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豫

犹豫

汉语词语
犹豫,不知道如何选择时迟疑的心理状态,往往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做决定,犹豫是决定的障碍表现。犹本指选育良犬的长程计划,转指时间长且没有确定性;豫指大象伸展长鼻尝试取物。犹和豫联合起来表示长时间把玩手中物品,没有决定是要还是不要。因此是果断坚决果决果敢干脆的反义词。
  • 中文名:犹豫
  • 外文名:
  • 拼音:yóu yù
  • 近义词:迟疑、犹疑、狐疑
  • 反义词:

词语简介

不知道选左或选右时出现的心理状态。因为有东西阻碍了你做决定,但这障碍的形成就是你内心做出的决定。

迟疑,不果断,做事拿不定主意。不知道选左或选右时出现的心理状态。因为有东西阻碍了你做决定,但这障碍的形成就是你内心做出的决定。迟疑,不懂应该做怎样的决定,不懂回答。心里反复地想正确答案,因此而慢了半拍。

“犹”属猿猴类;“豫”属古象类。

详细解释

含义

“犹”本指选育良犬的长程计划,转指时间长且没有确定性;“豫”指大象伸展长鼻尝试取物。“犹”和“豫”联合起来表示“长时间把玩手中物品,没有决定是要还是不要”。因此是“果断坚决果决果敢干脆”的反义词。

探源

指迟疑不决。对某件事情不确定

(1)《离骚》:“欲从灵氛之吉占兮,心犹豫而狐疑。”

(2)《汉书·高后记》:“计犹豫,未有所决。’

(3)《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平原君犹预(豫)未有所决。”

(4)《礼记·曲礼上》:“所以使民决嫌疑,定犹与(豫)也。”

出处

亦作“犹移”。迟疑不决。

《楚辞·离骚》:“心犹豫而狐疑兮,欲自适而不可。”

三国魏曹植《洛神赋》:“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

明沈鲸《双珠记·西市认母》:“尚未卜是否何如,悲喜集中生犹豫。”

《东周列国志》第一百七回:“燕王喜犹豫未忍,太子丹惧诛,乃与其宾客,自匿于桃花岛。”

邹韬奋《艰苦奋斗》:“时势的危迫实在不能让我们犹豫了!”

洪深《申屠氏》第二本:“方六一意尚犹移。经不得方蛟‘毛遂自荐’,一力担承。方六一点头允可。”

按,“犹豫”为双声字,以声取义,本无定字,故亦作“犹与”、“由与”、“尤与”、“犹夷”等。旧说以“犹”、“豫”为二兽名,性皆多疑,非是。参阅清黄生《义府·犹豫》。

犹和豫的本意:

古书对猴科兽类“犹”的记载颇生动,此“犹”一发现人或其他“敌情”,便慌张地迅速爬到树上,躲藏在树枝或茂密的树叶之后,探头察看。待一切平复,它再跳下树来,东张西望一番,突然再生怀疑,又爬回树上。如此反复多次,毫不果断,一点儿主意也没有。“豫”,指大象伸长鼻子尝试取物。

示例

面对危险排长犹豫了许久,才决定让他去。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