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屋抽梯

上屋抽梯

三十六计的计策之一
“上屋抽梯”是一种诱逼计。做法是:第一步制造某种使敌方觉得有机可乘的局面(置梯与示梯);第二步引诱敌方做某事或进入某种境地(上屋);第三步是截断其退路,使其陷于绝境(抽梯);最后一步是逼迫敌方按我方的意志行动,或予敌方以致命的打击。[1]
    中文名: 外文名: 发生地点: 主要人员: 名称:上屋抽梯 出处:《三十六计》 文学体裁:故事 类型:计策 时间:后汉末年

古兵法原文

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遇毒,位不当也。

注释

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假,借。句意:借给敌人一些方便(即我故意暴露出一些破绽),以诱导敌人深入我方,乘机切断他的后援和前应,最终陷他于死地。

遇毒,位不当也:语出《易经噬嗑》卦。噬嗑,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震下离上)。上卦为离为火,下卦为震为雷,是既打雷,又闪电,威严得很。又离为阴卦,震为阳卦,是阴阳相济,刚柔相交,以喻人要恩威并用,严明结合,故封名为“噬嗑”,意为咀嚼。本卦六三《象》辞:“遇毒,位不当也。”本是说,抢腊肉中了毒(古人认为腊肉不新鲜,含有毒素,吃了可能中毒),因为六三阴兑爻于阳位,是位不当。

此计运用此理,是说敌入受我之唆,犹如贪食抢吃,只怪自己见利而受骗,才陷于了死地。

按语

唆者,利使之也。利使之而不先为之便,或犹且不行。故抽梯之局,须先置梯,或示之梯。如:慕容垂、姚苌诸人怂秦苻坚侵晋,以乘机自起。

解析

什么是唆?就是用利去引诱敌人。如果敌人不肯轻易上钩,怎么办呢?本来,你不给敌人先开个方便之门,它怎么会进你预先设下的口袋呢?开方便之门,就是事先给敌人安放一个梯子。既不能使它猜疑,也要能让敌人清楚的看到梯子。只要敌人爬上了梯子,就不怕它不进己方事先设置的圈套。苻坚就是中了慕容垂、姚苌的上屋抽梯之计,轻易去攻打晋国,大败于淝水。慕容垂、姚苌的势力就迅速扩张起来了。

探源

上屋抽梯,有一个典故。后汉末年,刘表偏爱少子刘琦,不喜欢长子刘琮。刘琮的后母害怕刘琦得势,影响到儿子刘琮的地位,非常嫉恨他。刘琦感到自己处在十分危险的环境中,多次请教诸葛亮,但诸葛亮一直不肯为他出主意。有一天,刘琦约诸葛亮到一座高楼上饮酒,等二人正坐下饮酒之时,刘琦暗中派人拆走了楼梯。刘琦说:“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出君之口,入琦之耳,可以赐教矣”诸葛亮见状,无可奈何,便给讲一个故事。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妃子骊姬想谋害晋献公的两个儿子:申生和重耳。

重耳知道骊姬居心险恶,只得逃亡国外。申生为人厚道,要尽孝心,侍奉父王。一日,申生派人给父王送去一些好吃的东西,骊姬乘机用有毒的食品将太子送来的食品更换了。晋献公哪里知道,准备去吃,骊姬故意说道,这膳食从外面送来,最好让人先尝尝看。于是命左右侍从尝一尝,刚刚尝了一点,侍从倒地而死。晋献公大怒,大骂申生不孝,阴谋杀父夺位,决定要杀申生。申生闻讯,也不作申辩,自刎身亡。诸葛亮对刘琦说:“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刘琦马上领会了诸葛亮的意图,立即上表请求派往江夏(令湖北武昌西),避开了后母,终于免遭陷害。

刘琦引诱诸葛亮“上屋”,是为了求他指点,“抽梯”,是断其后路,也就是打消诸葛亮的顾虑。此计用在军事上,是指利用小利引诱敌人,然后截断敌人援兵,以便将敌围歼的谋略。这种诱敌之计,自有其高明之处。敌人一般不是那么容易上当的,所以,你应该先给它安放好“梯子”,也就是故意给以方便。等敌人“上楼”,也就是进入已布好的“口袋”之后即可拆掉“梯子”,围歼敌人。

安放梯子,有很大学问,对性贪之敌,则以利诱之;对情骄之敌,则以示我方之弱以惑之;对莽撞无谋之敌,则设下埋仗以使其中计。总之,要根据情况,巧妙地安放梯子,致敌中计。

《孙子兵法》中最早出现“去梯”之说。《孙子九地篇》:“帅兴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这句话的意思是把自己的队伍置于有进无退之地,破釜沉舟,迫使士兵同敌人决一死战。

如果将上面两层意思结合起来运用,真是相当厉害的谋略。

故事

秦朝灭亡之后,各路诸侯逐鹿中原。到后来,只有项羽和刘邦的势力最为强大。其他诸侯,有的被消灭,有的急忙寻找靠山。赵王歇在钜鹿之战中,看到了项羽是个了不得的英雄,所以,心中十分佩服,在楚汉相争时期,当然投靠了项羽。

刘邦为了削弱项王的力量,命令韩信、张耳率两万精兵攻打赵王歇的势力。赵王歇听到消息之后,呵呵一笑,心想,自己有项羽作靠山,又控制有二十万人马,何惧韩信、张耳。

赵王歇亲自率领二十万大军驻守井陉,准备迎敌。韩信、张耳的部队也向井陉进发,他们在离井陉三十里外安营扎寨,两军对峙,一场大战即将开始。

韩信分析了两边的兵力,敌军人数比自己的多上十倍,硬拼攻城,恐怕不是对方的敌手,如果久拖不决,我军经不起消耗,经过反复思考,他定下了一条妙计。他召集将军们在营中部署。命一将领率两千精兵到山谷树林隐蔽之处埋伏起来,等到我军与赵军开战后,我军佯败逃跑,赵军肯定倾巢出动,追击我军。这时,你们迅速杀入敌营,插上我军的军旗。他又命令张耳率军一万,在绵延河东岸,摆下背水一战的阵式。自己亲率八千人马正面佯攻。

第二天天刚亮,只听见韩信营中的战鼓隆隆,韩信亲率大军向井陉杀来:赵军主帅陈余,早有准备,立即下令出击。两军杀得个昏天黑地。韩信早已部署好了,此时一声令下,部队立即佯装败退,并且故意遗留下大量的武器及军用物资。陈余见韩信败,大笑道:“区区韩信,怎是我的对手”他下令追击,—定要全歼韩信的部队。

韩信带着败退的队伍撤到绵延河边,与张耳的部队合为一股。韩信对士兵们进行动员:“前边是滔滔河水,后面是几十万追击的敌军,我们已经没有退路,只能背水一战,击溃追兵。”士兵们知道已无退路,个个奋勇争先,要与赵军拼个你死我活。

韩信、张耳突然率部杀了回来,陈余完全没有料到,他的部队认为以多胜少,胜利在握,斗志已不很旺盛,加上韩信故意在路上遗留了大量军用物资,士兵们你争我夺,一片混乱。

锐不可挡的汉军奋勇冲进敌阵,只杀得赵军丢盔弃甲,一派狼籍。正是“兵败如山例”,陈余下令马上收兵回营,准备修整之后,再与汉军作战。当他们退到自己大营前面时,只见大营那边飞过无数箭来,射向赵军。陈余在慌乱中,才注意到营中已插遍汉军军旗。赵军惊魂未定,营中汉军已经冲杀出,与韩信、张耳从两边夹击赵军。张耳—刀将陈余斩干马下,赵王歇也被汉军生擒,赵军二十万人马全军覆没。

案例

农民企业家入股市建公司

张董事长建议该厂购进生产这种大理石的机器设备,王经理欣然接受了这个建议,很快购进了这批生产大理石的机器设备。不出他们所料,更换后的机器设备加工出来的大理石果然能够替代从意大利进口的大理石,双方都特别高兴,该建筑公司决定,该厂生产的大理石建筑公司全部购买。显然,这对刚来城里闯天下不到一年的王经理来说,无疑更是一件大好事,该厂找到了一个长期的大客户,这对双方都是有利的。

双方决定近日就有关问题进行谈判。谈判前夕,建筑公司公关部长给董事长提出建议,要求谈判时将价格压低一些,那本公司的建筑成本将大大降低,而且,经分析,大理石加工厂会同意的,因为这么大的买主他们哪里去找呢?在建筑公司看来,大理石加工厂的这个农民企业家好象在他们的掌握之中,这些农民刚进城,知识不多,又不懂如何做生意,所以可以任意提出条件,甚至不用谈判,只由建筑公司单方决定也无妨。就大理石加工厂而言,加工厂王经理家乡有的是石头,而这些石头都是生产大理石的好材料。该大理石加工厂将本村几家加工厂都买下来了。这样,在附近,就只有王经理的加工厂能够生产出该建筑公司所需的大理石。

谈判时间到了,在谈判桌上,建筑公司首先提出大理石的价格问题,很显然,价格较低。加工厂王经理说:“完全依贵公司的建议。”谈判似乎利于建筑公司,建筑公司董事长心中正暗自高兴,以为谈判已成定局,价格决定了,其它问题似乎都好解决了。但此时,加工厂王经理突然说:“价格依你方,但我厂有一个要求不知你们能否同意?”董事长说:“有何要求,请提出来。”王经理说:“我厂想入股贵公司。”

张董事长听后吃惊地睁大眼睛,他没想到这个老农民会提出这样的要求,他说:“你们入股我们公司?你们有多少资金?你们有什么资格?乡巴佬!”这种居高临下的谈判,确实让人无法忍受,可农民企业家王经理没有动怒,他说:“人股贵公司是我们出售大理石的唯一条件,否则,大理石我们一块不卖。”建筑公司听后很生气,第一次谈判就这样结束了,双方未达成协议。

但建筑公司如果不购买该厂的大理石,还要购买进口的高价大理石,这样,建筑公司被逼得进退维谷,没有退路,只好第二次与大理石加工厂进行谈判,大理石加工厂再次提出入股市建筑公司的条件。为了不再进口高价大理石,降低建筑成本,建筑公司别无选择,只好同意了加工厂的条件,双方达成了协议。大理石加工厂入股市建筑公司,市建筑公司也以较低价格购到国内可替代进口的大理石。

此例中,大理石厂王经理首先听从建筑公司的建议,更新了设备,果然生产出建筑公司在国内寻找的可替代进口的大理石,建筑公司决定购买。谈判时,大理石厂首先同意了建筑公司提出的低价格,在建筑公司看来,谈判似乎已成定局,大功告成。可大理石厂突然提出入股市建筑公司的条件。建筑公司好不容易在国内寻找到低价可替代进口的大理石,如果拒绝其条件,就只有还从国外进口高价大理石,这样,大理石厂王经理将建筑公司逼到无退路的境地,使其就范,大理石加工厂这个农民企业巧妙地入股到建筑公司。

赏析:

当发现敌人在扩张势力,并且在筹划击垮或吞并时,可以用上屋抽梯这一计谋来保全自己,更可以用它掇过来击垮或兼并敌方的力量。

制造某种假象,让敌方觉得大好时机到了,着手行动。假象中掩盖圈套,如果敌方果真采取行动,一定会落入圈套,走向失败。

为了使敌方进入圈套,要设法进行引诱。引诱,即投放诱饵;投饵要准确有效,就要知敌性识敌情,有的放饵,这和钓鱼一样。钓鱼,要知道什么鱼爱什么食料;在下钩之前,往往要考虑决定钓什么鱼投什么饵。草鱼爱草,下草饵;青鱼爱田螺,下田螺肉;鲫鱼爱蚯蚓,下蚯蚓……诱敌,要知道敌人爱什么,要考虑诱投什么饵。生性贪婪的敌人,以财货为诱饵;放荡好淫的敌人,以美色为诱饵;好大喜功的敌人,以我弱易战为诱饵;贪功图名的敌人,以权力为诱饵……总之是投其所好,才能诱其上钩。苻坚、齐庄公等人都上了钩,连大智大慧的诸葛亮都上当受骗,在无梯下楼的困境中回答了刘琦的问题。

上屋抽梯,还可以和别的计连用,如抽梯之后,关门捉贼,计谋的妙处在于灵活运用。

现代经商赚钱活动中,上屋抽梯就是给对手以便利,故露破绽,引诱利用,使对手陷入预设的经营圈套,对合作伙伴,可提供方便,诱其向前,不断断其援助;对竞争对手,根据其对自己的利弊关系的程度分别对待,以达到发展自己的企业。

走进世界名牌的“深圳中华”

深圳中华自行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CBC)是一家由中、港、美三方合资的多元化集团公司。“中华人”一直以“追求卓越,采用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和严谨高效模式,开发员工智能,拓展海外市场,发挥集团优势,从而促进中国自行车工业的发展,建成世界一流水平的现代企业。”作为公司向多元化、集团化、国际化发展的宗旨,全体员工同心协力,争创一流,他们生产的产品,出口创汇占全国自行车出口总创汇的2/3,成为目前世界最大自行车出口制造厂家,荣获“全国最大100家机电出口生产企业”第一名,“1990,1991年度全国十大最佳合资企业”第一二名,连续两届“深圳市经济效益十佳企业”第一名。

卓越的中华群体

深圳中华自行车(CBC)公司领导层,在导入CI过程中,十分重视全员培训。他们认为,培育一支具有较好精神素质、管理素质和技术素质、具有现代观念的一流员工队伍,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胜不衰的基本条件。因此,公司将全员培训看作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通过培训来培养现代人生观和企业价值观,使员工认同企业精神和经营理念,培养员工的工作事业心、责任心、荣誉感和成就感,塑造全员追求卓越的“中华”群体。

欲速则不达

欲速则不达在洽谈业务中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急于求成,过早地向对方透露自己谈判所要达到的目的,让对方抓住主动权;二是,求成心切的同时,急躁、紧张随之而来,结果该说的没说,该做的事忘了,形成受控于人的局面,待冷静下以后,追悔莫及;三是急于承诺,一着情况有变,出尔反尔,损坏自己的信誉。日本人在洽谈业务时深知“欲速则不达”的道理,他们的“慢”功可谓做到家了。据说和我国一家企业谈引进机械设备的项目,拖了5年才达成协议。似乎“不见棺材不落泪”,“不见兔子不撤鹰”才感到稳妥,不到最后节骨眼上决不吐口。

有一次日本的一个公司到美国与一家公司进行贸易谈判,美国素有“速战速决”的美称,谈判一开始,美方代表发起强烈的攻势,想逼使日方迅速成交。而日本善于搞“蘑菇战”,谈判期间,一言不发,埋头记录,然后返回日本,六星期后,日方派另一批代表来美国进行第二次谈判,这些日本人似乎不知道前一轮谈判的内容,只好从头开始,美方照旧滔滔不绝,日方故技重演,带着记录又走了。

以后几次谈判日方都是如法炮制,两年过去了,日方毫无表示,美方不得不认为合作无望,哪知日方的决策代表团突然来到美国,作出决策,弄得美方措手不及,十分被动。可见美国靠“速战速决”,欲先发制人,“欲速则不达”,实则处于被动地位,日本以“蘑菇战”拖垮对方,控制了整个洽谈的大权,结果慢中求成,稳中求胜。

航空公司以退为进后发制人

美国一家经营新型剃须刀公司的原先所属的母公司曾答应客户在电视、电台上通过广告为新剃须刀大力促销,这家公司被另一公司买下后,由于当时外界,特别是审查广告的机构,对剃须刀是否是医疗用品争论不休,这时总公司取消广告活动,为此客户声明:“退回这些剃须刀”。收回剃须刀,对一个刚刚收买来的弱不经风的公司来说,无异是沉重打击,意味着危害到公司贷款合约,被银行抽回资金;不收回剃须刀,则与客户建立的关系将毁于一旦。

在进退两难之际,总公司为了不失掉最大潜在客户,只好采取“退”的决策,同意收回剃须刀,同时积极与银行交涉,力争把损失减到最低限度。按正常发展速度估计,同意退回后,还须经过大致两个月的文书往返,到那时回来的退货已经少了很多,再加上退货之后,还有一个月才需要退还货款,到3个月后,公司一切都已走了正轨,有能力吸收这些损失,结果一切如预料的那样。3年后,公司业务蒸蒸日上,良好的信誉使这家客户占公司业务50%,而不是当初的20%。这就是退一步虽失小利,终获大利。

这里“以退为进”的要领在于“不计当前利益,着重长远利益,吃小亏、占大便宜。所有的退却都是为了将来更大的发展做铺垫。”“以退为进”还表现在,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如美国一家大航空公司要建航空站,要求电力公司优惠电价,遭到拒绝,使谈判陷入僵局,航空公司佯装退却,放弃电价要求,声称自己建发电厂。这一招果然奏效。对电力公司来说失去供电机会,就意味着失去赚一大笔钱的机会。电力公司慌忙请人从中说情,表示愿意以优惠的价格供电,航空公司乘胜追击,一再降价,电力公司只好同意。航空公司先退一步,后迸两步,变被动为主动。这就是“以退为进”技巧在谈判中的应用。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