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電部隊

閃電部隊

德國黨衛軍第一裝甲師

黨衛軍第一裝甲師該師的前身是1933年3月17日組建的“柏林警備隊”,當時希特勒從慕尼黑的衛隊中親自挑選出120名士兵,作為個人的貼身警衛。同年9月的慕尼黑大會中,正式改稱“阿道夫-希特勒”黨衛隊。由迪特裡希任首領。1939年發展到3700人。在閃擊波蘭的戰役中,它從南部發起進攻,勢如破竹,于9月底攻入華沙。

    中文名:閃電部隊 外文名: 别名: 民族: 籍貫: 畢業院校: 職業: 主要成就: 時間:1933年3月17日 代表領袖:迪特裡希 評價:黨衛軍第一裝甲師/

德國

黨衛軍第一裝甲師/1st SS Panzer Division該師的前身是1933年3月17日組建的“柏林警備隊”,當時希特勒從慕尼黑的衛隊中親自挑選出120名士兵,作為個人的貼身警衛。同年9月的慕尼黑大會中,正式改稱“阿道夫-希特勒”黨衛隊。由迪特裡希任首領。1939年發展到3700人。在閃擊波蘭的戰役中,它從南部發起進攻,勢如破,于9月底攻入華沙。

1940年德軍進攻西歐,由于機械化程度高,該師6小時便攻入荷蘭境内80公裡,荷蘭投降後,受命向南轉進,協助在法國邊境的德軍作戰。當6月24日法國投降時,它已攻至聖愛田地區,是進展最快速的德軍部隊

黨衛軍第一裝甲師的士兵在法國戰役時小憩為準備對蘇作戰,它于1941年被調到東線,并在南歐作戰中以閃電般的速度穿過南斯拉夫及保加利亞,攻入希臘,在希臘投降的3天前,俘虜了16個師的希臘部隊。

此役結束後,該部擴編為機械化步兵師團,共有10796名官兵。其後,在侵蘇作戰中被編入南方集團軍,1941年6月22日攻入蘇聯,并和“維京”師團通力合作,協助第11和第17軍團在烏曼包圍蘇軍3個軍團,會戰結果有10萬多名蘇軍官兵被俘。烏曼會戰後不久該師改編成裝甲擲彈兵師團。

諾曼底之戰後,阿道夫-希特勒師從比利時撤到安亨(即:阿納姆)地區,并在那裡參加了著名的安亨之役(即:市場—花園戰役),結果重創英軍空降部隊。随後,該師又于1944年12月16日參加了争奪西線主動權的阿登戰役。此戰結束後,希特勒火速将遭受重創的武裝黨衛隊各師團加以整編,并派到匈牙利境内以解救布達佩斯的德軍守備隊。

這次作戰成為阿道夫-希特勒師團的最後一戰。在蘇軍強大的壓力下德軍已是筋疲力盡,幾經慘敗後不得不撤退。希特勒為此非常震怒,認為他最心愛的武裝黨衛隊已經背叛他,于是在1945年3月底下令取消他們的袖标,正式宣告希特勒與武裝黨衛隊的決裂。其後阿道夫-希特勒師團和其他的武裝黨衛隊一起退到奧地利,終于在史泰爾地區向美軍投降,部分後衛部隊被蘇軍俘虜。

埃及軍方最精銳特種部隊—閃電部隊閃電部隊時埃及軍方最精銳的特種部隊,建立于第三次中東戰争後。閃電部隊背負着收複失地的使命。這支部隊參與了第四次中東戰争,以及多次反恐行動。

埃及

閃電部隊參與第四次中東戰争

1973年10月6日,埃及為了收複被以色列占領的西奈半島,先發制人對以色列采取軍事行動。這場戰争閃電部隊發揮了巨大作用:他們使用水龍戰法沖垮了以色列吹噓的所謂不可逾越的“巴列夫防線”,随後閃電部隊通過布置雷場攪亂以色列裝甲部隊的作戰部署,協助埃及軍隊全殲以色列王牌190裝甲旅。

閃電部隊參與塞浦路斯反恐行動

1978年2月18日,恐怖分子在塞浦路斯劫持了埃及人質,而且塞政府答應恐怖分子的要求。埃及政府得知消息後,派出閃電特種部隊前去營救,塞政府對此異常惱怒,随後命令塞政府軍與埃及特種部隊交戰。最後埃及特種部隊成功解救人質,人質無一傷亡。

閃電部隊參與盧卡反恐行動

1985年11月23日,恐怖分子劫持了由希臘開往開羅的航班,飛機臨時降落在馬耳他的盧卡機場,11月24日,埃及政府決定派出特種部隊參與營救。由于閃電部隊行動過于魯莽,在營救行動中有57人死亡。在所有的劫機事件中,這是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