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疬

乳疬

乳房發育異常疾病
乳疬是以男性、兒童單側或雙側乳暈部發生扁圓形腫塊,觸之疼痛為主要表現的乳房異常發育症。[1]分為男性乳房發育異常和兒童乳房發育異常兩大類,前者見于中、老年男性,多為繼發性;後者見于10歲左右兒童,多為原發性。一側或雙側乳暈部出現扁圓形腫塊,質地中等或稍硬,邊緣清楚。
  • 中文名:
  • 外文名:
  • 别名:
  • 中醫學名:乳疬
  • 發病部位:乳房部
  • 相關西醫疾病:男性、兒童乳房發育異常症
  • 主要病因:肝氣郁結、腎氣虧虛
  • 多發群體:中老年男性、兒童
  • 所屬科室:外科
  • 傳染性:無

與西醫病名的關系

根據本病臨床表現就特點,與西醫病名男性、兒童乳房發育異常症基本相同。

病因

乳頭屬肝,男子乳房屬腎,故奉病與肝腎有關。多因情志不暢,肝氣郁結,氣郁化火,煉液成痰,痰氣互結,脈絡失和而成,或先天腎氣不足,後天肝腎虧虛,沖任失調,肝失所養,氣滞痰凝而成。

肝腎陰虛

肝陰虛與腎陰虛并舉則為肝腎陰虛,常因腎陰虛而影響肝陰不足,火由肝陰耗傷及腎陰也形成肝腎陰虛,肝腎虛常表現為目花、目幹、易疲勞、肢麻、脅隐痛等證,腎陰虛則腰膝酸痛、遺精、耳鳴、不孕等證。

肝氣郁結

中醫名詞。肝有疏洩作用,喜舒暢而惡抑郁。如肝失疏洩或情緒抑郁不舒,均可引起肝氣郁結。臨床表現多見脅痛、胸悶、脘脹、嗳氣、婦女月經不調等症。

情志不暢

患者長期的心情不好,抑郁等。

症狀

乳疬分三型。

①肝郁化火型:乳房增大,内有結塊,平日性情急躁,容易生氣發火,病後更加焦慮不安,口苦咽幹,舌尖紅,苔白或薄黃,脈弦。

②肝腎不足型:發育遲緩,在下則睾丸小或内有結節或隐睾、小陰莖、尿道下裂等,在上則聲如女性,乳房發育,舌苔薄,脈細弱。

③外邪傷肝型:乳房發育呈雙側,可觸及結節,脹痛,口苦,神疲,納食不佳,小便短黃,舌瘀紫,苔薄黃膩,脈弦。

檢查

乳房超聲檢查,乳房淋巴結實驗,乳房觸診,乳房穿刺針活檢, 乳房視診,乳房攝片。

乳房淋巴結實驗:是英國醫生發明的一種通過實施手術移除組織,使用分子生物技術,在一種特殊的溶液中分解和複制結組織,30分鐘到45分鐘之内确定病人是否患上乳腺癌的方法。

診斷

根據臨床表現和檢查可進行診斷。

一側或雙側乳暈部出現扁圓形腫塊,質地中等或稍硬,邊緣清楚,或單側乳房明顯增大,或雙側乳房呈對稱性或不對稱性增大,大小不一,狀如發育期的少女乳房。多伴有乳房脹痛和輕度壓痛。還可伴有其他女性特征,如聲音變尖,缺少胡須,陰毛呈女性分布。肝髒功能損害嚴重、前列腺疾病、睾丸疾病的患者,亦易并發本病。

治療

(一)肝氣郁結乳暈腫塊脹痛,觸之疼痛,伴性情急躁,遇事易怒,胸悶脹痛,舌質偏紅,舌苔薄白,脈弦。

辨證分析:肝氣郁結,氣郁化火,煉液成痰,痰氣互結,故乳暈腫塊,脹痛,肝郁不舒,故性情急躁,遇事易怒,胸悶脹痛,脈弦主肝郁,舌紅為氣郁化火之征。

治法:疏肝理氣,化痰散結。

方藥:逍遙散合二陳湯加減。

(二)腎氣虧虛多見于中老年人。乳房肥大,乳中結核,乳房微痛。腎陽虛者,伴面色咣白,腰腿酸軟,精神不振,形寒肢冷,舌質淡,苔白,脈沉弱,偏于腎陰虛者,伴面色晦暗,心煩失眠,腰膝酸軟,舌紅,苔少,脈弦細。

辨證分析:腎氣不足,沖任失調,肝失所養,氣滞痰凝,結于乳絡,故乳房肥大,乳中結核,乳房疼痛,腎陽不足,陽虛生寒,故形寒肢冷,面色光白、脈沉弱為腎陽虛之象,腎陰虧虛,不能上濟心火,故心煩失眠,病在腎故腰膝酸軟,面色晦暗,舌紅、苔少、脈弦細為肝腎陰虛之象。

治法:補益肝腎,化痰軟堅。

方藥:六味地黃湯加減。腎陽虛者,宜溫陽化痰,方用右歸丸加減,偏腎陰虛者,宜滋陰化痰,方用左歸丸加減。

其他療法

1. 藥膏療法:陽和解凝膏塗敷患部。

2. 手術切除:對保守治療無效,或懷疑有惡變者,或乳房過大影響美觀者,宜行保留乳頭的乳房切除術或單純乳房切除術。

轉歸預後

本病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一般預後良好。若病情重者,沒有及時治療,正氣比較弱,易緻乳房神經纖維瘤、乳房單純囊腫、 乳房導管内乳頭狀瘤等并發症。

預防調護

1.積極治療原發病,因腫瘤引起者應行腫瘤切除;因藥物引起者應停用有關藥物:因肝病引起者應用護肝藥物。

2.調情志,保持心情舒暢。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