“黎平會議”。會議采納了毛澤東的正确主張,确定了新的戰略方針,是紅軍由被動轉為主動的開始,是中國革命偉大轉折的開端。為遵義會議的順利召開奠定了思想、組織和軍事基礎,在中國革命史、黨史和軍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黎平會議前後,黨中央、中革軍委對紅軍的軍事行動作了周密細緻的部署,為黎平會議的順利召開及會議決議的實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2月12日,中央紅軍經湘江血戰突破敵人的第四道封鎖線行軍至湖南通道縣的芙蓉鎮,召開了一次緊急軍事會議,讨論進軍問題。會上毛澤東審時度勢分析軍情,建議放棄與二、六軍團會合的原定計劃,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貴州前進,他的正确主張得到了張聞天、王稼祥、周恩來等領導人的贊同,但李德、博古仍堅持一意孤行,未能對改變戰略轉移的方向作出決定,隻是作出了西進貴州黎平,再北上湘西的行軍路線調整。

于是,當天晚上七時,中革軍委以“萬萬火急”電令各軍團:“(1)一軍團之第二師及九軍團應前進至新廠、崖鷹坡、溶洞地域,向靖縣派出警戒,向馬路口及黎平方向繼續派出偵察部隊;其第一師如今日已抵洪洲司,則應相機進占黎平,如尚在牙屯堡應進至洪洲司,向黎平偵察警戒,并于十二時前全部離開牙屯堡;其十五師應進至通道向綏甯、靖縣兩方向派出遊擊隊,加強偵察警戒;在十五師先頭部隊未到達接替任務前,九軍團警戒部隊不得先撤。(2)三軍團以迅速脫離桂敵之目的,明日以主力進至牙屯堡、團頭所地域,向林溪、古宜方向遊擊警戒;其先頭團或師應進至播陽所、黃垢地域;偵察部隊則前出至貴州境界之江口屯;在長安堡、黃垢地域應留下後衛部隊,向隴城、林溪警戒,以保證主力通過。(3)軍委一、二縱隊進至播陽所以北地域。(4)五、八軍團應進至土溪之心園地域,并由雙江口,不經牙屯堡,另找路線西進。”

同時指出:“各軍團依實際情況得變更其前進位置,但必須嚴格的遵守前進的主要路線及其分界線,以免障礙運動。”翌日又電令:“以迅速脫離桂敵,西入貴州尋找動機,以便轉入北上的目的。”并兵分兩路向貴州黎平進發,以一、九軍團為右縱隊,經湖南靖縣新廠、平茶,擊潰駐守湘黔交界的黔軍的第一道防線——周芳仁旅畢駿團一營,進入黎平縣的界牌、馬家團、潭溪、羅團,突破周芳仁旅畢駿團設在五裡橋第二防線,直逼黎平縣城;以三、五、八軍團和軍委一、二縱隊為左縱隊,經湖南通道縣播陽、流團,進入黎平縣的草坪、洪州、中潮、佳所,攻破周芳仁旅畢駿團布防在羊角岩的守敵,夾擊黎平縣城。

由于通道會議未能采納毛澤東的正确意見,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原定的戰略軍事計劃,如果繼續往湘西進軍,就會鑽進敵人布下的口袋,遭來滅頂之災。為糾正“左”傾冒險主義領導者的錯誤,挽救黨和紅軍的命運與前途,時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革軍委副主席、紅軍總政委的周恩來反複思考,決定在交通閉塞、兵弱民窮、糧草富足的黎平縣城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來解決這個迫在眉睫的問題。

通道會議後,他便下到一軍團第一師先頭部隊中,親自安排攻占黎平縣城的任務和政治局會議的安全保衛工作。據該師三團黨總支書記肖鋒的《長征日記》載:“12月13日,陰雨,上午八時出發……在渠水河畔牙屯堡的一個祠堂裡,我們又見到了周副主席,他今天顯得特别高興,連水也顧不上喝一口,就召集我們團幾個領導開會,親自交待搶占黎平城的光榮任務。”

12月14日,擔任左路縱隊先頭部隊的三軍團先頭團一營首占黎平縣城,因一營兵力較少,又退至城外。緊接着擔任右路縱隊先頭部隊的一軍團二師六團與一師三團會同搶占黎平縣城,城内敵軍棄城而逃。紅軍攻占黎平後,周恩來即令一部北上錦屏銅鼓,将守敵擊潰,對黎平東面和北面形成一個半圓形的警戒線,并從一軍團派出一個師的兵力駐守黎平,掃除城中殘敵,保衛縣城的安全。

14日——17日兩路中央紅軍部隊先後進入黎平縣,中革軍委電令各軍團的行動是:“一軍團在進占劍河後,不渡清水江,改由南岸西進;九軍團進至蠟洞附近,向來路及王寨方向警戒;三軍團向黎平西北開進,進至五福、羅裡、抱洞地域,并偵查經育洞、朗洞到台拱的道路;軍委縱隊在黎平不動;五軍團進至黎平縣城,并對來路施行破壞警戒。”并要求每日行程不要超過五十裡,具體位置由各軍團首長依據實際地形自定。

12月18日,中共中央在黎平縣城二郎坡胡榮順商号——當時紅軍總司令部駐地召開政治局會議,參加會議的有中央政治局委員毛澤東、周恩來、博古、朱德、張聞天、陳雲和候補委員王稼祥、劉少奇、鄧發、凱豐及軍事顧問李德等,會議由周恩來主持,會上讨論了紅軍進軍方向的問題。李德仍未肯放棄與二、六軍團會合的打算,提出到黔東北後轉向湘西,與強敵硬拼,達到與二、六軍團會合的計劃。毛澤東則主張放棄與二、六軍團會合,甩掉重兵圍堵,避實就虛,不往敵人的口袋裡鑽,改向黔北進軍。

會議争論得十分激烈,最後政治局采納了毛澤東的正确主張,作出了《中央政治局關于在川黔邊建立新根據地的決議》,指出“鑒于目前所形成之情況,政治局認為過去在湘西創立新的蘇維埃根據地的決定在目前已經是不可能的,并且是不适宜的。”“新的根據地區應是川黔邊區地區,在最初應以遵義為中心之地區,在不利的條件下應該轉移至遵義西北地區。”從而結束了自老山界以來關于紅軍戰略行動方針的争論問題,改變了中央紅軍長征的前進方向。時任一軍團政委的聶榮臻在後來的回憶中說:“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決議,是我們戰略轉變的開始。”

會後的第二天,中革軍委根據黎平會議決定作出了紅軍部隊最近時間的行動部署是:“(1)野戰軍大緻于二十三日可前出到劍河、台拱、革東地域,其區分為:甲、一、九軍團為右縱隊,有占領劍河的任務,以後則沿清水江向上遊前進;三軍團、軍委縱隊及五軍團為左縱隊,應經嶺松、革東到台拱及其以西的地域。在前進中遇黔敵應消滅之,如遇尾追之敵應擊退之,在不利條件下則遲滞之。(2)野戰軍到達上述指定地域後,于十二月底,右縱隊有占領施秉地域、左縱隊有占領黃平地域的任務。為此應堅決進攻和消滅在上述地域的黔軍部隊,并鉗制黃平以南之黔軍及由東面可能來追之湘敵及中央軍。(3)在前出施秉、黃平地域以前可用常行軍前進,最後則應迅速地占領施秉、黃平兩域。(4)二、六軍團目前應在常德地域積極活動,以便調動湘敵。當湘敵所抽調之部隊已北援時,二、六軍團應立向永順西移動,以後則向黔境行動,以便鉗制在銅仁之薛敵部隊及在印江、思南之黔敵部隊。(5)四方面軍應重新準備進攻,以便當野戰軍繼續向西北前進時,四方面軍能鉗制四川全部的軍隊。”

同時,中央紅軍在黎平期間,鑒于部隊減員較大,還對部隊進行了整編,撤銷八軍團建制,并入五軍團;中央軍委一、二縱隊合并為軍委縱隊。五軍團參謀長劉伯承調任紅軍總參謀長兼軍委縱隊司令員,黨代表陳雲調任軍委縱隊政委;八軍團黨代表劉少奇調任五軍團黨代表,軍團長周昆、政委黃甦調軍委工作。

黎平會議後,中央紅軍在會議的決議和新的軍事戰略部署指引下,采取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轉敗為勝,以破之勢,直驅入黔,屢挫頑敵,先後攻克劍河、台拱、施秉、黃平、鎮遠、餘慶、甕安等10餘座縣城,強渡烏江天險,占領黔北重鎮遵義,一路高歌猛進,走向光明,最後取得萬裡長征的偉大勝利。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