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

遼東

遼甯省古稱
遼東,為遼甯省古稱,有時也指遼河以東地區,戰國、秦、漢至南北朝設遼東郡。又為軍鎮名,明初設置遼東都司、遼東鎮,轄境大緻相當于今遼甯省。與遼海、遼左同義。[1]
  • 中文名:遼東
  • 外文名:
  • 别名:
  • 行政區劃代碼:
  • 行政區類别:
  • 所屬地區:遼甯省的東部和南部
  • 地理位置:遼甯省的東部和南部
  • 面積:約120000km²
  • 下轄地區:遼東山地丘陵、遼東半島以及下遼河平原
  • 政府駐地:
  • 電話區号:
  • 郵政區碼: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 人口數量:
  • 著名景點:
  • 機場:大連周水子國際機場,丹東浪頭國際機場
  • 火車站:大連站,丹東站
  • 車牌代碼:遼B,遼F等
  • 地區生産總值:
  • 所屬省份:遼甯省和吉林省
  • 方言:膠遼方言
  • 菜系:魯菜-膠東菜

發現曆史

郡縣

燕秦漢魏都曾在遼水以東建立障塞,為春秋戰國時期燕國構建的遼東郡軍民鎮戎體系。燕國障塞是燕國點線式長城體系的一個特點,比如遼西郡著名的赤峰市境内狗澤的狗澤都、遼甯省境内水泉的陽安都、大淩河的白庚都、酉城都;遼東郡著名的遼河的襄平、候城、江海的上下障、吉林省境内遼河源頭的四平二龍湖古城及吉林省境内鴨綠江中上遊右岸的通化市、白山市,存有大量的長城遺迹。這些長城,還是以“點線式”障塞形制為主體,構成了曆史上中原王朝統轄東方漁獵諸族藩屬的大本營。燕塞—襄平—侯城—二龍湖古城—真番障塞線考古調查新發現據史籍文獻記載,戰國燕是最早在東北地區拓疆治邊、修築長城、設置郡縣的中原國家。《史記·朝鮮列傳》亦記載:“自始全燕時,嘗略屬真番、朝鮮,為置吏,築障塞。秦滅燕,屬遼東外徼。”從中可知遼東郡治襄平城(今遼陽市區古城)是通向真番障塞和朝鮮障塞的兩條交通主線的樞紐 。首次在吉林省通化市渾江中遊及支流富爾江、蝲蛄河、大羅圈溝河兩岸崇山峻嶺上和溝谷隘口間,新發現和新了戰國秦漢時期 180餘處(段、道、墩、座)具有典型中原文化特征的“塞垣”“列燧”“列障”“列堡”“列隘”及“列城”遺址。使沈陽—撫順—通化—集安—臨江(含朝鮮慈城郡)—長白(含朝鮮惠山市)之間的障塞7 2連成完整的一線,此線已發現障塞設施總數超過300處(段、道、墩、座),長度達 850公裡,其主要形制為“點線式”障塞結構,僅“鴨綠江長城”中上遊段形制為“線條式”長垣結構與“線段式”短垣結構。其障塞終點根據《茂陵書》中記載的裡數,沿着海岸線測算,真番郡治大約位于中俄交界地區。真番和率濱、恤品、綏芬可能有某種聯系。東漢安帝時分遼東、遼西兩郡地置遼東屬國都尉。治所在昌黎(今義縣)。轄境相當今遼甯西部大淩河中下遊一帶。東漢末年公孫度北伐烏恒。東漢末年公孫瓒主政遼西郡,公孫度主政遼東郡、玄菟郡(沈陽)。  

塢堡

司馬懿滅公孫淵燕過後,西晉初年(277年—283年),遼東郡改為遼東國,西晉末“初,中國士民避亂者,多北依王浚,浚不能存撫,又政法不立,士民往往複去之。段氏兄弟專尚武勇,不禮士大夫。唯慕容廆政事修明,愛重人物,故士民多歸之。” 十六國時期,因慕容鮮卑采取胡漢分治,遼東漢人反抗慕容鮮卑失敗後投奔高句麗,高句麗逐漸強盛,部分地入高句麗。山東渤海高氏通過宗親血緣構建了環渤海的跨多國宗族網絡,并逐漸崛起成山東豪族。北燕時僑置遼東郡,在今遼甯西部。北齊廢郡,由高寶甯鎮守。隋朝後派鄧暠鎮守。  

都護

隋朝置遼東郡。又作襄平郡,《資治通鑒》有提到襄平太守鄧暠。唐廢,并入東夷都護府(原遼西郡),并在遼東郡故地置安東都護府。朝鮮半島與“遼東”的關系 燕遼東郡東界達朝鮮半島大同江以北地區,由郡名演化的地域名遼東,最初即包括大同江以北。魏晉至唐,遼東作為地域名内涵在逐漸擴大,包括整個大同江流域和漢江流域,甚至是高句麗政權的所有轄區。高句麗人也稱自己的國家所在地為遼東。唐代高句麗被滅後全部高句麗人被遣返中原,融于漢民族之中。

世候

塔子城小學出土的《遼大安七年刻石》及雙城區、阿城區白城出土的兩枚“漢軍萬戶之印”證明,即使在遼金時期渤海内地也曾駐有漢軍萬戶。遼朝置東京道。《金史·兵志》記:“熙宗皇統五年,又罷遼東漢人、渤海猛安謀克承襲之制,侵移兵柄于國人。”僅存除常勝軍外,威勇軍、威烈軍、威捷軍、順德軍、韓常軍(其父韓慶和,給予以名命軍的宣傳)及八路民兵中的漢軍。元朝置遼陽行省,北抵日本海、外興安嶺 。  

軍鎮

明洪武四年(1371年)置定遼都衛,洪武八年(1375年)改為遼東都司。明代“九邊”之一。相當遼東都司的轄境。鎮守總兵官駐廣甯(今遼甯北鎮),隆慶元年(1568年)後冬季則移駐遼陽(今遼陽市)。明初遼東都司,遼東奉命設立吉林船廠,護印軍 ,宣德後期後縮至遼河流域。轄區相當今遼甯大部。自正統後因兀良哈諸族南移,漸失遼河套(今遼河中遊兩岸地);自天啟元年(1621年)至崇祯十五年(1642年)間,全境為後金(清)所并。

清民

後金進入遼東都司後,遷都沈陽。清朝置盛京将軍。清末,民軍北伐孫中山命藍天蔚率軍北伐,到達山東煙台,又進軍遼東半島,置關外都督府,會議公推蘭天蔚為關外讨虜大都督,張榕為奉天省都督兼總司令,顧人宜為南路協領,西路祁耿寰,東路邵兆中,北路朱霁青,中路甯武,影響遠至吉林、黑龍江。但受阻于日本帝國主義未達預期目的,這是其中有所行動的一路,其他均無進展。這時南方是以北伐配合議和,逼清帝退位,而北方則以議和破壞南方的北伐。由于革命派在各方面壓力下被迫對袁讓步,南北議和達成協議,北伐亦告終止。趙爾巽、張海天、韓登拳、高鵬振、王永江等人。  

方言

膠遼官話、松遼官話

考古

燕國的鐵器和貨币,不能不重視一個頗為有趣的現象,即燕國的貨币向北基本上沒有越過燕國的北長城線,向東卻傳播到遼東半島、朝鮮半島、日本列島、琉球群島;而且在我國的吉林、黑龍江兩省及蘇聯的濱海一帶亦有出土,考古資料證明,朝鮮慈江道渭源郡龍淵洞曾出土過大約四百枚明刀币,江界郡仲岩洞和吉多洞分别出土了二百五十枚和大約四千明刀币,平安北道的昌城郡川洞和甯邊郡都官洞、平安南道的甯遠郡溫陽裡以及朝鮮半島的南部地區也都出土過明刀币。  

區劃

現代遼東已由古代對九州之東方代指演化為遼甯省行政區域的特指,即以遼東半島或遼中南工業基地為代表的遼河以東地區,包括丹東、大連、營口等遼東半島沿海地區。

範圍

遼東,指遼河以東地區。戰國、秦、漢至南北朝設遼東郡。又為軍鎮名,明初設置。《山東通志》中載:“東北越海則為遼東。”《後漢書》:“高句麗,在遼東之東千裡,南與朝鮮、濊貊,東與沃沮,北與夫馀接,地方二千裡。”,《山海經·大荒北經》郭璞注:“肅慎國,去遼東三千餘裡。”,《乘轺錄》:“遼海即遼東也,樂浪、玄菟之地皆隸焉”。根據古言遼海即遼東,并包括樂浪、玄菟之地的描述可以推斷其東可達日本海,其南可至黃、渤二海,西到燕薊,北可達高句麗、肅慎國。而廣義上的遼東地區還包括吉林、黑龍江兩省和俄羅斯遠東地區以及朝鮮半島大同江以北。  

評議

隋炀帝:高麗小醜,迷昏不恭,崇聚勃碣之間,薦食遼獩之境。雖複漢魏誅戳,巢窟暫傾,亂離多阻,種落還集……眷彼華壤,翦為夷類……充斥邊垂,亟勞烽候……曾不懷恩,翻為長惡……侵轶遼西。

唐太宗:遼東本中國之地,隋氏四出師而不能得;朕今東征,欲為中國報子弟之仇,高麗雪君父之恥耳。且方隅大定,惟此未平……

唐太宗:高麗本四郡地耳,吾發卒數萬攻遼東,彼必傾國救之,别遣舟師出東萊,自海道趨平壤,水陸合勢,取之不難。

金富轼:高句麗自秦漢之後,介在中國東北隅,其北鄰皆天子有司。亂世則英雄特起,僭竊名位者也。可謂居多懼之地,而無謙異之意,侵其疆埸以雠之,入其郡縣以居之。是故兵連禍結,略無甯歲……而終于王降國滅而後止。

明太祖:滄海之東,遼為首疆,中夏既甯,斯必戍守。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