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牙泉

月牙泉

敦煌八景之一
月牙泉,古称沙井,俗名药泉,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西南5公里处(坐标:北纬40°05′11.98″,东经94°40′09.99″),在城南7公里鸣沙山北麓[1]。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晓澈”。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称。月牙泉泉形逼肖月牙,泉内生长有眼子草和轮藻植物,南岸有茂密的芦苇,四周被流沙环抱,虽遇强风而泉不为沙所掩盖。因“泉映月而无尘”、“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而成为奇观。相传泉内生长有铁背鱼、七星草,专医疑难杂症,食之可长生不老,故又有“药泉”之称。月牙泉规划面积212.86平方公里,风景名胜区面积76.82平方公里,核心区域面积12.79平方公里。
  • 中文名:月牙泉
  • 外文名:
  • 地理位置:
  • 气候条件:
  • 开放时间:
  • 门票价格:
  • 占地面积:
  • 著名景点:
  • 别称:古称沙井、又名药泉
  • 建立时间:汉朝
  • 淡季门票:80元/人
  • 旺季门票:120元/人
  • 交通信息: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
  • 所属国家:中国
  • 其他信息: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

基本介绍

月牙泉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名城重镇。在漫长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长河中,这里曾经是中西文化名流荟萃之地。由于彼此之间的取精用宏,相互交融,创造了世界瞩目的“敦煌文化”,为人类留下了众多的文化瑰宝。

月牙泉,古称沙井,俗名药泉,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晓澈”。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称。一弯清泉,涟漪萦回,碧如翡翠。泉在流沙中,干旱不枯竭,风吹沙不落,蔚为奇观。历代文人学士对这一独特的山泉地貌,沙漠奇观称赞不已。

月牙形的清泉,泉水碧绿,如翡翠般镶嵌在金子似的沙丘上。泉边芦苇茂密,微风起处,碧波荡漾,水映沙山,蔚为奇观。对于月牙泉百年遇烈风而不为沙掩盖的不解之谜,有许多说法。有人认为,这一带可能是原党河河湾,是敦煌绿洲的一部分,由于沙丘移动,水道变化,遂成为单独的水体。因为地势低,渗流在地下的水不断向泉中补充,使之涓流不息,天旱不涸。这种解释似可看作是月牙泉没有消失的一个原因,但却无法说明因何飞沙不落月牙泉。

奇特风景

月牙泉的周围是高高的沙山,中间有一个形似月牙的小湖。鸣沙山在刮风时会发出声响,所以叫鸣沙山,这里还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因为地势的关系刮风时沙子不往山下走,而是从山下往山上流动,所以月牙泉永远不会被沙子埋没,被称为沙漠奇观。

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其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古称沙井,又名药泉,一度讹传渥洼池,清代正名月牙泉。面积13.2亩,平均水深4.2米。水质甘冽,澄清如镜。流沙与泉水之间仅数十米。但虽遇烈风而泉不被流沙所掩没,地处戈壁而泉水不浊不涸。这种沙泉共生,泉沙共存的独特地貌,确为“天下奇观”。

它不仅有举世闻名的文物宝库——莫高窟,还有“大漠孤烟、边墙障,古道驼铃,清泉绿洲”等多姿多采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其中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就是敦煌诸多自然景观中的姣姣者。古往今来以“沙漠奇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

莫高窟、九层楼它和鸣沙山东的莫高窟艺术景观、融为一体是敦煌城南一脉相连的“三大奇迹”。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向往的旅游胜地。

鸣沙山位距城南五公里,因沙动成响而得名。山为流沙积成,沙分红、黄、绿、白、黑五色。汉代称沙角山,又名神沙山,晋代始称鸣沙山。其山东西绵亘40余公里,南北宽约20余公里,主峰海拔1715米,沙垄相衔,盘桓回环。沙随足落,经宿复初,此种景观实属世界所罕见。

地理位置

月牙泉位于敦煌市西南5公里处(坐标 :北纬 40°05′11.98″ ,东经 94°40′09.99″ ):是一处神奇的漫漫沙漠中的湖水奇观。鸣沙山下,泉水形成一湖,在沙丘环抱之中,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月牙泉。

鸣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对孪生姐妹,“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游人无论从山顶鸟瞰,还是泉边畅游,都会骋怀神往。确有“鸣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感。

近年随着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当地政府地对风景区采取了各种建设和保护措施,使其面貌大为改观,同时还开展了沙疗、涌滑沙、滑翔跳伞,骑驼遨游等沙漠娱乐项目,使游人趣味盎然,络绎不绝。

历史概况

古有“沙井”之称,在城南7公里鸣沙山北麓。东西长218米,南北宽54米,平均水深5米左右。泉形逼肖月牙,涟漪萦回。泉内生长有眼子草和轮藻植物,南岸有茂密的芦苇,四周被流沙环抱,虽遇强风而泉不为沙所掩盖。因“泉映月而无尘”、“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而成为奇观。相传泉内生长有铁背鱼、七星草,专医疑难杂症,食之可长生不老,故又有“药泉”之称。

据说,月牙泉早在汉代就是游览胜地。唐代这里有船舸,泉边庙宇。泉南岸原有一组古朴雅肃、错落有致的建筑群,从东向西计有娘娘殿、龙王宫、菩萨殿、药王洞、雷神台等百余间。各主要殿宇有彩塑百尊以上,所绘壁画数百幅。重要殿堂均悬置匾额、碑刻,如“第一泉”、“别有天地”、“半规泉”、“势接昆仑”、“掌握乾坤”等,书法雅俊,堪称上品。当时这里亭台楼阁,庙貌辉煌,宫厅柱廊,临水而设。林木蓊郁,泉光与山色相映,古刹神庙,绕以常年香火。历代骚客游玩,吟诗咏赋,挥毫者不乏其人。史载,汉元鼎四年(前113年),汉武帝得天马于渥洼池中,后人疑月牙泉即汉渥洼池,遂立一石碑曰“汉渥洼池”。“四面风沙飞野马,一潭之影幻游龙”。由是,奇特的月牙泉更增添了传奇色彩。

严峻现状

月牙泉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月牙泉本身的地质结构、低洼地的地形条件和高定位的区域性地下水位等三个方面的因素。上世纪40年代末期,敦煌城及其南部地区地下水位高出目前水位10米左右,在这种较高水位条件下,西北部平原区地下水通过地下径流进入泉域后在地形较低的洼地溢出,形成了月牙泉,较高的区域性地下水位是月牙泉形成的重要条件,也是月牙泉保持数千年长期不干的基本保证。

历史上的月牙泉不仅“千古不涸”,而且水面、水深皆极大。有文献记载,清朝时这里还能跑大船。20世纪初有人来此垂钓,其游记称:“池水极深,其底为沙,深陷不可测。”月牙泉在有限的史料记载和诗词歌赋中,一直是碧波荡漾、鱼翔浅底、水草丰茂,与鸣沙山相映成趣,在当地老百姓中有铁背鱼、七星草和五色沙三件宝的说法。直到1960年前,泉水没有大的变化,最大水深9米,湖水面积22.5亩。

70年代中期当地垦荒造田抽水灌溉及近年来周边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导致敦煌地下水位急剧下降。从而月牙泉水位急剧下降。月牙泉存水最少的时间是在1985年,那时月牙泉平均水深仅为0.7至0.8米。由于水少,当时泉中干涸见底竟可走人,而月牙泉也形成两个小泉不再成月牙形。这使得“月牙泉明日是否会消失”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此后,敦煌市采取了多种方式给月牙泉补水。

治理情况

从2000年开始,敦煌市采取应急措施,在月牙泉周边回灌河水补充月牙泉水位,使月牙泉暂时免于枯竭。

2004年的水位下降至1.3米,泉水面积减小到7.8亩。目前,月牙泉水位在1米左右回旋,如果不进行根本性治理,月牙泉这一世界级遗产将面临干涸枯竭的危险。

2005年3月30日月牙泉水位小幅上升经过近四年的回灌补水,在周边水位整体下降的情况下,甘肃月牙泉水位开始小幅上升,今年进入春季后比去年同期相比水位上升了6厘米左右。近30年以来,月牙泉水位大幅度下降,水域面积不断缩小。从2001年开始,甘肃省敦煌市采取应急措施,在月牙泉周边回灌河水补充月牙泉水位,使防治月牙泉枯竭的根本措施得以实现。

随着国家开发银行2000万元贷款落实到位,月牙泉水位下降应急治理工程也将于2006年年底开工。将通过“节水”、“补水”、“引水”等多种方式来解救月牙泉。

由于周边地区生态恶化,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月牙泉水位总下降幅度达6至7米,水域面积大幅缩减。为拯救鸣沙山月牙泉这一神奇的大漠景观,总投资4100万元的月牙泉水位下降应急治理工程,于2007年初正式启动运行。应急治理工程在月牙泉周围修建四个渗水场向地下渗水,通过提高月牙泉周围的地下水位,保持并提高月牙泉的水位。这一工程预计2008年5月完工,届时月牙泉水位有望得到稳定并逐步提升。

传说故事

故事一

相传很久以前,敦煌是一望无际的大戈壁,没有鸣沙山,更没有月牙泉,有一年这里大旱,树木庄稼都枯死了,人们干渴难忍,大放悲声。美丽善良的白云仙子路过这里,听到人们撕心裂肺的哭声,心如针刺,伤心地掉下了同情的泪珠。泪珠落地化为清泉,解救了人们干渴的灾难。为了感恩戴德,人们修了一座庙宇供奉白云仙子。这样,便惹恼了神沙观里的神沙大仙,他抓把黄沙一扬,化作沙山想填埋清泉,赶走夺他香火的白云仙子。白云仙子道行浅,斗不过神沙大仙,便来到九天找嫦娥,借月亮与神沙大仙斗法。这天正好是初五。白云仙子借来一弯新月,放在沙山中间化为清冽莹澈的月牙泉,供人们饮水浇田。神沙大仙又使出妖法,去填月牙泉,嫦娥知晓后,非常生气,谴责神沙大仙蛮横无理,欺人太甚,轻轻将衣袖一拂,大风顿生,把填泉的流沙吹上山顶。气得神沙大仙吼声如雷,沙山因此而鸣响。

故事二

从前,这里没有鸣沙山也没有月牙泉,而有一座雷音寺。有一年四月初八、寺里举行一年一度的浴佛节,善男信女都在寺里烧香敬佛,顶礼膜拜。当佛事活动进行到“洒圣水”时,住持方丈端出一碗雷音寺祖传圣水,放在寺庙门前。忽听一位外道术士大声挑战,要与住持方丈斗法比高低。只见术士挥剑作法,口中念念有词,霎时间,天昏地暗,狂风大作,黄沙铺天盖地而来,把雷音寺埋在沙底。奇怪的是寺庙门前那碗圣水却安然无恙,还放在原地,术士又使出浑身法术往碗内填沙,但任凭妖术多大,碗内始终不进一颗沙粒。直至碗周围形成一座沙山,圣水碗还是安然如故。术士无奈,只好悻悻离去。刚走了几步,忽听轰隆一声,那碗圣水半边倾斜变化成一弯清泉,术士变成一滩黑色顽石。原来这碗圣水本是佛祖释迦牟尼赐予雷音寺住持,世代相传,专为人们消病除灾的,故称“圣水”。由于外道术士作孽残害生灵,便显灵惩罚,使碗倾泉涌,形成了月牙泉。

故事三

说汉朝大将李广利征伐大宛国,取得天马回归。行至鸣沙山下,口渴难忍,李广利引刀刺山,不见泉涌,正在焦急之际,忽见观音驾到,手执净水瓶,倒出数滴仙水,念动咒语锁住沙龙,才形成了现在的月牙泉。

故事四

当年文成公主进藏和亲时,唐太宗送给她一面镜子,吩嘱她在十分想家时可拿出来照一照,全家人便会从镜子里出现。文成公主行至大漠时,十分想家,便把镜子拿出来,想看看全家人,谁知举镜一照,镜子里除了自己的愁容外,什么也看不到。惆怅之际,随手将镜子扔出轿外。镜子在空中被雷雨击破,一半落在了呜沙山。形成了“月牙泉”,一半掉在了新疆,变成了“天池”。

故事五

在和敦煌相距800多里的肃州城北有个海马泉,泉水极旺,常有马群来泉边饮水。马群中有一匹马禅骏无比,有人断言是北海龙王的乘骑,名叫海马。当地有一朱员外闻听后心生歹意,想设计捉拿海马,海马一头扎入泉中。不久,泉水就干涸了。两年以后,朱员外家破人亡,只存一个外孙靠乞讨度日。一日,这个外孙讨要到鸣沙山,竟发现鸣沙山多了个月牙泉,昔日的海马正在泉中游戏。从此,“肃州的海马泉变成了月牙泉,月牙泉边的沙子填了海马泉”之说越传越远,成了流传千年的民间传说。美妙的传说给神奇的月牙泉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旅游知识

鸣沙山-月牙泉节庆活动

甘肃省内有汉、回、藏等多个民族,丰富的宗教传统和民间文化,衍出了许多独特的宗教节日和民间节庆活动。

甘肃最大的旅游节庆活动,当属甘南地区的拉卜楞寺大法会及浪山节。拉卜楞寺每年举办七次规模较大的宗教法会,其中以正月毛兰姆法会和七月说法会最为著名。毛兰姆法会内容丰富,场面壮观,有寺僧考试、辩经、诵经、晒大佛、法舞、藏戏表演、祈祷活动等,其中尤以正月十三的“晒大佛”最引人注目;七月说法会主要内容有辩经、“乐拉劝”法会和法舞表演。当月正值甘南藏族僧众的浪山节,当地各族群众,欢聚一堂,民俗风情十分浓郁。

此外还有:中国甘肃兰州中国丝绸之路节;每年8月18—28日定期举办的兰交会;每年4月份的桃花会;春节社火活动等。

鸣沙山-月牙泉住宿

当地最好的宾馆是四星级,价格在400元左右,如果嫌高,可住普通宾馆,每晚只需100-200元

鸣沙山-月牙泉投诉电话

酒泉市旅游投诉电话:0937-2614224

甘肃省旅游投诉电话:0931—8411200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鸣沙山-月牙泉门票价格

旺季7月1日---10月31日120元

淡季11月1日---来年3月31日10元

平季4月1日----6月31日80元(五一黄金周执行120元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