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關節骨關節炎

髋關節骨關節炎

骨關節炎症
髋關節骨關節炎是髋關節發生一定的退行性變、軟骨軟化等造成的骨關節炎症。髋關節骨性關節炎是骨科常見疾患之一。其特點是關節軟骨變性,并在軟骨下及關節周圍有新骨形成。髋關節骨性關節炎可分為原發性及繼發性兩種類型。
  • 中醫病名:髋關節骨關節炎
  • 外文名:
  • 别名:
  • 就診科室:内科
  • 多發群體:
  • 常見發病部位:髋關節
  • 常見病因:肥胖,軟骨構造,外傷和外力的承受,遺傳因素
  • 常見症狀:
  • 傳染性:否
  • 傳播途徑:

病理

原發性因素:

髋關節骨關節炎的原發病損是透明軟骨的退行性變、軟骨軟化、糜爛等,繼發滑膜、關節囊和肌肉的變化。

繼發性因素:

繼發性骨關節炎的原因有:關節的先天性異常,創傷,關節面的後天性不平整,關節外畸形引起的關節對合不良,關節不穩定。

醫源性因素:

醫源性因素如長期不恰當地使用皮質激素等。

臨床表現

臨床表現主要症狀為關節疼痛,關節活動不太靈活。體格檢查顯示關節腫脹、有液、肌肉萎縮;關節主動和被動活動時有吱嘎聲,并有不同程度的活動受限和肌痙攣。有些老年人同時伴有遠側指間關節增粗。髋關節炎表現為臀外側、腹股溝等部位疼痛,可放射至膝。具體有髋關節疼痛、腫脹、内部積水、軟骨磨損、骨刺增生、關節變形、髋的内旋和伸直活動受限、不能行走甚至卧床不起。我國人群中發生髋的骨性關節炎者較白種人為少。

檢查

本病患者血尿常規檢查和血沉、粘蛋白、類風濕因子等均在正常範圍。滑膜液檢查色澤、透明度及粘蛋白凝塊試驗正常,白細胞計數在200~2000/mm3之間,鏡檢無細菌或結晶,但可見到軟骨碎片和纖維,從碎片的數目可粗略估計軟骨退化程度。

診斷

1、患者的個人特點

髋關節骨關節炎多發生于中老年人,重體力勞動者或體育行業從業者等有長期勞損史的人群更容易患病,此外,肥胖、身體對位對線不良等會導緻髋關節負重不平衡,從而導緻髋關節炎,因此診斷髋關節骨關節炎時應注意患者的個人特點,如年齡、職業、發病前從事的活動、體重、是否有髋關節損傷史等。

2、患者的臨床表現

髋關節骨關節炎患者雖然沒有特異性的臨床表現,但大多數患者可出現髋關節部位疼痛,可長達一個月以上,此外,還伴有髋關節腫脹、關節内積液、髋關節活動受限,嚴重時患者可出現站立不能,長期卧床等症狀。這些臨床表現提示我們患者可能存在髋關節炎,但若要得到确切的診斷結果,還需要進一步的物理檢查。

3、X線檢查

髋關節炎等骨關節疾病可以通過X線檢查輔助診斷,髋關節由于受到長期壓迫刺激或軟骨退行性變,常出現骨贅等骨質增生的病理改變,還可出現髋關節間隙變窄、關節腔内積液、關節腫脹等病理變化,這些肉眼無法觀察到的變化一般需要通過X線等檢查加以判斷,若X線片顯示骨贅形成,髋臼緣增生或髋關節間隙變窄,應考慮髋關節骨關節炎。

4、患者的血細胞沉降率改變

炎症狀态下,由于血液中纖維蛋白原和免疫球蛋白含量增加,常導緻血細胞沉降率加快,髋關節骨關節炎患者處于炎症狀态,因此,患者的血細胞沉降率小于或等于20mm/1h是髋關節骨關節炎的重要體征之一。

總之,當患者的第2、3、4種檢查均提示髋關節炎時,可診斷為髋關節骨關節炎。髋關節骨關節炎的診斷需要結合患者的個人特點、臨床表現、X線檢查結果、血沉檢查結果進行綜合判斷,确診後可以通過保守治療、藥物治療或手術治療加以改善。

并發症

骨關節炎并發肢體關節活動障礙,嚴重時會産生肢體内翻及屈曲攣縮畸形,最後出現關節病殘。膝内翻的人,平時站立和走路時,都是腿外側肌肉用力,内側用不上力。因此腿部肌肉發育不勻稱,往往外側肌肉多,内側肌肉少。這樣,形成的腿部肌肉輪廓線就是彎曲的,給人的感覺就是骨頭彎曲了。還可以導緻骨壞死。

治療方法

随着年齡的增長,結締組織的老化,自然的病程演變一般不能逆轉,但通過治療,可解除症狀,改進活動範圍,增強關節穩定,延緩進程。治療方法有: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