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

漢語漢字
足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漢字,讀作:zú。此字始見于商代甲骨文,象形字,其古字形像人的腿和腳,本義指人的下肢,包括腳和小腿。後轉指腳。又引申為動物的蹄、爪,以及植物的根莖,或支撐器物的腳,物體的基部等。足又有有充足、富裕、滿足、止、完成、能夠等意思。
  • 中文名:足
  • 拼音:zú
  • 部首:足
  • 五筆:KHU
  • 倉颉:RYO
  • 鄭碼:JI
  • 筆順:橫折橫豎橫撇捺
  • 字級:一級
  • 筆畫:7
  • 四角号碼:60801
  • UniCode:CJK
  • 注音:ㄗㄨˊ
  • 異形字:?,?,?
  • 結構:上下結構
  • 統一碼:基本區 U 8DB3
  • 四角:60801

字源演變

“足”,象形字。甲骨文像連腿帶腳的整個下肢。甲骨文又作“圖2”形,從口從止,乃“圖1”形的簡化。足、疋本為一字,戰國時期開始分化,戰國古玺所見疋字有寫作“圖6”,至《說文》小篆寫作“圖7”,上面的口不封口。甲骨文與金文中足、正形體多混同。後來正字上部逐漸變為一橫,二字形體才明顯分化。足之本義衆說紛纭。或以為指腳,或以為包括腳、胫(小腿)、股(大腿),又或以為指膝蓋以下部分。不過足逐漸專指踝骨以下的部分,今稱腳。晉左思《詠史八首》之五:“振衣千仞崗,濯足萬裡流。”又泛指動物的蹄、爪,以及植物的根莖,或支撐器物的腳,物體的基部等。另引申有充足、富裕、滿足、止、完成、能夠等意義。足又音jù,義為過分,或指增添。

詳細釋義

拼音

詞性

釋義

名詞

支撐器物的腳

代指整個身體

植物的根莖

基址;底腳

借指坐騎

指無缺佚、删削,内容完整的書籍

參考資料

拼音

詞性

釋義

形容詞

充實;完備;足夠

純的

富裕的

完備;完美

興盛

很;十分;非常

身體素質

拼音

詞性

釋義

動詞

謂用足踢或踏

使滿足

重視

完成

充滿

補足;湊滿

過度謙敬,以取媚于人

值得

窮盡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人之足也。在下。從止口。凡足之屬皆從足。即玉切。注:徐锴曰:“口象股胫之形。”

說文解字注

(足)人之足也。在體下。從口止。

依玉篇訂。口猶人也。舉口以包足已上者也。齒、上止下口。次之以足、上口下止。次之以疋、似足者也。次之以品、從三口。今各本從口。非也。即玉切。三部。凡足之屬皆從足。

康熙字典

(古文)疋《唐韻》即玉切。《集韻》《韻會》《正韻》縱玉切。亞音哫。《說文》:人之足也。在下,從止口。注:徐锴曰:口象股胫之形。《釋名》:足續也,言續胫也。《易·說卦》震為足。疏:足能勤用,故為足也。《禮·玉藻》:足容重。注:舉欲遲也。

又《廣韻》:滿也,止也。《書·仲虺之诰》:矧予之德,言足聽聞。《詩·小雅》:既沾既足。《禮·學記》學然後知不足。《老子·道德經》:知足不辱。

又不可曰不我足。《吳語》:天若棄吳,必許吾成而不吾足也。

又草名。《爾雅·釋草》:虃,百足。注:音纖。

又姓。《戰國策》:足強。注:韓人。

又《廣韻》子句切。《集韻》遵遇切。《韻會》子遇切。《正韻》将豫切,音沮。《論語》:巧言、令色、足恭。疏:足,成也。謂巧言令德以成其恭,取媚于人也。朱傳:遇也。揚子《法言》:足言足容,德之藻矣。

又《管子·五行篇》:春辟勿時,苗足本。注:足,猶擁也。

又《廣韻》:添物也。《類篇》:益也。《前漢·五行志》:不待臣音,複谄而足。

又《韻補》:葉子悉切。《易林》:欲飛無翼,鼎重折足。失其福利,包羞為賊。

音韻彙集

字形

韻書

聲調

韻目

字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拟音

廣韻

去聲

全清

子句切/即玉切

tsjuo

入聲

全清

即玉切/将喻切

tsjuok

集韻

去聲

全清

遵遇切

tsio

入聲

全清

縱玉切

tsiok

韻略

去聲

子遇切

入聲

縱玉切

增韻

去聲

子遇切

入聲

縱玉切

中原

入聲作上聲

魚模

全清

tsiu

中州

入聲作上聲

魚模

臧醑切

去聲

魚模

臧絮切

洪武

去聲

全清

将豫切

tsy

入聲

全清

縱玉切

tsyuk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