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設計雙年展

武漢設計雙年展

武漢設計展會
由武漢市人民政府主辦,市委宣傳部、市城建委、武昌區人民政府、湖北美術學院等單位承辦的第二屆武漢設計雙年展将于2013年11月8日-30日在漢舉行。此次雙年展主題為“藝術化的城市”,展會内容豐富多彩,是展示武漢設計水平、打造“世界設計之都”、推進“文化五城”建設的重要舉措。[1]
    中文名:武漢設計雙年展 外文名: 别名: 主辦方:武漢市人民政府 第二屆舉辦于:2013年11月8日-30日在漢舉行 第二屆主題:“藝術化的城市” 承辦方:市委宣傳部、市城建委等 基本特征:擴張性,經濟性,社會性等

第二屆武漢設計雙年展

第二屆武漢設計雙年展的學術主題暫定為“藝術化的城市”,提請人類對自身生活環境展開深度的哲學思考。利用“工程和藝術的結合”與“藝術城市”兩大内容的展示和研究,成為互為補充的思辨邏輯關系:前者可理解為理論基礎研究,後者可看做對前者的實踐和實驗。

世界上任何一項能夠持續的、有生命力及吸引力的文化活動,諸如諾貝爾獎、奧斯卡獎、普利策獎、威尼斯雙年展等,都具備幾個特征:超越地區和國家範圍的全球性視野、純粹的學術思考(提出或解答人類在生産生活中的價值觀問題)、組織參展的作品是能夠代表上述特征的典型标本。據此分析,從第二屆開始,武漢設計雙年展的重要目标,是需要從更深的層面解讀工程和藝術的相互關系問題,最終能夠影響我國在工程建設上的淺表層“工程語言”和操作上的慣性思維,在更多的工程項目上注入應有的人文關懷。同時,對于“藝術城市”的深度解析、性狀描述、指标量化和實踐體會,也應被打造成為武漢設計雙年展的一個鮮明特征的品牌内容。

基本要點

根據唐良智市長指示,雙年展是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打造世界工程設計之都的重要舉措。本次雙年展由市委、市政府主辦,市委宣傳部作為文化指導;市城建委作為“建設文化五城”的責任單位,成為雙年展的責任主體;武昌區位、區政府作為舉辦所在地,同時承擔責任主體任務。較之首屆武漢設計雙年展,本次雙年展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3.1擴張性:

本次雙年展作品拟走出武漢本地範圍,向全國征集。

3.2經濟性:

在論壇及系列文化活動中,可将對外招商活動納入進來,實現文化與經濟活動的良性互動。

3.3社會性:

觀展對象及專家評論應走出行業範圍,面向全社會各種人群。

3.4形式的多樣性:

除了保留首屆雙年展的圖紙展示、模型、繪畫、雕塑等表現手法外,本次雙年展正在研究多媒體藝術展示、街頭藝術館、藝術家(或設計師)工作室實體展(參觀)、外圍衛星展以及配套文化藝術活動的多種表現形式。

首屆武漢設計雙年展

2011年11月8日,武漢市長唐良智在《财經》雜志夏季達沃斯論壇專刊上發表署名文章《打造世界工程設計之都》。舉辦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活動,是配合這一戰略目标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2011年11月11日,“首屆武漢設計雙年展”暨“藝術城市論壇”系列文化活動在武漢美術館召開,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郭允沖、副省長趙斌、市長唐良智出席開幕式,共同啟動雙年展開幕液晶球。

活動曆時20天,至2011年11月30日結束。“展覽”與“論壇”活動相互映襯,是武漢有史以來最大的設計展,引起了衆多媒體的連續跟蹤報道,獲得了國内外工程、經濟、設計、藝術界的廣泛關注,同時在武漢市民中引起強烈反響,有力的宣傳了武漢的城市形象,展示了武漢的文化厚度,凝練了武漢的設計産業優勢,奠定了武漢設計雙年展作為重要文化品牌的基礎,為武漢打造“世界工程設計之都”走出了堅實的一步。

學術成果

“雙年展”已經成為一個特有名詞,成為全世界檢驗舉辦城市在文化上具備先進性特征的重要标志,包括國内的

幾大重點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等都已經進行了多年的嘗試。武漢作為文化及教育大市,一直都有舉辦“雙年展”、顯示區域文化競争力的需求和情結。目前國内幾大城市進行的雙年展嘗試,多在當代藝術領域進行着不懈的探索和思考,目前看來,很難突破實質上的核心文化價值的區别。“首屆武漢設計雙年展”提出了一個全體系的跨界概念,就是工程和藝術的結合。引用赫爾佐格先生的評價“如此大範圍的展示工程和藝術的結合實驗,這在全世界範圍都屬于創新之舉”。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