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

汉语汉字
流(拼音:liú)是汉语一级通用汉字(常用字)。[3]此字始见于春秋时期的“石鼓文”,本义一般认为指水的移动,引申泛指液体移动。又引申指流传、传播,还指无根据的传言。作修饰语指像水流一样不停运动的。后引申为品类、派别、等级。还指把犯人强行迁徙到荒远的地方,是古代的刑罚之一。
  • 中文名:流
  • 拼音:liú
  • 部首:氵
  • 五笔:IYCQ
  • 仓颉:EYIU
  • 笔顺:4414154325
  • 英文:Flow
  • 笔画:10
  • 部首笔划:3
  • 四角号码:30112
  • 词性:动词
  • 笔画读音:捺捺横捺横折捺撇竖折
  • 统一汉字:U 6D41

字源演变

会意字。流字最早见于石鼓文,作图1,两边是“水”,中间是“㐬(liú)”。《说文解字》正篆写作图6,与石鼓文非常接近。《说文解字》说此字:“从沝(zhuǐ)、㐬。㐬,突忽也。”从沝与从水没有区别,它们都是和水有关的偏旁。㐬,一说像刚生下的婴儿头朝下,血水也随之下流的样子,甲骨文“育(毓)”字从此。所以流字“从㐬”,取顺而下之意,合于水流动的本义。一说,“㐬”像倒子形及其头发,以示人在水中移动的意思。

《说文》所说的“突忽”是急速,从水流汹涌的角度解释,非造字从㐬之意。《说文》小篆写作图8,省去了右边的“水”。隶书将倒子写成“ㄊ”,作流。流字从水从㐬,“流”字的字义与二者均有关系。所以《说文》中解释“流”即为“水行”,也就是水的移动,其他液体甚至天体移动也叫流,如《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名叫“火”的恒星向西移动。舟船、排、木排、皮筏等浮在水面上,随着水向前流动而移动,也是流的一种方式,因在水而上漂着而流,所以叫做漂流。

在人和物的其他范围之内,用流字表示的还有很多。用流组成的双音动词有流亡、流放、流传、流布、流动、流通等,具体意义量然各不相同,但都与水流的特征有关。流字后而加单音名词,构成偏正结构双音词,如:流民、流毒、流言、流年、流俗、流萤、流失、流感,也是用流字的移动不定义。

当流字转为名词之后,又派生了一系列意义。水在河中流,因而有了河道义。江河有许多支流,人和物中有许多品类,二者相似,流字就用来表示类别。

现代释义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流liú(ㄌ一ㄡˊ)

⒈液体移动:流水。流汗。流血。流泪。流程。流泻。流质。流水不腐。汗流浃背。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

⒉像水那样流动不定:流转(zhuǎn)。流通。流寇。流浪。流离。流散。流失。流沙。流露。流萤。

⒊传播:流言。流传。流芳。流弊。流毒。流行(xíng)。

⒋指江河的流水:河流。江流。溪流。激流。奔流。

⒌像水流的东西:气流。暖流。电流

⒍向坏的方面转变:流于形式。

⒎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流放。流配。

⒏品类,等级:流辈。流派。

⒐指不正派:二流子。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流liú

〈动〉

(1)(会意。本义:水流动)

(2)同本义[flow]

观其流泉。——《诗·大雅·公刘》

顄淡滂流。——《文选·马融·长笛赋》

血流殷地。——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黄河流水。——《乐府诗集·林兰诗》

碧水东流自此回。——唐·李白《望天门山》

桃花流水鳜鱼肥。——唐·张志和《渔歌子》

(3)又如:流迸(涌流而出);流水行云(流动的水和飘浮的云彩);流冰(冰块在河面上漂动和流动);流泉(流动的泉水);引申为流动。如:流丹(流动的红色;指流血);流脓搭水(流脓水)

(4)顺水漂流[driftabout;bedriven by the current]

譬彼舟流,不知所届。——《诗·小雅·小弁》

(5)又如:流觞(在环曲水道;旁宴聚时,将杯放入水中,任其漂流,如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当即取饮);流柿(江中漂流的木片);流泊(在水面漂流);流花(水面漂流的落花)

(6)漂没;移动不定;流浪[lead awandering life]

君子和而流。——《礼记》

(7)又如:流穴(辖转流落,居无定所);流沔(流连沉溺)

(8)传布;扩散[propagate;diffuse]

其故家贵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孟子·公孙丑上》

(9)又如:流风(遗风);流称(传颂);流闻(辗转传闻;流播);流迈(传播远方);流声(流播名声,流传的名声);流誉(传播声誉);流语(流传的话)

(10)流露;显露[reveal;betray]。如:流韵(诗文等表现出的风格韵味)

(11)放纵;无节制[indulgein]。如:流泆(放纵,放荡);流荡(放荡,交往不正当;又形容文章流畅有气势)

(12)放逐,流放,古代五刑之一[banish]

虽放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流于彘。(彘,晋地,在现在山西省霍县。周厉王后来被流放到彘。)——《国语·召公谏厉王止谤》

(13)又如:流递(将犯人送到远处管制);流户(流放边区服劳役的人家);流逐(流放);流囚(被流放的囚徒)

(14)变化;演变[change]。如:流离琐尾(比喻处境由顺利转为艰难);流易(演变;变换)

(15)涂饰[paint]。如:流金(涂饰泥金)

(16)通“留”。停留,停止[stay]

旁行而不流。——《易·系辞上》

(17)通“摎”。求取[seek;take]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诗·周南·关雎》

词性变化

流liú

〈名〉

(1)河川;江河的流水[river;streamofwater]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庄子》

通流入海。——清·张廷玉《明史》

不积小流。——《荀子·劝学》

临清流。——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从流飘荡。——吴均《与朱元思书》

(2)又如:流川(江河的流水);流温(谓流水温和);流涧(山间的流水)

(3)像水流的东西[sth.resem blin gastream of water;current]。如:流馥云外(形容香飘万里);寒流;暖流;气流;电流

(4)潮流;风气[trend]。如:流化(犹流俗);流俗(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

(5)流派;派别[school;sect]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汉书·艺文志》

(6)品类;等级[school;class]

滑稽之流。——明·刘基《卖柑者言》

(7)又如:三教九流;流亚(同一类人物);流比(同类比照类推);流伍(同辈;同类);流序(流品,等级)

(8)避难者[refugee]。如:盲流

流liú

〈形〉

流畅[smoothly]。如:流亮(流畅明白);流便(指文笔流畅,不滞涩);流美(流畅华美;流畅动听)

常用词组

流辈、流弊、流变、流别、流播、流布、流产、流畅、流程、流传、流窜、流弹、流宕忘反、流荡、流动、流动资金、流毒、流毒、流芳、流芳后世、流放、流感、流光、流滑、流会、流火、流金铄石、流口水、流寇、流览、流浪、流浪儿、流浪汉、流泪、流离、流离失所、流离遇合、流里流气、流利、流连、流连忘返、流量、流露、流落、流氓、流氓集团、流氓无产者、流民、流明、流脑、流年、流脓、流派、流盼、流配、流痞、流气、流憩、流洒、流散、流沙、流失、流石、流食、流矢、流逝、流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流水无情、流水席、流水账、流水作业法、流送、流苏、流苏金镂鞍、流俗、流速、流汤滴水、流淌、流体、流涕、流通、流亡、流涎、流线型、流向、流泻、流星、流星雨、流行、流行歌曲、流刑、流血、流血漂橹、流言、流言蜚语、流寓、流域、流贼、流质食物、流转、流转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十一】【沝部】力求切(liú)

?,水行也。从沝、㐬。㐬,突忽也。

流,篆文从水。

【注释】①水行:王筠《说文解字句读》:“谓水之自行也。”②突忽:徐锴《说文解字击传》:“突忽犹疾也。 

说文解字注

?,水行也。从沝、㐬。

会意。力求切,三部。

㐬,突忽也。

㐬之本义谓不顺忽出也。引申为突忽,故流从之。

流,篆文从水。

流为小篆,则?为古文、籀文可知。此亦二上之例也。或问曰:何不以流涉入水部,而附??为重文乎。曰:如是,则沝无所附。沝不附水部之末而为部首者,以配屾部也。

广韵

力求切,平尤来 ‖流声幽1部(liú)

流,演也。求也。覃也。放也。《说文》曰:“水行也。” [12] 

康熙字典

流【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㳅《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力求切,音留。《說文》水行也。《爾雅·釋言》流,覃也。《疏》謂水之流,必相延及。《詩·大雅》如川之流。

又《爾雅·釋詁》流,擇也,求也。《詩·周南》左右流之。

又下也。《詩·豳風》七月流火。

又流漫無節制也。《禮·樂記》樂勝則流。

又《書·禹貢》二百里流。《禮·王制》千里之外曰采,曰流。

又放也。《書·舜典》流宥五。

又視不端諦曰流。《左傳·成六年》鄭伯視流而行速。

又走也。《戰國策》楚襄王流淹于城陽。《註》謂走而自匿。

又《周禮·冬官·玉人註》鼻勺曰流,凡流皆爲龍口。

又《前漢·食貨志》朱提銀重八兩爲一流。

又《前漢·藝文志》儒家流,道家流,隂陽家流,法家流,墨家流,縱橫家流,雜家流,農家流,小說家流,各有所從出,分九家。

又流布也。《易·謙卦》地道變盈而流謙。

又流轉也。《禮·仲尼燕居》周流無不徧。

又《張協·七命》傾罍一朝,流湎千日。《註》齊顏色,均衆寡謂之流。

又長流,官名。《顏之推·家訓》名治獄參軍爲長流。

又黃流,酒名。《詩·大雅》黃流在中。

又雙流,縣名。《廣輿記》屬成都府。

又《韻補》叶如切,音閭。《陸雲詩》樂奏聲哀,言發涕流。唯願君子,德與福俱。

又叶力救切,音溜。《博詩》悠悠建平,皇澤未流。朝選于衆,乃子之授。

音韵汇集

中上古音

时代

声韵系统名称

韵部

声母

韵母

先秦

高本汉系统

l

王力系统

l

ǐu

董同龢系统

l

jŏɡ

周法高系统

l

iəw

李方桂系统

l

jəgw

西汉

东汉

jou

jou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尤侯幽

jou

北魏後期北齐

尤侯幽

jou

齐梁陈北周隋

尤侯幽

jou

隋唐

拟音/高本汉系统

l

i̯ə̯u

拟音/王力系统

l

ǐəu

拟音/董同龢系统

l

ju

拟音/周法高系统

l

iəu

拟音/李方桂系统

l

jə̆u

拟音/陈新雄系统

l

ǐou

韵书集成

字形

小韵

韵摄

声调

韵目

说明

声类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平声

下平十八尤

开口呼

三等

次浊

力求切

lju

集韵

平声

下平十八尤

开口呼

三等

次浊

力求切

liəu

韵略

平声

力求切

增韵

平声

力求切

中原音韵

阳平

尤侯

齐齿呼

次浊

liəu

中州音韵

平声

尤侯

郎丢切

洪武正韵

平声

十九尤

次浊

力求切

liou

分韵撮要

阳平

第五修叟秀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