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高新区

汕头高新区

汕头市国家级高新区
汕头高新区于1992年4月筹办,1993年7月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高新区,2017年2月经国务院批复升级为国家高新区,分东、西两个片区,总面积3平方公里。2018年9月,市委、市政府作出决定,优化高新区发展布局,将高新区范围拓展至金平区鮀莲街道、牛田洋部分片区,总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1]
  • 中文名:汕头高新区
  • 外文名:
  • 别名:
  • 行政区划代码:
  • 行政区类别:
  • 所属地区:
  • 地理位置:
  • 面积:
  • 下辖地区:
  • 政府驻地:
  • 电话区号:
  • 邮政区码:
  • 气候条件:
  • 人口数量:
  • 著名景点:
  • 机场:
  • 火车站:
  • 车牌代码:
  • 地区生产总值:
  • 地点:汕头
  • 时间:1993年7月
  • 级别:省级

简介

汕头高新区东片区位于汕头市区中心,占地约1平方公里,南近汕头市深水港码头和国际集装箱码头,东靠324国道,距汕头机场仅6.8公里,距火车站才3公里,是汕头市一方黄金宝地,现已成为投资热点。东片区作为起步区,分为综合、工业厂房和生活等3个小区。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和软件园、汕头市博士后·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园以及国家863软件专业孵化器广东基地粤东站、广东软件园粤东基地位于该片区内。

沿革

汕头高新区筹建于1992年4月。1993年7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高新区,1997年9月,汕头市人民政府赋予汕头高新区管委会行使市一级管理权限,2002年被广东省列为全省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环境建设试点示范区。汕头高新区是汕头市经济发展重点区域之一,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分东西两个片区,基本形成“一区多园、内外联动”新格局。

西片区地处桑浦山下汕头大学的西南侧,占地3平方公里,位于206国道南侧,临近潮汕国际机场,交通十分方便。已有荣升科技园和叠金工业区开始运作。西片区的汕大科技园现正在抓紧筹建之中。

汕头高新区的投资环境日臻完善。至2005年上半年止,累计投入资金26亿元,开发土地面积1.7平方公里,完成“八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已建成厂房总面积69万平方米,在建厂房5.3万平方米,东片区还配套办公楼、公共保税仓、电力开关站、国际互联网站和科技宾馆等。并于2004年6月通过和获得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国内国际双认证证书。

经济发展

汕头高新区现有入区企业210家,各类科技型企业41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14家、市级26家)。建区以来,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280.6亿元,技工贸收入301.3亿元,出口贸易额近4亿美元,年均增长分别是26%、28%和20%。已有126个项目列入国家、省、市科技项目(其中国家级26个,省级60个,市级40个)。

汕头高新区初步形成了以民营科技经济为主体,以发展民族高科技产业为导向,以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制药、新材料新能源为支柱和主导产业的高科技开发区和科技孵化基地,涌现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和川公司光学头、爱多公司电子产品、奥星光公司通讯设备等高科技企业及其产品,逐步成为汕头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重点发展区域。

2001年,不断实践“科技兴区、工业强区、商贸活区”的发展战略和“科工贸并举”的发展思路,使全区各项事业取得较好的成绩。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共实现工业总产值38.5亿元,技工贸总收入40亿元,实际上缴税收6100多万,分别增长10%、11%和43%;达濠、河浦两个科技园作为高新区的延伸区已得到市政府批准,使高新区面积扩大到5.6平方公里,“以区带园,全面发展”的战略得到进一步贯彻;2001年被广东省列为全省首批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与环境建设试点示范园区;高新区孵化基地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组建了高新区软件园及软件协会;出口贸易在困难较大的情况下完成4894万美元;其他各项工作也取得较好成效。

产业发展

充分发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

据统计:区内1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工业产值13.4亿元,同期增长47%,实现工业产值超亿元的企业共5家,已初步成为我区的龙头企业。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长速度来看,月平均增长速度保持在30%以上,其中增长较快的单位有:奥星光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增长65.9%;柯达汕头分公司增长26。3%;绿恒实业有限公司增长52%;露露南方有限公司增长36.7%;和川企业有限公司增长621%;都利实业有限公司增长39%。从产业结构看,电子信息产业已逐步成为我区的龙头产业,累计实现工业产值7.3亿元,占区内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的51.7%。

外贸出口与利用外资:一手抓三资企业出口基地建设,一手抓企业自产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初步形成了以领域电脑有限公司、红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利侨电子有限公司、都利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骨干的出口基地,出口额已占全区外贸出口额的80%,全年达到4000万美元。

与此同时,利用外资工作又上新水平。新批“三资”企业投资总额1300万美元,比增107%;合同利用外资630万美元,比增130%;实际利用外资434万美元,比增22.3%。区

区内“三资”企业共创产值10亿元,占区内企业实现工业产值的70%左右。经过努力,全区共实现出口贸易额4894万美元,完成市计划的61.2%,名列全市前茅。

①积极探索发展流通业,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服务。高新区流通产业呈稳步发展态势,规模逐步扩大。如长江药业有限公司去年底成立至今已在市区和邻近县(市)设立20多家连锁店,全年营业额将近1亿元。此外,“风神蓝鸟”小轿车特约经销权落户高新区仅半年时间,已销售轿车250辆,营业额达到6000万元以上;高新集团公司取得“小银狐”香烟在广东的市场准入和销售的总代理。

②注重营销渠道的开拓,有效提高经济总量。通过组织区内企业参加哈尔滨贸易会、西安交易会、深圳高交会以及汕头科技交易会等形式,加强企业与国内外的联系、联络,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营销能力。如高新区绿恒公司通过参加深圳高交会,就一次性达成协议1.2亿元的生产合同。

③正确处理好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发展关系。我们注意引导企业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传统产品,使之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如露露公司通过用高新技术改进包装,并用高新技术对软件包装实行技术改造,从而使产品的档次更上一层次。

科技工作

高新区和川企业有限公司承担的“爬行式智能弧焊机器人”科技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01年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最高级别的863计划项目。

这是建区以来首个列入国家863计划的项目,年初,绿恒实业有限公司申报的“稻壳制一次性环保餐具”项目科技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被列入2001年国家火炬计划,该企业入区2年多来,管委会帮助该企业获得国家、省和市扶持资金2000多万元,国际基金2000多万元人民币。从而使该项目在全国的推广速度大大加快,成果转化前景非常喜人。其它被列入各类科技计划的项目进展也都较为顺利,成为我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区已向省申报2002年科技计划项目8项。为新年我区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孵化基地建设

经过多方努力,投入了近百万元的资金,创建了汕头高新区科技项目孵化基地。这个孵化基地,包括进入我区的汕头市博士后创业园、汕头市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园、汕头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和汕头高新区软件园,为企业进入基地孵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孵化基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首期2500平方米已交付使用。

知识产权制度与环境保护建设:省厅批准我区成为广东省五个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与环境建设试点示范区之一。并根据试点工作需要,经报市政府批准,在科技局加挂高新区知识产权局牌子。

投资环境

汕头高新区筹建于1992年4月,1993年7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高新区,2002年被广东省列为全省知识产权和环境保护建设试点园区。1997年9月,汕头市人民政府颁布15号令,赋予汕头高新区管委会行使市一级管理权限。汕头高新区是汕头市经济发展重点区域之一,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分东西两个片区,基本形成“一区多园、内外联动”新格局。

汕头高新区东片区位于汕头市区中心,占地约1平方公里,汕头市博士后创业园、回国留学人员创业园位于该片区内,该片区依托市区并利用自身的地段优势,现已成为投资热点。汕头高新区西片区地处桑浦山下汕头大学的南侧,占地约3平方公里,与汕头大学合作创办汕大科学园。

基础设施

汕头高新区是目前汕头经济发展重点区域之一,也是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增长极。规划分东、西、南三个片区,总面积约1300公顷。东片区位于汕头市区中心,占地约85公顷,已基本完成开发建设,建成厂房面积约78万平方米,初步形成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东片区同时也是省环境保护试点园区和知识产权保护园区。

西片区地处汕头大学的南侧,占地约215公顷,已完成控制性详规制订和50公顷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有荣升科技园和叠金工业区投入运作。南片区位于工业经济带,已列入汕头市总体规划,占地约1000公顷,目前尚在规划阶段。

创业环境

汕头高新区在推动工业发展的同时,致力于完善投资软环境建设,创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和服务体系,目前在东片区已形成汕头市博士后、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园,国家863软件专业孵化器广东基地粤东站和广东软件科学园粤东基地为主要载体的创新创业环境,为企业在产品研发、信息交流、技术培训、融资渠道等方面提供优质的服务资源。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