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軍

高军

美籍华人乒乓球运动员
高军,右手直拍握法,在父亲的启蒙下五岁便开始打乒乓球,前中国乒乓球女队主力成员,1997年加入美国国籍。高军从5岁开始打乒乓球,9岁就进入了体校,在那里她的技术日臻成熟,不过那时由于个子矮小,老师需要降低球台,她才能够到进行练习。高军回忆那时自己练习得很刻苦,起初自己非常想家,但是一周之后就好多了。在92年为父母带回了一枚银牌后,高军在两年之后离开了中国,嫁给了一名美国人。
    中文名:高军 外文名: 别名: 国籍:中国 运动项目:乒乓球 性别:女

运动生涯

高军坦承做出这个决定并不容易,而乒乓球是自己在生命中唯一的东西。2002年高军离婚,两年之后她成为了美国代表团的成员之一,并参加了雅典奥运会。她承认那段时间自己感觉很累,一度想要放弃乒乓球,但是几年之后她又回来了,她问自己为什么我不能享受乒乓球,为此她推翻了自己的决定,2008年她出现在北京奥运会赛场。

在世乒赛中,高军帮助美国队获得了团体第12名的成绩,这也是美国队1989年以来最好的成绩。此后她一直在上海训练,对于自己的目标,高军说:“我希望能够获得一枚奖牌,但是会比较困难。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好的选手,没有人能够击败她们。就我而言,我只拥有速度,旋转并不是很多,但是中国选手技术全面,速度和旋转都很强。不过如果你总想着没有机会拿奖牌,那么你的表现肯定不会好的。”

生涯数据

奥运赛程

13日 11:55 乒乓球女子团体赛第1轮 新加坡 vs 美国 3-0

13日 21:56 乒乓球女子团体赛第1轮 荷兰vs 美国 1-3

14日 15:26 乒乓球女子团体赛第1轮 美国 vs 尼日利亚3-0

15日 11:15 乒乓球女子团体赛3-8名资格赛罗马尼亚 vs 美国 1-3

16日 12:31 乒乓球女子团体赛3-6名资格赛 美国 vs 韩国 0-3

18日 10:00 乒乓球女子单打预赛 杨芬vs 黄尧晰 4-2

20日 13:00 乒乓球女子单打第2轮 高军 vs 奥多洛娃 4-2

20日 18:00 乒乓球女子单打第3轮 王晨 vs Krisztina T髅h 4-1

20日 21:00 乒乓球女子单打第3轮 平野早矢香vs 高军 1-4

21日 10:00 乒乓球女子单打第4轮 金璟娥vs 王晨 3-4

21日 11:00 乒乓球女子单打第4轮 吴雪vs 高军 4-3

21日 18:00 乒乓球女子单打1/4决赛 王晨 vs 李佳薇1-4

获奖记录

1989年世乒赛女双、混双四强;

1991年世乒赛女双冠军;

1992年奥运会女双亚军;

1993年世乒赛女团冠军,女单、女双四强;

2001年世界杯女单八强;

2003年世乒赛女单八强,世界杯女单八强;

2004年国际乒联巡回赛韩国站女双亚军。

社会评价

哥德堡,瑞典的第二大城市,拥有宏伟的城市广场和浓厚的人文环境。1993年,24岁的女将高军在那里以一枚来之不易的世乒赛女单铜牌结束了自己的中国国手生涯,开始了一段跨越太平洋、曾经美好但又充满辛酸的乒乓情缘。

作为我国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最优秀的直拍正胶快攻手之一,高军在第42届世乒赛女单比赛中成为中国女队进入四强的仅存硕果。那届世乒赛,“海外兵团”这个词的使用率达到了顶峰,一日之内世界头两号种子邓亚萍和乔红分别负于代表新加坡和德国出战的井浚泓和施捷。半决赛高军对垒代表中国台北出战的前国手陈静,高军正手打不上、反手推不死,以0比3完败对手。

从41届世乒赛女团决赛连负玄静和、俞顺福开始,不紧不慢的高军总给人一种“就差那么一口气”的感觉。是的,从铜牌到金牌,两步之遥、咫尺巅峰,她为自己圈了一个并不完满的句号。

其实从我内心来讲,我是很喜欢打乒乓球的。但是1993年世乒赛后,我就说什么都不想再打了。不是觉得打够了,而是觉得压力太大了,就是打得很痛苦,享受不到什么乐趣,看见它我就烦。那个时候我还很年轻、状态也非常好,42届女单,中国队就我一人进了前四名。半决赛的时候,我就觉得自己不行了,扛不住了。

因为中国队全输了,我当时承受不了那种压力。输给陈静,我觉得不是因为自己输在技术上,而是输在了心理上。如果我赢了她,决赛对玄静和我也不下风。陈静为什么在决赛的时候输给了玄静和了,我觉得她也是输在心态上。此前的比赛,她对玄静和几乎全胜,到决赛了,她觉得她能赢,结果却以0比3输了。当然她可能没有我那么大的压力,但可以肯定的是她的思想变化直接影响到了她技术上的发挥。

于是,我的球就这样停了好多年,大概有个五六年吧,基本就没有摸过拍子。而且去美国的时候我的甲状腺有点问题,就是不能运动,一运动就心慌,心跳特别快。那时,我每天的生活就是早起上班,到点下班。再后来,我就是随便打打球,周末约个人“哎咱们俩去玩玩去吧”,几乎五六年就是这样过来的。我每次打完后都挺美的,就是觉得打球还真好玩,然后偶尔参加个小比赛,谁也赢不了我,我自己觉得挺美。

1999年的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英格兰公开赛,是隐退多年的高军首次在央视转播的大型比赛上以“美国队队员”的身份露面。时过境迁,新潮的发型和略微发福的身材都告诉人们,眼前的这个高军已经不是往日的那个国手高军了,但有一点没变的就是她打球的灵气以及毫不张扬的独特个性。那次比赛她杀入四强,在半决赛上负于法国选手安尼-布尔热。

1997年,我正式成为美国公民之后,美国乒协一直问我想不想代表美国队打比撒。我说还打什么呀,就这么玩玩挺好的。他们就劝我,你干嘛不打,你看你不练球,在美国都还没有人能打过你。我当时想,我原来打球有个目标,可现在纯粹是为了好玩,没有目标去打,有什么意思啊,就一直没有同意。到1999年的时候有个泛美运动会,级别相当于亚运会,美国乒协又来动员我,说咱们一直都赢不了加拿大,你出山了就有希望了,如果成绩好以后还可以代表美国队打奥运会。

美国一直跟加拿大拼嘛,加拿大有一个耿丽娟,美国队谁也赢不了她,正巧有个小比赛我赢她了,他们就觉得希望来了。可当时我入籍的年限不够,按着国际乒联的规定,要参加泛美运动会和奥运会必须征得原乒协的同意。于是,美国奥委会的人就写信到中国乒协问我能不能打,中国乒协同意了。盛情之下,我只好打吧,一打吧,还真把耿丽娟给打下去了。团体赢了、单打也把她赢了,好像是3比2赢的。帮我写信给中国乒协的Jone Ruge特别高兴,其实他一点也不懂乒乓球,决赛那天他去看球,怎么算是赢球怎么才是输球他一点都没有概念,裁判员翻分翻我这边他才鼓掌,后来他知道怎么看球了,就说:“太紧张了,我手上全是汗,我从来没有看过这种比赛。”

悉尼奥运会是高军第二次走入奥林匹克的圣殿。1992年的巴塞罗那,高军和“怪球手”陈子荷搭档负于邓亚萍和乔红取得女双银牌,时隔八年,她已经从一个职业球员转变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二把刀”。女单小组赛,高军顺利出线,但在和韩国名将柳智惠的遭遇战中,她以1比3败北。虽然输了球,可高军觉得很满足,因为她在美国就没进行过系统训练,能拿下对手一局已经很美了。可是谁又知道高军的悉尼之旅经历了多少不为人知的艰辛和磨难呢?

泛美运动会之后,美国队和我有竞争的人认为我是个很大的威胁,就联名向美国奥委会告我。Jone Ruge这时候就站出来给我作证,说他写信征得了中国乒协的同意。在大家的帮助下,我的官司打赢了,当时,我请了在马里兰州最有名的华人女律师屈启慧,她中文英文都特别流利。因为当时她跟我学打球,所以律师费也给我打了很多折,但还是花了将近一万美金。

官司赢了之后,她又帮我写信给美国奥委会,申请赔偿。她说这个官司并不是因为我而起的。最后美国奥委会把这钱全部赔给我了。所以,那会儿打比赛的时候我也有压力,我想美国奥委会这么帮我,又是写信又是打官司,不赢球就特对不起人家。这种压力和代表中国队打的压力还不一样,是另外一种压力。

当时打泛美运动会的时候我都没有世界排名了。打完那比赛接着打美国公开赛,又把陈静给赢了。她和耿丽娟的世界排名很高,赢了她俩,我一下子世界排名到了第20。正好排在前20的选手自动入选奥运会,我卡了一个壳,就去了悉尼。当时中国乒协也是同意我去打奥运会的。在这点上陈静等人。

其实中国乒协不用说不同意,只要他们说一句:我们按照国际乒联的规矩办,我们就打不了。这一点我挺感谢中国乒协的。没想到大家打着打着还很上瘾。现在打比赛的时候我也紧张,不可能不紧张,因为想赢就紧张。但和原来不一样了,原来是想赢怕输,现在是想赢不怕输,输了就输了呗,输了又怎么了。

2001年初,高军随丈夫回国,落脚上海,不久即在甲B联赛中露面了。一年多之后,高军和丈夫分道扬镳,凭着对乒乓球的热爱和坚韧的个性,她在球场上和生活中重新开辟一片静谧的天地。

我们是2001年初从美国回来的,之后陆陆续续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我们俩就决定分开,那时是2002年底。刚回国时我也没有事情做,有一次打电话跟唐寅生指导聊天,他说我给你找个甲B打打吧,我心说我这球也就打打甲B吧,打得还挺好的。其实,2001年的甲B还算是挺强的,当时李小霞还打甲B呢。但是除了打甲B外我还是没有什么事情做,张燮林就说你去念念书吧,华东理工大学有球队,一边打打球,一边充充电。张指导就帮我跟臧老师联系了,学国际贸易专业,她也挺欢迎我来的。这也算是一个转折点吧,念念书,打打球,我挺适应这种生活的。

代美国再战奥运

曾经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获得乒乓球女双亚军的高军将会重返奥运赛场,不过已经39岁的她这次代表的是美国队。对于这两次参赛的不同,高军表示:“我觉得两次参赛感觉差不多,都是为了获得好成绩而已。”

代表美国队

高军对北京的印象很深,她表示那里非常漂亮,而且那里的人们也很热情。高军在五岁时就开始自己的乒乓球生涯,九岁时进入体校,因为自己当时还很矮小,因此教练不得不在地上挖几个洞然后把桌腿放进去,高军说:“我们早上学习和训练,吃完午饭后做作业然后再训练,那时我们根本没有时间干别的事情。”高军表示那时候自己很想家,但是一周后就慢慢的习惯了,“这对小孩子的成长有不小的帮助,通过比赛可以提高水平。”高军说。

获得奥运会银牌后,她把自己的奖牌留给了自己的父母,自己在1994年和一位美国人在拉斯维加斯结婚,高军说:“对我来说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没有了乒乓球,我觉得我失去了什么东西。”2002年,高军离婚,但是在04年的雅典,高军成为第一个在奥运会上取得比赛胜利的美国人。高军表示:“我曾经很疲惫,但是几年后我开始想念乒乓球,我退出后自己问自己“为什么我不能享受这项运动呢?”雅典过后我曾经说过那是我的最后一届奥运会,但是奥运会在北京,我还是想继续参加,不过,我想这是我最后一次参加奥运会了。”

目前高军正在上海大学进行训练,对于北京奥运会的目标,高军表示:“我希望获得一枚奖牌,但的确很困难,中国有全世界最好的选手,没有人可以击败她们,我打球虽然有速度但没有旋转,而中国的选手则是两者都有,她们的技术太全面了。”

不过,高军不会放弃,她表示:“我的教练告诉我不能放弃,如果要想有自己的未来就要在比赛中拿下胜利,2005年在上海的比赛我没有手下留情就取得了胜利。”

高军和张怡宁

2008年 2月26日晚的比赛张怡宁并没有上场,但是赛前她和美国队队员高军一个神秘的手势引起了在场媒体的好奇:只见她们进行了简单的交淡后走到混合采访区,一起做了一个“李宁”品牌的手势,拼成一颗“心”,随后两人又从朋友变成对手,高军投入了紧张的赛事。

这个神秘的手势在赛后张怡宁那里得到了答案:“高军算起来是我的大师姐。最近我们知道美国队和我们穿着同一个中国品牌的服装进行比赛,而且这几天大家都在说中美乒乓外交,在赛场能看到高军、王晨这些熟悉的面孔,特别有一种亲切感。刚才见到高军,我们开了两句玩笑,然后突然想到要不做个好玩的手势向大家问好,然后就有了那个举动。”

晚上的中美对抗中,美国队领军人物高军第一个上场,对阵中国队最年长的球员王楠。王楠一上来就非常顺利,而高军则迟迟未进入状态。连续两局王楠都掌控着形势,以3比0速胜。随后,郭跃和郭焱同样以三场3比0取胜王晨和李南,拿下了中国女团的第四场胜利。

女乒传奇

乒坛常青树瓦尔德内尔退了,但仍有多名老将驰骋在本届世乒赛的赛场上。与何志文、佩尔森相比,正在为美国队效力的大连籍运动员高军还算是年轻的,但她今年也有39岁了。重要的是,与何志文他们比起来,高军的成绩更好。目前,她的世界排名是第20位,她已经拥有了北京奥运会的参赛资格!从这个角度来说,高军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女乒世界的瓦尔德内尔,是一棵乒坛常青树。

仅从成绩上看,高军在乒坛的地位并不是非常突出。她曾获得世乒赛女双、女团冠军,和奥运会女双亚军。但令人称道的是,与高军同一时代的运动员几乎全部退役了,很多比她年轻的运动员也都早已离开了赛场,而她直到现在都还活跃在各项世界大赛中。20年前,高军就曾参加过世乒赛,这一次,她还在广州拼杀。17年前,高军就曾参加过奥运会,今年8月,她还要去北京参赛!

20年前,高军曾是中国女乒直拍正胶打法的代表人物,并在1991年第41届世乒赛上与队友陈子荷一道,力夺女双冠军,那也是她乒乓球生涯中的最高峰。紧接着,在巴塞罗纳奥运会上,高军又夺得了女双银牌。1993年,她的荣誉簿里又添上了世乒赛女团冠军。只是,中国乒乓球高手太多,长江后浪推前浪,1993年底,高军便结束了国手生涯。

4年后,与一位美籍华人喜结连理的高军取得美国国籍,开始代表美国队参加比赛。尽管早已过了巅峰状态,而且15年来高军一直都是业余运动员,但凭借着深厚的乒乓球功底,她还是在世界大赛中接连取得不错的成绩。2001年世界杯女单八强、2003年世乒赛女单八强、世界杯女单八强、2004年国际乒联巡回赛韩国站女双亚军……抱着玩玩看心态参加大赛的高军纵横驰骋,依然活跃。

比赛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当年在国家队效力时,乒乓球对于高军来说,就是全部。但现在,她的心态非常平和,“乒乓球对于我来说,只是一种爱好而已。来广州之前,我就是到处玩儿,来了后就练了3天。”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高军也表示,她从来没有给自己制定过什么时间表,“想打就打,不想打了就不打。”2002年,高军便回国定居。她说,也许以后她会考虑当乒乓球教练,但现在还没有具体打算,“等奥运会结束之后再说吧。”

自从离开国家队后,高军就成了一名业余运动员。在美国生活期间,她一边工作,一边参加乒乓球比赛。回国后,高军又到上海华东理工大学读书,同时在学校进行训练。3年前,高军毕业了,但依然不时回学校参加训练,她就用这样的方式保持状态。“华东理工大学的校队水平挺高的,经常代表中国参加大学生运动会呢。”高校的训练水平再高,也远不能同国家队相比,但因为功底非常深厚,直到现在高军仍具有很强的竞争力。2003年和2004年,她更是在连续两届世界杯上击败过王楠!

“女瓦尔德内尔”?不敢当

“从技术上讲,我的打法现在确实落后了。但乒乓球需要各种不同的打法。全是一个打法,也没什么意思,是吧?”高军如此表示。一名业余球员,用着20年前的打法,依然能够杀进世界20强,这简直就是个奇迹。对此,高军非常谦虚地表示:“全是蒙的。”奥运会参赛资格可不是说蒙就能蒙来的,除了年轻时打下的坚实基础,超级平和的心态也是高军屡屡取得佳绩的关键所在。正因为她不计较成绩,享受乒乓球带来的乐趣,反倒使她能保持高度

本届世乒赛上,高军是所有参赛女选手中年龄最大的,但也是世界排名非常高的一位,她完全够资格称得上是女乒世界的瓦尔德内尔了。不过,高军坚决不肯接受这样的称誉,“女选手中,年龄比我大的多的是呢。她们的水平也都很高。”现在,高军只想着北京奥运会。这是她参加的第二届奥运会,也是她准备倾心享受的一届奥运会。“在美国,乒乓球就是饭后的一种运动,他们也不是很重视。像这次来参加世乒赛,队里都没有任何成绩要求。”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