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省國家示範性專科高等職業技術院校
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前身湖南省交通學校創建于1956年,1999年湖南省交通學校與湖南省交通幹部學校合并,2001年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相繼并入了湖南公路技工學校和湖南交通高級技工學校,是湖南省交通運輸廳直屬的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國家優質專科高等職業技術院校、湖南省首批卓越院校立項建設單位,2019年入選國家“雙高計劃”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1]
    中文名: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簡稱:湖南交院 主管部門:湖南省交通廳 校訓:好品德、好技能、好使用、好形象 校歌:走向新輝煌 主要獎項: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英文名:HUNAN COMMUNICATION POLYTECHNIC 類别:公辦高職大專 學校類型:工科 屬性: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 所屬地區:湖南長沙 現任校長:支校衡 學校地址:湖南省長沙市長沙縣幹杉鎮 學校代碼:4355

曆史沿革

學校前身

湖南省交通學校

1956年,湖南省交通學校創建,隸屬于湖南省交通廳;

1965年,交通部長沙交通學校(原湖南省交通幹部學校部分)改建為湖南省交通幹部學校;

1984年,湖南省交通學校複校;

2000年,湖南省交通幹部學校并入湖南交通學校;

2001年,湖南交通學校升格為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合并曆史

1960年,湖南交通技工學校創建;

2002年,湖南交通技工學校更名為湖南交通高級技工學校;

1976年,湖南省公路技工學校創建;

2004年,湖南省公路技工學校并入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2006年,湖南交通高級技工學校并入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學術研究

科研機構

學校有省級實驗中心1個。

省級實驗中心:湖南省高速公路試驗中心

科研成果

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共發表了2108篇論文,被各刊物收錄2108篇,其中1162篇國家級、530篇湖南省級、16篇核心期刊。

學術資源

學院圖書館現有館藏資源(紙質、數字)共計150餘萬冊,年征訂報刊1000餘種,并擁有:汽車資源庫、CNKI數據庫、中國數字圖書、多媒體英語庫、随書光盤、信息視頻庫、湖南科技文獻資源、萬方數據庫、EzonExam考試數據庫、起點考試網、IT教育資源庫、新東方多媒體學習庫、博看期刊數據庫等十三個數字資源,一個湖南科技文獻資源鏡像點。

學術期刊

《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是經湖南新聞出版局批準内部發行的刊物,設有學報編輯部和學報編輯委員會。

文化傳統

校訓

厚德精技,勵學笃行

校徽

學院融湖湘文化、交通文化、企業文化等多種文化為一體,形成“好品德、好技能、好使用、好形象”的文化。培養"下得去、留得住、發展好的“四好”技能人才。始終堅持以“好品德”造就高尚情操。以“好技能”推進教學改革;以“好使用”輸送滿意人才;以“好形象”樹立學校品牌。

社團文化

學院以養成教育為基礎,以職業道德教育為核心,以科技、文化、體育和心理教育活動為主要内容,以專業建設、社團發展、技能比賽等為載體,以青年志願者服務和社會實踐等活動為形式,豐富“四好”文化,不斷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着重打造了“兩節(校園文化藝術節、社團文化藝術節)兩會(元旦晚會、校運會)”的校園文化品牌。

舉辦大學生就業文化節和社團文化節,開展明星社團創建評比,充分發揮學生社團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先鋒作用。學院覆蓋科技、文化、藝術、體育、實踐等領域的各類社團已發展到60餘個,社團活動呈現出百家争鳴、百花齊放的良好發展勢頭。鼓勵學生積極投身社會實踐,本着“深化職業内涵,突出專業特色”的原則,深入開展了青年志願者活動和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學院先後與任弼時紀念館、長沙市博物館、長沙四十三中等十餘所社會機構建立德育實踐基地,在校注冊志願者達到近12000人,先後在扶貧幫困、支教服務、環境保護、社區服務等方面開展了多項志願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作貢獻、受教育、長才幹”。學院先後被授予“湖南省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全國德育管理先進學校”等光榮稱号,并多次榮獲“湖南省大中專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先進單位”。

校園環境

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坐落在曆史文化名城長沙,總占地面積1059畝。新校區位于長沙縣幹杉鎮均直接與規劃城市道路相接,南面離香樟路的延長線(黃江公路)僅500多米,北面離縣道秋江路400米,西面離長—株高速2公裡,離機場高速互通7公裡,離學院南院22公裡,交通極為便利。

新校區建設規模按11000人設計,貫穿“以人為本,天人合一”的設計理念,按照“南北主軸+生态核心圈+多元化”的結構骨架進行規劃,按功能劃分為行政交流區、核心教學區、生活服務區、體育運動區、核心生态區、交通職業培訓區。

老校區,座落在長沙市雨花區,交通便利,環境優美,占地面積230畝,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

行政交流區:處于校園南面位置,面向城市主幹道布置,包括主大門、行政辦公樓、詹天佑廣場、停車坪等。

核心教學區:位于新校區中西部,由公共教學樓、各系實驗、實訓樓,圖書信息中心組成,與核心生态區、體育休閑區及校前區直接聯系,教學及實驗實訓樓沿其中心南北向主軸依次排列,規整有序。

生活服務區:位于新校區北部,由男女生宿舍,食堂活動中心,附屬用房及配套運動場地等組成,通過生态核心區與校區其它功能區分隔,并與新校區北向城市道路直接聯系,自成體系,配合運動、綠化休閑空間,形成濃郁的生活服務氛圍。

體育運動區:根據新校區實際地形和學生活動就近原則,布置在校園西側,緊鄰生活服務區,通過核心生态區與核心教學區,生活服務區的有機分離,減少對各功能區的幹擾。

交通職業培訓區:位于新校區東半部,通過水庫與西部功能區分離,其中東北部考慮部分教師宿舍區,并擁有單獨對外出入口。交通職業培訓區主要考慮社會化經營模式,布局有培訓樓與駕駛訓練場地。

生态核心區:位于校區南北向軸線端部、校區中心位置。綠化系統結構為“一心兩帶多點”。一心為生态核心區,利用原有山體改造為生态核心區,并與南、北兩翼公共教學區及生活服務區相呼應,形成整個校園規劃的綠核。兩帶為中心景觀綠帶和濱水景觀帶。中心景觀綠帶結合入口廣場、生态禮儀步道設置,充分考慮體現校園氛圍的綠化樹種,結合具有文化氣息的小品設計及地面鋪裝,形成校園主要綠化景觀休閑帶。

濱水景觀帶主要結合基地原有水庫設置,通過濱水休閑步道,景觀塔設計,形成收放有緻、活潑靈動的濱水景觀。多點指結合道路設計、綜合考慮建築功能布局,形成不同特色的綠化景觀節點,以開放空間與半開放空間為主要空間形式,與生态核心及景觀綠帶共同形成合理有序的綠化系統。整個生态核心區營造出幽雅、甯靜而富有文化内涵的校園環境,讓學生放飛理想、讓來訪者流連忘返。

新校區工程建設實行一次規劃、分兩期建設的原則。按照學院要求,2009年6月已完成第一期工程,具體納入一期建設實施的項目有:一期公共教學樓、信息管理系實驗實訓大樓、行政辦公樓、體育館、運動場、圖書館、學生公寓ABC棟、學生食堂、教職工單身公寓、駕培訓練場及相關生産、生活的配套用房、輔助設施等,共計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可保證6-7千學生的學習生活。一期工程完工後可實現除汽車系、機電系以外的系部整體搬遷,到時整個學院教學行政、生活用房建築面積均可達到國家教育部規定創建全國示範性高職學院的要求。

圖書館;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坐落于校區中央,是學院标志性建築之一,圖書館大樓是于2010年建成投入使用的一座全新建築,建築面積達一萬六千平方米。

圖文信息中心:即新校區圖書館,為一棟五層方格式大樓。窗戶玻璃的顔色與外牆顔色融于一體,色彩斑駁,格外顯眼。圖書館正面外牆置有一塊近30平米大小的LED顯示屏,每天晚上18:30—19:30都會直播湖南新聞聯播和中央新聞聯播。為了給師生營造舒适的讀書環境,圖書館在冬夏兩季會提供空調來調節館内溫度。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