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囊炎

皮囊炎

皮肤损害性疾病
皮囊炎(dermatomyositis,DM)是皮肌炎的一种,又称皮肤异色性皮肌炎(poikilodermatomyositis),属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之一。确切病因尚不够清楚,可能为病毒感染,机体免疫异常对自我的异常识别以及血管病变,三者亦可能有相互联系。临床症状:初起为红色充实性丘疹,以后迅速发展成丘疹性脓疮,继而干燥、结痂,痂脱后不留痕迹。皮疹数目多。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非化脓性炎症病变,可伴有或不伴有多种皮肤损害,也可伴发各种内脏损害。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系指本组疾患而无皮肤损害者。
    中医病名:皮囊炎 外文名:dermatomyositis,DM 别名:皮肤异色性皮肌炎 就诊科室:皮肤性病科 多发群体: 常见发病部位: 常见病因: 常见症状: 传染性: 传播途径: 临床表现:初起为红色充实性丘疹

病因

确切病因尚不够清楚,可能为病毒感染,机体免疫异常对自我的异常识别以及血管病变,三者亦可能有相互联系,例如横纹肌纤维的慢病毒感染可导致肌纤维抗原性的改变,被免疫系统误认为“异已”,从而产生血管炎而发生本病。

(一)免疫学研究鉴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增高,肌肉活检标本示微小血管内有IgG、IgM和C3以及补体膜攻击复合物C56-C9沉积,沉着的程度似与疾病活动性相关。Arahata和Engel证实在DM的炎症性病灶中有B细胞的显着增多,提示局部体液效应的增强。但亦有学者认为这些抗体的沉积是肌肉损伤的后果而非其原因。亦有学者发现患者周围血淋巴细胞在加入横纹肌抗原后其转化率以及巨噬细胞移动抑制试验对照组为高,且与其活动度呈正相关。经用糖皮质激素减低。患者周围血淋巴细胞在体外组织培养对肌母细胞有细胞毒作用。其损伤作用可能是释放淋巴毒素或直接粘附和侵入肌纤维。

有人认本病与SLE和硬皮病等有许多共同的临床和免疫学异常,如部分病例可找到LE细胞、抗核抗体和类风湿因子检测阳性,用荧光抗体技术在表皮基底膜、血管壁可见免疫球蛋白沉积,且血清中发现有抗多发性肌炎抗原-1(简称抗PM-1)和抗肌凝蛋白抗体,故提出自身免疫疾病学说,又如在伴发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的切除可使本病症状缓解,用患者肿瘤提出液做皮内试验呈现阳性反应,且被动转移试验亦为阳性。患者血清中发现有对肿瘤的抗体。这些恶性肿瘤作为机体自身抗原而引起抗体的产生。又肿瘤组织可与体内正常的肌纤维、腱鞘、血管、结缔组织间发生交叉抗原性,因而能与产生的抗体发生交叉的抗原抗体反应,导致这些组织的病变,从而作为本病自身免疫患学说的依据。

(二)感觉学说近年来有学者将患者的肌肉和皮损作电镜观察,发现肌细胞核内,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周围的组织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浆和核膜内有类似粘病毒或副粘病毒的颗粒,近报告从11岁女孩病变肌肉中分离出柯萨奇(Coxackie)A9病毒,故提出感染学说。然而在动物实验中至今未能在注射患者的肌肉、血浆而导致肌肉炎症,从患者血液中不能测出抗病毒的抗体。

在小儿皮肌炎患者,发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抗链球菌“O”值增高,以抗生素合并皮质固醇治疗可获良效,提出感染变态反应学说。

(三)血管病变学说血管病变特别在儿童型DM曾被描述。任何弥漫性血管病变可以产生横纹肌的缺血,从而引起单个纤维的坏死和肌肉的梗死区。在DM/PM特别儿童患者中有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损伤和血栓的证据,且有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肌肉内血管中,以及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毛细血管减少特别在肌束周区。

临床表现

针头大红色充实性丘疹,有痒感,周围有明显的炎性红晕,迅速变成粟粒大脓疱,中心有毛发贯穿,脓疱大多分批出现,不相互融合,疱壁薄,脓疱破溃后有少量脓性分泌物,自觉瘙痒和轻度刺痛,数日后干枯,结成黄痂,痂脱即愈,不留疤痕,但易复发,如果炎症加重,可形成疖肿。

治疗方法

外用:常用热水及香皂洗患部,使皮脂减少。少吃脂肪及辛辣、油炸食物等。多吃蔬菜和水果

内用药:

一、维生素:维生素B2、维生素B6,复合维生素B制剂,维生素E有一定疗效。

二、维甲酸类:维胺脂25mg,一日三次。

三、抗生素:内服药可选用美满霉素(米诺环素)、阿奇霉素等疗效好。

四、局部外用维胺脂乳膏。

中医治则:清肺热,祛肺风主,如清肺枇杷饮。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