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

梁思成

清朝末期思想家
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清末思想家、社會活動家梁啟超之子,建築學家和建築教育家。梁思成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1948年)、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參與了人民英雄紀念碑、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等作品的設計。梁思成第一任妻子是林徽因,1919年相識,1928年成婚,育有一女(梁再冰)一子(梁從誡);第二任妻子是林洙,1948年相識,1962年再婚。1972年1月9日,梁思成病逝于北京。他系統地調查、整理、研究了中國古代建築的曆史和理論,是這一學科的開拓者和奠基者。曾參加人民英雄紀念碑等設計,是新中國首都城市規劃工作的推動者,建國以來幾項重大設計方案的主持者,是新中國國旗、國徽評選委員會的顧問。在《建築五宗師》書中與呂彥直、劉敦桢、童寯、楊廷寶合稱“建築五宗師”。[1]
    本名:梁思成 民族族群:漢族 出生地:日本東京 主要作品: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主要成就:創辦清華大學建築系、中央研究院院士 籍貫:中國廣東省新會縣 性别:男 國籍:中國 職業:建築教育家、建築學家 畢業院校:清華大學、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系 政黨:中國共産黨 父親:梁啟超 母親:李蕙仙 配偶:林徽因、林洙 子女:梁從誡、梁再冰

人物生平

成長求學時期

梁思成的父親梁啟超,是清末改革家,為躲避清政府迫害而出國,所以梁思成出生于日本東京。1912年,辛亥革命後,梁思成随父母從日本回國,在北京崇德國小及彙文中學(1912—1914)就學。1915年,入北平清華學校(清華大學前身),1923年畢業于清華學校高等科。1924年,和林徽因一起赴美國費城賓州大學建築系學習,1927年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又去哈佛大學學習建築史,研究中國古代建築(肄業)。

1928年3月21日,梁思成與林徽因在加拿大渥太華的中國總領事館舉行婚禮。之後赴歐洲參觀古建築,8月18日回國後,在沈陽東北大學任教,創立了中國現代教育史上第一個建築學系。1929年8月,林徽因從東北回到北平(今北京市),在協和醫院生下女兒,取名梁再冰,意為紀念已故父親梁啟超“飲冰室”書房雅号。

1930年,和張銳參與天津市規劃,以《天津特别市物質建設方案》獲獎。

抗日戰争期間

日本侵占中國東北後,梁思成于1931年回到北平,進入中國營造學社工作(任法式部主任)。

在1932年,主持了故宮文淵閣的修複工程。同年,著成《清式營造則例》手稿。

從1937年起,和林徽因等人先後踏遍中國十五省二百多個縣,測繪和拍攝二千多件唐、宋、遼、金、元、明、清各代保留下來的古建築遺物,包括天津薊縣遼代建築獨樂寺觀音閣、寶坻遼代建築廣濟寺、河北正定遼代建築隆興寺、山西遼代應縣木塔、大同遼代寺廟群華嚴寺和善化寺、河北趙州隋朝建造的安濟橋等。這些重大考察結果,寫成文章在國外發表,引起國際上對這些文物的重視,為梁思成日後注釋《營造法式》和編寫《中國建築史》,準備良好的基礎

1944至1945年,梁思成任教育部戰區文物保存委員會副主任。

解放戰争期間

1946年,梁思成赴美國講學,受聘美國耶魯大學教授,并擔任聯合國大廈設計顧問建築師。因他在中國古代建築的研究上做出了傑出的貢獻,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授予名譽文學博士學位。同年,梁思成回到母校清華大學創辦了建築系。

1948年,在平津戰役前,梁思成繪制了《全國文物古建築目錄》,交給中國人民解放軍,使北平古迹避免受到炮擊,很好地保護了北京的文物和古城牆。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梁思成除了仍在清華大學任教授和建築系主任外,還先後擔任了北京市都市計劃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建築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文聯全國委員會委員、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專門學會聯合會委員、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委員、建築科學研究院建築理論與曆史研究室主任、北京市城市建設委員會副主任等職。

1950年初,梁思成與都市計劃委員會的陳占祥一起向政府提出了新北京城的規劃方案——《關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位置的建議》。主張保護北京古建築和城牆,建議在西郊建新北京,保護舊北京城,不在舊城建高層建築,但建議沒有被采納。之後他多次上書,挽救了北海的團城。

1953年5月,北京市開始醞釀拆除牌樓,對古建築的大規模拆除開始蔓延。梁思成因提倡以傳統形式保護北京古城而多次遭到批判。時任北京市副市長吳晗擔任解釋拆除工作的任務,為了挽救四朝古都僅存的完整牌樓街不因政治因素毀于一旦,梁思成與吳晗發生了激烈的争論。之後,在文化部舉辦的文物界知名人士歐美同學聚餐會上,林徽因也與吳晗發生了一次面對面的沖突。

1962年,在林徽因病逝七年之後,梁思成娶了比自己小27歲的林洙(程應铨前妻)。

文化大革命中,梁思成被當作“複古”典型批判并抄家,所收藏的全部圖書資料被沒收。

1972年1月9日,梁思成病逝于北京。

主要影響

建築作品

作品名稱

設計時間

備注

王國維紀念碑

1929年

位于清華大學第一教室樓北端後山之麓

梁啟超墓

1929年

位于北京植物園,為家族墓園

吉林省立大學禮堂和圖書館

1930年

北京仁立地毯公司鋪面改建

1932年

北京大學地質學館和女生宿舍

1934-1935年

華東革命烈士陵園

1949年

位于山東省臨沂市

陝西師範大學圖書館

1950年

位于陝西師範大學老校區

人民英雄紀念碑

1952年

紀念碑設計工作由梁思成主持

哈爾濱工程大學11号、21号、31号、41号、51号,五棟教學樓

1952年

5棟教學樓由梁思成設計

任弼時墓

1952年

位于八寶山東部的坡頂上

林徽因墓

1955年

位于八寶山

揚州鑒真和尚紀念堂

1963年

位于揚州市古大明寺内,1973年建成

山東師範大學文化樓、一号、二号教學樓

1954年

位于山東師範大學千佛山校區,主設計者為倪欣木

學術著作

著作名稱

發表時間

備注

《所知道的唐代佛寺與宮殿》

1932.03

營造學社彙刊三卷一期

《薊縣獨樂寺山門考》

1932.06

營造學社彙刊三卷二期

《寶坻縣廣濟寺三大士殿》

1932.06

營造學社彙刊三卷二期

《正定古建築調查紀略》

1933.04

營造學社彙刊四卷

《雲崗石窟中所表現的北魏建築》

1933.12

營造學社彙刊四卷

《大同古建築調查報告》

1933.12

營造學社彙刊四卷,與劉敦桢合寫

《趙縣大石橋》

1934.03

營造學社彙刊五卷一期

《修理故宮景山萬壽亭計劃》

1934

營造學社彙刊四卷,與劉敦桢合寫

《漢代建築式樣與裝飾》

1934

營造學社四卷,與劉敦桢、鮑鼎合寫

《清式營造則例》

1934

單行本

《杭州六和塔複原狀計劃》

1935.03

營造學社彙刊五卷三期

《治故宮文淵閣實測圖說》

1935

營造學社彙刊四卷,與劉敦桢合寫

《故宮文淵閣樓面修理計劃》

1935

營造學社彙刊四卷,與蔡方蔭、劉敦桢合寫

《曲阜孔廟之建築及修葺計劃》

1935.09

營造學社彙刊六卷一期

《建築設計參考圖叙述》

1935.12

營造學社彙刊六卷二期

《建築設參考圖集簡說及(一)台基,(一)台欄杆.(三)店面.(四)鬥棋(漢一宋).(五)鬥拱(元明清)》

1935.12

營造學社特刊

《中國建築史》

1945

單行本

《中國建築和藝術》

1946

英文稿

《城市計劃大綱序》

1951

單行本

《北京——都市計劃的無比傑作》

1952

文物二卷五期

《中國建築與中國建築師》

1953

《中國建築的特征》

1954

建築學報

《中國建築發展的曆史階段》

1954

建築學報,與林徽因、莫宗彙合寫

《東亞城市建設與改造》

1958

在國際建築協會會議上的報告

《建築創造的幾個重要問題》

1961

建築學報

人物榮譽

1963年,梁思成設計了揚州“鑒真和尚紀念堂”。建築于1973年建成,1984年,榮獲中國優秀建築設計一等獎。

1988年8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頒發證書,表彰梁思成教授和他所領導的集體在“中國古代建築理論及文物建築保護”的研究中做出的重要貢獻,被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授予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出版圖書

作者名稱梁思成

作品時間2013年1月1日

本書是為了紀念梁思成先生去世40周年而編成的。2013年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

清式營造則例

作者名稱梁思成

《清式營造則例》是1934年中國營造學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梁思成。書中詳述了清代宮式建築的平面布局、鬥栱形制、大木構架、台基牆壁...

圖像中國建築史

作者名稱梁思成

作品時間2001年1月

本書是我國已故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教授早年用英文寫成的一部簡明的中國建築史,旨在借大量照片和圖版,就中國古代建築的結構體系及其形制...

中國建築史

作者名稱梁思成

作品時間2005年5月

《中國建築史》由自1939年起擔任中央博物院建築史料編纂委員會主任的梁思成編寫。從42年開始着手編寫中國建築史,兩年後完成。這是...

曆史評價

美國學者費正清對梁思成在抗戰時期的工作作了如下的評價:“二戰”中,我們在中國的西部再度重逢,他們卻都已成了半殘的病人,但仍在不顧一切地、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緻力于學術。當時林徽因身患肺結核,梁思成則因為青年時代一次車禍的後遺症而導緻脊椎受傷。

然而,無論疾病還是艱難的生活都無損于他們對自己的開創性研究工作的熱情。就是在戰時的這一時期,梁思成用英文寫成了《圖像中國建築史》。在我們的心目中,他們是不畏困難、獻身科學的崇高典範。

梁思成的學術成就也受到國外學術界的重視,專事研究中國科學史的英國學者李約瑟說:梁思成是研究“中國建築曆史的宗師”。

人際關系

梁思順:(1893-1966),詩詞研究專家。

梁思永:(1904-1954),著名考古學家,1948年3月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首屆院士(人文組)。

梁思忠:(1907-1932),曾任國民黨十九路軍炮兵校官,因病早殇。

梁思莊:(1908-1986),著名圖書館學家。

梁思達:(1912-2001),長期從事經濟學研究。

梁思懿:(1914-1988),從事社會活動。

梁思甯:(1916-2006),投奔新四軍參加中國革命。

梁思禮:(1924-),火箭控制系統專家,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後世紀念

1999年,原建設部設立“梁思成建築獎”,以近代著名建築家和教育家梁思成先生命名,是授予中國建築師的最高榮譽獎,以表彰獎勵在建築設計創作中做出重大貢獻和成績的傑出建築師。

藝術形象

時間

名稱

演員

影視類型

播出平台

2000年01月10日

《人間四月天》

吳軍

20集言情劇

——

2011年

《天行健》

趙陽

30集教育曆史劇

——

2011年

《梁思成林徽因》

——

紀錄片

CCTV-9紀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