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碑

石碑

作为纪念物或标记的竖石
石碑,是作为纪念物或标记的竖石。多镌刻文字,意在垂之久远。碑是立在宫殿、陵墓或寺庙中记事的石块。石碑由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作为纪念物或标记的竖石。[1]多镌刻文字,意在垂之久远。碑是立在宫殿、陵墓或寺庙中记事的石块。石碑由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
    中文名:石碑 外文名:stone tablet 别名: 拼音:shí bēi 作 用:纪念物或标记的竖石 学科分类:建筑学

基本简介

石碑:把功绩勒于石土,以传后世的一种石刻。一般以文字为其主要部分,上有螭首,下有龟趺。遗物中有名的,有汉碑“孔庙碑”(在山东曲阜,廷熹七年(164)年建);六朝有梁忠武王碑(在南京附近)等。

作为纪念物或标记的竖石。多镌刻文字,意在垂之久远。<礼记·檀弓下>“公室视丰碑”汉郑玄注:“丰碑斲大木为之,形如石碑。”

《后汉书·儒林传序》:“熹平四年,灵帝乃诏诸儒正定五经,刊于石碑,为古文、篆、隶三体书法以相参检,树之学门,使天下咸取则焉。”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魏土地记》曰:梁山北有龙门山,大禹所凿,岸上竝有庙祠。祠前有石碑三所,二碑文字紊灭,不可复识;一碑是太和中立。”

唐李嘉祐《晚发咸阳寄同院遗补》诗:“秦家故事随流水,汉代高坟对石碑。”《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又立一道石碑,详纪保安弃家赎友之事,使往来读碑者,尽知其善。”

何小平等《兰圃天香》:“一转身,在一块形象美丽的石碑上,却有一首朱德同志赞美兰花的诗。”

分类

碑首

在古代石碑上,我们见到的多数石碑碑首正是《营造法式》所规定的“盘龙”形式。但是盘龙的多少却视碑身的厚度而定,因此并非都是六条。

陕西乾县唐代乾陵有一块石碑碑身特别厚,其碑首两侧各雕有四条龙,共计八条盘龙,不少碑身较薄的石碑也有两侧各两条共四条盘龙的。

碑首上龙的盘曲姿态也并非都保持一种形式,除了龙头在碑首两侧,龙体在正面盘曲的以外,也有的龙头跑到碑首正面上来了,左右两条龙头相对,中央有一颗宝珠。

也有少量的石碑碑首外形如法式中笏头碣的形状,呈简单的方形而双肩抹角,但是在正、背两面仍用雕龙装饰。

有两条单龙相对戏笠珠者,有数条游龙翻腾于云中者,也有用一条巨龙盘结在碑首,龙头突出于碑首中央者,形式很自由。

这种盘龙的碑首装饰雕刻多喜欢用高雕,高低起伏很大,造成很强的阴影,从而突出龙的造型。

山西五台山龙泉寺的石碑碑首甚至用了透雕的技法,它所产生的强烈效果和龙泉寺石牌楼的风格很一致。石碑碑首除了大多数采用盘龙的形式之外,也有用房屋屋顶形式的。

碑身

碑身是石碑最主要的部分,前后两面都可供书刻文字,所以有许多碑身不做装饰,如果有装饰也都集中在左右两个侧面和前后正面的周边。

装饰所用纹样多为龙纹与植物枝叶纹,或者是它们二者结合的草龙纹。在唐代的许多石碑的侧面可以见到卷草纹的雕饰。

卷草是一种植物的枝叶,它的特征是形象丰满,线条潇洒,被称为“唐草”,成为中国装饰花纹发展高峰的标志。

在不少清代石碑上,石碑两侧及文字四周的边饰多喜欢用龙纹,而且又是高浮雕,突起的龙纹反而使石碑显得缛重,有损于石碑在造型上的完整与端正。

碑座

作为石碑基座的赑屃,其形象都塑造得相当写实,趴伏于地面的赑屃,四足撑于地,头向前伸出并微微向上昂起,背上覆硬甲,甲上有六角形龟甲纹,头部的眼、鼻、嘴,嘴中的牙、舌以及盘卷着的尾巴都刻画得很细致。

可以看出,石碑首、碑身部分的雕饰越多越细者,则基座的刻画也越精致。器局背上面还有一块长方形的驼峰,承托着上面的碑身。

从总体造型上看,器质显出一种既身负重压又并不感到十分吃力的神态。形状方直的碑座,外形都很方整,但在座的四个垂直面上却多有雕刻装饰,尤其在前后两个面上喜用龙纹,有的双龙对峙,中央有一颗火焰宝珠。

有的双龙游弋于宝山浮云之间;有的用草龙装饰,作为龙身、龙足的草纹满布碑座。

这些雕饰多用不高的浮雕以保持碑座的完整性。有的用高浮雕的碑座,由于雕刻太突出,反倒破坏了碑座的整体形象。

造型

石碑是一件独立的小品建筑,因此它具有本身的造型。在宋朝《营造法式》中有专门讲述石碑和石碣制度的部分,对碑和碣的造型都有十分清楚的说明。

其中第一种称为“鳌坐碑”,这是宋代最常用的石碑,它在造型上的特点是有碑首、碑身和鳌坐几个部分。

法式中规定:“造鳌坐碑之制:其首为盘龙,下施鳌坐,于土衬之外,自坐至首共高一丈八尺。”

关于盘龙的碑首,法式中说:“下为云盘,上作盘龙六条相交,其心内刻出篆额天宫。”对“坐”式中说:“长倍碑身之广,其高四寸五分,驼峰广三分,余作龟文造。”

梁思成先生根据《营造法式》的规定,参照大量古石碑实例,绘制出了宋代石碑的标准式样图。

碑首的六条盘龙的头部都在碑的侧面,每边各三条,龙头朝下,龙身向上拱起,左右两条龙的龙身、龙足相交盘结在碑的正面和背面,中央围着“篆额天宫”部分,这是刻写碑名的地方。

碑首与碑身相连处有一层云盘相隔。所谓“鳌坐”,因为古时将海中的大龟称为鳌,所以鳌坐就是用大龟做的碑座。

古代神话传说共工氏怒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缺,女娲氏断鳌足以立地之四极,鳌足既可以支撑住天地之重,可见其力大无比,所以用鳌背负小小石碑之重自然不在话下了。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