侘寂

侘寂

現代文學翻譯上的誤解
侘寂是現代文學翻譯上的一個誤解,侘び(WABI)與寂び(SABI)。國人将其整理為侘寂一詞。19世紀的日本美學家岡倉天心的著書《茶之本Bookoftea》把侘び的翻譯成“Imperfect”所指的應是侘び美學中,外表的殘缺。但這種翻譯顯然是被我們再次翻譯時誤解了,LostinTranslation。侘び是日本戰國時期著名茶人千利休創造了侘び茶,是把精神與茶追求的美融合在了一起,亦是所謂的麁相,日語原文意思是上をそそうに、下を律儀に(外表粗糙,内在完美)。寂び,寂在古語中也可寫作锖,意思是“舊化,生鏽”。字的原義固然是來自于中文。是俳句詩人松尾芭蕉,能樂推動下,逐漸産生出了一層美感的含義:從老舊的物體(人)的外表下,顯露出的一種充滿歲月感的美;即使是外表斑駁,或是褪色暗淡,都無法阻擋(甚至會加強)的一種震撼的美。
    中文名: 外文名:わび 别名: 名稱:侘 拼音:chà 釋義:外表粗糙,内在完美

釋義

侘,這個漢字在漢語中有誇耀與失意之意,而拿去日文中以後,意思便相去甚遠。在日本,“侘”(わび)是動詞“わぶ”的名詞形,從其形容詞“わびしい/wabishii”的角度比較容易理解,即:與良好狀态相對的惡劣狀态的意思。引申的意思還包括“品質粗糙的樣子”,或者“簡單樸實的樣子”等;更極端一點,這個詞還可能指“寒酸的樣子”、“貧窮”等意思。

詞源本身如同此字在漢語中相似,不具有很好的意思,到了14世紀,可能受到禅宗等的影響,這個概念開始受到積極評價,從而融入了日本的美學意識中。現在的“侘”是對以下事物的否定:富有、富貴、華麗、巧言令色、鮮豔、豔麗、豪華、豐滿、繁瑣;相反,可以用以下詞彙來表示“侘”的概念:貧困、困乏、樸直、謹慎、節制、冷瘦、枯萎、老朽、寂寞、幼拙、簡素、幽暗、靜溢、野趣、自然、無聖。

“侘”在日本是常用于表現茶道之美,人們稱自村田珠光興起的草庵茶開始,到千利休達到最高點為止的利休茶道全系統為“侘び茶”。“侘”成為茶道的一個理論,也就是“侘び茶”這個詞出現的時期是江戸時代。茶道當中“侘”所包含的意思不僅是粗糙,也包含雖然外表一般但追求質感,追求美感的意願的這層意思。“侘び”的意思通過“侘び數寄”這樣的熟語來表達,指的就是指清淡但高質的茶,以及喜歡喝這種茶的人。

而侘茶人,如同《山上宗二記》所寫,也就是那些“不持一物,唯覺悟、工夫、技術三者齊備者也”的人,也被稱作“貧乏茶人”。到了千宗旦的時候,單獨一個“侘”字指的是“無一物”的茶人。及大正昭和時期,随着茶具作為美術作品獲得越來越高的評價,“侘”作為表達這種造形美的詞彙得以普及。柳宗悅、久松真一等人在贊美高麗茶碗等茶具之美時一度使用這個詞。結果就是,這個詞作為代表日本的美學意識概念的地位得以确立。

由此可以看出“侘び”是在否定了世俗普遍意義的美之後産生的“無一物”的美。“侘び”的核心是禅,是禅的主體否定精神在美學領域裡的體現。禅的“本來無一物”的思想使“侘び”否定了一切現有美的形式。與此同時,禅的“無一物中無盡藏”的思想又使“侘び”獲得創造無權自由自在的藝術形式的可能性。簡言之,“侘び”在否定的同時獲得了新的肯定。

“寂”是動詞“さぶ”的名詞形式,最初是指随着時間流逝逐漸劣化的意思,也好比漢字中的“寂”的意思,表示沒有人聲,非常安靜的狀态。這個字最初也不是什麼特别美的概念,《徒然草》等古書中記載這個詞有年代久遠的書冊散發出陣陣濃味的意思,這确認了那個時候已經有了鑒賞古舊之美的意識。到了室町時代,這個概念在俳句的世界中得到了相當的重視,還被納入了能樂等藝術形式中,并開始理論化。此外還成為松尾芭蕉之後所創作的俳句中占據了美意識的中心位置,但一般認為松尾本人就這個詞并沒有留下什麼直接的評價和記錄。俳句中的“寂”尤其指舊物,或者老人等所共同持有的特征,用寺田寅彥的話來講,像是從舊物的内在滲出來一樣,與外表沒有什麼關系的美感;舉一個形象的例子,比如生了苔的石頭。誰也無法推動的石頭在風土當中表面開始生苔,變成綠色。日本人将此看作是從石頭内部散發出來的東西,尤為注目。

由于這種欣賞舊物之美的态度,這個詞與古董鑒賞

關系很深。有這個概念

的日本古董鑒賞和西方古董鑒賞就有了不同之處,比如日本的古董鑒賞由于“寂”這個概念更為重視自然在物品上留下的痕迹,而西方的古董鑒賞更注重古董本身的曆史價值。在漢語中,也有一個用于表達這種物質表面所流露出的那種安靜氛圍含義的漢字:“锖”。

審美文化

侘寂描繪是的殘缺之美,殘缺包括不完善的、不圓滿的、不恒久的,當然也可指樸素、寂靜、謙遜、自然……它同佛教中的智慧一樣,可意會不可言傳,所以這個詞用語言來表達時,有很廣的包容性。侘是在簡潔安靜中融入質樸的美,寂是時間的光澤。

侘,根源于“wa,â€,指的是和諧甯靜。其意義經過了發展變化,由描述某種悲傷荒涼之事,逐漸變為描述某種有意的謙卑,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狀态。侘â€,字面意思是說,一個侘之人可以“用更少做更多”,滿足于擺脫物質牽絆的生活。想想梭羅,或者更近一點兒的名嘴大丈夫(CadillacMan),他最近在《紐約時報》上高談簡單的快樂,以及多年來在紐約數區所度過的無家可歸的自由生活。

單獨的寂,指的是時間的自然演進,從而領悟到所有的一切都會變老,容顔不再依舊。然而,被稱為寂的事物是莊嚴而又優雅地面對老去的。寂的中心理念就是真實。這讓人想起經典的兒童故事《絨布小兔子》,一個孩子的珍藏中,隻有那個最舊,最破,最心愛的玩具才能不可思議般地成為真實的。

應用

文學作品

侘寂的例子在市場上受到消費者歡迎是在2008年,小布朗出版社發行了一本叫《侘寂》的新圖畫書。在這本書裡,作者MarkReibstein與插畫師EdYoung通過将叙事、詩歌與拼貼藝術融合在一起的方式探索了侘寂這一理念。故事講的是一個叫侘寂的小貓,在故鄉日本京都漫遊,探尋自己名字的真意。在漫長的旅行中,它所遇見的各種各樣的動物都具比喻意義,将簡樸,不完美,意想不到的美呈現在它面前,有時也以俳句的方式。

2008年10月此書發行時,紐約公立圖書館兒童圖書管理員ElizabethBird,為其寫了一篇精彩的書評,闡釋了俳句的運用以及此書的總體特色:《侘寂》所做的就是把俳句放置在更大的童話背景下,這樣,妙言與具體的情境便分開了,它們成了喧鬧叙述中的寂靜時刻,因而,整本書也能讓讀者獲得某種平靜。

電子産品

2012年11月27日晚7:00,魅族在北京水立方發布了全新的4.4寸屏1.6GHz四核手機——魅族MX2。魅族MX2系統的設計采用了侘寂理念,侘,超越外在;寂,挑戰時間。侘寂美學,不追求第一眼的經驗,而是深思熟慮後的至繁歸于至簡。

相關電影

中國南部鄉村,一位獨居老木匠手工制作完一面木框鏡子,卻發現聯絡不上預訂鏡子的人。于是,他背着鏡子出門尋找這個人。一路上,鏡子反射着村落和城鎮的變遷,似乎有什麼不尋常的事情在發生。影片先後入圍美國棕榈泉國際短片電影節、英國瑞丹斯獨立電影節等多個國内外電影節,并在2020年第42屆法國克萊蒙費朗國際短片電影節國際競賽單元(Clermont-Fer rand International Short Film Festival)獲得“評委會特别提及獎(Special Jury Mention)”,該電影節被譽為“短片戛納”,《侘寂》是本屆電影節唯一一部獲獎的中國影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