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饑荒

河南大饑荒

河南省發生大旱災,夏秋兩季大部絕收
河南大饑荒發生在1942年或1941年夏到1943年春,河南省發生大旱災,夏秋兩季大部絕收。大旱之後又遭遇蝗災,饑荒遍及全省110個縣。據估計,1000萬人口的河南省有300萬人餓死,另有300萬人逃亡到陝西、甘肅和西部一帶。[1]
    中文名:河南大饑荒 外文名:The Henan famine 别名: 時間:1942年夏到1943年春 地區:河南 遇難人數:300萬 發生原因:自然災害,政府救災不力 著名人物:白修德

簡介

從1941年開始,地處中原的河南開始出現旱情,收成大減,有些地方甚至已經“絕收”,農民開始吃草根、樹皮。到1942年,持續一年的旱情更加嚴重,這時草根幾乎被挖完,樹皮幾乎被剝光,災民開始大量死亡,在許多地方出現了“人相食”的慘狀。

這場災難從春天開始,一直延續到1943年。據不完全統計,這次大饑荒中,有300多萬人成為餓殍,慘絕人寰,舉世震驚。

在這次大饑荒中,美國《時代》周刊駐華記者白修德(TheodoreH.White)在促使遠在重慶的國民政府最終采取果斷措施、拯救無數生靈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曆史背景

花園口決堤事件

1937年11月初,日軍突入豫北占領安陽,到1938年2月底,華北地區大部分淪陷,河南省黃河以北地區幾乎全被日軍占領。5月徐州會戰後,日軍大舉進犯豫東,12日占領豫東門戶永城,接着夏邑、商丘、甯陵、民權諸縣先後淪陷。6月6日,日軍占領河南省會開封,後繼續西犯鄭州。1938年,因日軍進犯,李斯德決定“以水代兵”,扒開花園口黃河大堤,此舉造成豫東1200多萬畝肥沃良田成了荒灘,89萬人死亡,300多萬人流亡,在黃淮地區形成大面積沼澤,史稱“花園口事件”。

“黃泛區”良田變荒漠

黃河水退後,形成了一片長達400多公裡的黃泛區,豫東平原的萬頃良田沃土變成了沙灘河汊,無法耕種。此後黃河水連年泛濫,頻繁決口。黃泛區土地經過大旱炙曬後,撂荒的土地又成為蝗蟲迅速滋生的溫床。

從1941年的夏秋兩季開始,河南本該是雨水充沛的季節,卻連一滴雨都沒有下,反而驕陽似火。在旱魃的狂舞中,昔日肥沃的土地已經龜裂成塊,最後變成沙化的土地,完全不适合耕種。原本有河南糧倉之稱的滑縣,連續三季顆粒無收。

日本政府橫征暴斂

民國時期,中國還沒有能力構築機動化的軍事後勤體系。軍隊沿用的是幾千年來中國軍事後勤的古老方式,即包括軍糧、馬草甚至是兵源補充在内的軍事後勤,大部分由軍隊駐紮省份供給,即所謂的“就地取材”,以節約運輸損耗。河南境内在抗戰時期,長年有數十萬國軍部隊與日軍對持,國軍加上日軍以及日僞軍的口糧構成了壓在河南人民身上的沉重負擔。

從1937年抗戰爆發到1942年河南遭災,在這五年多的時間裡,河南出兵出糧的數量都位列全國第一。這樣的沉重負擔,即使是風調雨順,河南農民在交糧納賦之後,也隻能靠野菜雜糧勉強度日。軍隊向民間的過度索取,使民間的抗災能力已經接近于零,許多農民早已陷入破産的邊緣。一旦天災來臨,饑荒的爆發也就在所難免了。

1942年,河南屬第一戰區,司令長官是蔣鼎文,副司令長官是湯恩伯。關于湯恩伯,河南人對他深惡痛絕,多年後把他和“水、旱、蝗”并列,稱為“四害”之一。

大災來臨前

1942年整個夏天滴雨未下,麥收隻有兩三成。往年麥收之後,往往是糧價最低之時,1942年卻反其道,糧價大漲,地價大跌,上好的地,一畝隻賣兩百塊錢。樹葉、雜菜,這些平時給牲畜吃的東西,成了饑民們難得的食物。對于災民來說,美味莫過于路邊叫賣的烙榆皮餅。

當時外國傳教士在華所辦的《萬國公報》上載文有雲:“天禍晉豫,一年不雨,二年不雨,三年不雨,水泉枯,歲洊饑,無禾無麥,無粱菽黍稷,無蔬無果”。“官倉匮,民儲馨,市販絕,客粜阻。鬥米千錢,鬥米三千錢,鬥米五千錢……賣田,賣屋,賣牛馬,賣車輛,賣農具,賣衣服器具,賣妻,賣女,賣兒。食草根,食樹皮,食牛皮,食石粉,食泥,食紙,食絲絮,食死人肉,食死人骨。路人相食,家人相食,食人者為人食,親友不敢相過……餓殍載途,百骨盈野。但不屈不饒的河南人民在整個饑荒年度沒有一個人向日本屈膝投降。”

鞏義《鞏縣志》是這樣記錄災荒的:民國31年(1942年),大旱,幾近絕收,加之日軍侵略釀成大災。農民多以樹皮、雁屎、觀音土充饑。據當時河南赈災會統計,鞏縣餓死19100人。河南省政府救災總結報告:鞏縣逃荒80505人,餓死4431人。

《太康縣志》載:當時一畝良田隻能換幾十斤小麥,一個十七八歲的大閨女隻能換40斤粗糧。

《延津縣志》上說:民國31年(1942年),旱災,減收十分之六。延津位于黃河之北,亦是重災區,可當地對災害的記錄,除去《延津縣志》上寥寥數語外,再無其他。

揭開饑荒内幕

當年三個記者的報道為生動地告訴人們“河南大饑荒”的具體影像。他們分别是:《大公報》記者張高峰、《前鋒報》記者李蕤、美國《時代》周刊記者白修德。

最先揭開河南大饑荒的内幕是《大公報》的記者張高峰。從陝西入河南時,他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他在長達6000多字的通訊《饑餓的河南》中寫道:“隴海路上河南災民成千成萬逃亡陝西……火車載着男男女女像人山一樣,沿途遺棄子女者日有所聞,失足斃命,更為常事……”到了昔日繁華的洛陽街頭,映入張高峰眼簾的是更加悲慘的景象,到處都是“蒼老而無生氣的乞丐”,“他們伸出來的手,盡是一根根的血管;你再看他們全身,會誤以為是一張生理骨幹挂圖”,這些蒼老的乞丐“一個個邁着踉跄步子,叫不應,哭無淚,無聲無響地餓斃街頭”。

這篇報道被《大公報》總編輯王芸生改了标題,1943年2月1日,《豫災實錄》未經任何删改發表後,被遮掩的河南大饑荒大白于天下。《大公報》的報道和評論,蔣介石下令全國人民募捐支援河南人民。

《大公報》的報道,震撼了美國《時代》周刊記者白修德(西奧多·H·懷特,美國漢學家費正清的弟子),出于人道主義的使命和記者探求真相的責任感,1943年2月末,他和另一位美國記者(時任英國《泰晤士報》攝影記者)哈裡森·福爾曼一道,冒着艱險,幾經輾轉來到河南。在洛陽,白修德、哈裡森·福爾曼以及洛陽天主教會主教美國人梅根,騎着馬在河南鄉村調查。馬背上的兩個星期所見,慘不忍睹。

從1943年3月25日至4月20日《前鋒報》記者李蕤(又名趙悔深)騎着一輛借來的舊自行車自洛陽沿隴海線東行,實地采訪了災情嚴重的偃師、鞏縣、汜水、廣武、鄭州等地,寫出10多篇翔實通訊。

蔣介石救災

1943年3月底,一心希望面陳災情的白修德輾轉找到宋慶齡,在她的幫助下,才終于見到了蔣介石。蔣介石完全否認了白修德所說的關于災區的一切,當白修德向他展示野狗刨咬死屍的照片時,蔣介石才知道災情确已嚴重。

美國作為二戰中國民政府最大的援助方之一,對中國戰場和中國境狀較為關注,白修德的報道引起了美國人的強烈關注。為了向美國展示其開明的形象,也為了給國内輿論一個交代,蔣介石順勢給自己找了台階下,一面誇獎白修德比他的任何一個調查員都稱職,一面開始救災。

事實說明,一旦政府有所行動,災民的死亡便會迅速減少。幾個月後,白修德收到了那位災區傳教士的來信,信中感激地寫道:“自你回去以後,突然從陝西運來了幾列車糧食。在洛陽,他們簡直來不及很快地把糧食卸下來。這是頭等的成績……”省政府忙了起來,在鄉間各處設立了粥站。軍隊也拿出一部分餘糧,全國忙着為災民募捐,現款源源不斷地送往河南。你的訪問和對他們的責備,達到了預期的目的,使他們驚醒過來,開始履行職責。在河南,老百姓将永遠把你銘記在心。”

視“日軍”如寇仇

日軍在河南百姓西遷山西的路上一路狂轟亂炸,而蔣介石對國民的不負責任,使國民政府在河南很多地方盡失民心。1942年之後的兩年,日軍在太平洋戰場受到重創之後,孤注一擲,發動了意欲打通平漢線的“一号作戰”,建成連接中國南北的陸地大走廊。曆時38天的戰鬥中,5萬日軍擊垮了擁有40萬兵力的國民黨軍隊,占領了豫中30多個縣城。盡管中國軍隊中有不少愛國官兵浴血奮戰,洛陽保衛戰等戰役也打得異常頑強,但由于缺乏支援,國民黨軍隊迅速潰敗。

當國軍部隊向豫西撤退時,豫西山地的農民舉着獵槍、菜刀、鐵耙,到處截擊日軍,後來整連整連地繳獲他們的槍支、彈藥、高射炮、無線電台,甚至槍殺、活埋。參加中原會戰的幾支主要部隊在戰後總結中都提出了這個問題。

受災數據

1943年12月河南省政府編印的《河南省政府救災工作總報告》中的《河南省三十一年(民國三十一年,即1942年)各縣旱災調查表》顯示,全省111個縣中有96個縣被列表統計,其中災情嚴重的有39個縣,受災總人數達1200萬人。

1946年,河南省社會處編印的《河南災情實況》一書這樣記載當時的災情:田園龜裂,赤地千裡,二麥顆粒無收,秋禾全數枯萎。于時樹葉草根,都成上品,腐木細泥,亦用果腹。災民因饑餓難忍,而服毒者,缢死者,自刎者,甚至殺兒以求一飽者,所在多有,司空見慣,同時無主棄嬰,到處可見,音若泣聲,到處可聞,死屍橫野,無人收埋,鬼哭神号,無殊地獄。陰森凄慘,絕異人寰。

河南省檔案館收藏的《國民黨上蔡縣執委關于報因災吃人情形的呈》證實,河南旱災期間,确有“吃人”慘劇發生:上蔡縣呂店鎮第十八保第十一甲王莊60餘歲的貧民劉卷良,家貧如洗,乞讨無門,曾在(1943年)3月4日将餓死的乞丐“解割煮食”,以救饑荒。

據《河南災情實況》中《河南省各行政區人口受災損失統計表》附注中所列,此次旱災死亡人數達300萬。

關于這場河南旱災的死亡人數,另外一種說法是“500萬人”。

在《江流天地外》一書中,時任國民參政會參政員郭仲隗回憶:1942年,我續任第三屆國民參政員,是年河南大旱,除少數水田外,一粒未收。中央不準報災,亦不救濟,我以參政員奔走呼号,不遺餘力,“結果河南餓死了500多萬人,河南主席李培基隻報了1602人,開政治上未有之奇”。

在當時美國《時代》周刊駐重慶記者白修德的筆下,河南旱災的死亡人數也是“500萬人”。1943年3月22日,白修德在報道《等待收成》中提到:在河南3400萬人中,我們估計有300萬已經淪為難民。此外,還将有500萬人會在秋收季節前死去。

在白修德晚年的回憶錄《探索曆史---一個人的曆程》中,“500萬人”這個數字再次出現:“我在最後一周裡集中精力匡算出了災區預計将發生的死亡人數,最樂觀地估計,有500萬人已經或正在以這種或那種方式死去,占正常人口的20%。”除了餓死的500萬人,還有300萬災民背井離鄉,外出逃難。他們拖家帶口,一路讨飯,向西面和南面的國統區、邊區艱難逃亡。

電影《一九四二

由劉震雲編劇、馮小剛導演的《溫故一九四二》,片名更改為《一九四二》。反映的是一九四二年的一場災難,中國抗日戰争處于戰略相持階段,此時河南大旱,千百萬民衆離鄉背井,外出逃荒。影片以兩條線索展開,一條是逃荒路上的民衆,主要以老東家和佃戶兩個家庭為核心,展現他們的掙紮和痛苦、希冀和憤怒;另一條是國民黨政府對人民的蔑視加深了這場災難,并最終導緻了自己失敗的命運,但由于不是曆史,在劇中難免醜化了國軍。

1993年,劉震雲就把小說交到馮小剛手裡。2000年,馮小剛與劉震雲獲華誼兄弟支持後重啟該片,2002年,《溫故一九四二》建組,2011年初,王朔再次提議,重啟《溫故一九四二》。

詳見詞條:《一九四二》

電影簡介

一九四二年,因為一場旱災,我的故鄉河南,發生了吃的問題。與此同時,世界上還發生着這樣一些事:斯大林格勒戰役、甘地絕食、宋美齡訪美和丘吉爾感冒。老東家叫範殿元,大災之年,戰争逼近,他趕着馬車,馬車上拉着糧食,糧食上坐着他一家人,也加入往陝西逃荒的人流。三個月後,到了潼關,車沒了,馬沒了,車上的人也沒了。這時老東家特别糾結,他帶一家人出來逃荒是為了讓人活,為什麼到了陝西,人全沒了?于是他決定不逃荒了,開始逆着逃荒的人流往回走。人流中喊:“大哥,怎麼往回走哇?往回走就是個死。”老東家:“沒想活着,就想死得離家近些。”轉過山坡,碰到一個同樣失去親人的小姑娘,正爬在死去的爹的身上哭。老東家上去勸小姑娘:“妮兒,别哭了,身子都涼了。”小姑娘說,她并不是哭她爹死,而是她認識的人都死了,剩下的人她都不認識了。一句話讓老東家百感交集,老東家:“妮兒,叫我一聲爺,咱爺倆就算認識了。”小姑娘仰起臉,喊了一聲“爺”。老東家拉起小姑娘的手,往山坡下走去。漫山遍野,開滿了桃花。十五年後,這個小姑娘成了俺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