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的興衰

帝國的興衰

紀錄片
中央電視台制作的5集紀錄片《帝國的興衰》。第一次從經濟視角解讀秦漢帝國的興衰曆史。“以軍功授名爵”的國家授田制度,使秦軍猶如虎狼之師一統天下;漢帝國将土地按“名爵”大小贈與個人,國力漸至巅峰。但帶來強盛的制度為何卻不能挽救帝國的滅亡?本片帶着最新的經濟學理論和近百年來的考古學發現,以大量真人演繹與三維動畫結合,氣勢如虹地展現了秦漢帝國的曆史風雲。[1]
    中文名:帝國的興衰 外文名: 别名: 國家/地區: 類型: 主持人: 主要嘉賓: 制作公司: 播出頻道: 導演:段鳴镝 每集長度: 在線播放平台: 類别:紀錄片 制片人:李向東 總監制:薛繼軍 全部集數:3集 播出平台:CCTV-紀錄 發行地區:中國大陸 顔色:彩色 出品人:高峰 總策劃:薛繼軍 曆史學顧問:王子今 藝術顧問:廖烨 撰稿:段鳴镝 攝影:李慧豐 美術:裴晏 統籌:張鐵山 制片主任:戚錳

作者簡介

段鳴镝,中國電視紀錄片學術委員會理事、中央新影集團(中央電視台新影中心)對外合作部主任。畢業于北京廣播學院電視系(今中國傳媒大學),先後任中央電視台科教中心首席導演、電影部主任等職務。

多部作品獲獎:

《王者之劍》獲第二十屆中國電視金鷹獎短片電視紀錄片優秀作品獎

《塵封的王朝》獲中國廣播電視協會新聞類一等獎

《不朽的古代建築-靈渠》獲廣電總局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月球探秘》獲第二十七界金雞獎最佳科教片獎

《帝國的興衰》獲中國優秀紀錄片十優節目獎

《川魂》獲第十一屆四川電視節人文類評委特别獎

每集簡介

第一集

秦朝作為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是靠什麼崛起的?而它又為什麼如此之快的衰敗下去。秦漢交替中,發生了什麼樣激烈的鬥争?秦漢都采用中央集權制度,但是兩個朝代在地方一個實行郡縣制,另一個實行郡國并行制,兩種制度孰優孰劣?本集側重分析秦漢的政治制度,為下面對經濟的分析做了鋪墊。

第二集

七國之亂爆發,初生的漢王朝面臨一場重大危機,在成功平定叛亂後,漢代的政治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郡國并行制開始名存實亡,最終轉化為實際意義上的郡縣制。呂後當政後,她在對外政策和對内經濟發展的所作所為對于後來漢武帝時期有什麼樣的影響?秦國的軍功授爵制度和漢代的授田制有什麼相似之處。秦的滅亡和漢的興盛從經濟學角度上講又如何解釋呢?

第三集

随着漢朝國力日漸強盛,經濟日益發展,在繁榮之下,各種問題日益凸顯:商人階層和政府之間的矛盾;

地方豪強勢力的崛起;地方黑惡勢力的猖獗;曠日持久的戰争對經濟的破壞;政府官員的腐敗以及大土地所有者兼并土地,最終演化成了西漢末期全面的社會危機。而在這一大危機中,王莽的崛起和迅速沒落成為引人注目的曆史大事。他究竟是道學先生所說的亂臣賊子?還是一個品行極高的聖人?亦或是一個悲劇的改革者。王莽的改革成敗給了今天人們不少教育和啟迪。

興衰之鑒

1.政治制度是一個國家穩定強盛的關鍵。領導人選擇什麼樣的政治制度作為國家的統治方式對于國家的發展至關重要。秦漢乃至明清選擇中央集權制度不僅因為帝王對權力的欲求,更是符合中國長期以來以農耕為主的國情,農耕社會生産的分散性需要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組織生産,維護各地之間的穩定,促進農業發展。

2.地方和中央的是國家政治天平的兩邊。中央和地方權力的大小将對國家政治的平衡産生重大影響。秦漢兩代都沒有很好的處理中央和地方的關系。秦代是重中央,壓地方;漢代則是重地方,削中央。雖然在文帝、武帝時期地方上郡國的勢力逐漸削弱。但是從西漢末一直到東漢末,地方豪族、門閥勢力逐漸崛起。這些人主要是皇親國戚、地方上的黑惡勢力、大土地所有者、政府官員或者多者兼有之。這些勢力從一開始與中央對抗、侵占平民土地,再到互相之間争權奪利,對漢朝的政治經濟發展造成了極為惡劣的影響,最終導緻了漢朝的滅亡。

3.土地是中國政治和經濟的重要議題。秦漢兩代的土地政策對兩個朝代的興衰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在以農業為本的社會,農業的發展不僅影響着賦稅收入,更關系着社會的穩定。農民問題不加以解決,隻能加速政權的倒台。

4.逐利乃人之本性,政府應該尊重客觀經濟規律。政府對于經濟發展态度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農業和商業。二者缺一不可,農業為經濟發展提供原料,為商業貿易打下基礎,為人們提供基本的生活資料;而商業則促進物資流通,可以使得社會資源在市場之下得到相對有效合理的分配。而政府暴政、徭役繁重、賦稅過多、連年征戰、與民奪利和壓制商業則是違背經濟規律的表現,也會破壞經濟的發展,導緻衰落。

5.國有資本和民間資本之間的關系應好好處理。漢初為促進經濟發展,開放山川湖沼給民間開發,但是當民間資本坐大之時,政府又對民間資本進行限制,由國有資本來發展重要的行業。這造成了兩個不利後果:國有資本由于占有優勢,地位穩固,便不思進取,效率低下,政府官員沒有商人的經營才能,貪腐嚴重;民間資本由于無法進入盈利最高的鹽鐵行業,轉而投資次盈利高的土地,導緻漢代土地兼并嚴重。

國有資本和民間資本關系處理不當,不但會導緻為政府控制的重要行業效率低下,拖經濟後腿,民間資本轉戰其他行業則可能導緻某些行業無序和過于激烈的競争,在漢代,民間資本的競争的是土地。而國有資本控制的過嚴過死是,重要行業發展的緩慢甚至後退使得相關經濟領域發展也不景氣,如漢代國營手工場制作的鐵器質量低下,導緻農業生産率下降;漢代土地兼并則使得無數普通百姓流離失所,成為社會上一股不穩定的力量,随時有可能推翻現政權。

6.改革中的理想主義、道德和制度。王莽作為一個理想主義者和道德至上主義者,在進行改革的時候,在政治經濟方面都參照以前所謂“聖人”治理國家的方法,雖然王莽在政治上的清廉和道德上的崇高使他赢得了全國上下的一緻支持,但是在改革上他是拙劣的。他犯了本本主義的錯誤,改革上脫離了當時的社會實際,得罪了幾乎所有的社會階層,導緻了自己的倒台。在改革中,他反複重申道德,希望以道德的力量使得各個階層之間妥協讓利,但是嘴皮子上的力量無法讓地主豪強交出土地,在這個方面,隻有以實力加之合理的制度才能推動改革,而非說教。

教益

本片原有五集,但據傳後兩集涉及到一些敏感内容而未能播出。但是從前三集中也能窺見出一些端倪,片中從經濟方面對國有資本效率低下、官僚腐敗和土地兼并問題的批評反映了當今中國的很多不合理的現象,從政治方面則批評了政府的強權主義、官僚化、與民奪利和橫征暴斂,這也反映了現在政府中某些官員的所作所為,本片啟迪人們反思當今社會,提供曆史借鑒,意義極大。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