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顶镇

金顶镇

中国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辖镇
金顶镇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二五山轩辕祠是"五帝"之一的轩辕皇帝故居轩辕台遗址;坐落在金顶箐门村的金鸡寺,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是全县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佛教名胜。境内高山雄峻,江河奇流,矿藏资源和森林资源极为丰富,拥有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凤凰山铅锌矿巨大矿床,储量达1439万个金属吨;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和储量丰富的矿藏资源,使金顶镇名扬中外。同时,金顶镇也是全县的重点林业镇之一,森林覆盖率达78%,拥有国家级珍稀保护树种红豆杉、云南杉、棕背杜鹃等,境内还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滇金丝猴、黑颈长尾雉和棕熊等。[1]
  • 中文名:金顶镇
  • 外文名:
  • 别名:
  • 行政区划代码:
  • 行政区类别:镇
  • 所属地区:中国,云南省
  • 地理位置:位于兰坪县城东南侧沘江河与金坪河汇流处,号称亚洲第一铅锌矿凤凰山脚下,东临剑川县,南接云龙线
  • 面积:408平方公里
  • 下辖地区:12个村委会,85个自然村
  • 政府驻地:
  • 电话区号:0886
  • 邮政区码:671401
  • 气候条件:山地主体型季风气候
  • 人口数量:
  • 著名景点:
  • 机场:
  • 火车站:
  • 车牌代码:
  • 地区生产总值:
  • 人口:24594人(2007年)
  • 地标建筑:东经99°32’北纬26°41’
  • 地方特产:天麻、当归、虫草、松茸、羊肚菌
  • 知名产业: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
  • 民族:9个
  • 海拔:2240米以上
  • 全年有霜期:175天

乡镇概况

金顶镇位于兰坪县东南部,总面积408平方公里,是兰坪县城所在地。辖12个村委会,85个自然村,101个村民小组,截止到2007年底总户数4827户,人口2385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数为1963人,居住着白族、普米族、彝族、汉族、僳僳族等9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32903人,占总人口数的96%。

地理位置

金顶镇地处横断山脉南端的山谷地带,海拔在2240米以上,全年有霜期175天,最高气温31。5度。

经济概况

截止2007年底全镇工农业生产总值达22333万元,增长率达28%,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200元,增长率达12。1%;2007年全年财政总收入为960万元,超额完成县里下达的任务907万元的53万元;镇可支配财政收入达396万元,增长7%。

农业概况

金顶镇主要的粮食作物有:大麦,小麦芸豆,马铃薯,玉米等,总耕地面积为1665公顷,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为35190亩,截止2007年底粮食总产量达958万公斤,人均有粮387公斤。建立养殖业综合示范机制,积极响应州委提出"一手抓干部,一手抓项目"的工作方针,以项目促进"三大基地"的发展,积极开展春秋"两防"工作,截止2007年底共完成猪常规苗22598头,密度达98%;加强品种改良;切实做好兽医诊疗和科技推广工作;严格执行兽医卫生监督检疫检验工作制度。

工业概况

对矿产开发有效进行资源整和,引进投资商对来龙兔子山进行合理开发;高度重视矿区周边的稳定工作,深入到各村各户,及时召开群众大会,耐心细致的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切实解决群众的困难问题;针对矿区周边群众面临的实际困难,研究制定矿业发展长效机制,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

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圆满解决了矿山一期征地遗留问题;成立了金鼎锌业公司一期工程移民搬迁调查小组,全面安排,周密部署,一如既往的抓好矿山周边的稳定工作;2007年,镇党委,政府结合打造中国绿色锌都的基本目标,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确保了二期工程的稳步有序推进,为大矿开发二期工程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文化教育

文化工作

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建设旅游文化大省和打造"三江之门"的历史机遇,积极举办一年一度的集文化,体育,商贸物资交流为一体的"二月会";积极配合县委,政府筹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成立二十周年庆祝活动;弘扬地方民族文化,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振兴地方经济;截止2007年底内共组建文艺团队6个;建设村级文化室6个,有效促进该镇的精神文明建设步伐。

科技教育

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实施《基础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切实抓好中小学"两基"攻坚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积极推进中小学校舍排危工作等;加强学校内部管理,继续推行教育"四制"改革,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教育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创新能力,建设一支业务素质高,教学能力强,教学作风好,能让社会满意,家长放心,学生成才的教师队伍。

地理

金顶镇地处东经99°32’北纬26°41’,属滇西北横断山山脉区。位于兰坪县城东南侧沘江河与金坪河汇流处,号称亚洲第一铅锌矿凤凰山脚下,东临剑川县,南接云龙线,西靠啦井镇,北临通甸乡,距县城3。5公里,是县内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镇。镜内最高点雪邦山海拔2240米。

金顶镇国土面积406.5平方公里,辖12个村(居)委会,89个自然村,103个村民小组。全镇耕地总面积24758亩,人均耕地面积1亩;林地面积289499亩,其中经济林地1510亩。

全年有霜期175天,最高气温31.5C度,平均气温11.7C度,年平均降水量1015.5mm,夏秋多雨,冬春常旱,形成亚热带、山地主体型季风气候。

人口

金顶镇辖12个村(居)民委员会,89个自然村,103个村民小组。土地总面积405.3平方公里,乡村总人口24594人,其中农业人口23378人。镜内居住着白族,普米族,僳僳族,彝族,纳西族,藏族,回族等9个民族,白族占总人口的80。13%,普米族占总人口的7.63%。

人文资源

轩辕黄帝故里----二五山轩辕祠:据《山海经》记载,金顶镇是古代轩辕国邑所在,二五山是轩辕台故址。金顶文兴的老年人协会依靠社会力量集资150多万元,在二五山麓兴建了轩辕祠建筑群。轩辕祠建筑群设计合理,施工精细,独具一格,有宏伟壮观的轩辕祠、直上云霄的朝圣之路、松柏挺拔的自然风光,成为金顶的一大人文景观。

著名佛教胜地----金鸡寺:位于金顶镇以南约12公里的金鸡山上,巍然耸立着占地约220亩的金鸡寺,是著名的佛教胜地和风景名胜区。该寺始建于清乾隆末年,先后共经历了130多年的连续兴建和重修。1989年5月经怒江州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为由七所殿、阁、祠组成的日益宏大的建筑群落。

所建阁殿,大部分依岩就穴,精心雕砌,有的凿穴为阁、有的凿岩为隧,劈峭成梯。庙宇之间大多有石梯相连,山顶奇石生辉,山下沘江欢腾,周围绿林葱郁,空气清新。

白族盛会----二月会:金顶二月会历史悠久,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金顶白族人民聚集在本主庙,搭台唱戏,耍龙舞狮,敲锣打鼓,热闹非凡,祈求新年平安。金顶二月会成了集文化娱乐、体育竞技、商贸活动、休闲旅游为一体的重大节日盛会,远近闻名。

特色产业

药材产业:金顶镇海拔在2200—2800米区域之间,森林覆盖率高达85%,土壤松软有机质丰富,水资源丰富水质好,周围无企业等污染。气候适宜药材的生长,金顶镇已建设了以蓁艽为主的1万生物药材基地。金顶镇做好国家濒危物种的保护培植工作,每年可为市场提供40万公斤干货,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建设小康走出一条协调发展的致富之路。

芸豆产业:芸豆是金顶镇的一大特产,金顶镇山区、半山区森林覆盖率高达70-80%,水质好,无污染,昼夜温差大,作物干物质积累量高,土壤多为砂壤土,自然和农业生态环境好,生态多样性较高,自然因素控害能力强,空气、水、土壤无污染,农药、化肥施用量极少。

所产的芸豆粒大饱满,光泽度好,品质优良,营养丰富,内含蛋白质20%-22%,脂肪15%,碳水化合物63%,钙0。12%,铁0。1%,以及维生素B1、B2等,具有健脾养肾,调养身体的作用,同时对防止和治疗心血管疾病也有一定效果。金顶镇食用豆生产已具相当的规模,达到15000亩,产量3375吨。

蔬菜产业:金顶镇是典型的山区农业镇,立体气候明显,特别是金顶镇是县城所在地,大部分蔬菜种植地分布在城郊结合地区。从1992年起,金顶镇在多个村推开了冬暖型大棚、钢架大棚、架大棚无公害蔬菜种植。蔬菜面积已有3000多亩,其中设施蔬菜种植达1000亩,露地蔬菜种植达2000多亩;总产量已达43万公斤;品种由原来的传统种植品种如马铃薯、白菜、青菜、南瓜、四季豆等十几个品种增加到四十多个品种,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的菜篮子。

基础设施

金顶镇各村已实现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通自来水。现有5544户通电,2952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4002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831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432户。

金顶镇进镇道路为硬化的柏油路面,交通方便,镇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柏油路面。金顶镇共有263户农户建有沼气池,已完成“一池三改”的40户;装有太阳能农户493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8123亩。各村委会村民的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居住为主,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金顶镇截止2006年已有505户居住砖(钢)混结构住房,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的农户有4919户,还有476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金顶镇现有镇级卫生院和县级中医院各一个,镇级计划生育服务站1个,村级卫生所12个。2006年出生人口359人,出生率12。4‰,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9‰以内,死亡人数130人,死亡率4。5‰;年内完成“三术”任务442例,完成2006年任务的103%;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书9人,实现无多胎生育乡镇。

农村经济

2006年金顶镇农村经济总收入16348万元,比2005年(14543万元)增1805万元,增12%,其中出售产品收入5814万元,商品率达36%。

按经营方式划分:镇办企业收入6261万元,占总收入的38%;村办企业收入1060万元,占总收入的6%;农民家庭经营收入9026万元。占总收入的55%。

按行业划分:农业收入1411万元,占总收入的13%;林业收入104万元,占总收入的0.6%;畜牧业收入1469万元,占总收入的7%;渔业收入6万元,工业收入6632万元,占总收入的41%;建筑业收入298万元,占总收入的2%;运输业收入4851万元,占总收入的30%;商饮业收入645万元,占总收入的7%;服务业收入415万元,占总收入的6%;其它收入515万元。占总收入的2%。

农民外出劳务收入860万元,比2005年增收58%。可分配净收入5678万元,人均2429元,比2005年增加了217元。农民所得人均1801元,比2005年增194元,增12%。粮食产量952万公斤,比2005年增16万公斤,增1.7%。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