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甯古城

永甯古城

北京延慶區永甯鎮的曆史遺迹
永甯古城位于延慶縣城東18公裡。其建制始于唐代,明永樂十二年(1414)設永甯縣于團山下,取《書經》“其甯唯永”之意。永甯為五帝時缙雲氏所都,戰國為燕地,漢屬夷輿縣,唐歸儒州,遼屬缙山縣,金為神峰鄉。有玉皇閣、古街巷、天主教堂、古寺廟等景觀可供參觀,為延慶東部山區的交通樞紐,現為永甯鎮政府所在地。
  • 中文名:永甯古城
  • 外文名:Yongning Ancient Town
  • 地理位置:北京市延慶區永甯鎮昌赤路
  • 所處時代:
  • 占地面積:25367
  • 保護級别:
  • 開放時間:全年 全天開放
  • 門票價格:免費
  • 所在地:北京市
  • 著名景點:真武廟、西大寺、玉皇閣、關帝廟戲樓、天主教堂等

曆史沿革

永甯城始建于唐貞觀十八年(公元645年),由大将軍尉遲恭(敬德)監修,叫寒江城。當時城池南面有一條大河,俗稱寒江。大約在遼金時期,這座唐代的永甯城毀于戰火。

明朝初年,永甯稱“中所屯”,也稱“終食屯”,為屯兵之所。明永樂十二年(1414年),明成祖朱棣北巡,駐跸于永甯西北15公裡的團山(又稱獨山,永甯八景之“獨山月夜”即在此)。當時,延慶百姓已于明初被遷往關内,妫川大地日漸荒涼。朱棣見這裡山川秀美,沃野百裡,遂下诏,複置隆慶州并分置永甯縣;同時委派原禮部尚書趙羾,大批遷移山西百姓及犯罪官吏,開發建設延慶。

明宣德五年(1431年),陽武侯薛祿奉命統兵前來永甯縣修城駐守。明正統四年(1439年),又在原土石城基礎上加以重建。城為正方形,周長六裡零十三步,高三丈五尺,間以磚石砌築。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因大水緻使城郭多處坍塌。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朝廷又派參将方振、總監工楊大節予以整修,城高增至四丈。明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參将張國柱再次修葺。

主要景點

天主教堂

除了古典的中式建築,永甯城内還有一座别緻的西式建築——天主教堂,位于南街阜民街上的一條胡同口,始建于1873年,又叫耶稣聖心堂,是京郊最老最大的教堂。教堂進行重新修繕,繪制了目前為止北京最美的教堂穹頂壁畫。

走進教堂院門,白色的聖母亭首先進入視線,其後被柏樹半掩的教堂頂部顯露着與古城風格的迥異。向東走到教堂正面,這座中世紀哥特風格的青灰色建築總會給人帶來一些小震撼。整個教堂坐北朝南,呈南北向長方形,教堂面闊13米,通進深26米,占地416平方米。八個尖塔沖天而起,前部矗立8跟磚柱,其中前方4跟立柱夾3個三角形,中間的三角形内雕有十字架和外文。由于與位于北京西城區西安門内的北堂—西什庫天主堂的形制幾乎一樣,隻是規模較小,這座教堂又有小北堂之稱。

教堂内部極其神聖而精緻。這些正中穹頂上的壁畫是由意大利米開朗基羅第九世傳人和中央美院的學生們共同完成的,牆壁上的10扇窗戶由特殊材質的彩色玻璃制成,内牆懸挂的14處為純金打造,整個内飾達到了亞洲教堂中的最高級别。

古廟遺存

雖然玉皇閣和北街的修複讓永甯古城的風貌得以重現,但在一些老居民心中,從唐代起遺存的42座古廟更為寶貴。文革後,古廟多數毀壞廢棄,成了永甯人最大的缺憾。但也有火神廟、三義廟、龍王廟等古廟留存。

在永甯鎮火神廟發現了一處十分罕見的明代火神廟壁畫,壁畫描繪的是明代的戰争場面,引起了文化部門的關注。火神廟位于永甯鎮和平街,現存正殿三間和西配殿三間。火神廟東西山牆和後檐牆布滿了壁畫,東山牆上的神仙們正騎着火龍、持着火蛇、踏着風火輪,向下面噴煙放火,而壁畫下半部分則是兩支激戰正酣的軍隊。

本縣火神廟并不多,主要建在重要城鎮和街市,目前隻有永甯的火神廟保存下來。經調查得知,和平街火神廟是明永樂年間軍隊出征前祭祀軍旗的地方,因此兩山牆上出現明代戰争的場面也就順理成章了。

和平街火神廟東西山牆壁畫描繪了恢宏壯觀的明代戰争場面。壁畫分上下兩部分,上半部分為神仙世界,下半部分為人間戰争。壁畫雖然沒有指明具體描繪的是哪場戰争,但至少是明王朝與北方遊牧民族長年争戰與防禦這一曆史事實的縮影,也是延慶地區作為南北交融之地和軍事防禦要塞的真實寫照。

在火神廟東西山牆壁畫北側,靠近城門的位置各有一組明代軍樂隊圖案,使人們對明代軍樂隊的陣型有了較為直觀的認識。在東山牆“争戰圖”中,一名士兵用“長尖”吹響了出征的号角,這些樂隊組合,保留下了有關明代軍樂的珍貴資料,對研究延慶地區民間舞蹈、音樂的形成和流傳有着重要意義。

據縣内文物專家介紹,和平街火神廟内的兩幅壁畫對于研究明代的軍事思想、軍士體制、軍隊建制、武器裝備等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張瑞祥是有名的“永甯通”,為了留住古廟、拯救古城,他憑借自己兒時的記憶和多年來搜集的資料,在十多年時間裡繪制了30多座古廟的工筆畫和詳實的古城原貌地圖。大到結構布局,小到每一根房檐、每一塊牆磚以及壁畫裝飾,每一座古廟都畫得精微逼真,仿佛這些古廟的縮微模型就擺在眼前。

最早見諸文字記述的廟宇有距今1500多年前的道武皇帝廟和1100多年的缙陽寺,到民國時期,僅永甯城内就有寺觀祠閣42處。這些大大小小的寺廟,星羅棋布于幾平方公裡的小城,蔚為壯觀。

其中,位于西北角的顯化寺面積最大,有四進院落,殿舍86間,供奉有無量佛、釋迦牟尼、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等。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這座永甯城内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寺院被毀,現在僅存兩個赑屃。

曆史名人

永甯在科舉時代秀才、貢生、舉人、進士層出。明開國元勳胡大海後裔胡維鎮守居庸關、八達嶺,後落戶于永甯。胡維系胡大海第十四代孫(道光年間探花),曾任湖北道台,為官清廉,卸任後在歸裡途中被人殺害,道光帝賜予金頭葬之。

相傳,當年武藝超群的女将樊花曾經鎮守此城。永甯城東門和北門外,至今還留有樊梨花駐守時用過的校場、點将台、牧馬場和馬廄等遺迹。

特色小吃

特色火勺

到過永甯古城的人都會對這裡的“火勺”贊不絕口。許複之老人告訴記者,據說,從秦始皇修建長城起,火勺的曆史已有2000多年。當時,永甯北部的邊城位于崇山峻嶺之上,修造長城的民夫們為了帶幹糧充饑,就發明了火勺。永甯的火勺瓤嫩皮脆,好吃,便宜。

剛出爐的火勺,隻要沿着它的邊兒輕輕一捏,就會裂開一道口,愛吃素的可以在裡面夾上油餅,愛吃葷的可以夾上各種熟肉,如果再加上大蔥香菜鮮辣椒,更是有滋有味。

永甯豆腐

另外一種美名遠揚的食物是豆腐。與别處不同,永甯的豆腐做法使用酸漿點豆腐,雖然這種技術耗時長、手法難,對時令、天氣、酸漿水的老嫩及溫度要求十分嚴格,但技術活出手的豆腐也更為好吃、好看。

妫川白酒

延慶擁有千年釀酒曆史,酒坊林立。元代真人尹志平盛贊:“金波玉液,除卻妫川無處覓。”非物質文化遺産“妫川白酒釀制技藝”傳承百年之久,該項非遺技藝的保護單位北京八達嶺酒業就位于永甯古城東南側,擁有500多口釀酒地缸及窖池群。

好土出好糧,好水釀好酒。日照、溫度等優良的氣候條件,孕育了妫川質優物美的高粱品種;富锶低鈉的妫河源頭礦泉水,成為釀制“玉液”的靈魂所在。明清時期,本地所釀的高粱酒成為延慶地方的四大物産之一,為應征上交京師的貢品,“每歲陸運銷京北一帶,約十五萬斤”。清末至民國年間“燒刀子”成為北路燒酒的代表,廣受民間百姓喜愛。

“曲為酒之骨,糧為酒之肉,水為酒之血,藝為酒之魂。”妫川白酒釀制技藝主要為清蒸清燒,使用傳統地缸固态發酵,是北方清香型白酒釀造技藝的典型代表。所釀白酒色澤透明清亮,氣味清香純正,口味醇甜幹爽、香氣持久、尾淨餘長,具有清、爽、醇、甜、淨的典型特征。正因為妫川白酒釀制技藝的鮮明特色,才使得“玉液”酒在歲月的長河中留下了一抹難以抹去的清香。

美酒配佳肴,妫川白酒由純糧古法釀造,因價格實惠公道,成為了當地節慶宴請、朋友歡聚、旅遊購物的特色飲品。

交通信息

自駕車

京藏高速延慶出口直行至延慶新風酒店右轉直行約18公裡,即可到永甯鎮。

公交車

1. 德勝門乘坐919路直達公交車到延慶川北小區南門下車,換乘873路公交車到達終點即可。

2. S2線:北京北站乘坐S2線動車到達延慶站,出口到北廣場換乘公交Y10路到達延慶南菜園下車,換乘873路公交車到達永甯站下車。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