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六大城市群

世界六大城市群

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帶
城市群(又稱城市帶、城市圈、都市群或都市圈等)指以中心城市為核心,向周圍輻射構成城市的集合。是國家、大洲乃至全世界經濟、政治中樞和重要的交通樞紐,對地區經濟起到引領作用。目前,世界上已形成六大城市群,分别是:以紐約為中心的美國東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以芝加哥為中心的北美五大湖城市群;以東京為中心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以倫敦為中心的英倫城市群;以巴黎為中心的歐洲西北部城市群;以上海為中心的中國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其中中國長江三角洲城市群是六大城市群最年輕的一個。[1]
    中文名:世界六大城市群 外文名: 别名: 以上海為中心:長江三角洲 紐約為中心:美國東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 以東京為中心:日本太平洋 芝加哥為中心:北美五大湖城市群 倫敦為中心:英國城市群 以巴黎為中心:歐洲西北部

基本概念

上世紀50年代,法國地理學家簡-戈特曼(JeanGottmann)在對美國東北沿海城市人口密集地區做研究時,提出了“城市帶”(megalopolis,也譯作特大城市或巨型城市或城市群)的概念,認為城市帶應以2500萬人口規模和每平方公裡250人的人口密度為下限。城市帶是城市群發展到成熟階段的最高空間組織形式,其規模是國家級甚至國際級的。

按照簡•戈特曼的标準,世界上有六大城市群達到城市帶的規模,稱為世界六大城市群。

六城市群

按照簡•戈特曼的标準,世界上有六大城市群達到城市帶的規模,我國隻有長江三角洲城市群跻身這六大城市帶。它們是:

(一)英國以倫敦為核心的城市群

(二)歐洲西北部城市群

(三)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

(四)北美五大湖城市群

(五)美國東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

(六)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

英國以倫敦為核心的城市群

該城市帶以倫敦———利物浦為軸線,包括大倫敦地區、伯明翰、謝菲爾德、利物浦、曼徹斯特等大城市,以及衆多小城鎮。這是産業革命後英國主要的生産基地。

該城市帶面積為4.5萬平方公裡,人口3650萬。

泰晤士河———因為有河才有金融中心。

橫貫英國的泰晤士河是英國的母親河。泰晤士河的入海口隔北海與歐洲大陸的萊茵河口遙遙相對。泰晤士河對倫敦的發展至關重要,如果沒有泰晤士河,倫敦市及其商業區将不會發展成為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勞合社也不會成為世界海運保險業的中心。

經過20多年的艱苦整治,如今流經倫敦的泰晤士河已由一條死河、臭河變成了世界上最潔淨的城市水道之一。

歐洲西北部城市群

這一超級城市帶實際上由大巴黎地區城市群、萊茵———魯爾城市群、荷蘭———比利時城市群構成。主要城市有巴黎、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安特衛普、布魯塞爾、科隆等。這個城市帶1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有40座,總面積14.5萬平方公裡,總人口4600萬。

塞納河、萊茵河———歐洲經濟起源地。

巴黎以塞納河的西堤島和河兩岸為發展起源。塞納河兩岸集中了巴黎的古建築群、博物館和衆多休閑場所。法國的通航河道網主要由天然大河和運河構成。最大最重要的有:北部的塞納河通航河流,南部的羅讷河通航河流,西部的盧瓦爾河及支流歇爾河、埃讷河和加隆河。法國的運河長度約占全部通航河道的2/3。

主要的大運河有馬恩—萊茵運河、羅讷———萊茵運河南方大運河、南特———布勒斯特運河和奧爾良運河。萊茵河發源于阿爾卑斯山,流經瑞士、德國、法國和荷蘭彙入北海。萊茵河全長1320公裡,流域面積18.5萬平方公裡,是歐洲重要的水運航道,也是流域内工業、生活用水的重要水源,在西歐經濟及社會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950年萊茵河流經的部分國家瑞士、法國、盧森堡、德國、荷蘭等成立的保護萊茵河國際委員會(ICPR),是一個由萊茵河全流域9國及歐盟代表共同參加的國際協調組織,開展一系列的整治措施。

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

也稱為東海道城市群。一般指從千葉向西,經過東京、橫濱、靜岡、名古屋,到京都、大坂、神戶的範圍。該城市群一般分為東京、大坂、名古屋三個城市圈。這個區域面積3.5萬平方公裡,占日本全國的6%。人口将近7000萬,占全國總人口的61%。

琵琶湖、濑戶内海———城市圈的經濟代表。

這裡是東京灣日本臨海經濟的典型代表,此外,島内交錯的内海、河流、湖泊與經濟發展的關系極其密切。日本第一大淡水湖琵琶湖,是大坂、京都的主要水源地。日本上個世紀60年代經濟高速增長,琵琶湖的環境遭到嚴重的污染與破壞,也正是從那時起,當地政府開始加強對琵琶湖的綜合治理和公害防治工作。濑戶内海沿岸部分地區人口密度較高,工業城市較為發達。沿濑戶内海,以京都、大坂、神戶為中心的地區,慣常被稱為大坂城市圈或京坂神三都地區。根據地區不同形成形形色色的産業,代表性産業有若狹灣的沿岸漁業、濑戶内海的養殖業、坂神工業區等的現代工業。

北美五大湖城市群

該城市群分布于五大湖沿岸,從芝加哥向東到底特律、克利夫蘭、匹茲堡,并一直延伸到加拿大的多倫多和蒙特利爾。該城市群與美國東北沿海城市群共同構成了北美的制造業帶。

五大湖、密西西比河和伊利運河———北美内河航道網。

伊利湖、蘇比利爾湖、安大略湖、密歇根湖和休倫湖地處北美洲中部,呈不規則形态分布在美國與加拿大之間。由于美國人在曆史上開通了運河,5個湖泊連為一體,養育着千千萬萬的美國人和加拿大人。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水系,面積94250平方英裡,所蓄淡水占世界地表淡水總量的1/5。美國航道網以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為主幹。密西西比河和伊利運河(長581公裡,1825年建成,溝通伊利湖與哈得遜河流域),對美國的中西部經濟的早期開發起到了重要作用。現在,從北到南形成以五大湖、伊利運河、密西西比河主幹以及其衆多支流、田納西—湯比格比運河、墨西哥灣岸内水道和東部聖勞倫斯河等構架出的規模宏大的北美内河航道網。

美國大西洋沿岸城市群

該城市群從波士頓到華盛頓,包括波士頓、紐約、費城、巴爾的摩、華盛頓幾個大城市,共40個城市(指10萬人以上的城市)。該城市帶長965公裡,寬48到160公裡,面積13.8萬平方公裡,占美國面積的1.5%。該區人口6500萬,占美國總人口的20%,城市化水平達到90%以上。

哈德遜河———紐約與美國東北地區的紐帶。

哈德遜河流經美國東北部由紐約流入太平洋。1825年,溝通伊利運河完工,把哈德遜河與伊利湖相連,東部第一大港紐約同整個東北地區連結。上個世紀,随着沿河工業的發展,哈德遜河的納污功能一度被過度使用。2002年初,美國環境保護署宣布,通用電氣公司需拿出5億美元清理哈德遜河上遊的有毒物質PCB(多氯聯苯)。

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

第六城市群這個城市群由蘇州、無錫、常州、揚州、南京、南通、鎮江、杭州、嘉興、甯波、紹興、舟山、湖州等城市與上海一起組成。面積10萬平方公裡,人口超過7240萬。

京杭大運河———古運河新使命。2500年曆史的京杭大運河穿越中國華北和華東地區,曆來經濟聯系緊密,資源互補性較強。上世紀80年代後,國家先後投入巨資對古運河予以整治。以京杭大運河蘇州段為例,經過整治以後已經成為一條快速的水上高速公路。世界上曆史最悠久、裡程最長的人工運河———京杭大運河,如今還将肩負中國南水北調工程。

今年7月,上海宣布打造長達500公裡的高等級内河航道網,着力發展内河集裝箱運輸。2005年起,上海内河主航道将與長江三角洲經濟腹地和上海港内河集疏運碼頭實現雙向“對接”,周邊地區集裝箱源可通過上海内河航道集疏運,加大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對外輻射能力。

共同特征

1、擁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和适宜的自然條件,都處于溫暖、濕潤的中緯度沿海地區。

2、交通通訊發達,對外聯系方便。通過水道、海港以及密集的航空網絡、通訊網絡連接着城市群内的城市。

3、社會經濟發達,經濟效益高,是國家、大洲乃至全世界經濟、政治中樞和重要的交通樞紐,對地區經濟起到引領作用。

相關數據

《(2002-2003)中國城市發展報告》對于大城市帶的用語是“大城市群”。文章中列舉的中國、美國和日本的大城市群分别為:“中國的珠江三角洲地區、長江三角洲地區和環渤海地區”,“美國的大紐約區、五大湖區、大洛杉矶區”,“日本的大東京區、坂神區、名古屋區。”文章進一步比較了中美日三大城市群對所在國的GDP的貢獻率,結果發現中國三大城市群的GDP占中國DGP的38%,美國三大城市群的GDP占美國GDP的67%,日本三大城市群的GDP占日本GDP的70%。進一步的分析還發現,不但中國的三大城市群所占的份額偏低,這三大城市群的領頭城市所占的份額更低。

中國三大城市群的廣州、上海、北京的GDP占全國的份額分别是1.8%、4.6%、2.5%,而紐約、東京、倫敦、漢城的GDP分别占全國的24%、26%、22%和26%。

最富有十大城市

一、東京

日本首都東京(Tokyo)是一座現代化的國際城市,位于本州關東平原南端,下轄23個特别區、27個市、5個町、8個村以及伊豆群島和小笠原群島,總面積2155平方公裡,人口約1229萬(截至2003年2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按市區人口計算,2004年度東京市的GDP為7848億美元。

二、紐約

紐約是美國第一大都市和第一大商港,它不僅是美國的金融中心,也是全世界金融中心之一。紐約位于紐約州東南哈得孫河口,瀕臨大西洋。它由五個區組成:曼哈頓、布魯克林、布朗克斯、昆斯和裡士滿,面積780平方公裡,市區人口700多萬,包括郊區在内的大紐約市人口1800萬。按市區人口計算,2004年度紐約市的GDP為4070億美元。

三、倫敦

英國首都倫敦(london)位于英格蘭東南部的平原上,跨泰晤士河,距離泰晤士河入海口88公裡。倫敦的行政區劃分為倫敦城和32個市區,倫敦城外的12個市區稱為内倫敦,其它20個市區稱為外倫敦。倫敦城、内倫敦、外倫敦構成大倫敦市。大倫敦市又可分為倫敦城、西倫敦、東倫敦、南區和港口。

倫敦城是金融資本和貿易中心,西倫敦是英國王宮、首相官邸、議會和政府各部所在地,東倫敦是工業區和工人住宅區,南區是工商業和住宅混合區,港口指倫敦塔橋至泰晤士河河口之間的地區。整個大倫敦市面積1580平方公裡。2001年倫敦人口為718.8萬。倫敦是世界最大的國際外彙市場和國際保險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和貿易中心之一。按市區人口計算,2004年度倫敦市的GDP為2847億美元。

四、漢城

漢城是韓國的首都,面積為605.平方公裡,占全國總面積的0.61%,2000年統計人口為1032萬。漢城共有25個區,522個洞,是直接受中央管轄的地方自治團體“特别市”。是韓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按市區人口計算,2004年度漢城市的GDP為1980億美元。

五、洛杉矶

洛杉矶瀕臨浩瀚的太平洋東側的聖佩德羅灣和聖莫尼卡灣沿岸,背靠莽莽的聖加布裡埃爾山,面積1200多平方公裡。大市區包括洛杉矶縣和奧蘭治、文圖拉兩縣的一部分,以及貝弗利希爾斯、帕薩迪納、長灘等80餘個大小城鎮,總面積10567平方公裡。現在的洛杉矶,已成為美國石油化工、海洋、航天工業和電子業的最大基地。

它是美國科技的主要中心之一,擁有科學家和工程技術人員的數量位居全美第一,享有“科技之城”的稱号,著名的矽谷就坐落這裡。近年來,洛杉矶的金融業和商業也迅速發展,數百家銀行在洛杉矶設有辦事處,包括許多著名的國際大财團,如洛克希德,諾思羅普,羅克韋爾等,洛杉矶已成為僅次于紐約的金融中心。按市區人口計算,2004年度洛杉矶市的GDP為1960億美元。

六、大坂

日本大坂府的首府大坂市是全國第二大城市。它位于本州西南,面臨大坂灣,面積204平方公裡,人口約300萬。以大坂為中心的日本四大工業區之一--坂神(神戶)工業地帶,周圍大約有30衛星城市,如東大坂、大坂吹田等,以及高科技企業集中的大坂經濟園區。按市區人口計算,2004年度大坂市的GDP為1910億美元。

七、香港

香港位于中國東南端,是發展日漸迅速的東亞地區的樞紐,地理條件優越。香港總面積達1103平方公裡2003年年底,香港人口約680萬,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裡6300人。香港是全球第十一大貿易體系、第六大外彙市場及第十二大銀行中心。香港股票市場規模之大,在亞洲排名第二。按市區人口計算,2004年度香港市的GDP為1640億美元。

八、芝加哥

芝加哥是美國第三大城市,五大湖地區最大工業中心。位于伊利諾伊州東北部,密歇根湖西南端。面積590.5平方公裡,人口278.4萬(1990),其中黑人約占40%。大市區由庫克等6縣組成,包括周圍許多衛星城鎮以及印第安納州西北濱湖地區諸城,面積12061.6平方公裡。以芝加哥為中心的480公裡範圍内,集中了全國近20%的人口。2004年度芝加哥市的GDP為1460億美元。

九、多倫多

多倫多(Toronto)是加拿大安大略省的省會,有人口430多萬,面積632平方公裡。作為加拿大經濟中心的多倫多是加第一大城市,位于加拿大心髒地區,接近美國東部工業發達地區,如底特律、匹茲堡和芝加哥等。汽車工業、電子工業、金融業及旅遊業在多倫多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加拿大最大的汽車制造廠設在此地。其高科技産品占全國的60%。加拿大有名的大銀行總部,如皇家銀行、帝國銀行、蒙特利爾銀行等全部彙集于此,90%的外國銀行駐加分支機構設在多倫多,按交易額計算,多倫多證券交易所是北美第三大交易所。按市區人口計算,2004年度多倫多市的GDP為1419億美元。

十、墨西哥城

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MexicoCity,CiudaddeMexico)位于墨西哥高原南部特斯科科湖的湖積平原上,海拔2240米。30多年來,市區面積不斷擴大,形成一個大都市區,包括墨西哥城和附近的17個城鎮,面積約2018平方公裡。墨西哥城的人口為2000萬(含衛星城),居世界之首,增長速度也在世界大城市中占第一位。墨西哥城是墨西哥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它的生産總值占全國的48%。按市區人口計算,2004年度墨西哥城市的GDP為1250億美元。

人口最多的十大城市

聯合國人口與發展委員會的報告稱,到2007年,将有一半的世界人口居住在城市中。,目前世界上65億人口中有32億居住在城市,這個數字到2030年估計會增加到50億,占當時全球人口總數的61%。随着世界各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口超過1000萬的“超級城市”的數量也在迅速增加。目前世界上有20座人口逾千萬的大城市。

報告指出,目前世界上城市人口排名是:

1.日本東京(3530萬)

2.墨西哥城(1920萬)

3.美國紐約(1850萬)

4.印度孟買(1930萬)

5.巴西聖保羅(1830萬)

6.新德裡

7.加爾各答

8.布宜諾斯艾利斯

9.雅加達

10.上海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