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樂業大石圍天坑

百色樂業大石圍天坑

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的天坑
樂業天坑群在方圓不到20平方公裡的崇山峻嶺裡,分布着24個天坑,是世界上最大的天坑群,目前已開發的有大石圍天坑、白洞天坑、穿洞天坑等,其中大石圍天坑為樂業天坑群中的代表,也是樂業人民的驕傲。[1]大石圍天坑群位于樂業縣同樂鎮刷把村百岩腳屯,形成于大約6500萬年以前,是一塊鮮為人知的秘境,集險、奇、峻、雄、秀、美于一體,是世界上罕見的旅遊奇觀。
  • 中文名:百色樂業大石圍天坑
  • 外文名:
  • 地理位置:
  • 所處時代:
  • 占地面積:
  • 保護級别:
  • 開放時間:08:00-17:30
  • 适宜遊玩季節:春夏秋适宜
  • 所屬國家:中國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門票價格:90元
  • 所在地: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

發現

1973年,廣西地質專家傅中平到樂業進行地質情況調查,曾對樂業大石圍天坑進行初步調查。

1995年11月,《廣西林業》雜志組織有關專家對樂業大石圍天坑進行了考察,并把一些圖片和數據資料刊登在雜志上。

直到1998年3月4日廣西電視台和樂業縣政府等單位組織的探險攝制組及科考專家才第一次進入大石圍天坑及地下河内部,用時三天,取得了許多珍貴的資料。

1999年11月9日第二次進入大石圍。

2001年2月至4月,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地質學會洞穴研究會、美國洞穴基金會和英國牛津大學洞穴聯合會組成的科考隊對樂業天坑群進行了全方位的考察。中央電視台一套、二套、三套、四套及廣西電視台、《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中國旅遊報》等二十多家媒體跟蹤報道科考成果,“大石圍”,一個響亮而陌生的名字也随着衆多媒體的連續報道而名揚海内外,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

成因

天坑,地理地貌上命名為“喀斯特漏鬥”,當地人稱為“石圍群”。關于天坑的形成,衆說紛纭,最多的說法是天上隕石砸下而成。随着對大石圍天坑的科考。

這一層神秘的面紗終于被揭掉,科學地講,天坑的形成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原因。第一、樂業地區是大面積的碳酸鹽岩,符合“岩體必須是可溶的”這一天坑形成的基本條件。

第二、樂業附近的地質構造是很少見的“S”形旋扭構造,而樂業天坑群正處在“S”形旋扭構造的中部,這種特殊的構造,使岩層産生了深度很大的張性裂隙。

第三、樂業充沛的降雨,是形成天坑的最活躍因素,雨水沿裂隙溶蝕岩體,形成地下水系統,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地下河,由于地下水長時間對岩層的不斷侵蝕、搬運,逐漸形成巨大的地下空洞,地殼運動時,整個岩層垂直塌陷;第四、樂業地處雲貴高原東南麓,受印度洋闆塊和歐亞闆塊互相擠壓擡升的造山運動的影響,地表不斷往上升,而地下河系統不斷向下侵蝕,才會使天坑越來越深。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