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右翼分子

日本右翼分子

日本社会中民族主义浓厚的政治势力
日本右翼分子,泛指日本社会中民族主义色彩更加浓厚,对外关系上持强硬态度的一股政治势力。也称日本政治势力中的鹰派,日本保守政党中的强硬派。狭义上讲,日本右翼是指日本街头具有黑社会性质的法人组织;广义上讲,日本右翼指的是日本政治势力中的鹰派,也就是日本保守政党中的强硬派。日本右翼势力在战后一直处于一种时起时伏的状态,但是最近几年其势力突然变大,不是专指右翼分子人数上的壮大,更重要的是指其掌握了政权。以上届日本首相小泉为首的森喜朗派别执政,其政策一味亲美并轻视亚洲其他国家,右翼势力也从非主流派别走向了主流派别。[1]
  • 中文名:日本右翼分子
  • 派别:鹰派、强硬派
  • 政治目标:称霸亚洲、重建大东亚共荣圈
  • 执政代表:小泉为首森喜朗派

简介

现代右翼主要由“传统右翼”、“新右翼”和从暴力团体转化而来的“行动右翼”组成;从思想理念上看,民族主义色彩更加浓厚。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新右翼”。他们自诩是“新民族主义者”,叫嚣要“打倒Y.P(雅尔塔-波茨坦)体制”,对内主张“回归日本民族”,“回归传统”,“废除占领宪法(现行和平宪法),制定自主宪法”;对外则鼓吹排外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要求日本政府推行强硬的外交政策。

90年代日本右翼势力所建组织之多,来势之猛,人数之众,可谓前所未有,登峰造极。而且,大量的事实证明,这些右翼团体在成员上相互交叉,组织上相互支持,行动上相互配合,政治上相互勾结,已在日本社会编织起一个拥有400万人左右的庞大右翼势力网络。

政治动机

当代日本右翼势力共同的最大政治目标,就是尽快甩掉战败国的帽子,摆脱现行和平宪法的束缚,使日本成为与其经济大国实力相称的“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恢复大和民族的自尊和自信”,以“普通国家”的身份更多地参与国际事务,从而跻身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以便称霸亚洲,重建昔日的“大东亚共荣圈”。随着日本右翼势力的迅速膨胀,右翼分子误认为政治气候业已成熟,对于自己的政治主张已无需再遮掩躲闪,转而由幕后走到台前。

仅就已知的情况看,从政界的“自民党历史研究委员会”、“终战50周年国会议员联盟”、“正确传授历史国会议员联盟”、“自民党思考日本的前途和历史教育青年议员会”、“大家都来参拜靖国神社议员会”、“报答英灵议员协议会”、“日本会议国会议员恳谈会”,到文化界的“自由主义史观研究会”、“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昭和史研究所”、“全国教育问题研究会”、“日本历史修正协议会”、“要求纠正历史教科书之会”、“东京教育再兴网络”、“日本舆论会”等等,在这个庞大的网络中,财团、企业界的右翼资本家为“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编写出版、宣讲推销歪曲历史、美化侵略战争的新历史教科书提供资助;学术界、舆论界的右翼文人为右翼团体出谋划策,提供理论支撑和舆论支持;右翼政客为其他右翼势力的行动撑腰打气,充当政治代言人;行动右翼则为其他右翼势力的政治主张喧嚣造势,扩大影响。

今日的日本要成为政治大国和所谓普通国家,既想摆脱历史包袱,又要突破国际秩序现状,前者体现在参拜问题和教科书问题上,后者体现在强烈要求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为着这两者日本可以说是不顾一切了。

对策

中国方面,中国外交一向注重原则,在原则面前,甚至经济利益也是在所不惜的。中日关系中的历史认识问题是一个原则问题,不能妥协,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是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在中国崛起的背景下,中国更不会放弃自己一直坚持的原则,自我决堤。能主动出击时就不能手软,该翻脸时就翻脸,该握手时就握手,绝不含糊。正义在中国一边,国际舆论也不会同情日本。因此,对中国而言,既然已经坚持到现今,对日的战略就是要将冷对峙进行到底,直至日本政府主动改变姿态。在这方面,日本首先需要表现出应有的主动,毕竟侵略的历史是日本造成的,而今日的历史问题也是由日本的参拜和修改教科书引发的。只要日本改变了,中日之间就可以建立复合相互依存的关系,东亚可以实现一体化和持久的和平。如果日本顽固坚持,中国可以继续等待,中国的崛起是无法阻挡的,与中国的长期对峙最终将损害日本自己的国家利益,纵使与美国结盟,也无法弥补与中国对峙的代价。时间在中国一边。

后果

日本右翼强烈的日本民族主义姿态与对华盛顿的无条件依附,受到美国不断“鼓励”的日本对邻国有恃无恐的态度以及国内不断煽动的民族主义情绪正在把日本推向两个极端。一,战败走上不归路。二,战胜,从此摆脱岛屿地震的威胁,人口向大陆殖民膨胀。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