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

洗澡

清除身體汗垢油污
洗澡,能清除汗垢油污、消除疲勞、舒筋活血、改善睡眠、提高皮膚新陳代謝功能和抗病力。而且通過溫水的浸泡,能夠治療某些疾病。熱水澡水溫不宜太高,一般以35~40℃的溫水為宜。洗的次數也不宜太多,因為次數太多會把皮膚表面正常分泌的油脂及正常寄生在皮膚表面的保護性菌群全部洗掉,容易引起皮膚瘙癢等症,皮膚的抵抗力也會因此而減弱,反而容易得病。洗澡分淋浴和盆浴以及缸浴。
    中文名:洗澡 外文名:bath shower 别名: 拼 音:xǐ zǎo 基本解釋:清水洗身體,除去污漬

次數

夏季人體分泌旺盛,出汗較多,每天應沖洗一次。而春、秋、冬季天氣不熱,洗澡的次數可因人而異。身體較胖和皮脂腺分泌旺盛者,可适當增加洗澡次數。老年人皮脂腺分泌減少,可适當減少洗澡的次數。

水溫

澡水的溫度應與體溫接近為宜,即35~40℃,若水溫過高,會使全身表皮血管擴張,心腦血流量減少,發生缺氧。孕婦洗澡時的水溫更要注意不要太高,以防發生胎兒缺氧,影響胎兒發育。夏季洗冷水澡要适度。洗澡水過冷會使皮膚毛孔突然緊閉,血管驟縮,體内的熱量散發不出來。尤其是在炎熱的夜晚,洗冷水澡後常會使人感到四肢無力,肩、膝酸痛和腹痛,甚至可成為關節炎及慢性胃腸疾病的誘發因素。一般夏季洗冷水澡的水溫以不低于10℃為好。

适宜時間

無論春夏秋冬,洗澡時間均不宜過長,每次洗澡時間以15~30分鐘為宜,以防心腦缺氧、缺血。

洗澡頻率過高,尤其是經常使用沐浴露或香皂必然會破壞油脂層,導緻皮膚幹燥,出現瘙癢等症狀,并容易導緻皮膚提早老化。老年人因本身皮膚就比較幹燥,皮脂分泌少,要盡量減少沖涼次數,尤其是幹燥的秋天和冬天,兩三天洗一次。同時不用或少用沐浴清潔産品,清水沖洗最好。

沐浴應有序——先洗臉,再洗頭,後洗澡。

進入淋浴房後,熱水一開,就會産生騰騰蒸氣,而人體的毛孔遇熱會擴張,所以如果在此時沒有先将臉洗幹淨,臉上積累了一天的髒東西,便會趁毛孔大門開啟之時,潛入毛孔。

久而久之,毛孔便會被這些髒東西擠得越來越大,占據着本不應該屬于它們的領地,臉上的痘痘也會愈冒愈多,但絕不要相信别人說的“青春美麗疙瘩痘”。如果洗過澡後,再洗頭,頭上的油脂不小心會使背部再次“污染”,所以還是自上而下的好。

方法

全身浴法:洗浴者應仰卧浸泡在浴盆或專門設計的礦泉浴池裡,以水浸平乳頭為佳。時間根據情況而定。水溫42℃以上,入浴時間10~20分鐘即可;水溫35~37℃,浸泡時間可長達1小時以上。不管時間長短,均可配合水下按摩法,又稱浴摩法,亦可用柔軟毛刷輕輕刷摩局部。

半身浴法:浴者半坐浴盆或浴池裡,根據需要,水面平臍或平腰,浸泡在礦泉中。上身覆蓋大毛巾,避免受涼。

噴浴(淋浴)法:是指用特制水管噴射身體某一局部,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管口離皮膚約20厘米,逐漸移至15厘米,水溫在38-42℃,每次噴射5分鐘,随後入浴10分鐘。有些淋浴器噴出的水,是從不同的方向噴到身上的實際上就是一種對穴位的按摩。淋浴的好處有兩點,一可預防交叉感染,二可按摩穴位。

沖浪浴,水從不同的方向沖向人的身體,也是對穴位的按摩。浴盆的好處是可以加入煎好的中草藥。

浴中按摩療法:在浴池中浸浴五六分鐘,同時對身體進行按摩。可利用靜水的壓力、水的浮力活動肢體及患部。洗浴時,可以結合按摩,比如搓背。搓背最好的工具是絲瓜絡,它本身就是一味中藥,具有通經活絡的作用。還有中藥中的海浮石,像粗砂輪一樣,有祛痰的作用。尤其是老年人,一方面由于它比較硬,能搓掉腳跟的厚皮,另一方面祛痰化痰。這些天然的洗澡用具,比化纖浴巾好。

注意防暈澡

1、飽餐後和饑餓時不應洗澡。飽餐後洗澡,全身表皮血管被熱水刺激擴張,較多的血液流向體表,腹腔血液供應相對減少,會影響消化吸收,引起低血糖,甚至虛脫、昏倒。n

2、酒後不應洗澡。酒精會抑制肝髒活動,阻礙體内葡萄糖的恢複。而洗澡時,人體内的葡萄糖消耗會增多。酒後洗澡,血糖得不到及時補充,容易發生頭暈、眼花、全身無力,嚴重時還可能發生低血糖昏迷。n

3、勞動後不應立即洗澡。無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均應休息片刻再洗澡,否則容易引起心髒、腦部供血不足,甚至發生暈厥。n

4、血壓過低時不應洗澡。在水溫過高時,人的血管擴張,低血壓的人易出現一時性腦供血不足,發生虛脫。n

5、發燒時不應洗澡。當人的體溫上升到38℃時,身體的熱量消耗可增加20%,身體比較虛弱。此時洗澡,容易發生意外。n

另外,即使沒有高燒,疾病在急性發展期最好也不洗澡。患嚴重心髒病、高度貧血、尿毒症、高壓達180毫米汞柱以上的高血壓、心肌梗死、急性腎炎、急性肝炎、外傷等患者都不宜洗澡。n

6、腦血管病患者不宜常洗澡。洗澡時産生的熱刺激,會使患者體内血流加速,進而增加血液對血管的壓力。當血流通過某些局部病變部位時,容易發生血管破裂。n

7、癫痫患者不宜常洗澡。洗澡時,由于大量的水蒸氣被吸入體内,使得體内含氧量下降,加之機體排出的汗液增多,電解質平衡被打亂,易造成暫時性機能紊亂,誘發癫痫。n

8、老年人洗澡不宜過頻。老年人體力較弱,皮膚變薄,皮脂腺逐漸萎縮,洗澡過勤,皮膚容易變得幹燥,引起瘙癢。洗澡時水溫過高,體内熱量不易散發,還易造成毛細血管擴張而引起大腦缺血,發生頭暈,甚至暈倒。n

孕婦潔體三注意n

婦女懷孕以後,身體各組織、系統均發生了一系列生理變化。皮膚上皮屑增多,汗腺及皮脂腺的分泌也旺盛,因此孕婦也必須注意皮膚衛生。孕婦潔體時要講究以下幾個方面:n

洗澡注意三個适當n

1、次數适當。夏季酷熱,每天洗澡不可少于兩次;春秋氣候宜人,每周1~2次即可;寒冬臘月每兩周1次就足夠了。n

2、時間适當。饑餓時、飽食後1小時以内不宜洗澡。水溫适當。無論春夏秋冬,浴水溫度最好與體溫接近(27℃~35℃)。太涼或太熱的水對皮膚造成的刺激,會影響孕婦的周身血液分布,不利母體健康及胎兒發育。n

3、方式恰當。淋浴比盆浴更适合孕婦,因為淋浴可防止污水進入陰道,避免産前感染。再者,孕婦身體笨重,進出澡盆、浴缸不便,容易滑倒,使腹部受到撞擊。n

方法

每天就寝前用熱水洗澡,水的溫度以身體能夠忍受為限。洗好後就在熱水中“睡”15分鐘。出浴後照例出了一身大汗,過3~4分鐘後,再進入冷水盆或用冷水淋浴。注意,熱冷浴必須“先熱後冷”。

“先熱後冷”的洗澡法的好處:

第一,用熱水洗澡時,全身汗毛孔擴張,身體裡面的髒東西随着汗排出體外;第二,熱水使血液通暢,促進新陳代謝,使人精神爽快;第三,全身血管因洗熱水澡而擴張,又因洗冷水澡而收縮。血管這樣一張一縮,增強了彈性,就不易硬化,血壓不易高,老來可防止中風。

寶寶洗澡

洗澡用品:專用小浴盆、幹淨衣服、包被、大小浴巾、尿布、嬰兒浴皂。

洗澡前準備:母親或助手先把自己的手洗幹淨,摘下戒指,把新生兒替換的衣服、尿布、包被按穿的順序依次擺好,向洗淨的澡盆内先倒冷水後再加熱水,水溫38~39℃,用大人的肘關節探入水中不燙為宜,然後脫寶寶的衣物。

洗澡順序:從上到下,先洗臉、頭、頸部、上半身、下半身。

洗頭時,先脫去寶寶的衣服,尿布保留,用大毛巾包裹好。媽媽用左前臂托住寶寶背部,左腋夾住寶寶的雙腿,左手掌托住寶寶的頭頸部,臉朝上,左手拇指與中指從耳後向前蓋住外耳道口,以防水流入耳道内。然後用右手将澡盆的水淋在頭上,再在手上擦好肥皂或洗發水輕柔地抹在小寶寶頭部,用水淋洗幹淨。最後将寶寶抱回懷中,用幹毛巾将頭發輕輕抹幹。

小寶寶最好每天洗一次澡,時間安排在上午喂奶之前或晚上睡覺之前。每天的洗澡頻率也可随季節、寶寶個體情況及家庭條件稍做調整。如在夏天,愛出汗的小寶寶可每天洗2次,到寒冷的冬季,條件有限,也可2~3天洗一次。小寶寶洗澡時間不超過10分鐘,在水中3~4分鐘,随着寶寶年齡的長大,洗澡時間也可相應延長一些。

家長必讀

●絕不要把嬰兒留在澡盆裡,即使隻是轉個身的工夫,他也可能滑倒在水裡溺斃。

●用毛巾将熱水龍頭蓋住,否則會燙傷。

●嬰兒在水裡的時候不要往裡面加熱水以免燙傷。

●不要試圖寶寶能否自己坐起,很容易摔倒。

●洗澡後不要給嬰兒擦爽身粉,會使皮膚過于幹燥。

●抱孩子出澡盆時,要将背部挺直,讓張力落到臀部上。

時間

不同時間洗澡,效果不一樣。早晨起床洗澡,如遇水溫不當,易患感冒。中午洗澡雖可換得一身潔淨與輕松,但易引起疲倦。

什麼時間洗澡最好?科學地講,飯前饑餓的時候就不要洗,容易造成缺氧和暫時性貧血,飯後立即洗也不好,最好是飯後一小時或更長的時間。睡前洗澡會消除一天的疲勞而使你輕松入睡,但注意不要濕頭睡覺,長期濕頭發睡覺易患病。

所以洗澡也要注意方法:

1、洗浴時間不宜過長。盆浴20分鐘,淋浴3至5分鐘即可,否則,皮膚表面會很容易脫水。

2、如果皮膚不是很油,選擇中性的浴液和香皂為好,但不必天天用,隔兩三天用一次即可。而且,在身體上停留時間不宜過長,一定要沖洗幹淨,否則會傷害皮膚。

3、每天洗澡間隔幾天合适,天天洗好不好?人每天都會有新陳代謝的産物,所以可以天天洗澡。

不過頭發不宜天天洗,3天的時間最合适,以免頭發因缺乏油脂而變幹變黃。

4、洗澡時水溫多少比較合适?當然不能過熱,過熱使皮膚過于發紅發燙。冬季以38~40℃為宜,夏季應在25℃左右。

水溫過高,皮膚表面的油脂更易破壞,毛細血管擴張,加劇皮膚幹燥的程度,給皮膚帶來損傷。同時,還會增加心髒負擔。常用過熱的水洗臉洗澡,還會促進皮膚老化。

5、洗搓時的方向是順毛孔還是逆毛孔?正确的方法是按順毛孔方向搓洗,因為洗浴時毛孔都是張開的,順毛孔清洗,穢物不會從毛孔進入而污染皮膚。

6、洗浴時應該先洗頭發還是先洗身體?應該先洗頭發。在洗發的時候,水沖在身上,使身體的毛孔因受熱而漸漸張開,“吐”出穢物,從而徹底潔膚。

7、有一些洗浴用品在用過之後有滑膩的感覺,這是為什麼?大部分洗浴産品不僅能淨膚,還有護膚成分——一種偏酸性的成分。身體滑爽的感覺是對皮膚呵護的結果,像保護膜。

8、什麼時間洗澡最好?睡前洗澡會消除一天的疲勞而使你輕松入睡。

專家建議

■冬季幹燥,每周洗澡兩到三次比較合适

因工作需要或生活習慣的改變,很多人習慣每天洗一次或兩次澡。随着冬天來臨,空氣越來越幹燥,皮膚瘙癢開始困擾這些每天洗澡的人群。他們中很多人認為,皮膚癢說明個人衛生沒做到位,于是,洗得更勤、更徹底,但皮膚的瘙癢程度反而加重。醫學專家提醒,洗澡過勤會傷害皮膚,由此導緻的皮膚瘙癢很難避免。在這樣的季節,每周洗澡2至3次比較适合。如果每天洗多次澡的習慣不易改變,那就應該多注意一下洗澡的方法。

■皮膚瘙癢可能是洗澡過勤所緻

北京第六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劉壽全接待了不少這樣的病人,平時很注意個人衛生,但全身經常會感到奇癢難忍,其中以中青年“白領”居多。據劉醫生介紹,随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住房條件的改善,很多家庭都具備了随時洗澡的條件,因洗澡過勤而導緻的一些皮膚疾病也随之增加,其中最普遍的就是總感覺皮膚瘙癢。

對于大多數在衛生條件不是很差的環境工作的人來說,在幹燥的冬季,每天洗澡很容易破壞正常的皮膚結構。人的皮膚最外面是角質層,自動脫落的角質層和皮膚汗液混合的皮垢不會很多,每天洗掉這部分,對皮膚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如果洗澡過勤,将角質層傷害,其保護皮膚的作用就會失去,皮膚細胞内的水分更容易蒸發,皮膚就會幹燥。按中醫的說法就是“燥則生風,生風則癢”,其中“風”在這裡是指一種病因,在身體内遊走不定,從而導緻皮膚瘙癢。

■錯誤習慣加劇瘙癢程度

很多“每天洗澡族”都有這樣的體會,瘙癢經常不合時宜地襲來。比如在開會、開車或會見客戶時,突然感到身體某個部位奇癢,當時又不便撓,隻能忍着,而一旦回到家或隻有自己的時候就趕緊撓,總覺得把皮抓破了才痛快,但抓得過重會使皮膚起小疙瘩;也有人習慣用熱水燙瘙癢部位,覺得這樣才能緩解一些。但這些解癢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會不同程度地對皮膚造成更大傷害,反而加劇瘙癢程度。并且,容易造成細菌和寄生蟲寄居,甚至會引起皮膚發炎、潰爛等其它疾病。所以,每當這時候,最好用浸涼水的毛巾冷敷來處理。

有一些“每天洗澡族”是到了一定的時間或環境下才會覺得某個部位瘙癢難忍。劉醫生說,這樣的情況一般是心理因素在起作用。比如,一般是在家或一個人的時候才感覺奇癢,因為這時可以随意撓,這種情況被稱為皮膚神經官能症,有機會的時候,感覺才會來。醫生建議,因心理因素引起瘙癢的人,應注意自我克制,到了癢的時間或環境,要盡量分散注意力,強迫自己不去想。

洗澡利弊

洗冷水澡因水溫過低,人體感到寒冷,産生一系列應激反應,如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肌肉收縮、神經緊張等,不但不能消除疲勞,還易引起感冒,應盡量避免。女性因其特殊的生理原因,特别是在經期、哺乳期、懷孕期,遇到冷水的刺激會引起女性内分泌失調、閉經、腹痛。而且許多細菌也會進入陰道,引發陰道炎等婦科疾病,嚴重的對女性以後懷孕、生理健康都有一定影響。

出汗洗澡

人在參加重體力勞動或劇烈運動後,特别是在炎熱的夏天,會導緻渾身發熱,大汗淋漓。有的人為了盡快降溫,排除炎熱帶來的不适,圖一時痛快,用冷水沖澡或跳到河裡洗冷水澡,這種做法對身體有害。下面我們就來談談出汗時洗冷水澡的壞處!

人在重體力勞動或劇烈運動時,因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肌肉收縮增強,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因此,在人體加快物質新陳代謝的過程中,會産生很多熱量,引起體溫升高。為把多餘的熱量排出,人體表面的血管擴張散熱,汗腺開放分泌汗液,這就是大汗淋漓的現象,此種變化在運動結束後的一段時間才能恢複正常。如果勞動或運動剛結束後,就洗冷水澡,冷水的強烈刺激将會使體表血管收縮,原本已升高的血壓,會再急劇升高,使心髒負擔進一步加重,會出現頭暈、心慌等不良反應,給人帶來危害。

此外,用冷水洗澡,血管收縮,加之因冷水刺激使汗腺口突然封閉,體内産生大量的熱量不能盡快散發出,雖然在用冷水洗澡時覺得涼快,但過後會感到更熱,由于大量熱量積蓄在體内也容易生病。冷水的突然刺激,還會引起鼻黏膜血管突然收縮,使局部組織缺氧,人體抵抗力下降,使平時隐藏在鼻黏膜的病菌繁殖起來,會出現傷風感冒等疾病。另外,全身燥熱、大汗淋漓的人到河裡、海裡去洗澡,還極易發生小腿抽筋,造成溺水,這也是很危險的。

正确的做法是:在勞動或運動後,最好用熱水洗澡。若要用溫涼水洗澡,則應先休息一會,待體溫下降接近正常時再洗。在洗前,要用水慢慢擦一擦身子,待身體适應後再下水或用水沖洗。

當然,在正常情況下,隻要洗冷水澡的方法妥當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在你運動過後請一定牢記洗冷水澡的壞處!

護膚

沐浴後是進行手部護理的最佳時機

沐浴時大量的熱氣會使手部毛孔呈完全張開放松狀态,這時候不管是進行何種手部護理程序,營養成分都會更多的被肌膚吸收,護理效果可以說是其他任何時候都比不了的。沐浴後全身的血液循環良好,做一些手部按摩護理可加速循環狀況,這樣可使手部肌膚更具活力。另外,做指甲或指皮的修剪在這時最為恰當。因沐浴後指甲和倒刺都比較柔軟,便于修剪的幹淨徹底。

注意

冬天安全洗澡,心血管不好的人群最好遵循幾個原則:

1.從外面回到家中,不要直接進衛生間洗澡,應休息30分鐘至1個小時,讓身體逐漸暖起來後再洗。

2.有些人冬季洗澡,喜歡把水溫調得較高。洗澡水溫度與體溫相當,最好不超過40℃。先打開花灑,讓熱水蒸汽提高浴室溫度,待浴室變暖後,再開始沐浴。若天氣特别冷,或體質較差,也可以在洗澡前打開電暖爐、浴霸等。

3.浴室内溫度高,洗完澡出浴室溫度驟降,也容易誘發心梗。馬根山表示,突然的寒冷刺激會引起冠狀動脈驟然收縮,出現急性心肌缺血缺氧,嚴重時誘發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洗澡後一定要把身上的水擦幹,披上睡衣,待身體逐漸适應外面溫度後再走出浴室。

4.洗澡的時間要控制在10~15分鐘左右,以免長時間處于封閉、不透氣的環境,導緻身體缺氧、供血不足。浴室要有通風設備,可用換氣扇促進空氣流通。

對于小孩子來說,李巍表示,原則上建議孩子一天洗一次就可以。他不建議孩子使用沐浴露,同時建議孩子在洗完以後,應該馬上用保濕的護膚品。除了上述兩類人群外,對于皮膚過敏患者來說,還要采取什麼樣的防護措施?

李巍表示,對于特應性皮炎這類患者來說,日常生活防護非常重要,首先要注意保濕,皮膚不能幹,要加強潤膚劑的使用;其次,在日常生活環境中要盡量避免過敏原的刺激,比如塵螨、灰塵、微生物等,同時盡量穿寬松衣物,用無香料、無染料的洗衣液;第三,一定要避熱,注意防曬,很多特應性皮炎的孩子夏天病情會加重,熱的環境會讓他們更癢,癢就會抓,所以避熱很重要;第四,有些食物會誘導和加重病情,一旦發現這些食物要盡可能避免攝入更多。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